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章 资本的循环和周转(上)

第四章 资本的循环和周转(上)

第四章资本的循环与周转和社会资本的再生产(上)目的要求:本章着重分析资本的运行过程,通过对资本循环、资本周转以及社会资本再生产过程的考察,揭示资本运动的连续性,资本运动的速度和资本运动的条件,垄断阶段资本运行的新特点,在此基础上揭露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的种种矛盾,阐明社会化大生产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

主要内容:资本运行的一般原理;垄断阶段的资本运行;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向国际范围的扩展。

教学重点:了解资本循环、资本周转以及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社会经济生活的调节和干预。

一、资本循环1、产业资本从某种职能形式出发,依次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分别地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完成为剩余价值生产准备条件、生产剩余价值、实现剩余价值的三种职能,实现了价值增值,最后又回到原来出发点形式的全部运动过程,就叫做产业资本的循环,购买和销售阶段属于流通过程,产业资本的循环过程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

在产业资本循环中,生产阶段起着决定性作用,因为价值观乃至剩余价值是生产过程的产物。

但是流通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因为生产过程不仅以流通过程为前提而且还以流通过程为补充。

只有这样,资本循环才能顺利进行。

2、资本再生产过程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资本只有在运动中才能增值。

产业资本的再生产过程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

产品和剩余价值在生产过程中生产出来以后,必须到流通过程中去实现,然后再从流通过程中购买下一次生产所必需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再回到生产过程,进行再生产。

资本就是这样在反复不断地运动中实现价值增值的。

产品和剩余价值在流通中能尽快地实现,对于资本的再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产业资本的运动,包括单个资本的循环和周转,也包括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

3、产业资本运动的三个阶段和三种职能形式在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成千上万个企业,在各个企业中独立发挥职能的资本叫做单个资本或个别资本,单个资本的再生产采取连续地循环运动的形式。

单个产业资本的循环运动要依次地经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购买阶段,资本家在市场上用货币购买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为生产准备条件。

第二阶段是生产阶段,资本家把购买来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结合起来进行生产,即让工人运用生产资料生产出产品。

第三阶段是销售阶段。

资本家又回到市场上把商品卖出去,取得比他预付资本更多的货币。

在这里,一般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阶段之所以成为资本运动的阶段,是因为运动的主体是资本价值,它在这三个阶段采取三种不同的职能形式,发挥着三种不同的资本职能。

资本在第一阶段采取货币形式,执行货币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职能。

但这里购买的是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是为剩余价值生产准备条件,所以资本家手里的货币又执行了为剩余价值生产准备条件的这种特殊的资本职能。

从而成为资本的一种职能形式,即货币资本。

资本在第二阶段采取生产要素即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形式,执行一般的生产职能,但这里的生产过程不仅起着生产产品和价值的职能,更重的是执行着生产剩余价值的特殊的资本职能。

从而成为资本的一种特殊职能形式,即生产资本。

资本在第三段采取商品形式,通过销售,转化为货币,执行实现价值的职能,但这里的商品包含有剩余价值,通过销售不仅要收回预付资本的价值即投资,还要把剩余价值赚到手,即执行着实现剩余价值的特殊资本职能,从而成为资本的一种特殊职能形式,即商品资本。

4、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循环形式产业资本的循环是一个连续来断的运动过程。

在连续不断的资本循环过程中可以看出,产业资本的每一种职能形式都要经过循环的三个阶段而回到原来的出发点。

于是,产业资本的循环,从不同的角度看便表现为货币资本循环、生产资本循环、商品资本循环三种不同的循环形式。

5、产业资本循环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资本要保存和增值自己的价值,必须连续不断地进行循环。

这种连续性是由机器生产的技术基础决定的。

产业资本循环要保持连续性,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同时并存。

这就是说,资本必须按一定比例分成三个部分,分别同时存在于三种职能形式上。

这三个部分各占多大比例,取决于企业生产的性质、技术水平和购销状况。

第二,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在时间上相互继起。

即分别处在每种职能形式上的资本,都必须相断进行转化,依次从一个阶段转向下一个阶段,从一种职能形式转向下一种职能形式,经过循环回到它原来的出发点,连续不断地运动。

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的并存性和时间上的继起性是互为前提、互为条件的。

时间上的继起性是由空间上的并存性决定的。

没有并存性就没有继起性。

同时,空间上的并存性是时间上继起性的结果,如果相断运行受到阻碍,空间上的并存也就不可能。

产业资本只有并列处在三种职能形式上,又同时处在三种循环形式中,才能保持循环过程的连续性。

所以,产业资本连续进行的现实循环,不仅是生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而且还是它的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

通过以上对资本循环的分析,深化了对资本本质的认识。

资本具有以下两个特性;第一,资本作为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是一种阶级关系,体现着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特定的生产关系。

