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 建设工程项目经批准按照一种总体设计进行施工,经济上实行统一核算,行政上具备独立组织形式,实行统一管理工程基本建设单位。
它由一种或若干个具备内在联系工程构成。
2.0.2 建筑工程质量反映建筑工程满足有关原则规定或合同商定规定,涉及其在安全、使用功能及其在耐久性能、环保等方面所有明显和隐含能力特性总和。
2.0.3 验收建筑工程在施工单位自行质量检查评估基本上,参加建设活动关于单位共同对检查批、分项、分部、单位工程质量进行抽样复验,依照有关原则以书面形式对工程质量达到合格与否做出确认。
2.0.4 检查对检查项目中性能进行量测、检查、实验等,并将成果与原则规定规定进行比较,以拟定每项性能与否合格所进行活动。
2.0.5 观感质量通过观测和必要量测所反映工程外在质量。
2.0.6 见证取样和送检在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监督下,由施工单位关于人员现场取样,共同密封后送至具备相应资质检测单位进行检测过程。
2.0.7 抽样检查按照规定抽样方案,随机地从进场材料、构配件、设备或建筑工程检查项目中,按检查批抽取一定数量样本所进行检查。
2.0.8 检测(测试、实验)对给定产品,按照规定程序拟定某一种或各种特性,进行解决或提供服务所构成技术操作。
2.0.9 施工技术资料在工程建设阶段,施工单位与参建各方共同形成反映施工过程及质量状况信息资料。
涉及施工管理、工程验收、检测、实验、竣工图等。
2.0.10 竣工图工程竣工验收后,真实反映建设工程项目施工成果图样及阐明。
2.0.11 立卷(组卷)按照一定原则和办法,将有保存价值文献分类整顿成案卷过程,亦称立卷(组卷)。
2.0.12 归档文献形成单位完毕其工作任务后,将形成文献整顿归卷后,按规定移送关于部门。
管理职责3.1基本规定3.1.1施工技术资料形成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施工质量验收原则和规范、工程合同与设计文献等规定。
3.1.2工程各参建单位应将施工技术资料形成和积累纳入施工管理各个环节和关于人员职责范畴。
建设过程中施工技术资料收集、整顿及审核应有专人负责。
3.1.3施工技术资料应随工程进度同步收集、整顿、签发并按规定移送,规定书写认真、笔迹清晰、内容完整、责任方签字齐全。
3.1.4工程合同中应商定文献、资料责任签字权限。
普通状况下单位(子单位)工程、分包项目竣工验收签章应使用公司法定公章,其她应使用项目部(分包单位)符合相应授权公章。
关于签字人员也应有相应授权证明。
3.1.5工程各参建单位应保证各自资料真实、有效、及时和完整,对工程资料进行涂改、伪造、随意抽撤或损毁、丢失等,应按关于规定予以惩罚,情节严重,应依法法追究法律责任。
3.1.6单位(子单位)工程竣工验收应由建设单位组织勘察、设计、监理、施工等关于单位进行,并形成竣工验收文献。
3.1.7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应负责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工作。
按照山东省关于竣工验收备案关于规定,提交完整竣工备案验收文献,报备案机关备案。
3.2建设单位职责3.2.1应建立健全质量责任制,设专人负责监督工程施工质量,参加工程验收。
并负责监督和检查各参建单位工程资料形成、积累和组卷工作。
也可按规定委托监理单位进行监督和检查。
3.2.2 必要向参加工程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提供与建设工程关于原始资料。
监督专业分包单位及时将施工技术资料完整、全面、精确移送给总承包单位。
3.2.3由建设单位采购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建设单位就保证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符合设计文献、规范原则和合同规定,并保证有关材料质量证明文献完整、真实和有效,并经监理单位承认后及时移送给工程施工单位整顿归档。
3.2.4对须建设单位签认施工技术资料应及时订立意见。
按规定参加见证取样工作。
3.2.5应收集和汇总各参建单位工程资料整顿归档为城建档案,按关于规定在规定期间内办理移送事宜。
3.2.6 应负责组织竣工图编制工作。
也可委托监理或施工单位进行。
3.3 勘察设计单位职责3.3.1 应按国家关于法律、法规、合同和规范规定提供勘察、设计文献。
3.3.2 对须勘察、设计单位参加验收或签认施工技术资料应参加验收并订立意见。
3.3.3 应参加图纸会审、设计变更、工程洽商,并签字承认。
3.3.4 工程竣工验收应出具工程质量检查报告。
3.4 监理单位职责3.4.1 应建立健全质量责任制,编制监理规划和实行细则,履行旁站监理责任。
3.4.2 按合同商定进行勘察、设计文献有效性检查,签认设计交底、图纸会审纪要。
3.4.3 在施工阶段对施工技术资料形成,积累、组卷和归档进行监督、检查,使施工技术资料完整性、精确性符合关于规定。
完毕审查施工组织设计、签认工程材料进场报验、工程测量放线、隐蔽工程验收检查以及检查批、分项、分部(子分部)质量验收记录等工作。
3.4.4 参加工程见证取样工作,对见证取样实验样品真实性负责,并监督见证取样和送验工作过程、工作成果及有关资料形成。
3.4.5 提供合格、完整监理资料;提供工程质量评估报告。
3.5 施工单位职责3.5.1应负责施工技术资料重要管理工作。
实行技术负责人负责制逐级建立健全施工技术、质量、材料、检(试)验等管理岗位责任制。
3.5.2 应负责汇总各分包单位编制施工技术资料。
分包单位应负责其分包范畴内施工技术资料收集和整顿,并对施工技术资料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负责。
