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章中小企业法律制度

第四章中小企业法律制度

第四章中小企业法律制度一、名词解释1、中小企业2、合伙企业3、合伙事务执行4、退伙二、案例分析1、农村青年江某有一手较好的裁缝技术,因其在某服装厂工作积蓄了一些钱和客户关系,很想自己开办一家私营服装厂。

他将其想法向在县公安局工作的叔叔江杰说出后,得到江杰的赞成,双方决定以江杰的名义在县城成立一家服装加工作坊,由江某管理该服装作坊。

该服装作坊经县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登记为个人独资企业,并择日在县城一繁华地段开张。

江某从农村招募了18名工人在服装作坊工作。

2004年2月,雇工李强在工作中因熨斗故障起火,烧伤了右手,花去了医药费2 000多元。

李强94多次要求江某进行医疗费补偿,江某则以没有这方面的协议为由予以拒绝。

李强及其家属多方投诉无果,遂向人民法院起诉。

【请回答】( 1 )江杰能否设立个人独资企业?( 2 )雇工李强的医药费应由谁负责?2、甲、乙、丙三人各出资5万元组建一合伙企业,合伙协议中规定,对利润分配和亏损承担的办法:甲分配或分担3 /5 ,乙、丙各分担1 /5 ,争议由合伙人通过协商或者调解解决,不允许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解决,也不允许通过诉讼解决。

该合伙企业的负责人是甲,对外代表合伙企业,合伙企业经营汽车配件生产、销售,经营期限2年,合伙企业名称定为“君发汽车配件厂”。

【请问】(1)乙、丙在合伙企业事务中拥有什么权利?(2)甲在担当合伙企业负责人期间,能否与乙、丙以外的其他人再合作建一家汽车配件门市部,门市部的货可否卖给君发汽车配件厂?(3)假如合伙协议中明确规定,甲不得代表合伙企业签订标的额10万元以上的合同,后来,甲与某机械厂签订了一份12万元的合同,此合同是否有效?第五章外商投资企业法律制度一、名词解释1、外商投资企业2、中外合资经营企业3、中外合作经营企业4、外商独资企业二、案例分析1、某市某经济开发公司拟与香港天成有限公司成立一中外合资企业,由内地方提供厂房和资金,港方提供机器设备和专有技术。

2003年3月有关部门批准了合营企业合同,而后合营企业领取了营业执照。

按合同规定,合营双方于合营企业领取营业执照60天内,将全部出资缴至合营企业。

内地方依合同如期履约。

港方也于 4月15日 ,将机器设备和有关技术资料缴至合营企业。

但经济开发公司的主管部门在审查过程中发现,该机器设备不是合同中规定的国际先进技术设备,且价格明显高于其进口价格,内地方责令港方更换机器设备,并适当调整价格。

5月中旬港方更换了机器设备,经审查合格后放行并投入生产。

7月份合营企业的产品进入国际市场。

10月份香港金诚公司向某市中级人民法院起诉,诉称合营企业侵犯了其专利权,要求赔偿50万美元的经济损失,停止该产品的生产。

法院经调查发现,港方天成有限公司提供的专有技术确系金诚公司的专利。

【试问】( 1 )本案内地方为什么要求天成有限公司更换原来提供的机器设备?( 2 )合营企业侵害了金诚公司的专利权,应当由谁来承担侵权责任?2、法国一知名的化妆品公司于2001年12月准备和北京一著名日化厂办一合营企业,共同开发中国化妆品市场。

