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成语辨析题的

成语辨析题的

成语辨析题的“机关”设计(一)故意曲解,诱你望文生义,肤浅理解成语、熟语。

成语的意义具有固定性和整体性,望文生义是理解成语、熟语的第一大忌讳,因而成为命题者首选的“机关”设计方式,命题者设题时常常利用我们不理解成语、熟语的含义,在设题时望文生义,故意曲解词义。

例1、高考试题回顾:1、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1997年题)2、消费欲的增长,原本趋于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

(1999年题)例2、辨析下面句子上加点成语的错误:1、秋雨湿透了衣衫,画出了他削瘦凸起的肩胛骨;他的双手交叉护在胸前,想留住一点温暖,可没有用,仍然颤抖着,噤若寒蝉....。

2、赵薇虽初出茅庐,但天资很高,一定会成为明日黄花....。

3、为了应付高考,教师越教越细,其结果是肢解了课文,长此以往,学生自然目无全牛....,见一斑而不见全豹。

4、今天天气真好,在操场上的人们真是如坐春风....。

(二)不明对象,诱你张冠李戴,在适用对象上设错。

有些成语有特定的使用对象,比如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比翼双飞、相敬如宾只能用于男女或是夫妻之间,一挥而就、倚马可待、洛阳纸贵、江郎才尽等只能用于写文章或是文学艺术之中。

例5、高考试题回顾1.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

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1992年题)2.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2000年题)例6、辨析下面句子中加点成语的用法:1.目前流行的“神童”作家们正值豆蔻年华....,但如果倚小卖小,甚至幻想自己站在人生的顶峰,便成了令人悲哀的事。

12.两兄弟自三十年前失散后,各无音信,今天在杭州破镜重圆....,两人激动不已。

3.博物馆里珍藏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鱼、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三)诱你褒贬不分,在混淆情感上设错。

成语、熟语的感情色彩可谓褒贬分明,如“无微不至”与“无所不至”,仅一字之差,感情色彩却截然不同,因此,我们在运用时,要因目的、场合、对象的不同而异,用于赞扬、夸奖的使用褒义成语,用于贬斥、批评的使用贬义成语。

否则,成语运用就不恰当了。

命题者却故意贬词褒用,或褒词贬用。

例8、1、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竟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

(1997年题)2、敌人被打跑了,但我们知道,他们不会甘心失败,一定会重整旗鼓....,卷土重来。

3、陕西剪纸粗犷朴实,简练夸张,同江南一带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半斤八两....,各有千秋。

高考考过这样的成语还有:“无所不为”(1995年),“处心积虑”(1998年),“殚精竭虑”(1999年),“蠢蠢欲动”(2000年春季),“雨后春笋”“有口皆碑”(2002年)等。

(四)诱你见同忘异,在共同语素上设错。

有些成语有一个或多个共同语素,它们的意思可能有相同的部分,但是,仔细辨析,又同中有异。

如“本末倒置”与“舍本逐末”,前者是比喻颠倒了事物的主次轻重,后者是舍去事物根本而去追求细枝末节;“不足为凭”与“不足为训”,前者指不能作为凭证、根据,后者指不值得作为遵循或仿效的法则。

因为有相同的语素,容易使我们见同而忘异,而机关多半就设在这里。

例7、1.一个月后,王小明的病逐渐好起来,他又一次起死回生....了。

2.进入高三以来,一向成绩平平的陈刚一直特别刻苦,进步很大,真叫人不得不另眼相看....。

3.有些人对骑自行车带人之类的事不以为然....,他们认为,这样既方便了自己,也没有妨碍别人。

4.他爸爸是乐队指挥,妈妈是歌唱家,平时耳闻目睹....,所以他也喜欢上了音乐。

(五)诱你不知深浅,在大小轻重不分上设题。

例9、1、刚一起跑,高三(4)班的夏丰就滑倒了,他爬起来奋力追赶,离终点20米时终于成为后起之秀....,夺得3000米2的第一名。

2、这所学校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生活态度、举止言谈都显得格格不入....。

3、洪水冲垮了李老汉的房子,全村人都很难过,村前村后,哀鸿遍野....。

4、考前每个考生都应充分做好复习准备,否则,上了考场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就会影响正常水平发挥。

5、为了出版这本画册,他义无反顾地放弃了休息时间。

6、他的设计虽然有些缺点,但方向正确,无可非议。

(六)诱你叠床架屋,在语义重复上设关。

这种类型主要表现在句子中已含有该成语的部分意思的词语,而命题者却还运用包含这个意思的成语,从而造成整个句子叠床架屋的毛病,如不加细辨,就会发生误判。

例10、1、看到他这种滑稽的表情,坐在身旁的一名外国记者忍俊不禁....扑哧一声笑起来。

2、月明星稀,夜深人静,王小东独自孑然一身....地穿过小巷,闪进了巷口的一个漆黑的大门。

3、祸及八年的“安史之乱”使人民生灵涂炭....。

4、他往四周一看,发现漫山遍野都是这样怪石,这时他心中就有了出奇制胜....叛军的妙计了。

(七)诱你不分范围,在不合语境上设错具体的语境往往有区别语义的功能,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忽视语境,否则就会用词不当。

成语、熟语有一定的使用范围,有些成语、熟语的误用正是由于分不清范围的大小。

而命题者设置干扰项时常常故意忽视语境,不分范围,造成错误判断。

有些成语、熟语在运用中,它自身的意义与句子其他部分表达的语意不是一回事,或风马牛不相及,或前后矛盾而造成误用。

例11、1、我本来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派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2、他对工作一向拈轻怕重....,勇挑重担。

