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大型旋转机组常见振动故障的机理与诊断转动设备的振动故障的类型很多,以下主要是按照石化大机组、并根据振动激励源及机组刚度来进行分类说明的。
一、不平衡转子不平衡是旋转机械最常见的振动故障,发生概率占总故障率的1/3以上。
1. 不平衡的种类转子不平衡按发生过程可分为初始不平衡、渐发性不平衡和突发性不平衡。
其中,初始不平衡是由于制造误差、装配误差、材质不均匀、动平衡不当等原因所造成的,其表现为初次开车时振动就较大;渐发性不平衡是由于介质对转子的不均匀性结垢、腐蚀、冲刷以及转子的磨损等原因所造成的,其表现为振动值随运行时间的延长而逐步缓慢参差增大;突发性不平衡是由于转子上零部件损坏后脱落或异物进入后卡死附着等原因所造成的,其表现为振动值突然显著增大后又有所降低在比原振动值高的一个新的水平上。
转子的不平衡又可细分为静失衡、偶失衡、准静失衡、动失衡四种情况。
右图(a)为静失衡,重心线平行偏离轴线;图(b)为偶失衡,重心线与轴线相交于重心;图(c)为准静失衡,重心线与轴线在重心外相交;图(d)为动失衡,重心线与轴线在空间上没有交点。
实际转子绝大多数为既存在静失衡、又存在偶失衡的动失衡,即动不平衡。
2. 不平衡振动的机理产生不平衡振动的根本原因是转子的重心线偏离轴线,即转子质量对轴心线成不均匀分布。
也就是说,转子的质心与转子的几何轴心并不重合,存在着一个偏心距e,转子转动时偏心距e将会产生离心力、离心力矩或两者兼而有之。
转子每旋转一周,偏心距的方向随着变化一次,离心力的方向也就循环变化一次,转子在此交变循环离心力的作用下便产生了振动;而且,不平衡振动的频率与转速相一致,振动值的大小与转速相关。
3. 不平衡故障的诊断3.1 信号特征①通频时域波形图为近似的等幅正弦波;②频谱图上,工频为主,其它频率成分相对较小;③轴心轨迹图为一个稳定的、长短轴相差不大的椭圆;④转速一定时,相位稳定;⑤全息谱图上,工频的椭圆较大、较圆,其它成分均相对较小;⑥工频趋势图上,初始不平衡时初次开车后振动值就大,渐发性不平衡时振动值逐步参差缓慢增大(其间有时可能有所降低)、相位同时产生较小的相应变化,突发性不平衡时振幅突然显著增大、相位也同时突变;⑦转子的涡动为同步正进动;⑧旋转方向上(径向)各点的振动存在有相位差;⑨支承转子的两个轴承同一方向上测点的振动相位,纯静失衡时为同相,纯偶失衡时为反相,动失衡时存在着0°~180°之间的相位差;⑩转子外伸段不平衡时会同时产生较大的轴向振动,支承转子的两轴承的轴向振动相位相同;3.2 方向性由于不平衡振动是由离心惯性力所引起的横向振动,因此径向振动大。
3.3 敏感参数①转速不平衡振动的振幅值大小与转速范围的变化密切相关,当转速低于临界转速时,振幅随转速的增加而明显上升;当转速等于或接近临界转速时,将产生共振,振幅急剧上升并达到最大峰值;当转速越过并远离临界转速后,振幅随转速的增加反而减小,并趋向于一个较小的稳定值。
②相位除了与转速存在上述类似关系(即低于临界转速时相位随转速而变;通过临界转速时发生大的翻转变化;远离临界转速后趋向于一个稳定值)外,不平衡振动的相位还存在一个非常重要的敏感信息,这就是只要是发生了不平衡(无论是突发性、还是渐发性),原质量偏心距的方位(重点)肯定要发生变化,工频的相位必然要随之发生变化。
因此,在转速稳定的情况下,如果振幅、工频相位同时发生变化,基本上可以断定是发生了转子不平衡故障。
