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试题

2019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试题

.精品文档.2019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试题测量速度和加速度的方法【纲要导引】此专题作为力学实验的重要基础,高考中有时可以单独出题,16年和17年连续两年新课标1卷均考察打点计时器算速度和加速度问题;有时算出速度和加速度验证牛二或动能定理等。

此专题是力学实验的核心基础,需要同学们熟练掌握。

【点拨练习】考点一打点计时器利用打点计时器测加速度时常考两种方法:(1)逐差法纸带上存在污点导致点间距不全已知:(10年重庆)点的间距全部已知直接用公式:,减少偶然误差的影响(奇数段时舍去距离最小偶然误差最大的间隔)(2)平均速度法,两边同时除以t,,做图,斜率二倍是加速度,纵轴截距是开始计时点0的初速。

1. 【10年重庆】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电频率f=50Hz在线带上打出的点中,选出零点,每隔4个点取1个计数点,因保存不当,纸带被污染,如是22图1所示,A B、、D是依次排列的4个计数点,仅能读出其中3个计数点到零点的距离:=16.6=126.5=624.5若无法再做实验,可由以上信息推知:①相信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___ S②打点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_ /s(取2位有效数字)③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 (用、、和f表示)【答案】①0.1s②2.5③【解析】①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每隔4个点选择一个计数点,则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1s .②根据间的平均速度等于点的速度得v==2.5/s .③利用逐差法:,两式相加得,由于,,所以就有了,化简即得答案。

2. 【15年江苏】(10分)某同学探究小磁铁在铜管中下落时受电磁阻尼作用的运动规律,实验装置如题11-1图所示,打点计时器的电为50Hz的交流电(1 )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有___________A. 将铜管竖直地固定在限位孔的正下方B. 纸带穿过限位孔,压在复写纸下面.用手捏紧磁铁保持静止,然后轻轻地松开让磁铁下落D.在磁铁下落的同时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2)该同学按照正确的步骤进行试验(记为“实验①”), 将磁铁从管口处释放,打出一条纸带,取开始下落的一段,确定一合适的点为点,每隔一个计时点取一个计数点,标为1、2、3…….8,用刻度尺量出各计数点的相邻计时点到点的距离,记录在纸带上,如题11-2图所示计算相邻计时点间的平均速度,粗略地表示各计数点的速度,抄入下表,请将表中的数据补充完整(3)分析上表的实验数据可知:在这段纸带记录的时间内,磁铁运动速度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 ;磁铁受到阻尼作用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 .(4)该同学将装置中的铜管更换为相同尺寸的塑料管,重复上述实验操作(记为实验②),结果表明磁铁下落的运动规律与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几乎相同,请问实验②是为了说明说明?对比实验①和②的结果得到什么结论?【答案】(1)D(2)39.0(3)逐渐增大到39.8/s逐渐增大到等于重力(4)为了说明磁铁在塑料管中几乎不受阻尼作用,磁铁在铜管中受到的阻尼作用主要是电磁阻尼作用.【解析】根据速度计算速度。

【点评】本题考查打点计时器的应用及电磁阻尼实验,多考查对实验的分析。

3. 【15年新课标2】(6分)某学生用图(a)琐事的实验装置测量物块与斜面的懂摩擦因数。

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的频率为50Hz,物块下滑过程中所得到的只带的一部分如图(b)所示,图中标出了5个连续点之间的距离。

⑴物块下滑是的加速度a= _________ /s2 ;打点点时物块的速度v= _____ /s ;⑵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出动摩擦因数,还需测量的物理量是(填正确答案标号)A.物块的质量B.斜面的高度.斜面的倾角【答案】(1) 3.25 ; 1.79 ;⑵【解析】(1)根据纸带数据可知:加速度;打点点时物块的速度(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加速度,所以求出动摩擦因数,还需测量的物理量是斜面的倾角。

4. 【16年新课标21(6分)某物理小组对轻弹簧的弹性势能进行探究,实验装置如图(a)所示:轻弹簧放置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弹簧左端固定,又断与一物快接触而不连接,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与五块连接。

向左推物快使弹簧压缩一段距离,由静止释放物快,通过测量和计算,可求得弹簧被压缩后的弹性势能。

(1 )试验中涉及到下列操作步骤:①把纸带向左拉直②松手释放物快③接通打点计时器电④向左推物快使弹簧压缩,并测量弹簧压缩量上述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 (填入代表步骤的序号)(2)图(b)中和L纸带是分别把弹簧压缩到不同位置后所得到的实际打点结果。

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 由纸带所给的数据,可求出在该纸带对应的实验中物快脱离弹簧时的速度为__________ /s。