开始想办一合资企业,后因资金作价困难,转而决定办一合作企业。

法国公司提供的合作条件是:提供原材料(珍贵香料)、技术咨询、非专利技术(香料配方)和筹借资金(即向公司贷款300万元),合作期限为5年。

合作期满后,合作企业的全部固定资产归中国合作者所有,法国方从利润中先行收回资本,以4:6的比例分配利润和承担风险。

中方公司提供的合作条件是:劳动力、厂房、机器设备、销售渠道和商事信誉。

企业成立后,设立联合管理机构来进行经营。

由于化妆品市场竞争激烈,法国方决定改为由双方合作者以外的另一销售公司负责合作企业的经营管理。

在召开的联合管理机关大会上,绝大多数票支持此项提议,法国方决定实行该方案。

在第一年里,法国方先行收回投资60万元。

后公司从法国进口一批香料,由于运输香料的船涉嫌走私,导致香料不能如期到货,致使公司与各客户签订的合同不能如期履约,债权人由此申请合作企业破产。

法国方认为应先收回投资,拒绝承担债务责任。

【试问】( 1 )中外合作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如何确定?( 2 )法国方是否承担债务?( 3 )在合作经营管理过程中有什么不妥之处?3、北京一家纺织公司与韩国一位商人接洽,准备与之建立一家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双方签订了合营企业合同。

合同中规定的事项有:(1)合营企业的名称、注册国家。

(2)合营企业的投资总额为1000万美元,注册资本为400万美元。

其中,外方以专有技术出资,评估价为250万美元,中方以厂房、土地使用权出资作价为250万美元。

合同签订后到工商行政管理局审批,工商行政管理局认为合同有不妥之处,需要修改。

【试问】怎么修改?4、一个外国企业与我国某公司签订了一份运输工具购销合同,合同约定以人民币结算。

该外资企业决定用这笔货款在中国投资成立一家独资企业。

该企业管理人员认为由于是外商独资企业,可以不设工会,该企业保险可以不在我国投保,该公司的会计凭证、会计报表也可以不用中国文字而直接用外国文字。

【试问】(1)该外商投资合不合法?该公司管理人员的观点有没有错?(2)错在哪儿?5、2000年初,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某市政府批准了市商业贸易公司调配人员、充实资金,组建具有法人资格、经营范围较广的市经济开发公司的申请,并选派富有改革精神的杜某负责公司的筹建工作。

杜某在研究确定人员、场所、组织机构、起草章程等筹备工作的同时,积极筹措资金。

最后确定拟设立的市经济开发公司的注册资本为500万元,由财政部门拨款、原商业贸易公司(是集体所有制企业)自有资金的1 / 3及其发行公司债券所筹资金的1/4 ,共三个部分组成。

筹备工作基本就绪后,杜某前去企业登记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申请企业法人开业。

申请时杜某提交的申请文件包括主管机关的文件、组织章程、资金信用证明、企业主管负责人的身份证明(包括任职文件和附照的个人简历)、企业名称、企业组织机构、住所和经营场所使用证明。

【试问】(1)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能否同意其进行工商登记注册? (2)若不能,应当怎样改正?第六章合同法律制度一、名词解释1、、买卖合同2、运输合同3、委托合同4、技术合同5、要约6、无效合同7、合同担保8、不可抗力9、过错责任原则10、违约金二、案例分析1、某建筑公司因施工急需100吨水泥,该建筑公司同时向某市新武水泥厂和某县白云水泥厂发函,函件中称:“如贵厂有300号矿渣水泥现货(袋装),吨价不超过150元,请于接到信10天内发货100吨。

货到付款,运费由供方承担。

”新武水泥厂接函后,即回电建筑公司有货供应,并在接信后第5天运去水泥100吨。

白云水泥厂接函后,第8天直接将100吨水泥运至建筑公司,建筑公司拒收,并称:我们确实需要100吨水泥,已与新武水泥厂建立了合同关系,给白云水泥厂发函,只是协商,不具有法律约束力。

白云水泥厂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依法处理。

【试问】(1)建筑公司认为“给白云水泥厂发函,只是协商,不具有法律约束力”是否符合法律规定?为什么?(2)某建筑公司拒收白云水泥厂水泥是否有合法依据?为什么?2、甲、乙两企业拟签订“工矿产品购销合同”,双方就合同的内容协商一致并形成书面文字,但双方约定合同应在乙方所在地公证处公证。

