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查专业分包单位的施工资质、人员资格,要求分包单位及时提交其承包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方案〕并加以审核,参预分包工程的图纸会审及设计交底,向分包单位发展质量交底,检查分包工程施工质量,参预分包工程验收。
对各分包工程的质量管理主要从以下方面加以管控。
1.1 人员管理专业分包单位进场后 3 天内,向总包单位上报附有相关人员**书的管理人员名录表,总包单位核查分包单位实际进场到岗的管理人员是否与投标文件所载明的一致,相关人员**书、岗位证书是否齐全、有效,如不符合要求的,一律退回整改后再上报,如还是不符合要求的,则按合同约定或者有关文件规定处理;核查劳务作业人员的工作业绩、技术经历。
1.2 方案管理施工作业,方案先行。
各专业分包工程在施工前必须编制能用于实际施工的专项方案,按要求办理好公司级审批手续后报总包单位审批,符合要求后由总包单位上报监理公司审查。
其中,建造幕墙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吊篮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为危(wei)险性较大的分局部项工程,需按要求组织发展专家论证。
施工方案内容必须能真实反映工程实际施工情况,明确工程的总体施工部署和筹划,特殊是针对工程的特点、难点及关键工序应提出切实有效的施工方法和解决措施。
1.3 样板管理包括原材料样品留设、工程样板制作两方面。
开工前编制样板方案,报总包单位审核再报监理单位审批。
现场留设置样品间,由分包、总包、监理共同取样、封样、留存,以便今后检查比对;分局部项工程施工前,先制作样板工程,完成后上报总包单位,由总包单位邀请设计、监理、建立方共同验收,通过前方可大面积展开施工。
1.4 交底管理施工交底工作由总包工程总工负责落实,应分级分层发展。
交底内容包括工程根本概况、施工管理目标、工程合同要求、质量验收标准、成品保护措施、施工中的关键技术要点及应注意的事项等。
交底采用书面形式,每次交底形成记录,由资料员整理存档。
施工交底流程如以下图所示:1.5 材料管理材料进场后,分包单位材料员、质量员会同总包单位材料员、质量员发展表观质量验收,符合要求后填写材料验收申报表,请现场监理工程师验收并见证取样,送到有资质的材料检测机构发展检测,符合要求前方可用于工程建立中。
由总包单位统一设置材料样品间,分包、总包、监理三方共同现场取样封存,以便对材料质量发展比对跟踪。
1.6 过程管理定期小结、不断改良。
总包单位牵头组织各专业分包单位发展质量检查,每周小结汇总,对存在的质量问题发展剖析、评估,共同商议、讨论解决方案,保证施工过程质量不留下任何隐患。
向分包单位发展有关施工进度要求的交底,将分包工程的进度纳入总包工程进度中,并对其发展节点工期考核;协调各分包单位之间、分包单位与总包单位之间的工作安排、相互调协,包括大型设备使用、先后工序衔接等,将施工进度牢牢控制在方案内。
建立每周工作例会制度,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影响进度的各类因素,如工作面穿插、材料供给缺乏、垂直运输机械碰头等。
施工进度应根据不同施工阶段发展动态管理,当实际进度明显滞后于方案进度时应查明原因,及时调整。
总包单位对工程安全生产负总责,全面控制与管理施工现场的安全工作,审查各分包单位的安全生产许可证、安全管理网络、安全保障设施、安全施工措施等,负责对各分包单位发展安全技术交底、安全生产教育、安全生产检查,要求分包单位严格遵守总包单位有关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落实专人做好隐患排查与防治工作,将整个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始终控制在可控范围内。
3.1 对所负责全部安全施工发展全部的管理。
由于施工单位安全措施不力造成事故的责任和因此发生的费用,由责任方施工单位承当,并按施工总承包管理方法有关规定承当违约责任。
3.2 分包单位应严格做好所负责工程的安全施工工作,并自觉承受总承包单位的检查,并按照其提出的意见发展整改。
3.3 安全设施:在施工暂时道路入口处设置安全警示牌,限速等标语,保证场内交通畅通,安全;在靠施工场地的主要施工地段要设置安全警告栏杆或者标志。
3.4 在“四口〞,“五临边〞位置按招标文件及国家省,市有关规定和文件要求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如设置安全设施、安全围网、围板和警示标志等。
各分包单位如施工需要须提前撤除时,必须经总承包单位批准,并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
3.5 分包工程发生重大伤亡及其他安全事故的,分包单位必须即将通知总承包单位,总承包单位必须即将按有关规定上报监理单位、业主及有关部门,同时按政府有关部门要求处理。
3.6 各分包单位进场施工前,应向总承包单位提供其施工及构件堆放所需要场地面积,部位等要求,以便于总承包单位合理安排施工场地。
对于临建立施,总承包单位应统一规划,统一布置,对现场场容场貌发展管理,不得私自乱搭临建。
3.7 施工暂时道路:总承包单位协调各分包单位的施工顺序,设备,材料进场时间。
车辆流量控制,以确保现场施工道路畅通。
总承包单位负责施工暂时道路的修筑和使用期间的维修和保养。
3.8 垃圾清理:各分包单位应做好各自的弃废物与垃圾的整理工作。
弃废物与垃圾由各分包单位按总承包单位的要求集中到指定地点,由总承包单位统一外运。
3.9 现场广告,标语,条幅的管理:为保持良好的现场施工秩序和中体形象,现场广告标语和条幅的内容、设置、 *贴和悬挂必须服从业主及监理单位的统一管理协调。
统一筹画制度:总承包单位应统一筹画管理所负责现场设置的各类非商业宣传性标语,条幅,如现场导向牌,各类标语等。
要求统一字体,形式,规格和位置。
3.10 人员管理:各施工单位必须对进场所有施工人员发展严格的管理。
