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标题作用

标题作用

归纳一篇议论文标题的作用要从以下四个方面逐点归纳:1、是否点明论题例如:说勤奋、友邦惊诧论、从“狼来了”说起、读《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有感,这些议论文标题,点明了自己的议论是针对什么来的,其功能——就是点明议论文的论题。

2、是否点明本文的论点很多作者原意旗帜鲜明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所以常常用论点做文章的标题。

如《谦虚使人进步》、《集中精力听讲才是最好的学习方法》、《做人要诚实》等等——标题明确阐发作者的观点,这种标题的作用就是——点明文章的中心论点。

3、标题运用哪种修辞方法,有何作用有的文章在点明论题或明确论点的同时,还运用一定的修辞方法,使标题增加了由修辞方法的运用带来的艺术效果,答题时也应该指出来。

例如:《意志力坚强是学业腾飞隐形的翅膀》,作者运用这个标题,除了明确本文的论点——意志力坚强能够帮助我们提升学业质量之外,还运用了比喻这种修辞方法,将“坚强的意志力”比作“隐形的翅膀”,带来生动形象的表达效果。

4、看标题是否吸引读者,激起读者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都有哪些类型的标题具有这种作用呢?(1)问题式标题——什么决定了我们的命运?(2)运用修辞方法,我们从字面很难理解——让我们都做太空的清洁工。

“太空清洁工”是干什么的,我们不明白。

(3)逆向思维、另类思维类的和奇异现象。

A/“理直”也不能“气壮”——逆向思维;B/1+1=3——另类思维;C/公鸡生蛋——奇异现象,然人感到不正常。

综上所述:以上四点是议论文标题经常表现出来的作用,我们回答这个题型时,要逐一排查,有一点,答一点,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森林。

议论文标题/开头的作用及常规答题模式一篇议论文,以一个发人深省、妙趣横生、让人耳目一新的小故事、小现象开头,是很多作者经常采用的开头方法,因此,命题者也经常根据议论文的这种写作特点,选择典型文章,设计此题型,考核学生:作者以一则小故事开头,有何用意(目的、好处、作用)?解决这个问题,很多同学都很挠头,其实如果你掌握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思维角度,这个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一.和题目联系起来看,思考这则小故事(现象)是否有——点题的作用有些议论文标题,如:《由老虎被缚田边所想到的.....》、《观电影<焦裕禄>有感》等,受标题的限制,如果开头不具体讲述标题提到的内容,读者无法理解标题的内容指的是什么具体内容,这样的文章,开头必然要具体讲述,给读者以交代,让读者明白,自然,开头的这则小故事,就有了点题的作用。

二.同论题联系起来看,思考这则小故事(现象)是否具有——点明论题的作用文章开头的小故事,一般都是本文的论题。

有的是论题的具体化。

例如题目是《论友谊》,文章开头就讲述马克思和恩科斯的友谊故事,这样的故事不过是标题中的论题的具体化,其作用就是点明论题,并将论题具体化。

三.分析它与中心论点的关系,思考这则小故事(现象)是否具有——引出中心论点的作用一般以小故事开头的文章,都是先讲述故事,然后针对故事做简单剖析,然后归纳总结,自然引出中心论点。

例如上面提到的《负责才能自责》,文章开头的小故事,在正文中就起到引出中心论点的作用。

有的文章标题是中心论点,开头的故事就是整篇文章的论题。

例如《负责才能自责》的开头:负责才能自责在报上读到一则简讯,报道日本一位女科学家,在为牛作检验时,没有检查出牛所感染的疯牛病。

这在经济上造成很大损失,也造成较严重的影响。

她自责,并自杀了。

她才29岁。

在我看来,自杀是完全不必要的。

但是,她那种自责精神,应当说是难得的、可贵的。

四.和论据联系起来看,思考这则小故事(现象)是否——充当事实论据,证明中心论点以一则小故事作为论题,引出中心论点,故事的内核必然是中心论点,必然有证明中心论点的作用。

例如:上文提到的《负责才能自责》的开头,故事中的人物恰恰是因为负责,才自责自杀,因而这个故事的作用就是充当事实论据,论证中心论点——负责才能自责。

五.和文章的结尾联系起来看,思考这则小故事(现象)是否——与结尾呼应,使文章的结构完整严谨议论文,以故事开头的文章,结尾常常要概括重提这个故事,或者重复强调故事的本质内涵——及本文的论点,或者在故事蕴含的道理的基础上,进行升华,得出结论。

大多数文章的结尾都要与开头呼应,开头自然要与结尾呼应了。

六.还要回答故事(现象)在各种文体中的相同作用无论是记叙文、议论文还是说明文,引入小故事,都有一个共同的作用,那就是——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的思考。

我的手机2019/3/15 14:14:01说明文标题有什么作用1.点明说明对象(新颖奇特)2.引起读者阅读兴趣3.生动形象的揭示说明对象4.概括说明内容5.如问句,引起读者注意与思考。

我的手机2019/3/15 14:14:29标题的作用:1、概括主要内容(情节)2、表明写作对象3、点明线索4、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5、揭示主旨6、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7、新颖别致,生动形象,吸引读者8、引起读者思考、注意我的手机2019/3/15 14:15:32阅读理解中记叙文标题的含义和作用叙事写景抒怀类文章的标题一般具有深刻的含义,或者隐含有多重的意思。

正确理解这类文章标题的含义或作用,能够帮助于学生领悟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理清文章思路。

