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植物学考试题一、填空1.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信息及物质交换的途径有(RNA从原来的颗粒状变为细的链条状,穿越核孔进入细胞质,而且物质通过是受控制的)、(小分子物质主要通过双层膜扩散和运输)、(核内物质进入核周池,通过外膜凸起成泡,缢裂脱离而进入细胞质)、(核内物质先进入核周池,然后通过粗面内质网的管道进入细胞质)。
2.植物细胞中不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是(核糖蛋白体)和( )。
具有双层膜和核外DNA的细胞器是(叶绿体)和(线粒体)。
3.在油料植物种子萌发时,脂肪转化为糖的反应中,起主要作用的细胞器是( 微体 )。
4.生物膜中含有多种酸性磷酸水解酶的细胞是(溶酶体)。
5.有色体常呈多边形,杆状,颗粒状或镰刀状等不规则状,主要是因为(胡萝卜素很容易结晶).6.微管的主要功能是(构成细胞的主要支架,维持细胞形状,固定和支持细胞器的位置、参与形成纺锤丝并牵引染色体分裂和位移,与细胞器的位移有关系、参与细胞的收缩和运动,是纤毛,鞭毛等细胞运动器官的基本结构成分、可能参与细胞内物质运输)。
7.用细胞松弛素B处理后,细胞质运动可停止。
说明细胞质的运动同( )有关。
8.木本植物根的初生保护组织是( ),次生保护组织是( )。
它是起源于根中的( )。
9.古槐的心才与边材主要区别在于前者( )由于( )的产生而堵塞,失去疏导功能。
10.厚角组织区别与其他机械组织细胞的主要特点是(局部增厚)和(具有可塑性和延伸性)。
11Compositae的主要特征是花序( ),雄蕊( ),果实( )。
12 Labiate科的主要特征是花冠( )雄蕊( ),叶序( ),子房( )。
13Oleaceae科的特征是叶序( ),雄蕊( )。
14 Primulaceae科的植物胎座类型是( )15Cruciferae科植物的雄蕊是( )花冠类型( )果实是 ( )二名词解释细胞脱分化原套原体学说维管束维管组织维管系统核粒细胞性胚乳合点受精丝状器世代交替外胚乳细胞周期三绘图1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构造横切面简图,并标图。
2.裸子植物木材径向切面,切向切面的细胞图。
3以简图的形式说明被子植物蓼型胚囊发育的过程。
四问答题1.简述木本植物茎次生生长的过程和结果。
2.简述单子叶植物的根、茎的结构特点。
3.以真蕨植物为例简述其生活史,并表明两时代的界限。
4.怎样理解从传粉到受精的整个过程中花粉管与雌蕊组织之间是一种相互同化的关系。
5比较恩格勒系统和哈钦松系统的主要区别点。
6.比较Labiatae科与 Scrophulariaceae科的主要异同点。
7列表比较Rosaceae科中 Spiraeoideae\Rosoideae\Maloideae\Prunoideae在子房位置、雌蕊类型、果实类型、心皮数目方面的异同点。
绣线菊亚科Spiraeoideae: 多灌木,少草本。
常无托叶。
心皮1-5,偶12,常离生,少基部合生,每心皮有2-多枚胚珠,子房上位,周位花。
蓇葖果。
常见有三列叶绣线菊、绒毛绣线菊、珍珠梅、风箱果蔷薇亚科Rosoideae 灌木或草本,多为羽状复叶,互生,有托叶。
花托壶状或中间隆起,周位花,心皮多数,离生。
每心皮有1-2枚胚珠子房上位,少下位,聚合瘦果或小核果。
如玫瑰、月季、山刺玫、黄刺玫李亚科Prunoideae 灌木或小乔木,单叶,互生,有托叶。
花托杯状,周位花,心皮常为1,少2-5,子房上位,核果。
