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中山市中考化学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个小题,共1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 (共12题;共24分)1. (2分)(2018·苏州)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 冰雪融化B . 光合作用C . 汽油挥发D . 铁丝弯曲2. (2分)下列有关化学与生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 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和合金等都是有机合成材料B . 为了使养分还田而将植物秸秆焚烧处理C . 随意丢弃不可降解的废旧塑料袋,会造成“白色污染”D . 对于人体的必需元素,摄入量越多,越有利于人体健康3. (2分)粗盐提纯实验中,搭建蒸发装置时,下述操作中应首先进行的是()A . 放置酒精灯B . 固定铁圈位置C . 点燃酒精灯D . 将蒸发皿放置在铁圈上4. (2分)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 . 蓝墨水B . 食醋C . 水银D . 黄铜5. (2分)(2019·苏州模拟) 运用防灾、火灾、自救等安全知识判断,做法错误的是()A . 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用锅盖灭火B . 眼睛里溅入药液,立即用水冲洗,切不可用手揉眼睛C . 发现燃气泄露,立即打开排气扇通风D . 遭遇火灾,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跑离着火区域6. (2分)某班甲、乙两组同学分别做常见酸和碱与指示剂反应的实验,使用的试剂有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和酚酞试液.实验后废液分别集中到各组的一个废液缸中.研究小组对两个组的废液进行检测,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考虑酚酞和水)()检测方法与结果观察废液呈无色观察废液呈红色A . 甲组废液中一定含有稀盐酸或稀硫酸B . 乙组废液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氯化钠、硫酸钠C . 甲组废液可直接排放,乙组处理后再排放D . 如将两组的废液合并在一起,如溶液呈无色,混合液可直接排放7. (2分)利用钨制作灯泡里的灯丝,而不用锡的主要原因是()A . 钨有导电性,而锡没有B . 钨很细,而锡很粗C . 钨熔点高,而锡熔点低D . 钨便宜,而锡很贵8. (2分)(2019·长沙) “中国制造”、“一带一路”的基础建设都需要用到大量钢铁,下列有关钢铁的说法正确的是()A . 钢是纯净物,生铁是混合物B . 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C . 生铁的熔点应比纯铁高D . 生锈的钢铁制品没有回收价值9. (2分)下列符合题意的化学方程式书写及其所属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A . 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 H2O2 H2↑ +O2↑ 分解反应B . 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粉2Fe+3CuSO4=Fe2(SO4)3+3Cu↓置换反应C . 氢氧化镁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H2SO4+Mg(OH)2=MgSO4+2H2O复分解反应D . 高温煅烧石灰石得到生石灰 CaCO3高温CaO+CO2↑ 分解反应10. (2分)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做法不科学的是()A . 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B . 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C . 用钢丝球洗刷铝制炊具D . 用过的菜刀用抹布擦干放置防生锈11. (2分)下列认识或做法中,不正确的是()A . 借助酚酞试液可完成稀盐酸、NaCl溶液、NaOH溶液、K2CO3(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溶液间的鉴别B . 把金属钠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会发生置换反应,得到红色固体生成C . 除去FeCl2溶液中的CuCl2的方法是加入过量的铁粉,再过滤D . 在不用指示剂的情况下,选用CaCO3粉末将含有盐酸的CaCl2溶液的pH等于712. (2分)下列物质的鉴别方法正确的是A . 用食盐水鉴别硬水和软水B . 用水鉴别碳酸钙固体和氯化钠固体C . 用澄清石灰水鉴别氢气和一氧化碳D . 用无色酚酞鉴别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个小题,共16分) (共5题;共37分)13. (5分)现有H,O,S,Fe,Cu五种元素,选择其中适当元素,回答下列问题:(1)请用化学符号填空:①两个氧原子________ .②3个氢氧根离子________ .(2)请用化学式填空:①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________ .②酸________ .(3)写一个属于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14. (9分)(2016·邗江模拟) 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常见的绿色净水剂、消毒剂有:①高铁酸钾(K2FeO4)②聚合硫酸铁([Fe2(OH)n(SO4)3﹣n/2]m ,简称聚铁)③二氧化氯(ClO2),这3种物质中共含有________(填数字)种非金属元素,高铁酸钾与水反应生成一种红褐色的氢氧化物________(填化学式),该物质对水中的杂质有絮凝作用.ClO2制备方法较多,我国科学家探索的新方法是:氯气(Cl2)和固体亚氯酸钠(NaClO2)反应生成一种常见的盐和ClO2 ,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2)氮化铝(AlN)具有耐高温、抗冲击、导热性好等优良性质,被广泛应用于大规模集成电路生产、陶瓷工业等领域.工业上从铝土矿中获得物质X,从空气中获得氮气,再将物质X、N2和碳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AlN 和CO.氮化铝陶瓷属于________(填“金属材料”或“无机非金属材料”).物质X的化学式________,经估算,AlN中N元素质量分数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NH4NO3中N元素质量分数.(3)叠氮化钠(NaN3)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安全气囊.汽车经撞击后,30毫秒内引发NaN3迅速分解为Na、N2 ,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汽车尾气中有毒的CO和NOx经特殊的催化装置后,转化为两种无色无味无毒的常见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15. (8分)(2019·伊吾模拟) 图中的①②是氟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1)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氟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
