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考地理考前全力冲刺综合题第十七讲东部率先发展(共47张PPT)
高考地理考前全力冲刺综合题第十七讲东部率先发展(共47张PPT)
【长三角】综合性产业基地;城市化呈现结构性大发展;城市 综合实力全国领先,圈层特徵明显;城市与城镇工业化水平较高;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比较富裕,全国领先。
【环渤海】形成了中国重要的工业密集区和大型城市群;区域 经济发展相对于珠三角和长三角明显落后;开始全力构建环渤海经 济圈区域经济发展新平台,建立“多赢”的区域协调和合作新机制。
【环渤海】聚集竞争力最高。得益于现有体制下全国资源向都 城的集中,以首都特有的政治文化为背景。这一地区传统的重化矿 冶工业与水资源短缺和环境保护的矛盾日渐突出。
基础知识:中国三大经济圈的动力机制
【珠三角】外资推动型。吸引外资的绝对领先地位,外 资主要来自香港、东南亚以及海外的华资。
【长三角】民资主导型。较早诞生以集体和私营经济为主体的 “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
核心考点:东部率先发展
13.海水晒盐的条件?
①有大面积平坦的泥质海滩;②有利于海水蒸发的天气(晴天多,雨天 少,光照充足,蒸发旺盛)。我国主要盐场——长芦盐场(最大)、布 袋盐场、莺歌海盐场。
14.影响我国水产业主要分布在东南部的因素有?
①自然条件:东南部临海,水域宽广,大陆水域的3/4在东南部;②市 场条件:东南部人口稠密,居民有食鱼的爱好;③交通条件:交通便利 ;④技术条件:水产捕捞、养殖、加工的技术水平较高。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坚持 实施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 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健全区域协调 互动机制,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
东部率先发展承担着为全国引路、试验的任务,所以东部在发 展、转型、改革、转轨走在前面,能够为全面深化改革起到先行先 试、搭桥铺路的作用。
核心考点:东部率先发展
11.舟山渔场的成因?
①有台湾暖流与沿岸冷海流交汇;②长江、钱塘江带来有机质和营养盐 类;③周围岛屿众多,为鱼类生活和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④位置适中 ,地处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心地带,是多种经济鱼类回游的必经之地。 12.影响渔业资源的因素?
①水中营养物质的含量;②水温;③光照;等。
基础知识:中国三大经济圈的产业结构
【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主要由加工贸易导引,多 以服装、玩具、家电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近些年高新 技术产品增速快,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和日用消费品生 产和出口基地之一。
【长三角】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强力引领“长三角”经济快速 增长。“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均呈现出明显的“二、三、一”特 征。
基础知识:中国三大经济圈面临的挑战
【珠三角】随着改革能量的充分发挥,政策优势的逐渐 消失,出现外资转移、经济增长速度相对放缓的不利局面。
【长三角】与经济协作相配套的制度安排是难点;在区域内行 政壁垒作用下,各地之间争资源、争项目、争资金、重复建设,无 序竞争问题将难以避免,影响区域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的区位优势
基础知识:
矿产资源不足, 人地关系日趋紧张, 洪涝、环境污染等问 题严重。
的区位劣势
基础知识:
的发展方向
新一轮的开放发展,需要构筑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高地, 引领新型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率先建设高水平的现代 经济体系。
东
部
地
环渤海
区
三
大
经
长三角
济
高
地
珠三角
基础知识:中国三大经济圈
核心考点:东部率先发展
7.香港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 ①北靠祖国大陆,南近东南亚,是太平洋和印度洋航线上的重要港口, 地理位置优越;②有便利的海运和航空运输,是中国大陆出口商品的重 要转口港;③是世界著名的自由港,实行自由贸易政策,政策优惠;④ 中国大陆为香港提供淡水、原料、燃料、副食品和建筑材料等,是香港 经济发展的坚强后。
基础知识:中国东部概况
我国东部在上个世纪80年代深圳特区的开放,带动了珠江三角 洲地区的改革发展;90年代浦东新区的开发开放,带动了长江三角 洲和长江流域的改革发展。珠三角、长三角迅速跃升为中国经济最 活跃的“两极”。我国东部地区更有能力支持推动西部开发、中部 崛起和东北振兴,促进、形成东中西互动和全国经济协调发展良好 局面。
5.解决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能源不足的措施? (1)开源方面:①开发近海大陆架的石油天然气、海洋能,建核电站; ②引进能源(跨区域调配)——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北煤南运和国外 进口。(2)节流方面:①发展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能耗; ②提高全民的节能意识;③调整产业结构;等等。
