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分离定律的应用(特别适用)
:分离定律的应用(特别适用)
短食指 TS — L T TS—S 短食指 T
既有长食指 又有短食指
?长食指概率
推出孩子长食指概率 =1/4
TS TL TS TS
六、突破易错疑点 区分:自交与自由交配(随机 交配)
随机交配: 个体
自交:
个体
A
x x x x
B
个体
A
x
个体
B
♀ A A B B
♂ A B A B
A
A
B
x
B
例如:1/3AA
1/9AA+2/9Aa+1/9aa
即= 4/9AA + 4/9Aa + 1/9aa
(2010全国Ⅱ)已知某环境条件下某种动物的AA和Aa个 体全部存活,aa个体在出生前会全部死亡。现有该动物 的一个大群体,只有AA、Aa两种基因型,其比例为1: 2.假设每对亲本只交配一次且成功受孕,均为单胎。在 上述环境条件下,理论上该群体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 中AA和Aa的比例是 A.1:1 B. 1:2 C. 2:1 D. 3:1
一、显、隐性性状的判断
无中生有
有中生无
正常
正常
有病
有病
棕眼
棕眼
有病
正常
蓝眼
二、表现型与基因型的相互推导
1、由亲代基因型推断子代基因型与表现型(正推)
P 的基因型
1 2 3 4 5 6 AA×AA AA×Aa AA×aa Aa×Aa Aa×aa aa×aa
F1的基因型及比例
F1的表现型及比例
AA AA︰Aa Aa AA︰2Aa︰aa Aa︰aa aa
全为显性
全为显性 全为显性 显性∶隐性=3∶1 显性∶隐性=1∶1
全为隐性
2、由子代推断亲代基因型与表现型(逆推)
(1)隐性突破法。子代中有隐性个体存在往往是逆 推过程中的突破口,因为隐性个体是纯合子(aa), 因此亲代基因型中必然都有一个a基因,然后再根据 亲代的表现型做进一步的判断。 (2)基因填充法。先根据亲代表现型写出能确定的基 因,如显性性状的基因型可用A—来表示,那么隐性性 状的基因型只有一种aa,根据子代中一对基因分别来自 两个亲本,可推出亲代中未知的基因。 (3)根据分离定律中规律性比值来直接判断: ①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3∶1,则双亲 一定都是 杂合子(Bb)。即Bb×Bb→3B_∶1bb ②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1∶1,则双亲 一定是测交类型。即Bb×bb→1Bb∶1bb。 ③若后代只有显性性状,则双亲至少有一方为显 性纯合 子。即BB×BB或BB×Bb或BB×bb。 ④若后代只有隐性性状,则双亲一定都是隐性纯 合子(bb)。 即bb×bb→bb
纯合子
例2.右图是人类某
种遗传病的家族系 镨图,6号和7号为 同卵双生;
4
1 5
2 6 7 Aa Aa
aa
基因型相同
4 AA 3 Aa 1/2AA Aa 1/2Aa 11 8 9 基因型不同
12 aa
男性患者
8号和9号为异卵双生;4号为纯合子。请回答: 隐 (1)该病是由____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2)若用A、a表示控制该相对性状的一对等位基因, Aa Aa 则3号和7号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和____,9号的基因 型是 Aa或AA ,他是杂合子的概率是___。 1/2 (3)7号和8号再生一个患病孩子的概率是_____ 1/4 。 (4)若6号和9号结婚,婚后生的孩子为患者的概率 是_______。 1/8
黑毛(B)对褐毛(b)为显性
(2)写出甲、乙、丁3只兔的基因型。
甲:BB; 乙:Bb; 丁:bb
(3)如何鉴定丙兔的基因型是纯合还是杂合?
让丙与乙交配,若后代全部为黑毛子兔,则丙 的基因型为纯合子(BB);若后代出现褐毛子 兔,则丙的基因型为杂合子(Bb)。
三、基因分离定律在医学上的应用
常规题型: 用分离比直接计算,如人类白化病遗传:
2.果实各部分基因型 (1)果皮和种皮的基因型与母本一致。 (2)胚和胚乳应为父本、母本杂交所得。胚中的基因一半来 自精子,一半来自卵细胞;胚乳中的基因1/3来自精子,2/3 来自极核。 (3)一个胚珠内的卵细胞与两个极核的基因型完全相同,来 自同一花粉粒的两个精子彼此间基因型也一致。 (4) 实例:杂合子Aa自交结果
Aa Aa 例3:右图为一罕见的遗传病 1 2 图解,请据图回答; (1)1号和5号的基因型(用A、a Aa Aa 3 4 6 7 5 Aa、aa 表示)分别是________ aa (2)若9号与10号婚配,其后代 10 8 aa 91/3AA Aa 出现患者的概率是____,若他们第 1/6 2/3Aa 一胎是个患者,则第二胎为正常 正常男女 3/ 4 孩子的概率是_____。 患者男女 (3)若3号与4号再生一个孩子为 携带者的概率是_____。 1/2 (4)若3号与4号再生一个男孩子(5)若3号与4号再生一个携带 者男孩的概率是_____ 1/2 1/4 为携带者的概率是_____
①果皮和种皮的基因型均为Aa,与母本一致。 ②胚珠内卵细胞基因型为A或a,相应的每个极核基因型也为A或a。 同一花粉粒中的两个精子均为A或a,所结种子中胚和胚乳基因型 如下表:
卵(极核) 胚(胚乳)
A(AA)
a(aa) Aa(Aaa)
精 子
A a
AA(AAA)
Aa(AAa)
aa(aaa)
【训练】 豌豆灰种皮(G)对白种皮(g)为显性,黄子叶 (Y)对绿子叶(y)为显性。每对性状的杂合子(F1)
基因分离规律在实践中的应用
1.豌豆作为遗传材料的优点有哪些? 2.人工异花传粉的操作步骤是?