3.5.3 应在工程竣工验收前,将工程施工技术资料整顿、汇总、组卷;并按合同商定数量编制成一套完整施工技术资料,移送建设单位,自行保存一套。
3.5.4 负责见证取样取样、封样、送检工作,并对样品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3.6 检测、实验单位职责3.6.1 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实行技术负责人制,完善分级管理制度,严格遵循国家关于规定进行工程质量检测、实验工作。
3.6.2 负责出具真实、完整检测、实验报告,并负责保存有关原始记录,建立检(试)验报告存档记录,并有专人负责管理。
3.6.3 参加配合关于部门解决工程质量事故调查工作。
施工技术资料管理与分类编号4.1 施工技术资料管理4.1.1 施工技术资料实行报验、报审制度,应设专门部门或专人负责管理,并具备相应资格。
在施工过程中应按先自检、后交接再验收程序,加强过程控制。
4.1.2 施工技术资料报验、报审及验收、审批均应有时限性规定。
工程有关各方责任主体应在合同中商定工程报验、报审申报时间及审批时间,并商定相应承担责任。
当无商定期,施工技术资料申报、审批不得影响正常施工。
4.1.3 建筑工程实行总承包,应在与分包单位订立施工合同同步,明确分包范畴内施工技术资料移送办法,涉及套数、时间、质量规定、验收原则、违约责任等。
专业分包亦遵守本规定。
4.1.4 每项工程含分包工程至少应整顿两套施工技术资料。
移送建设单位一套,施工公司自行保存完整一套。
4.1.5 施工技术资料宜采用配套软件形成、整顿,并逐渐过渡到以电子媒介为基本存储形式。
对于参加各类规范化施工管理及参加政府、社会评比工程宜采用光盘、缩微品载体。
4.1.6 施工技术资料应以打印或印刷为主。
纸质载体幅面为A4,若手工书写必要用蓝黑或碳素墨水。
4.1.7 建筑工程内室外工程、道路、桥梁,工业安装项目内容不包括在本规程之内,可参照本规程执行。
4.2 分类与编号4.2.1按照《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原则》(GB50300)和《建设工程文献归档整顿规范》(GB/T50328-),本规程将单位工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资料构成区别为建筑构造与装饰装修、建筑设备安装、建筑工程检测三大类。
各类施工技术资料构成表详见附录A。
4.2.2单位(子单位)工程中分部(子分部)工程划分按《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原则(GB50300)》拟定。
4.2.3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资料代号按表4.2.3中拟定。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资料代号表4.2.4 施工技术资料编号原则及填写规定1.施工技术资料编号栏位于各表右上角。
2.普通状况下,编号由三某些构成,即分部(子分部)工程代号,资料组列顺序号和同类资料顺序号构成,各某些之间用横线隔开。
如:新JJ 001�001①②③①为分部工程代号,按表4.2.3中选用。
②资料组列顺序号,按附录A查录。
③相似表格、相似项目,准时间顺序自然形成先后顺序号。
4.2.5顺序号填写原则1.施工技术资料专用表格,均随工程施工过程,准时间顺序,用阿拉伯数字从001开始持续标注。
2.对同一张表格(如隐藏验收记录等)涉及到各种分部(分项)工程时,应依照各自分部(分项)工程不同,依各个检查项目分别自001开始持续标注(依时间顺序)。
4.2.6 无示范表格或由外界各方提供施工技术资料和文献,应在资料右上角注明编号或顺序号,填写规定同4.2.1~4.2.5规定。
施工记录施工记录涉及通用施工记录和专用施工记录。
是在施工过程中为保证工程质量、安全进行各种检查、记录统称。
1.地基解决施工单位依照地基验槽成果根据勘察、设计单位提出解决意见进行地基解决,竣工后填《地基解决记录》报请勘察、设计、监理单位复查。
强夯地基解决应对锤重、落距、夯击点布置及夯击次数做好记录。
其她人工地基解决记录,由施工单位做好施工记录。
2.地基钎探应按设计规定做钎探记录。
钎探前应绘制钎探点平面布置图,拟定钎探点布置及顺序编号。
按照钎探图及关于规定进行钎探并记录,并附成果评价。
地基解决部位、尺寸、标高等状况应标入图中,并有复检记录。
3.基坑支护变形监测记录在基坑开挖和支护构造有效期间,应以设计指标及规定为根据进行过程监测,如设计无规定,应按规范规定对支护构造进行监测,并做变形监测记录。
4.桩施工记录桩(地)基施工应按规定做试桩和桩施工记录,检查内容涉及桩位、桩径、孔深、桩长、桩体垂直度、桩顶标高、桩位偏差、桩完整性和接桩质量等。
桩施工记录应有相应资质专业施工单位负责提供,并同步提交桩位竣工图和补桩平面图。
5.施工检查记录(通用)按照现行规范规定应进行施工检查重要工序,且本规程未有相应样表,可使用本表。
6.交接检查记录不同施工单位、不同工种之间工程互换,应进行交接检查,填写《交接检查记录》。
移送单位、接受单位和见证单位共同对移送工程进行验收,并对质量状况、遗留问题、工序规定、注意事项、成品保护等进行记录。
7.构件吊装记录预制混凝土构件,大型钢、木构件吊装应有《构件吊装记录》,吊装记录内容涉及构件名称、安装位置、搁置与塔接长度、接头解决、堵头状况、固定办法、标高、安装等。
8.混凝土工程施工记录混凝土工程施工前,必要有混凝土配合比。
采用预拌混凝土,应对初次使用混凝土配合比在混凝土出厂前,由混凝土供应单位自行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开盘鉴定。
采用现场搅拌混凝土,应由施工单位组织监理单位、搅拌机组进行开盘鉴定工作,共同认定实验室签发混凝土配合比拟定构成材料与否与现场施工所用材料相符,以及混凝土拌合物性能与否满足设计规定和施工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