3、运动会上,他借的一身衣服不合身,很是捉襟见肘....。

4、兄弟俩原来关系亲密,好得不可开交,但是自从弟弟结了婚,不知怎的,两兄弟渐渐形同路人....。

3(八)一词两义,诱你一叶障目,狭隘理解成语。

有些成语、熟语具有双重含义,许多考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常常做出错误的判断,命题者也在这里巧设机关。

例3、高考试题回顾1.每当夜幕降临,饭店里灯红酒绿....,热闹非凡。

(1992年题)2.关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种种天真的、想入非非....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埃及人有着极为丰富的想象力。

(1995年题)例4、辨析下面句子中加点成语的用法:1.驻科索沃地区的几位青年记者发回的新闻背景材料信息丰富,平铺直叙....,得到了新闻部主任的赞扬。

2.桂林山水甲天下,秀.色可餐...,果然名不虚传。

3.时间到了,在观众热烈的掌声中,演员们一个个粉墨登场....。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台湾当局“一边一国”的错误言论导致台湾股市下跌,也引起了台湾人民的怨声载道....。

B.广场上,商家卖力吆喝,声嘶力竭,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可真正掏钱购买的人凤.毛麟角...。

c.在群英会上,诸葛亮纵横捭阖....,舌战群儒,表现出高超的斗争艺术,终于使孙权下定决心决心,联刘抗曹。

D.“4”、“13”等数字本来再平常不过了,但迷信的人,却讳莫如深....,不愿意听,更不愿意说。

2、下列各句中划线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如果日本对其过去所犯罪行已有深刻认识,那么它就不会在参拜靖国神社问题上一意孤行,不会在教科书编写上篡改历史,不会对毒气弹、慰安妇事件闪烁其词....。

B.我班班长李玲同学,不仅学习成绩突出,而且乐于助人,她做的好事真是擢发难数。

C.在严打斗争中,公安干警发扬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在一次追捕贩毒分子的行动中,他们暴虎冯河,与贩毒分子进行激烈的枪战,仅半个小时就将其一网打尽。

D.云就像天气的“招牌”,看云可以识天气;但必须有丰富的经验,因为云的变化是扑朔迷离的。

3、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4A.有的同志孤陋寡闻、见微知著,他们的见解往往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

B.恐怖分子滥杀无辜,罪不容诛....,全世界一切正义的力量是决不会向他们妥协的。

C.他在敌人的监狱里受尽折磨,浑身被打得遍体鳞伤。

D.中国女子柔道选手袁华在人声鼎沸的赛场上能做到充耳不闻、心静如水,而一旦发力,就令对手不寒而栗。

4、下列各句中划线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最近,一个自称“龙飞虎”的神秘人物搅得国内棋坛颇不宁静,此人枪疾马快,着法诡异,左支右绌,屡挫劲敌。

B.这种草药能治疗高血压,对人体又没有任何副作用,我们屡试不爽,你还有什么可怀疑的?C.在茫茫沙漠之中,缺粮少水,我们大家只有休戚与共才能共度难关。

D.罪犯在作案时不可能不留下或明显或不明显的蛛丝马迹。

5、下列各句中划线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宁老师针对班上同学良莠不齐的现状,讲课时注意分层指导,同学们都很满意。

B.有的部门或是人浮于事,或是在其位不谋其政,这些地方不减员行吗?C.应用文,比如“合同”、“调查报告”、“总结”等官样文章,一般不使用文学语言。

D.如今这里是经济开发区,高楼林立,机声隆隆,给人以面目全非的感觉。

6、下列各句中划线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一九三九年,德国法西斯头子希特勒发动侵略战争的时候,首当其冲的是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

B.他在地主家当长工的时候,吃的是粗茶淡饭,住的是猪棚狗窝,干的是牛马活儿。

C.为了让他从自卑的阴影中走出来,我挖空心思地开导他。

终于,他脸上逐渐露出自信的神色。

D.某些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人,对于闯红灯总不以为然,认为只要不朝汽车撞,总会没事的。

7、下列各句中划线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 他父亲思想开明,对儿子和女儿等量齐观,并无重男轻女的思想。

B. 艺术结构不能信手拈来,随心所欲,因为它是一种创造,是每个作者必须认真探索的一个问题。

C. 在前进的道路上一定会碰到困难,有志气的青年在困难面前一定十分沉着,而不会诚惶诚恐。

D. 进入高三以来,一向学习成绩平平的他特别刻苦,进步很大,直叫人不得不另眼相看。

58、下列各句中划线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大伙休息时,我到田里一看,小全还在那里割稻子,他挥汗成雨,身上的衣服全都湿透了。

B.任务下达后,各连迅速开到了进攻出发地点,有条不紊地做好一切准备工作。

C.革命博物馆的展览开幕了,参观者滚滚而来。

D.天山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真称得上珠联璧合,令人流连忘返。

9、选出下列各句中划线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A.中日两国人民通过民间交往,逐渐增进了了解,最终签订了城下之盟,希望子孙后代保持睦邻友好关系。

B.昨日是南浦大桥通车的第一天,记者来到公交二线起点站,只见这里人满为患,人人喜笑颜开,都想乘车去参观。

C.一对孪生姐妹在向记者自我介绍时,活泼的妹妹先声夺人,文静的姐姐却笑而不答。

D.他在出版了一部描写农民现状的小说《空魂》以后,便一发不可收,接二连三地完成了另外两部作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