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典型水环境
莱茵河全长1320km2,流域内有9个 国家,干流流经瑞士、德国、法国、卢 森堡和荷兰。莱茵河流域面积为20万 km2,至少2000万人口以莱茵河作为直 接水源。
在德国,莱茵河不仅是饮用水源,还作为航运、发电、 灌溉和工业用水,被德国人视为“父亲河”。上世纪五六 十年代开始莱茵河水质遭受污染,每天约有5000~6000 万t的工业和生活污水排入莱茵河。1972年污染最为严重, 莱法州的梅茵兹市河段水中COD质量浓度达 30~130mg/L,BOD质量浓度达到5~15mg/L,DO质量 浓度接近于零,几乎完全丧失自净能力。莱茵河失去了昔 日的风采,留下了“欧洲下水道”的恶名。其水质之恶劣 如同今日之淮河。
精品课件
Hale Waihona Puke 1.2琵琶湖的治理措施---------针对生活污染
城市区域通过管网进入城市污水处 理厂处理;
农村社区进入小规模社区污水处理 厂处理;
独立农户无法用管道收集生活污水 的,则需安装家庭污水处理设备,或 将污水外运至城镇污水处理系统处理。
精品课件
1.2琵琶湖的治理措施
---------针对农业污染
精品课件
2.2莱茵河的治理措施
---------德国
德国境内莱茵河沿岸,兴建了污水处理净化设施,特 别是在鲁尔河段建设了许多水利工程与污水处理厂,并 采用向河中充氧的措施,以进行水污染的治理和预防。
上世纪60年代以来,德国在莱茵河沿岸城市和工矿 企业陆续修建了100多个污水处理厂,排入莱茵河的工 业废水和生活污水60%以上得到处理,每个支流入口 也都建有污水厂,各工矿企业也都设有预处理装置。
对养殖业和水产业污染源的控制是通 过执行《湖泊水质保护专门法》进行的。
对于种植业污染源的控制主要通过农 业用水的反复利用及配备农田自动供水 装置,控制农田用水;使用缓效性肥料 与侧条施肥插秧机,有效减少化学肥料 的使用;鼓励农民减少农药的使用。
精品课件
1.3琵琶湖的治理效果
---------有志者,事竟成
此外,德国政府还成立了一个“黄金舰队”,负责处 理压舱水等含油污水。在污染较为严重的河段采取人工 充氧的措施,直接向水中充氧,增加水中的DO;对水 量较小、河水温度较高且接纳大量污水的河段,则在水 中安装增氧机,以提高水中含氧量。
精品课件
2.2莱茵河的治理措施
---------保护莱茵河国际委员会
精品课件
国外水环境治理成功案例 ❖ 1.日本琵琶湖 ❖ 2.欧洲莱茵河 ❖ 3.英国泰晤士河
精品课件
1.1琵琶湖的污染状况
琵琶湖位于日本京畿地区滋贺县中部,是日 本第一大淡水湖,流域面积8240km2,是滋贺县 1400万人的水源地,也是京都府、大阪府和兵库 省水源的重要供给地。
1930年,琵琶湖还清澈见底,能直接饮用。从 1950年开始,随着战后经济快速增长,工业废水 和大量未充分处理的生活污水无限制地排放到琵 琶湖流域,水质不断恶化,富营养化程度加剧, 生态受到严重破坏。1977年琵琶湖发生大规模赤 潮,此后10年间湖内藻类频繁暴发,直接影响居 民的饮水安全。
琵琶湖被污染后,日本政府投入180 亿美元,花了30余年的时间,使琵琶湖 的污染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蓝藻水华消 失,水质好转,水质相当于我国地表水 质的二类标准,透明度达到6m以上, 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
琵琶湖治理的成功主要在于对污染源 的源头控制和公众对水环境保护的积极 参与。
精品课件
2.1莱茵河的污染状况
国外水环境 综合整治案例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精品课件
我国水体现状概览
2006年我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7大水系(辽河、 海河、淮河、黄河、松花江、珠江、长江)国控网 监测的197条河流408个监测断面中,I~III类水质 占46%,IV和V类水质占28%,劣V类水质占26%。
据对131个主要湖泊的调查表明:已达富营养化 程度的湖泊有67个,占调查湖泊总数的51.2%;五 大淡水湖的太湖、洪泽湖、巢湖等均已达到富营养 化程度,鄱阳湖、洞庭湖的氮、磷浓度偏高,正处 于向富营养化过渡的阶段。水质恶化直接危害到滨 湖、滨河城镇的供水。2007年5月,太湖蓝藻暴发 致使江苏省无锡市至少100万市民饮用水出现危机, 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2000年,该委员会又制定了“莱茵河2020行动计划”, 旨在进一步改善并巩固莱茵河流域的可持续生态系统。这 项计划的主要内容是进一步完善防洪系统、改善地表水质、 保护地下水等。
精品课件
2.3莱茵河的治理成果
---------勇于承担
从1980~2005年,有关国家为莱茵河流域治理投入了 200~300亿欧元。
1984年莱茵河水环境治理已初见成效,莱法州梅茵兹市河 段的水质已恢复到II~III类水质标准。1985~2000年间,莱 茵河中的有毒物质减少了90%,莱法州大部分河段达到E类 水质标准,流域的社会经济得到健康和持续的发展。
莱茵河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管理最好的河流,主要原因: 一是保护莱茵河国际委员会各成员国对污染的认识都很明确, 都意识到一个流域就是一个大的生态系统,彼此息息相关; 二是决策会议少,执行会议多,各国分工实施,费用各自承 担;三是羞耻感在各成员国之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建 议、评论很有效果。这为我国省界之间的污染纠纷的解决提 供参考。
精品课件
1.2琵琶湖的治理措施
---------针对工业污染
1971年日本颁布了《水污染控制法》, 1973年滋贺县颁布了《污染防治条例》, 制定了比国家更严格的排放标准,部分 项目的地方污水排放标准值较国家标准 值严格2~10倍。
1996年滋贺县出台了《小型企业污染 防治条例》,对更小的排污单位也实行 了控制。
1950年,荷兰、德国、法国、瑞士和卢森堡在巴塞尔成 立了“保护莱茵河国际委员会”。
1976年底,委员会成员国签订了“盐类协定”及“化学 物协定”,对恢复莱茵河水质起了重要作用。
1987年,保护莱茵河国际委员会通过了“莱茵河2000 年行动计划”,开始实施莱茵河生态系统整体恢复计划。 该机构发起了一系列行动,包括拆除不合理的通航、灌溉 及防洪工程,用草木绿化河岸等,取得了显著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