6.台湾经济的发展? 20世纪60年代以前,以蔗糖、菠萝、稻米、樟脑等农产品加工工业和 纺织工业为主;20世纪60—70年代,利用多优良港口及劳动力的优势 ,吸引外资,大量进口工业原料和能源,重点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形成 了“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形成了以桃园为中心的北部工业区和以 高雄为中心的南部工业区两大工业区;20世纪80年代后,高科技产业 和重工业发展迅速,建立了新竹等高科技工业园区(“台湾硅谷”)。
【环渤海】以重化工--资本密集型为主,是中国重化工业、装 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基础知识:中国三大经济圈的竞争力
【珠三角】制度竞争力最高。广东步入是改革开放之 “先河”,一批新城市随之而兴;港澳回归,“一国两制” 的制度,推进了城市化进程。
【长三角】区位竞争力最高。以上海为核心,城市化水平整体 较高。通过高新技术,打造世界性的新型制造业基地。
基础知识:长三角经济圈
长三角经济圈要建设 面向全球、辐射亚太、引 领全国的世界级城市群。 建成最具经济活力的资源 配置中心、具有全球影响 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全球 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 制造业中心、亚太地区重 要国际门户、全国新一轮 改革开放排头兵、美丽中 国建设示范区。
基础知识:珠三角经济圈
珠三角经济圈是亚太地区最具 活力的经济区之一,它以广东70%的 人口,创造着全省85%的GDP。是有 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 代服务业基地,南方地区对外开放 的门户,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主 体区域,全国科技创新与技术研发 基地,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辐射带动华南、华中和西南发展的 龙头,是我国人口集聚最多、创新 能力最强、综合实力最强的三大区 域之一(另外两个是长三角、京津 冀),有“南海明珠”之称。
【人口城镇化】环渤海地区500万~800万人口的城市只有1个 (石家庄),而珠三角有2个(东莞、佛山),长三角有5个(苏 州、杭州、南京、温州、宁波)。环渤海地区的超级城市与次级 城市之比是2:1,珠三角是1:1,而长三角是2:5。
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 足轻重的地位。三大经济圈的经济实力从北向南依次递升,与改 革开放所释放的能量成正比。总的来说,这三大经济圈的发展寄 托着我们振兴中华的使命,也承载者我们国富民强的期望。
核心考点:东部率先发展
1.天津发展化学工业的条件?
①靠近华北油田和长芦盐场,化工原料丰富;②发展较早,基础较好;③ 水陆交通便利,便于原料和产品的运输;④市场广阔。
2.长芦盐场的形成原因? ①位于渤海西岸的华北平原沿海,有辽阔平坦的泥质海滩;②该地雨季 短,旱季长,晴天多,雨天少,特别是雨季前春季和初夏的两、三个月 ,天晴风多,气温较高,蒸发旺盛。
基础知识:
的区位分析
基础知识:
社会经济相对发达
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
的工业化Biblioteka 基础知识:的城市化
东部地区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密度大
基础知识:
的对外开放度
东部地区开放时间早,开放程度高
基础知识:
地势较低,地形 较平坦;热量、水分 充足,雨热同期,生 物、水资源丰富。工 业化、城市化和教育 科技水平较高,开放 程度高,经济发达。
【京津冀】国资主导型。传统计划体制的惯性影响较大,尽管 近些年所有制结构调整加快,但国有经济比重仍相对较高。但也要 看到,该地区民资和外资的增势趋强。
基础知识:中国三大经济圈的增长源泉
【珠三角】出口拉动型。大量吸引境外投资,迅速成为 中国经济国际化或外向化程度最高的地区。
【长三角】投资拉动型。跨国资本正大举向长三角地区转移, 朝着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四大中心迈进。
核心考点:东部率先发展
9.我国东南沿海风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①海陆热力差异形成海陆风;②夏季风偏南风强劲;③夏秋季节多台风 ;④海面对风的阻力小。
10.我国海洋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 ①大陆架宽而浅,太阳光可直射海底,水温适宜,有利于海洋生物的生 长;②有众多的河流注入近海,带来丰富的有机质和营养盐类,使浮游 生物大量生长,为海洋鱼类提供足够的饵料;③有寒暖流交汇(日本暖 流和沿岸南下冷水),海水容易发生搅动,下层的营养盐类泛到上层, 使上层海水中的浮游生物特别丰富,吸引大批鱼类到来。
【环渤海】在三大城市群中,经济实力相对弱一些,经济联系 与协作程度最低。区域行政壁垒、分工协作的体制障碍较严重,区 域经济整体呈现为北京一枝独秀向京津双头并进转变的格局
基础知识:中国三大经济圈其他方面
【综合经济实力】从国内生产总值角度看,长三角最高,远 远超过珠三角和环渤海。从人均GDP角度来看,珠三角实力最强, 长三角与环渤海相差不大。
核心考点:东部率先发展
3.台湾布袋盐场的形成原因? ①位于台湾西部平原沿海,有宽广平坦的泥质海滩;②地处台湾山脉的 背风坡,晴天多,雨天少,蒸发旺盛。
4.我国最先在东南沿海建设核电站的原因?
①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②本区煤、石油等常规能源缺 乏;③核电站燃料运输量小,地区适应性强。
核心考点:东部率先发展
【环渤海】内需拉动型。已发展成为我国规模较大、较为发达 和成熟的现代物流中心和消费市场区之一。外向化程度不如珠三角 和长三角,但该地区对外开放呈现加快势头。
基础知识:中国三大经济圈的科技
【珠三角】信息产业占了重要比重。在这个全国最大的 高新技术产业带里,集中了6个国家级、3个省级高新技术 产业开发区,2个国家软件园,12个国家“863”成果转化 基地,以及1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和IC设计产业化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