(2) A,B,C,D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___(填序号),x=________。
(3) F与Ca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
(4) 2017年,哈佛大学科学家将微小的固态氢置于488万大气压下,使固体中所有的氢气分子破裂为氢原子,制得具有金属性质的金属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金属氢是由分子直接构成的B . 金属氢与氢气的化学性质不相同C . 金属氢能导电D . 金属氢形成过程中,氢原子核发生了改变16. (4分) (2017九上·灯塔期中) 下图为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用对应的字母填空:(1)表示原子的是________;(2)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___;(3)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___;(4)写出A.D所表示的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17. (11分)(2017·昆都仑模拟) 称取氯化钠和氯化钡的固体混合物32.5克,加入82.8克蒸馏水,完全溶解后向该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钠溶液,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所加入的硫酸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1)完全反应后生成沉淀________克.(2)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硫酸钠溶液的质量是多少克?(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三、简答题(本大题包括5个小题,共20分) (共5题;共26分)18. (7分) (2018九上·丹东月考) 找出符合下列条件的微粒,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1)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很多,有些物质是由________构成,如氖气、铁等;有些物质是由________构成,如氮气、二氧化碳等。
(2)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________。
(3)氧化汞受热分解过程中,不变的微粒是________。
(4)构成原子的微粒有________。
(5)在同一原子中核电荷数=________数=________数19. (5分) (2017九上·安龙期中) 水是生命的源泉,也是不可缺少的资源。
(1)右图为活性炭净水器示意图。
活性炭的作用是 ________。
(2)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需加消毒剂。
二氧化氯(ClO2)是新一代饮用水的消毒剂,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3)右图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由图中可知,A为电源的________极,C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___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20. (4分) (2015九上·青龙期末) 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金属材料.(1)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氧气、________直接接触.(2)根据铁生锈的条件,自行车支架采取的防锈措施是________.(3)某同学为了验证锌、铁、铜的活动性顺序,完成了如图所示实验.他选择了打磨过的铁丝和硫酸锌溶液,你认为他还需要的另一种溶液是________.请根据选定的试剂写出相关化学方程式________.21. (5分)(2014·崇左) 小明是一名“小马虎”,他在用髙锰酸钾制取氧气,并进行氧气性质实验时遇到了下列问题,请你帮他解决.(1)水槽中的水变成了红色,原因是________,你的改进措施是________.(2)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没有看到“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的现象,你认为实验失败的可能原因:(至少写两条)①________,②________.(3)写出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22. (5分) (2018九上·沧县期末) 西沙群岛及附近海域时我国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域,海底蕴含着大量的可燃冰,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海水属于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海水中含有大量氯化钠,氯化钠是由________(填离子符号)和Cl﹣构成。
(2)可燃冰属于_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3)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4)甲烷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一定条件下与CO2反应生成CO和H2 , CO和H2又可化合成液体燃料CH3OH,则参加反应的CO和H2的分子数之比为________。