各施工单位对本单位所有进场施工人员发展登记,及时上报总承包单位,发展汇总并统一管理。
流动人口持有“三证〞;施工过程中发生人员流动的,及时更改登记记录,并将更改记录及时上报总承包单位,由总承包单位报知监理单位和业主。
各施工单位对进场所属施工人员办理劳动保险,将有关资料报总承包单位,并向进场施工人员提供符合?建造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建造工程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方法? 和省、市现行安全管理方法规定食宿、生活和施工环境及条件。
各施工单位对所属进场施工人员发展全天候管理,严禁非施工人员未经本单位、总承包单位及监理单位批准擅自进入本工程现场。
4.1 总包单位负责对工程现场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工作,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体系与保障制度,对各分包单位发展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技术交底,负责对其分包工程的文明与环保管理工作。
根据总包方的管理目标,对各分包方发展考核,不符合要求的,及时予以整改,确保总包单位的文明与环保目标实现。
4.2 施工现场场容场貌标准化建立在施工组织设计的科学合理化和物料器具定位管理标准化的根抵上。
施工单位根据本工程管理的要求,建立和健全施工平面图管理和现场物料,器具管理,施工单位为工程经理部提供场容管理,筹画和支持。
4.3 工程经理部结合施工条件,根据业主批准使用的施工场地范围,按照施工方案和施工进度方案的要求,认真发展施工总平面图的规划,设计,布置,实施和管理,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并把这些文件报监理单位和监理单位审定后报业主备案。
4.4 施工平面布置图应按指定的施工场地范围和布置的内容,分别发展布置和管理。
施工平面图宜根据不同施工阶段的需要,分别设计成阶段性施工平面图,并在阶段性进度目标开场实施前,报监理单位审定,并报业主备案后实施。
4.5 工程经理部严格按已审批的施工总平面图或者相关的单位工程施工平面图规定的位置,布置施工工程的主要机械设备、脚手架、密封式安全网和围挡、模具、施工临时道路、供水、排水、排污、供电、供气管道或者路线、施工材料制品堆放及仓库、土方及建造垃圾堆放、变配电间、消火栓、警卫室、现场的办公、生产和生活暂时设施等。
4.6 工程经理部负责施工现场的场容文明形象管理规划,严格执行,并纳入工程经理部现场管理范畴。
承受监视,管理和协调。
4.7 出口处设立洗车场和沉淀池,驶出车辆必须冲洗干净。
施工物料,器具除按施工总平面图指定位置就位布置外,尚根据不同特点和性质,标准布置方式与要求,并执行码放整齐,限高限宽,上架入箱,规格分类,挂牌标识等管理标准。
4.8 在暂时施工设施地周边按以下要求设置暂时维护设施:施工现场的建立材料和设备不堆放在围墙外,如确需在围墙外堆放的,按照有关规定办理手续,并设置暂时围栏,一旦条件许可,材料和设备要转入暂时施工用地内。
材料堆放要整齐,并设置暂时围栏,块料要起堆叠放,堆放高度不得高于 1.6m。
施工现场内设置的暂时设施〔办公室,宿舍,厕所,暂时水电设施用房,仓库〕整齐、美观、无二次污染。
四周设排水或者明沟,以利排水。
暂时设施周边的边角区域全部做绿化或者硬地化处理,不得有泥土地面外露。
4.9 施工现场道路畅通,设置连续,畅通的排水设施和其他应急设施。
场地内无大面积泥浆、污水。
泥浆、废水发展硬底硬壁沉淀池沉淀处理及其他必要处理,未经处理制止排入下水道或者河流。
废浆和淤泥使用封闭的专用车辆外运,按有关要求处理。
4.10 施工现场办公室内在醒目处*贴施工许可证、规划许可证、淤泥排放证、夜间施工许可证等证件的复印件,悬挂施工质量、文明施工、安全生产和组织机构框图、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按 GB/T19001—2000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放置与实施工程有关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4.11 工程竣工后,施工单位在一个月内 (市政道路工程在通车后半个月内)撤除工地围栏,安全防护设施和其他暂时设施,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工地及四周环境及时清理干净。
1、资料上报程序专业分包单位—→总承包单位—→监理单位—→业主2、施工总承包单位对分包资料的管理总承包单位有义务对总承包单位承包范围内及由总承包单位发展管理的工程工程的工程资料按照国家?城市建立档案管理规定?和业主的具体要求发展采集,整理、编制、汇总和管理。
分包单位对其施工的分包工程负有具体采集、整理、编制、汇总档案资料的义务,并保证所提供的档案资料是齐全和有效的。
分包单位在完成份包工程竣工验收 25 天,完成工程档案资料的汇总,并上报总承包单位,总承包单位有义务对该局部资料的完备性、有效性发展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资料,要求分包单位限期发展整改,整改后再上报总承包单位。
总承包单位不得拒绝本项工作并不得向业主提出费用要求。
6.1 隐蔽工程和中间验收工程具备隐蔽条件的中间验收部位,施工单位先发展自检,自检合格后,属隐蔽验收的,由总承包单位在隐蔽验收前 12 小时以书面形式通知监理单位验收,通知包括隐蔽和中间验收的内容、验收时间和地点,验收合格且监理单位在验收记录上签字后,施工单位方可发展隐蔽和继续施工,验收不合格的,施工单位在 6 小时内或者监理单位限定的时间内修改后报监理单位重新验收。
属中间验收的,由总承包单位向监理单位提出验收申请,监理单位组织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