因此,对标题的分析理解就显得尤其重要,理解文章标题的含义或作用,也就成了一个热门的知识点。

阅读理解中记叙文标题的含义和作用,一起来看下。

【典型题型】(一)含义类:(1)谈谈你对题目的理解。

(2)这个题目有什么含义?(二)作用类:(1)为什么以此为题?(2)试分析题目的作用/好处、妙处。

【知识点讲法分析】标题含义【一般讲法】(1)联系表层含义:内容(词语的含义,点明写作对象、概括文章主要内容)(2)体会深层含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等),文章内容相关引申义(双关义,象征义)【学生痛点】1、能够找到表层含义,但深层含义的分析欠缺。

2、比喻义或象征义的曲解。

3、答案要点不全。

4、语言组织不规范。

【核心需求点】1、能够迅速正确找到标题的引申义。

2、要点全面。

3、语言组织不丢分。

【特色教法】例1:《走一步,再走一步》表层含义:父亲鼓励我一步步走下悬崖深层含义:大目标化解成小目标,一个个击破,取得最后成功。

解析:揣摩标题关键字“走”,联系文章内容看文题指的是:全文写“我”爬上悬崖却恐惧得不敢爬下来,后来是在父亲指点鼓励下“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

”结合文末主旨句分析,“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

”因此文题具有更深层的含义,暗含人生哲理。

总结:关键词语含哲理。

例2:《爸爸的花儿落了》表层含义:夹竹桃凋谢深层含义:父亲去世,也预示我长大了解析:揣摩标题关键词“花儿落了”文题一语双关。

“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方面实指夹竹桃的败落,一方面象征天性爱花的爸爸的辞世。

结合文末主旨句揣摩标题深意,“走过院子,看那垂落的夹竹桃,我默念着:爸爸的花儿落了。

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因此文题也暗含着另一层含义:我在爸爸去世之时,终于体会到自己已经长大了,不再是小孩子了。

总结:“人”“物”同一象征义。

例3:《变色龙》表层含义:善于变色的蜥蜴深层含义:见风使舵的沙皇警察解析:揣摩标题关键词“变色”,变色龙是蜥蜴类的一种,能随时改变皮肤的颜色,以适应环境的需要。

联系课文内容,小说主人公奥楚蔑洛夫警官在处理狗咬人事件中围绕“小狗的主人是谁”态度发生五次变化,这种反复无常的态度和变色龙极为相似。

因此,文题的含义其实是指像奥楚蔑洛夫这样见风使舵、趋炎附势、媚上欺下的沙皇警察。

总结:内容主旨紧联系。

例4:《我的第一本书》解析:揣摩标题关键词“第一本书”,联系文中内容(第一本书不同寻常的经历),结合相关抒情议论的句子,理解这第一本书蕴含的深意。

我的第一本书不仅仅指那半本课本,也指“我”人生的第一课。

这人生的第一课,蕴含着生活的艰辛,人间的温情,同学的友谊和上学的乐趣。

它既是求知的第一本书,更是人生的第一本书。

总结:先“表”后“深”理顺次。

【心得】在分析标题含义的时候,最重要的是找到标题的深层含义,这样才能找到问题的得分点。

标题的含义和文章的主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在通读全文,理清内容,把握主旨的前提下,按照“关键词语含哲理。

‘人’‘物’同一象征义。

内容主旨紧联系。

先‘表’后‘深’理顺次。

”的解题思路,能保证相关题目不丢分。

注意:在答题的时候,一定要先写出表层,再表达深层,最后联系主旨。

14:16:24我的手机2019/3/15 14:16:24标题作用【一般讲法】1、线索。

2、象征人物的形象或精神。

3、作者感情的触发点。

4、含蓄的或形象的揭示文章中心(要具体写出中心是什么)。

5、概括文章内容。

6、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学生痛点】1、标题作用记不全,容易混淆。

2、死记硬背标题作用,不能够灵活应用。

3、具体问题不能具体分析,出现一股脑写出“标题所有作用”的情况,造成相关的失分。

【核心需求点】1、快速准确记忆标题作用。

2、看到标题,能够准确找到相关作用。

3、组织语言,形成答案。

【特色教法】(一) 快速记忆标题作用口诀:“吸读”“线”“象”,概括“心”“情”。

其中“吸读”是指吸引读者,“线”是线索,“象”是“象征”,概括即概括内容,“心”指文章中心,“情”是指“作者情感”。

(二) 具体分析(1)叙事类的题目,一般是概括文章内容。

抓住了这样的文题也就抓住了文章的中心事件。

如《智取生辰纲》《最后一课》。

(2)标题含有哲理和议论的成分,一般是揭示文章的中心。

文题直接揭示或形象暗示了文章的主旨,有的文题含蓄地传达着作者的思想感情。

如《再塑生命》的深层含义是在莎莉文老师的教育下,“我”的灵魂被唤醒,再次拥有“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这正是文章的主旨,文题点明主旨。

(3)标题含有人物或者事物,一般是指文章的线索,表达作者的感情或者具有象征义。

如《藤野先生》《邓稼先》《背影》,既指线索,又饱含感情。

(4) 标题中出现矛盾现象,一般是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如《二月三十号》。

(5) 标题中出现修辞手法,主要是揭示文章的中心,有时候也是文章的线索。

如《像向日葵一样灿烂》。

【心得】标题作用题目具有常考易得分,但是学生在答题的时候,由于害怕失分,经常把所有的作用的都写出来,反而画蛇添足,造成失分。

在解析标题的作用时,首先要根据标题包含的内容,接着进行分类,找到相关的作用,最后要还是要联系文章的主旨或者作者感情。

一般的标题作用为2个,最多3个。

【例题精析】长在岩石下面的小花①初二那年,我从家中那台十四英寸的黑白电视机中,看到了一幢幢高耸的大楼直插云霄,一座座盘旋的立交桥雄伟壮观,一辆接一辆的小汽车井然有序的穿梭不停,大街上的霓虹灯闪着诱人的光彩,商场里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眼花缭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