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射线测试分析技术——实验报告
实验原理:所有的物质,之所以存在差别,是因为物质的原子各类、原子排列方式和点阵参数不同,进而在进行衍射试验时衍射结果不同,呈现不同的衍射花样,并且多相物质的衍射花样只是各单相物质衍射花样的机械叠加,因此我们可以从某物质的衍射花样判断物质中的元素化学结合态。
在实验的过程中,只需要将试样的衍射花样同标准的衍射花样相对比,从中选出相同者就可以确定,但是由于标准的稍微花样不便于保存,因此将各种衍射花样的特征数字化,得到一张“卡片”,加以对比就方便得多了。
实验目的:1):学习使用jade5.0;
2):掌握X射线分析方法;
3):分析XRD导致的实验误差;
实验步骤:安装软件→PDF卡片导入→实验数据导入→数据处理(平滑处理)→实验结果分析
定性分析:1)单相物质定性分析
1.根据待测相的衍射数据,得出三强线的晶面间距值d1,d2,d3。
2.根据d1值(或d2、d3),在数值索引中检索适当d值,找出与d1d2d3
值复合比较好的一些卡片。
3.把待测相的三强线的d值和I/I1值与卡片上的对应值相比较、淘汰一些
不相符的卡片,最后获得与实验数据一一吻合的卡片,卡片上所示物质即
为待测相。
2)复相物质定性分析
当待分析样为多相混合物时,根据混合物的衍射花样为各相衍射花样的叠加,
也可对物相逐一进行鉴定,但手续比较复杂。
具体过程为:
1.用尝试的办法进行物相鉴定:先取三强线尝试,吻合则可定;不吻合则
从谱中换一根(或二根)线再尝试,直至吻合。
2.对照卡片去掉已吻合的线条(即标定一相),剩余线条归一化后再尝试
鉴定。
直至所有线条都标定完毕。
定量分析:内标法确定各项含量:选定mg为标样Kmg=2.88 Kmg2zn=11.27
根据绝热法,如果一个相中存在N个相,其中X相的质量分数为:
W X=
I X
i
K A X∑
I i
K A i
N
i=A
Img=9400 Img2zn=2100
Wmg=(9400/2.88)/(9400/2.88+2100/11.27)=0.946 Wmg2zn=1-Wmg=0.54
根据卡片计算点正常数:
Mg为密排六方,计算a、c,
(100)面d=2.7782
(002)面d=2.6050
dℎkl′=
√4
3ℎ2+ℎk+k2
a2+(
l
c)
2
带入计算得:a=3.208 c=5.210
物相分析注意事项:
1)要注意的是,计算机并不能自动消除式样花样或原始卡片带来的误差。
如果物相为3种以上是,计算机根据操作者所选择的Δd的不同,所选出的具有可能性的花样
可能超过50种,甚至更多。
所以使用者必须充分利用有关未知试样的化学成分、
热处理条件等信息进行甄别。
2)当混合物中某相的含量很少时,或某相各晶面反射能力很弱时,它的衍射线条可能难于显现,因此,X射线衍射分析只能肯定某相的存在,而不能确定某相的不存在。
3)由于各个物相对X射线的吸收影响不同,X射线衍射强度与该物相的相对含量之间不成正比关系,必须加以修正。
4)多相混合物的衍射线条有可能有重叠现象,但低角线条与高角线条相比,其重叠机会较少。
倘若一种相的某根衍射线条与另一相的某根衍射线重叠,而且重叠的线条又为衍射花样中的三强线之一,则分析工作就更为复杂。
误差分析:
1)衍射角测定中的系统误差
物理因素,如X射线经过不同介质时折射的影响
几何因素,即衍射仪方法的系统误差
2)衍射仪X射线强度测量值的误差主要有:
1. 由于样品中晶粒取向的机遇性造成的误差,具有统计性
2. 由于样品中晶粒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择优取向,影响相对强度的测量
3. 由于强度测量系统的计数损失(漏计) 造成的系统误差
3)物质本身
由于物质固溶、成分偏析导致晶格常数产生误差;
造成测量的数据具有偶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