常见桃、杏、梅、榆叶梅、山桃、火棘8列表比较Leguminosae科中Mimosoideae Caesalpinioideae Paoilionoideae 在花冠类型、雄蕊类型、果实类型方面的异同点含羞草科Mimosoideae 乔木、灌木或草本。
1-2回羽状复叶,有托叶。
花辐射对称,花瓣镊合状排列,中下部合生,中下部合生。
雄蕊4-10或多数,花丝离生或合生。
荚果横列或不裂。
常见植物,合欢,山合欢,含羞草,金合欢,台湾相思云实亚科Caesalpinioideae 乔木、灌木或草本。
草叶或复叶,互生,常有托叶。
花稍两侧对称,但是不成蝶状,花瓣在芽中为上升覆瓦状排列,即最上一瓣位于最内方。
蝶形花亚科Paoilionoideae 乔木,灌木或草本。
多羽状复叶或羽状3小叶,有时有卷须,有托叶。
2003年植物学考试题一、填空1.被子植物花粉囊除表皮外,其花粉囊壁包括三层(纤维层)、(中层)、(绒毡层),其中(绒毡层)的功能是(提供或转运营养物质至花粉囊)、(提供构成花粉外壁中的特殊物质)、(合成和分泌平狄质酶)、( )。
2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信息及物质交换的途径有(RNA从原来的颗粒状变为细的链条状,穿越核孔进入细胞质,而且物质通过是受控制的 )、(小分子物质主要通过双层膜扩散和运输)、(核内物质进入核周池,通过外膜凸起成泡,缢裂脱离而进入细胞质)、(核内物质先进入核周池,然后通过粗面内质网的管道进入细胞质)。
3植物细胞中不具有膜结构的从细胞器是(核蛋白体 )、( );具有双层膜,且具有核外DNA的细胞器是(线粒体)和(叶绿体 ).4.某植物的花程式是K3C3A3G(3:3:),其雌蕊类型是( ),其胎座类型是( ),某植物的花程式是K5C5AG5:5:,其雌蕊类型是( )。
5.木本植物茎的初生保护组织是( );次生保护组织是( ),它一般是起源于茎中( )。
6厚角组织区别于其他机械组织细胞的主要特点是(仅局部增厚 )和(具有可塑性和延伸性)。
7Compositae科的雄蕊类型是( ),Labiatae科的雄蕊类型是( ),Oleaceae科的雄蕊类型是( ),Cruciferae科的雄蕊类型是( )、Leguminosae科中的雄蕊类型各,Mimosoidea的雄蕊是 Caesalpinioideae的雄蕊是( )Papilionoideae的雄蕊是( )或 ( ),Malvaceae科植物的雄蕊类型是( )。
8Compositae科的花冠类型是( )或( ),Labiatae科的花冠类型是( ),Cruciferae科的花冠类型是( ) ,Leguminosae 科的花冠类型各异Mimosoidea的花冠类型是( ) ,Caesalpinioideae的花冠类型是( ), Papilionoideae的花冠类型是( )Gramineae的果实类型是 ( )。
9双子叶植物初生根的维管束的类型是( ),其初生木质部的分化方向是( )式,初生茎的维管束类型是( ),茎的初生木质部的分化方向是 ( )式。
10微管的主要功能是(构成细胞的主要支架,维持细胞形状,固定和支持细胞器的位置 )、(参与并牵引染色体)、(参与细胞的收缩和运动,是纤毛,鞭毛等细胞运动器官的基本结构成分)、(可能参与细胞内物质运输)二名词解释细胞蜕分化原套原体学说束中形成层和束间形成层角果裂生多胚乙醛酸体小穗纺锤形原始细胞侵填体离层叶痕: 叶脱落后在枝条上留下的痕迹叶迹:枝条上着生叶的部位芽磷痕: 顶芽脱落后芽磷留下的痕迹 C4植物三绘图1.三年生木本植物的茎的横切面简图,并标明各部分名称2.裸子植物木材径向切面、切向简图,并标图3.松树叶横切简图,并标明各部分4.植物叶下表皮细胞图(该植物的气孔器有四个副卫细胞),表明各部分5.双子叶植物茎尖纵剖面简图,标明各部分。