3.4 故障甄别由于不平衡故障的特征频率是工频,而旋转机械主要振动频率成分是工频的各类故障有10类26种之多,因此单凭工频成分这一特征是无法做出转子不平衡结论的,这就需要综合考虑方向性、转速、相位等因素,进行区分、甄别。
①弯曲类如轴弯曲、裂纹引起的弯曲,刚性联轴器的角度不对中也可归人此类。
与不平衡的主要区别点是弯曲类振动还存在较大的轴向工频振动。
此外,转速变化时,永久性弯曲相位不变,临时性弯曲相位变化不明显;角度不对中时,联轴器两侧振动相位相同。
②偏心类如轴承偏心(间隙过大、合金磨损、轴颈与轴承偏心、轴承座刚度差异过大等)、转动部件(联轴器、齿轮、叶轮等)偏心、电机气隙不均等。
与不平衡的主要区别点是偏心类振动振动值随负荷而变化、对转速变化不敏感,此外在相位、轴心轨迹等方面也有所不同。
③变形类如机壳、支座、基础的变形、松动、裂纹等。
此类振动的工频幅值与负荷、转速的关系均不明显。
变形类故障使机组的支撑刚度在某一方向上明显削弱,因此,相关各点的振动均在此方向上明显较大、相位一致,而不平衡引起的振动,同一轴承的不同测点和两端轴承的同方向测点都存在有相位差。
④共振类如基础共振、工作在临界转速区等。
基础共振使机组各点都以同一频率、同一相位进行振动,而不平衡造成的振动各点都存在有相位差。
通过波德图、极联图确定转子的临界转速,看是否与实际运行转速相接近。
⑤假象类如涡流传感器测量轴颈处的机械偏差(椭圆、不同心、损伤等)和电气偏差(剩磁)以及工作转速为3000 r/min 时的50Hz交流电干扰信号等。
对于机械和电气偏差可通过波德图、极坐标图或低转速下运转加以确认和排除,而50Hz交流电干扰信号则是随机的冲击信号。
二、转子弯曲转子弯曲故障的概率不算高,但也是旋转机械时有发生的振动故障。
1.转子弯曲的种类转子弯曲有两种情况:永久性弯曲和暂时性弯曲。
永久性弯曲是指转子的轴呈永久性弓形。
造成永久性弯曲的原因有转子结构不合理、材质不均匀、长期停放不当、长期运行逐渐增大的弯曲等。
永久性弯曲的转子启动后在慢转速下振动值就大,随着转速升高振动值急剧增大,一般难以通过临界转速升速到工作转速。
临时性弯曲是指可恢复的弯曲。
造成临时性弯曲的原因有开机时暖机不充分、停机后盘车不及时、升速或加载过快、转子受热不均匀以及动静局部摩擦等。
临时性弯曲慢转速下振动值并不大,而是在开车过程中(并非为转速变化时)的某个时间段振动值逐步变大,然后随转速升高急剧增大,多数情况下也是难以升速到工作转速。
临时性弯曲严重时或处置不当均会转化成永久性弯曲。
不论转子发生哪种情况的弯曲变形,都不能采用动平衡方法加以校正,因为动平衡解决不了塑性变形。
首先需要的是把转子调直,临时性弯曲经过热跑调直可使弯曲基本消失,永久性弯曲可采用热处理或精加工方法来消除弯曲。
只有在弯曲变形较小的情况下,进行工作转速下的动平衡(如现场动平衡、高速动平衡)才能获得满意的效果。
2. 弯曲振动的机理弯曲振动的机理与转子质量偏心的振动机理相同。
转子弯曲后,轴线以某一径向变形l呈弯曲弓状偏离两支点间的几何中心线,旋转状态下旋转矢量l会产生很大的激振力,这与转子不平衡中旋转矢量—质量偏心e—所产生的离心激振力相类似。
所以,弯曲故障的振动频率为工频。
与不平衡质心偏离的不同之处是,弯曲还会使转子两端产生锥形振动,因此还会在轴向产生较大的工频振动。
由质量偏心e所引起的挠度y为弹性变形,其相位随转速而变。
而弯曲变形l为塑性变形,其相位不随转速而变。
由于弯曲变形l往往大于e、y至少一个数量级以上,因此它们合成后的相位主要由弯曲变形l来确定。
所以,发生弯曲后,工频的振动值随转速变化而显著变化,但工频的相位随转速变化不明显。