3.假说—演绎法的一般程序是?
4.分离定律的实质是?
考纲要求展示: 1.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Ⅱ(理解并应用) 2.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 验。 Ⅰ (了解) 3.分离定律及应用 Ⅱ(理解并应用)
1/3AA
2/3Aa自交结果:
2/3Aa自交结果:
1/3AA
2/3(1/4AA+1/2Aa+1/4aa)
= 1/2AA + 1/3Aa + 1/6aa
若:1/3AA
1/3AAx1/3AA
2/3Aa随机交配结果:
1/9 AA 2/9 AA+2/9 Aa
(1/3AAx2/3Aa)x2 2/3Aax2/3Aa
表现型:黄色
黄色
× a A Aa a
B
P:基因型 : Aa 配子 子代 : : A
1AA : 2Aa : 1aa 不存活 黄色 黑色
表现性 :黄色
黑色 ×
aa a : 1aa 黑色
C
P:基因型 : Aa 配子 子代 : A :1Aa 黄色 a
特 别 注 意 规 范 书 写 !
例2.蜜蜂的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成的, 雌蜂是受精卵发育成的,蜂王和工蜂都是雌蜂。 蜜蜂的褐色体色相对于黑色为显性,控制这一 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褐色雄 蜂与黑色蜂王杂交,则F1的体色将是( ) B A.全部是褐色 B.蜂王和工蜂是褐色,雄蜂都是黑色 C.褐色︰黑色=3︰1 D.蜂王和工蜂是黑色,雄蜂都是褐色
自交后代(F2)均表现3∶1的性状分离比。以上种
皮颜色的分离比和子叶颜色的分离比分别来自对 以下哪代植株群体所结种子的统计( A.F1植株和F1植株 C.F1植株和F2植株 )
B.F2植株和F2植株 D.F2植株和F1植株
解析:本题以一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中的性状分 离为知识载体,考查遗传因子组成和表现型的关系。植 物的种皮是由母本的珠被发育形成的,因而种皮的颜色 是由母本基因组成决定的,此性状需要在母本(F2)结种 子时才得以表现;种子的子叶是由受精卵发育形成的, 属于子代(胚)的一部分,因而子叶的颜色是由子代基因 组成决定的,此性状在子代为胚时就得以表现。尽管题 中给出了两对相对性状,但性状分离的分析和数据的采 集是分开进行的。 答案:D
四、基因分离定律在育种上的应用
育种中根据分离规律,培育出性状可以稳定遗传 的优良品种 (1)显性性状的选育: (2)隐性性状的选育: (3)杂种优势:
连续自交问题
Fn中:Aa占1/2n ;AA=aa=1/2(1- 1/2n) 显性性状中纯合子占(2n-1)/(2n+1)
纯 1 合 子1/2 0 显 性 1 纯 合1/2 子 0
1-1/2n
自交代数
杂 1 合 子1/2
1/2n
0
1/2(1- 1/2n)
自交代数
自交代数
例4.将基因型为Aa的豌豆连续自交在后代中的纯合子 和杂合子按所占的比例做得如图所示曲线图,据图分 析,不正确的说法是( )
C
A.a曲线可代表自交n代后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B.b曲线可代表自交n代后显性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C.隐性纯合子的比例比b曲线所对应的比例要小 D.c曲线可代表杂合子随自交代数的变化
相当于1/3AA 2/3Aa随机交配结果: 1/3AAx1/3AA 1/9 AA
2/9 AA+2/9 Aa (1/3AAx2/3Aa)x2 2/3Aax2/3Aa 1/9AA+2/9Aa+1/9aa = 4/9AA + 4/9Aa + 1/9aa
推出:该群体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AA :Aa=1:1
练习1:将具有一对等位基因的杂合体,逐代自交3次, 在F3代中纯合体的比例是( ) A.1/8 B.7/8 C.7/16 D.9/16 【答案】B 练习2:将具有一对等位基因的杂合体,逐代自交3次, 在F3代显性性性状中,纯合子所占比例是( ) A.1/8 B.7/8 C.7/9 D.9/16 【答案】C
五、拓展应用:常见特殊条件题型
1、配子致死或个体不存活(隐性致死或显性致死) 2、同一基因型在不同性别的个体中表现不一样, 如秃顶 3、不完全显性及复等位基因 4、特殊材料类,如蜜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