四、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包括3个小题,共20分) (共3题;共20分)23. (7分)(2016·上海模拟) 为验证某混合气体中是否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同学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将混合气体依次通入,实验现象记录如下.(药品均足量且每步反应完全、夹持仪器省略)装置现象甲增重乙无明显现象丙粉末由△变红丁试液由紫变红,气球变大(1)丙中粉末由________变红,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2)丁装置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3)根据上述现象,分析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水蒸气、一氧化碳,可能含有二氧化碳.写出可能含有二氧化碳的理由________;(4)在不改变装置的前提下,只需将装置________中药品换成________,即可判断二氧化碳是否存在;(5)经过(4)中改进后,装置依然存在问题,继续改进的方法是________.24. (8分)根据如图装置,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装置图中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2)采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组合是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3)若用B装置来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4)若用G装置采用排空法收集氢气,氢气应从________进.(选“b”或“c”)(5)制取二氧化碳最好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该装置与另一个可选用的装置相比,其主要优点是________.(6)若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25. (5分)(2012·沈阳) 在学习(石灰石的利用)一节时,小刚和老师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组对比试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小刚用坩埚夹持﹣﹣小块石灰石,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灼烧(如图1所示),2分钟后,把它投入含有酚酞的蒸馏水中.酚酞溶液不变色老师用坩埚夹持﹣﹣小块石灰石,在酒精喷灯的火焰上灼烧(如图2所示),2分钟后,把它投酚酞溶液变红入含有酚酞的蒸馏水中.根据上述实验回答问题:(1)小刚的实验现象说明石灰石灼烧时没有发生化学发应,其本质原因是________.(2)老师的实验现象说明石灰石灼烧时发生化学发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此反应在工业上的一种应用是________.(3)酚酞试液变红,说明溶液呈________性,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________.五、计算题(本大题包括2个小题,共8分) (共2题;共26分)26. (12分) (2016九上·宜阳期中) 下面是几种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1)写出仪器名称Ⅰ________,Ⅱ________.(2)实验室可用二氧化锰与双氧水制取氧气,若要较好地控制产生氧气的速度,应选用装置________(填编号),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3) D装置收集氧气,操作的正确顺序为________(填序号)a.将导管深入集气瓶口,气体进入瓶中 b.将装满水的集气瓶倒置在水槽中 c.当气体收集满时,用毛玻璃片盖上瓶口,将集气瓶移出水面放置(4)若用E装置进行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气体应从________(填“a”或“b”)端通入.(5)装置A与装置B相比,其优点是________.(6)求多少克双氧水与31.6g高锰酸钾含氧元素质量相等.27. (14分)(2017·唐河模拟) 某兴趣小组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1)在甲实验过程中,插入一支温度计来测量溶液的温度时,随着稀盐酸的不断滴入,溶液的温度逐渐升高,你认为溶液温度升高的原因是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2)乙实验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3)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甲、乙两个实验的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的废液缸中,看到有气泡出现,最终废液呈红色,由此产生疑问.提出问题:废液中含有哪些物质?交流讨论:①一定含有的物质:指示剂、水和________.②还含有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是什么?同学们有如下猜想.小兰认为:只有碳酸钠(提示:碳酸钠水溶液PH>7);小亮认为:只有氢氧化钠.你认为还可能是________.实验设计:小斌想用氯化钙溶液来验证小兰、小亮和你的猜想.查阅资料获悉氯化钙溶液呈中性,并设计如下实验.请你将小斌的实验设计补充完整.(4)在甲实验中,如果消耗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20.0g时,此时溶液的颜色恰好由红色变为无色,试计算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提示:氢氧化钠溶液的密度为1g/ml)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个小题,共1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 (共12题;共24分) 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个小题,共16分) (共5题;共37分)13-1、14-1、14-2、14-3、15-1、15-2、15-3、15-4、16-1、16-2、16-3、16-4、17-1、17-2、17-3、三、简答题(本大题包括5个小题,共20分) (共5题;共26分) 18-1、18-2、18-3、18-4、18-5、19-1、19-2、19-3、20-1、20-2、20-3、21-1、21-2、21-3、22-1、22-2、22-3、22-4、四、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包括3个小题,共20分) (共3题;共20分)23-1、23-2、23-3、23-4、23-5、24-1、24-2、24-3、24-4、24-5、24-6、25-1、25-2、25-3、五、计算题(本大题包括2个小题,共8分) (共2题;共26分) 26-1、26-2、26-3、26-4、26-5、26-6、27-1、27-2、27-3、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