3. 弯曲故障的诊断3.1 信号特征转子弯曲故障的振动信号与不平衡基本相同。
①通频时域波形图为近似的等幅正弦波;②频谱图上,工频为主,并伴有一定的谐波成分;③轴心轨迹图为一个长、短轴相差不大的椭圆;④由于轴弯曲常伴随某种程度的轴瓦摩擦,因此波形、频谱、轨迹有时还会有摩擦的特征;⑤全息谱图上,工频的椭圆较大、较圆,其它成分均相对较小;⑥趋势图上,临时性弯曲的形成过程为渐变,并滞后于热负荷的变化过程;⑦转子的涡动为同步正进动;⑧转子(特别是悬臂式)外伸段弯曲时,可能有较大的2倍频振动分量;⑨波德图上,会出现水平线或垂直线,是其它故障所没有的;(永久性弯曲时,不论转速如何变化,相位始终不变,所以相位为水平线;临时性弯曲形成过程中,振幅和相位自然要明显变化,此时转速往往是稳定的,所以振幅和相位曲线都会出现垂直线;临时性弯曲形成后,弯曲变形起主导作用,相位不易再变,所以相位曲线为水平线。
)⑩奈奎斯特图上,始终为直线(永久性弯曲),或变为直线(临时性弯曲)。
3.2 方向性径向振动大,轴向同时也有较大的工频振动。
3.3 敏感参数弯曲振动对转速很敏感,其中又存在多种关系,具体如下:①振幅对转速十分敏感,转速升高、振值显著增大,转速降低、振值变小;②多数情况下,因升速过程中振动值急剧增大而难以启动到工作转速;③有时在某一转速下振值会降低(由弯曲变形与质量偏心产生的振动正好反相),或在较高转速下运行一段时间后振值有所减小(热变形均匀了);④临时性弯曲的发生与转速无关(升速快的实质是受热不匀);⑤相位对转速不太敏感,永久性弯曲振动时相位不随转速而变,不论转速如何变化,相位始终保持原来的角度;临时性弯曲振动发生过程中相位自然会变,即使转速不变,相位也要变,但是弯曲一旦形成后,即使转速或振动值有较大变化相位变化也不明显,只是在转速大幅度降到很低后会出现不大的相位变化。
3.4 故障甄别①同时在轴向还存在较大的工频振动,是弯曲与其它同为工频振动故障的主要区别点;②相位几乎不随转速而变,是弯曲与不平衡故障的主要区别点;③相位自启动后几乎始终不变,是永久性弯曲与临时性弯曲的主要区别点。
三、不对中不对中是旋转机械十分常见的故障之一。
1. 不对中的类型不对中包括轴系不对中和轴承不对中两种情况。
轴承不对中是指轴颈在轴承中偏斜。
它主要会影响轴承的油膜和承载,严重时会出现局部摩擦,同时也会产生一定的轴向振动。
引起轴承不对中的原因除了轴承安装误差以外,弯曲、轴系不对中、悬臂转子外伸段振动大等其它故障也都会引起轴承的不对中。
轴系不对中是指转子联结后各转子的轴线不在同一条线上。
轴系不对中除了会影响轴承不对中外,更主要的是会在联轴器和轴承处对转子产生附加作用力,同时可能使转子的临界转速有所改变,是引起转子振动和加速联轴器及轴承早期损坏的重要原因。
造成轴系不对中的原因有安装误差、支座的不均匀膨胀、管道应变、机壳变形或移位、基础沉降不均等。
冷态不对中是指由初始安装误差而产生的轴系不对中;热态不对中是指转子在运转状态下的不对中,其既与冷态不对中有关,更与转子在实际运转下的相关状态、特别是支座的不均匀膨胀有关。
通常所讲的不对中多指轴系不对中,而且是热态不对中。
轴系不对中又有三种情况:a) 两转子的轴线相互平行位移,称为平行不对中;b) 两转子的轴线交叉成一角度,称为角度不对中;c) 两转子的轴线相互交叉和平行,称为平行交叉综合不对中。
2. 不对中振动的机理轴系不对中会因为使用不同类型的联轴器以及不对中的具体情况,而产生不同特征频率,需要分别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