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大学马原试题[含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意识对物质反作用的基本途径是()A.个人的主观努力B.社会实践C.社会的客观物质条件D.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的统一【正确答案】B2.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指出:“对俄国来说,根据书本争论社会主义纲领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深信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今天只能根据经验来谈社会主义。
”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BC)A.社会主义建设不需要任何纲领B.应该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社会主义理论C.必须由实践来检验社会主义理论D.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应该由经验代替理论3.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和生产这种商品的()A.劳动生产率成正比B.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C.劳动生产率成反比D.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反比4.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垄断阶段,最根本的标志在于()A.垄断代替自由竞争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B.资本输出代替商品输出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C.银行资本代替工业资本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D.国家垄断代替私人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5.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将要消失的“三大差别”是(BCD)A.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差别B.城市与乡村的差别C.工业与农业的差别D.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6.意识的本质是()A.人脑的机能B.人脑分泌的特殊物质C.“绝对观念的产物”D.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正确答案】AD二、单选题7.马克思指出: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
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主要是对A.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反映B.思想上层建筑的反映C.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D.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反正确答案:A,8.对剩余价值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是A.劳动力商品在价值方面的特性B.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的特性C.劳动力商品在价值方面的共性D.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方面的共性正确答案:B,9.关于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作用,历史唯物主义认为A.人民群众和英雄在历史中的作用是同等的B.人民群众可以改变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C.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D.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不受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正确答案:C,10.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对立统一的现实基础是A.运动B.实践C.矛盾D.物质正确答案:B,11.真理的发展过程是A.相对真理逐渐向绝对真理转化的过程B.真理和谬误相调和的过程C.真理和谬误相互转化的过程D.主观真理向客观真理转化的过程正确答案:A,12.在听完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讲课后,一些来自企业的学员感到有些失望,便问他:“你讲的那些内容我们也差不多知道,可为什么我们之间的差距会那么大呢?”这位企业家回答说:“那是因为你们仅是知道,而我却做到了,这就是我们的差别。
”这句话表明了实践高于理论认识,因为实践具有A.普遍有效性B.客观规律性C.主体能动性D.直接现实性正确答案:D,13.“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
”这段话说明社会意识是A.人们思维发展的产物B.人类精神需要的产物C.人类精神活动的产物D.人们社会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产物正确答案:D,14.上层建筑反作用的直接根源存在于A.生产力中B.生产方式中C.社会形态中D.经济基础中正确答案:D,15.“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即是真理”,这是A.混淆了真理性认识与一般认识的错误观点B.混淆了真理的客观性与规律客观性C.一切唯物主义的真理观D.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正确答案:A,16.商品生产者要获得更多收益必须使商品生产的A.个别劳动时间等于倍加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B.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C.个别劳动时间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D.个别劳动时间小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正确答案:D,17.《资本论》中有这样的表述“对上衣来说,无论是裁缝自己穿还是他的顾客穿,都是一样的”,这样只有因为无论谁穿A.上衣都是抽象劳动的结果B.上衣都起到着价值的作用C.上衣都起到着使用价值的作用D.上衣都是社会劳动的结果正确答案:C,18.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第三次科技革命,机器大工业发展到自动化阶段,智能化工厂创造除了较高的生产效率,显露出巨大的竞争力,企业在“机器换人”中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这意味着率先使用机器人的个别企业A.资本主义技术构成的提高B.剩余价值来源的改变C.获得更多的社会平均利润D.所生产商品价值的提高正确答案:A,19.两只困倦的刺猬,由于寒冷而拥在一起,可因为各自身上都长着刺,于是它们离开了一段距离,但又冷得受不了了,于是又凑到一起。
几经折腾,两只刺猬终于找到了一个合适的距离:既能互相获得对方的温暖而又不至于被扎。
“刺猬法则”给我们的启示是A.要正确处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B.要正确处理物质与意识的关系C.要正确处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D.要正确处理两点论与重点论的关系正确答案:C,20.只要再多走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谬误,这句话说的是A.真理和谬误相互依存B.真理和谬误相互包含C.真理和谬误相互排斥D.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正确答案:D,21.垄断利润是A.超额利润B.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C.平均利润D.企业利润加利息正确答案:B,22.老子说:“治大国如烹小鲜”,也就是说要注意火候。
这说明A.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B.要重视内因的作用C.要坚持适度原则D.要重视量的积累正确答案:C,23.商品交换是按照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的。