第二,资本还是一种运动,是以价值为主体的运动。

资本只有在不断运动中,才能不断地增值,如果停止了运动,也就终止了资本的生命。

所以,资本只能理解为一种不停的运动,而不能理解为静止物。

资本本质的这两个特征,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

二、资本周转1、资本周转的含义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都是产业资本运动的形式,但是它们考察的角度不同,资本循环主要从资本运动的连续方面提示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实现,而资本周转则主要从资本运动的速度提示有关价值增值的问题,与此相适应,它们考察的目的也不同。

而考察资本周转,则要分析制约资本速度的因素,提示资本周转的快慢,可以用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和资本周转次数的多少来表示。

2、资本的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①周转时间资本周转时间,是指预付资本价值,从一定形式出发,经过循环运动,带着剩余价值,全部回到它原来出发点的形式,中间所经历的时间,即入预付资本价值周转一次的时间。

资本的周转时间由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之和构成。

生产时间是资本处于生产领域的时间,它包括:劳动时间,自然力对劳动对象独立发生作用的时间;生产资料储备时间。

生产时间的长短主要取决于生产技术水平和生产组织管理状况等。

流通时间是资本处于流通领域的时间。

它包括: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采购时间和商品的销售时间。

流通时间的长短主要取决于生产地点距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的远近、交通运输条件的好坏以及市场供求状况等。

②周转次数不同生产部门和企业的生产条件和流通条件不同,因而资本的周转时间也就不同。

为了考察和比较不同生产部门和企业的周转速度,必须计算资本的周转次数。

资本的周转次数。

是指一定时间内(通常为一年)资本所以历的周转次数,用公式表示就是:n=(U/μ)其中n表示周转次数,U表示一年的时间,μ表示资本周转一次所需时间,资本周转速度(快慢)与资本周转时间(长短)成反比,而与资本的周转次数(多少)成正比。

3、制约资本运动速度的因素制约资本周转速度快慢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周转时间,即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和长短;二是生产资本的构成,即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值。

4、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1)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区分依据。

资本和各个部门按照它们周转方式的不同,区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2)固定资本。

固定资本是指以厂房建筑,机器设备等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

这部分资本一经投入,便以实物形式全部发挥作用,供多次生产过程使用,并始终保持其实物形式不变,而它们的价值按照每次生产过程中损耗的程度,会一部分一部逐渐地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并随着产品的销售,而一部分一部分逐渐地周转回来。

所以,这里所谓的固定,不是说这部分资本的实物形式在地理位置上必须固定在一定点不能移动,而是指这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能较长时期保持其实物形式,因而没有转移的价值能固定在其实物形式上,根据劳动资料在价值周转方式上的这种特点,把以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叫固定资本。

(3)流动资本。

流动资本是指以原料、燃料和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以及劳动力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

劳动对象一经投入生产过程,便全部消耗掉,它们的价值便随之全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并随着产品的销售而全部收回,即全部处在流动状况,所以叫做流动资本。

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它的价值并不转移到新产品中去,而是由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再生产的新价值来补偿的。

从这一点说,它和劳动对象不同。

但是,从价值周转方式看,再生产出来的劳动力价值,凝结在新产品上,随着产品的销售而全部一次收回。

这一点又是与劳动对象一样的。

因而,根据这部分生产资本价值周转方式上的特点,把它们叫做流动资本。

(4)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区别在于:第一,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固定资本的价值是一部分一部分逐渐地转移到新产品上,而流动资本的价值则是全部一次地加入新产品中,第二,周转时间不同。

固定资本周转一次时间长,而流动资本周转一次时间短。

固定资本周转一次,流动资本可以周围多次。

第三,价值收回方式不同。

固定资本是分批逐渐收回,流动资本是一次全部收回,第四,实物更新方式不同。

固定资本可以在多次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在使用期内不需要实物更新,而流动资本只是一次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需要不断地实物更新。

5、生产资本的两种不同划分。

生产资本可以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又可以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这两种划分的依据,意义和内容是不同的。

不能混淆。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划分的依据是生产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的不同,其意义在于揭示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并据此进一步分析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而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依据是生产资本的不同部分在价值周转方式上的不同,其意义在于揭示它们对资本周转速度的影响,并进而揭示资本周转速度对于预付资本量和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从内容上看,不变资本的实物形式包括全部生产资料,可变资本的实物形式是劳动力;而固定资本的实物形式只包括生产资料中的劳动资料,流动资本的实物形式既包括生产资料中的劳动对象,也包括劳动力。

生产资本的这两种划分在物质构成上是交叉的,不能混为一谈。

这可以用下列图表表示:6、技术进步和固定资本折旧(1)固定资本的损耗(磨损):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

固定资本的损耗如上所述,是按照它的损耗程度,一部分一部分地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

固定资本的损耗分为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两种。

固定资本的有形损耗,是指固定资本的物质要素由于生产性使用和自然力作用而造成的损耗。

固定资本的价值正是根据它在物质上的损耗逐渐转移到新产品中去。

固定资本的无形损耗,又叫精神损耗,是指固定资本在其使用期内由于生产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引起的价值上的损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