在公证前,甲方反悔,要废除合同。

乙方起诉至人民法院,要求追究甲方违约责任。

【试问】甲方是否负违约责任?为什么?3、某县食品公司与该县某一酒厂签订合同,约定食品公司向酒厂购买10万瓶劣质酒,货款15万元,交款提货,并约定酒厂须加贴名牌酒的注册商标,以便食品公司假冒出售。

合同履行时,食品公司借口一时资金短缺,只付了10万元就提走了全部货物。

后酒厂多次催款,食品公司拒不付款,并向酒厂提出解除合同、相互返还货物和货款的要求,酒厂不同意。

双方协商不成,遂诉至法院。

【试问】(1)食品公司与酒厂订立的合同属于什么性质的合同?为什么?(2)如果双方同意解除合同,法院应怎么处理?4、2003年9月20日,某市物资回收公司与该市中国工商银行分行签订借款合同,合同规定,由工商银行分行向物资回收公司提供150万元贷款,返还日期为2004年9月20日,届时物资回收公司还清全部借款,另付利息18万元。

合同签订后,银行经调查,发现物资回收公司经营管理混乱,便提出终止合同。

后经该市工商联合总公司出面说情,达成一致意见:原合同继续有效,另外三方签订补充协议,总公司签署保证,保证物资回收公司于2004年9月20日将本金、利息返还给工商银行,并对该资金使用进行监督。

合同签订后,物资回收公司购买大量废旧钢铁,进行加工、销售,但由于经营管理不力,亏损很大。

2004年9月22日,工商银行分行派人前来催款,物资回收公司返还100万元。

工商银行分行要求工商联合总公司支付余款50万元及利息18万元,工商联合总公司认为市物资回收公司是债务人,应由其负责返还余款和利息。

银行向人民法院起诉。

【试问】在本案所述情形下,某市工商银行分行是否有权直接向工商联合总公司要求支付50万元余款和18万元利息?为什么?5、某村果园长期管理不善,连年无收益,李某以每年上缴500元的承包条件与村委会签订了承包合同,承包期5年。

承包后李某精心管理,当年净收益多达5000元,村委会即要求修改合同,增加承包费至1500元,李某不允。

村委会便废除原合同,以1500元发包给他人,李某向法院起诉,要求村委会履行原合同。

【试问】(1)村委会能否单方解除合同?有何法律依据?(2)如果村委会解除合同无效,在以后承包期内,李某每年应向村委会交多少元钱?为什么?6、某市有A、B两家服装厂。

2004年2月5日,两厂自愿协商,签订了一份承揽加工合同, A厂为订做方, B厂为承揽方。

A厂负责提供图纸, B厂提供布料并加工成成衣。

合同签订时,B厂怕A厂反悔,就要求A厂先交4万元作担保, A厂立即于2月20日将这笔钱以定金的名义划入B厂的账内。

B厂按合同规定选好布料,试做样品后发现加工这批成衣不像当初他们预计的那样赚钱。

于是要求A厂加价, A厂不同意, B厂以双方订立合同的行为属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为由,要求解除合同,被A厂拒绝, B厂因此不再加工成衣,给A厂造成损失。

A厂到法院起诉B厂,要求B厂双倍返还定金,而B厂则辩称4万元是预先支付的,应视为预付款而不是定金,合同显失公平,请求人民法院宣告无效。

【试问】(1) A厂和B厂签订的合同是显失公平的合同吗?简单说明理由。

(2)本案中, A厂先付给B厂的4万元到底是定金还是预付款?应当如何认定?(3)如果B厂依法返还定金后, A厂要求赔偿损失,继续履行合同,能否得到满足?7、大兴公司与全宇公司签订委托合同,由大兴公司委托全宇公司采购500台彩电,并预先支付购买彩电的费用50万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