货币出现后,等价交换的要求表现为A.交换双方的价值量相一致B.交换双方的使用价值量相一致C.交换的数量和比例相一致D.价格与价值相一致正确答案:D,24.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周期性爆发,即每隔若干年就会爆发一次B.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C.经济危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消除资本主义基本矛盾D.经济危机的爆发会对社会生产造成严重破坏正确答案:C,25.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接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这说明A.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B.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C.人民群众总是被动地创造历史D.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条件和作用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正确答案:D,26.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垄断阶段,最根本的标志在于A.垄断代替自由竞争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B.资本输出代替商品输出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C.银行资本代替工业资本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D.国家垄断代替私人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正确答案:A,27.列宁对物质范畴是从A.物质和意识关系的角度界定的B.一般和个别的关系角度界定的C.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角度界定的D.认识和实践的关系角度界定的正确答案:A,28.人们由于利益的驱动,疯狂挖掘草原上的植物——“发菜”,严重地破坏了草原植被,造成局部土地沙漠化,这个案例说明:()标准答案:CA.过分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客观规律B.过分强调事物的绝对运动,否认事物的相对静止C.只追求人的活动与经济利益直接联系,没有看到眼前活动与生态平衡的长远的间接联系D.只看到物与物质间的联系,没有看到人与人的联系29.经验主义犯了:()标准答案:BA.类似唯理论的错误B.类似经验论的错误C.类似相对主义的错误D.类似诡辩论的错误30.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标准答案:BA.先思而后行B.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C.趋利避害D.追求享乐、追求幸福31.社会意识能动作用实现的根本途径是:()标准答案:BA.改变人民的思想观念B.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C.提高人们的思想认识D.增强人们的团队精神32.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是(ABCDE)A.尖锐的时代课题B.深刻的社会根源C.工人阶级基础D.工人运动E.理论基础33.“吃.喝.住.穿,这是人生的第一需要”的观点属于(A)A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B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C利己主义的观点D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34.实现了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是指(D)A.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的生存状态B.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C.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D.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35.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标准答案:DA.商品和商品之间的对立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之间的对立C.资本和劳动之间的对立D.商品和货币之间的对立36.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相互关系是A.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绝对对立的B.没有相互转化的可能性C.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D.两者之间没有原则区别正确答案:C,37.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生产关系是A.活跃的.革命的因素B.相对稳定的因素C.决定生产力性质的因素D.始终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因素正确答案:B,38.现阶段,先进生产力集中体现为A.劳动对象B.科学技术C.劳动者D.管理方式正确答案:B,39.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大讨论是一场新的思想解放运动。
实践之所以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A.真理的主观性和实践的客观性所要求的B.真理的相对性和实践的决定性所预设的C.真理的属性和实践的功能所规定的D.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正确答案:D,40.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是A.劳动力的使用价值的特殊性B.工人的剩余劳动C.工人的必要劳动D.工人创造的新价值正确答案:B,4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这是一种A.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B.机械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C.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论观点D.客观唯心主义认识论观点正确答案:A,4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一的基本的观点是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B.认识是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过程C.认识是物质到思想的过程D.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正确答案:D,43.垄断和竞争的关系是A.垄断消灭了竞争B.垄断缓和了竞争C.垄断与竞争并存,使竞争更加激烈D.垄断取代了竞争正确答案:C,44.有一首断言缺了钉马掌的钉子会导致战争失败.国家灭亡的童谣:“钉子缺,蹄铁卸;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亡。
”这首童谣包含的哲理是A.事物是运动发展的B.事物的现象是本质的表现C.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D.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正确答案:D,45.在商品的社会生产中,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能否转化为抽象劳动的前提条件是A.私人劳动能否转化为社会劳动B.社会劳动能否转化为私人劳动C.复杂劳动能否分解为简单劳动D.个别劳动时间能否转化为社会劳动时间正确答案:A,46.“人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是:()标准答案:BA.辩证法观点B.诡辩论观点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D.唯心主义观点47.科学证明人脑是A.思维的对象B.思维的器官C.思维的产物D.思维的源泉正确答案:B,三、多选题48.从历史发展的主体选择的角度看,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其原因在于:()标准答案:ABCA.社会主义符合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要求B.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人民的历史启示C.中国共产党对于历史必然性及本国国情的正确把握D.历史进程中并无多种道路可供选择49.中共中央十八大报告指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