比较两纸带可知,___________ (填“”或“ L”)纸带对应的实验中弹簧被压缩后的弹性势能大。

【答案】(1)④、①、③、②(2)1.29【解析】(1)先压缩弹簧,再将纸带向左拉直,然后接通打点计时器,最后释放物块。

(2)=1.29/s ;纸带的最大速度比L纸带的最大速度大,则物块获取的动能更大,弹簧所做的功更多,弹性势能更大。

5. 【16年天津】(2)某同学利用图示装置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①实验中必要的措施是A. 细线必须与长木板平行B. 先接通电再释放小车.小车的质量远大于钩码的质量D.平衡小车与长木板间的摩擦力②他实验时将打点计时器接到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上,得到一条纸带,打出的部分计数点如图所示(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未画出);s1=3.59 ;s2=4.41 ;s3=5.19 ;s4=5.97 ;s5=6.78 ;s6=7.64 ;则小车的加速度a=/s2 (要求充分利用测量数据),打点计时器在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vB=/s ;(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答案】①AB②0.800.40考点: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6. 【17年新课标11(5分)某探究小组为了研究小车在桌面上的直线运动,用自制“滴水计时器”计量时间。

实验前,将该计时器固定在小车旁,如图(a)所示。

实验时,保持桌面水平,用手轻推一下小车。

在小车运动过程中,滴水计时器等时间间隔地滴下小水滴,图(b)记录了桌面上连续的6个水滴的位置。

(已知滴水计时器每30s内共滴下46个小水滴)(1)由图(b)可知,小车在桌面上是___________ (填“从右向左”或“从左向右”)运动的。

(2)该小组同学根据图(b)的数据判断出小车做匀变速运动。

小车运动到图(b)中A点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 /s,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__ /s2。

(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答案1 (1)从左向右(2)0.190.038【解析】(1)由于用手轻推一下小车,则小车做减速运动,根据桌面上连续6个水滴的位置,可知,小车从右向左做减速运动;(2)已知滴水计时器每30s内共滴下46个小水滴,那么各点时间间隔为:T=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有:由逐差法算得加速度a=考点二光电门b是挡光宽度(窄好),s是两次挡光距离间隔(宽好),第二次挡光时间,第一次挡光时间,为初速度,为末速度。

测量结果偏大。

1. (2011上海)(5分)为测量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小车的加速度,将宽度均为b的挡光片A、B固定在小车上,测得二者间距为d o(1)当小车匀加速经过光电门时,测得两挡光片先后经过的时间和,则小车加速度。

(2)(多选题)为减小实验误差,可采取的方法是()(A)增大两挡光片宽度(B)减小两挡光片宽度()增大两挡光片间距(D)减小两挡光片间距【答案】(1) (2) B【解析】(1)由速方差公式可得。

(2)光电门减小误差的方式有两个,减小挡片宽度和增大光电门间距,故选择B o2. 【15年浙江】如图所示,气垫导轨上滑块经过光电门时,其上的遮光条将光遮住,电子计时器可自动记录遮光时间,测得遮光条的宽度为,用近似代表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为使更接近瞬时速度,正确的措施是A. 换用宽度更窄的遮光条B. 提高测量遮光条宽度的精确度 .使滑块的释放点更靠近光电门D. 增大气垫导轨与水平面的夹角【答案】A【解析】中越小,越接近瞬时速度。

考点三平均速度图像法利用秒表米尺进行多次测量,偶然误差大,用图像法可减小偶然误差题目的主要特点就是存在图像,需借助图像求解加速度,有时打点计时器和光电门也用这种方法。

图像种类不唯一,需学会推导图像斜率表示的物理意义。

1.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

实验步骤如下:a. 安装好实验器材。

b. 接通电后,让拖着纸带的小车沿平板斜面向下运动,重复几次。

选出一条点迹比较清晰的纸带,舍去开始密集的点迹,从便于测量的点开始,每两个打点间隔取一个计数点,如下图中0、1、2、…、6点所示。

.测量1、2、3、…、6计数点到0计数点的距离,分别记为si、s2、s3、…、s6。

d. 通过测量和计算,该同学判断出小车沿平板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e. 分别计算出si、s2、s3、…、s6与对应时间的比值。

f .以为纵坐标、t为横坐标,标出与对应时间t的坐标点,画出-t 图象。

结合上述实验步骤,请你完成下列任务:①实验中,除打点计时器(含纸带、复写纸)、小车、平板、铁架台、导线及开关外,在下列的器材中,必须使用的有(填选项代号)。

A. 电压合适的50Hz交流电B. 电压可调的直流电.刻度尺D. 秒表E. 天平F. 重锤②该同学利用实验得到的数据在图中已标出各个计数点对应的坐标,请你在该图中画出- t图象。

③根据-t图象判断,在打0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v0 =/s ;它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a= _______ /s2。

【答案】A, 0.18 , 4.88【解答】①实验中,除打点计时器(含纸带、复写纸)、小车、平板、铁架台、导线及开关外,在下列的器材中,必须使用的有电压合适的50Hz交流电给打点计时器供电,需要用刻度尺测量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处理数据,故选:A②作图注意要尽量使描出的点落到直线上,不能落在直线上的点尽量分布在直线两侧,如图所示:③根据-t图象判断,在打0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v0 =0.18/s ;它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a= 2= 2X /s2 = 4.88/S2。

故答案为:A, 0.18 , 4.882. 图甲为“探究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 实验的示意图,在该实验操作的过程中,有问题的实验步骤是。

(填写实验步骤前面的代号),该实验步骤应改为,。

将有问题的实验步骤改过后,按实验进行过程中的合理顺序,将下述步骤的代号填在横线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