6.A绘简图并简述双子叶植物茎的出生生长发育的过程。
B绘一个蝎尾状聚伞花序及一个二歧聚伞花序简图。
四问答题1.绘简图并简述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生长发育的过程。
2.简述被子植物胚珠的珠心内蓼型胚囊形成和发育的全过程。
3.分析种子休眠的可能原因主要有哪几方面?用什么方法可人为的打破种子的休眠。
4.比较恩格勒系统与哈钦松系统的主要区别点。
5.从进化的观点分析比较高等植物各类群在适应陆生生活方面的主要特点。
6.列表比较Rosaceae科中Spirraeoideae\ Rosoideae\Maloideae\Prunoideae在子房位置、雌蕊类型、果实类型、心皮数目方面的区别五拉丁名互译1.Scrophulariaceae 2Prunus 3Magnoliaceae 4Saxifragaceae5Cyperaceae 6Primulaceae 7Salicaceae 8Capeifoliaceae9堇菜科 10百合科2004年植物学考试题一填空、1. 植物细胞中的储存物质主要有三种,它们是(蛋白质)、(淀粉)、(糖类),其中一种是以(蛋白质)的形式存在,遇碘—碘化钾溶液呈黄色。
2 质膜的只要成分是(脂类)和(蛋白质),它最主要的生理特性是(选择透性)。
3. 植物细胞区别于动物细胞的特点是(叶绿体)、(液泡)、(线粒体)。
4. 德国科学家哈姆林通过著名的实验( 核移植实验 ),证明(细胞核)的主要功能是控制细胞的遗传、生长和发育。
5 植物的侧根起源于根中的(中柱鞘)细胞。
6 生长轮由(边材)和(心材)两部分组成。
在四季分明的地区又可称年轮。
7 被子植物花药的表皮下有三层花粉壁囊,它们分别是(纤维层)、(中层)、(绒毡层),其中(绒毡层)的功能是(提供或转运营养物质至花粉囊)、(提供构成花粉外壁中的特殊物质)、(合成和分泌平狄质酶).8 质体可分为(叶绿体)、(有色体)和(白色体)三种类型。
其中(叶绿体)的主要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
高尔基体主要合成(半纤维素)、(纤维素),与(细胞壁)的合成有关。
线粒体的主要功能是进行(呼吸作用)。
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类),是分解蛋白质、核酸、多糖等生物大分子的囊泡状结构。
(核蛋白体)没有膜结构的细胞器,与蛋白质的合成有关,它集中分布在(内质网膜)上面。
9 玉米、蓖麻和松子属于( )种子,蚕豆属于( )种子。
10 种子萌发时由于上胚轴伸长形成的幼苗出土类型是(子叶出土的幼苗)。
11. 根瘤是由于(根瘤细菌)侵入到根内而产生的(小瘤状突起),而菌根则是由(真菌)引起的,它们与根是一种(共生)关系。
12.单子叶植物相邻两叶脉之间的上表皮是由几个特殊的大型薄壁细胞构成,称作(泡状细胞),它们可以控制水分的进入。
13.枝条上着生叶的部位叫(叶迹 ),叶脱落后在枝条上留下的是( 叶痕 );顶芽脱落后芽磷留下的痕迹是( 芽磷痕 ),通常根据它的数目判断枝条的年龄。
14.植物的分支方式从用材角度出发( )是合理的分枝方式,从结实的角度出发( )是合理的分支方式。
15.枝条和复叶的主要区别是复叶叶柄基部具有( )。
16双子叶植物的叶肉包括(栅栏)和(海绵)组织。
17地衣是( )和( )组成的,二者是( )关系。
18. 在高等植物的生活史世代交替现象明显,( )是孢子体世代第一个细胞,( )是配子体的第一个细胞。
19.植物命名法又称( ),它是由瑞典植物学家林奈首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