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统计与概率》检测卷 附加答案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统计与概率》检测卷 附加答案

统计与概率检测卷(2)
1.我会填。

(1)扇形统计图的优点是可以清楚地表示出( )与( )的关系。

(2)( )统计图是用长直条表示数量的,从图中很容易看出( )。

(3)要记录一个病人一天的体温变化情况,应选用( )统计图。

(4)盒子里有同样大小的6个红球、5个绿球和8个黄球,从盒子中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到( )球的可能性最大。

2.我会选。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一个月中( )有4个星期日。

A.一定
B.可能
C.不可能
(2)任意两个相邻的自然数的和,( )是偶数。

A.一定
B.可能
C.不可能
(3)抛一枚硬币,第一次正面朝上,第二次( )反面朝上。

A.一定
B.可能
C.不可能
(4)东东的身高是1.45米,一条小河平均水深1米,他趟过这条小河( )会有危险。

A.一定
B.可能
C.不可能
3某服装店5月份男式衬衫进货和销售情况如下表。

(1)请你根据统计表完成下面的统计图。

服装店5月份男式衬衫进货和销售情况统计图
(2)你认为这样进货合理吗?为什么?
(3)你对下一次进货有什么建议?
4.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小明家4个月水费统计图
(1)小明家这4个月的平均水费是多少元?
(2)请你预测一下小明家接下来一个月的水费可能是多少元,说说你的理由。

5.下图是光华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周末活动情况统计图。

(1)参加特长班学习的和读书的同学占学生总数的百分之几?
(2)如果参加户外活动的有32人,玩网络游戏的有多少人?
6.在一次考试中,李欣的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的平均成绩是95分,如果再加上科学和社会两科,五科的平均分是89分。

已知科学比社会多得4分,那么李欣的科学和社会各得了多少分?
参考答案
1.(1)部分数量总数量
(2)条形数量的多少
(3)折线
(4)黄
2.(1)B (2)C (3)B (4)B
3.(1)
(2)(答案不唯一)我认为这样进货合理,各种尺码的衬衫齐全,并且进货量大于销售量,没有缺货现象。

(3)以38码到42码的衬衫为主,37码和43码要减少进货量。

4.(1)(7+12+9+9)÷4=9.25(元)
答:小明家这4个月的平均水费是9.25元。

(2)(答案不唯一)下个月的水费可能是9元,因为前两个月的水费都是9元,所以接下来一个月的水费是9元的可能性比较大。

5.(1)40%+10%=50%
答:参加特长班学习和读书的同学占学生总数的50%。

(2)32÷16%×20%=40(人)
答:玩网络游戏的有40人。

6.89×5-95×3=160(分)
(160+4)÷2=82(分)
160-82=78(分)
答:李欣科学得了82分,社会得了78分。

为什么要规定“先乘除后加减”?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分两层来谈。

第一层先谈谈规定运算顺序的必要性,第二层再谈谈为什么要规定“先乘除后加减”。

(1)规定运算顺序的必要性。

先举两个例子予以说明。

例1 小勇买了一块橡皮,价18分,又买了3支铅笔,每支12分,一共多少钱?
综合算式18+12×3
=18+36
=54(分)=5角4分
根据题意,这道题先算乘法后算加法是合情合理的。

例2 小春有18分钱,小敏有12分钱,小冬的钱数是他们俩人钱数之和的3倍,问小冬有多少钱?
解答这道题的时候应该先求出小春与小敏两人钱数之和,即求出(18+12=)30分,然后再求出30分的3倍,即(30×3=)90分。

得出小冬有钱90分。

这样的解答层次,也就是说先算加法,后算乘法是符合题意的,是合情合理的。

使我们看出,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先算乘法的与需要先算加法的事例都不少。

如果永远用分步式计算的话就不必规定运算顺序了。

只因为列出综合式,就得规定出前后的顺序。

(2)为什么要规定先乘除而后加减呢?应该从法则的定义说起,乘法是相同数连加的简便算法,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除法也可以看作是相同数的连减。

就以加法和乘法来说吧:每盒乒乓球6个,王小通买了1盒,张大力买了4盒,他们俩人共买乒乓球多少个?我们可以列出如下的算式:
6+6×4.
由于乘法的定义是相同数的连加,如果我们把乘法再返回加法的话,那么上面的式子应改写为:
6+6+6+6+6
假如不怕麻烦的话,可以按照6+6+6+6+6来计算,一个一个地加,得出30个乒乓球。

再引申一步说明,乘方是相同数的连乘,它的定义是:n个a相乘的积,叫做a的n次乘方。

我们也规定了在一个算式里,有第二级运算也有第三级运算的时候,应该先算第三级运算,后算第二级运算。

总之,运算顺序是由于法则本身的形成及法则之间的关系而规定的,正因为由第一级运算发展到第二级运算,由第二级运算发展到第三级运算,所以运算顺序规定为:先三级,再二级,后一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