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对比阅读一.【甲】已而夕阳在山,…….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乙】亭以雨名.志喜也。
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
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狄,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余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
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
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
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
”“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
”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
则吾与二三予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予,得相与优游而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
其又可忘也?(节这座亭子用雨来命名,是为了纪念喜庆之事。
古时候有了喜事,就用它来命名事物,表示不忘的意思。
周公得到天子赏赐的稻禾,便用“嘉禾”作为他文章的篇名;汉武帝得了宝鼎,便用“元鼎”称其年号;叔孙得臣打败敌人侨如,便用侨如作为儿子的名字。
他们的喜事大小不一样,但表示不忘的意思却是一样的。
我到扶风的第二年,才开始造官邸,在堂屋的北面修建了一座亭子,在南面开凿了一口池塘,引来流水,种上树木,把它当作休息的场所。
这年春天,在岐山的南面下了麦雨,占卜此事,认为今年是个好年成。
然而此后整整一个月没有下雨,百姓才因此忧虑起来。
到了三月的乙卯日,天才下雨,甲子日又下雨,百姓们认为下得还不够;丁卯日又下了大雨,一连三天才停止。
官吏们在院子里一起庆贺,商人们在集市上一起唱歌,农夫们在野地里一起欢笑,忧愁的人因此而高兴,生病的人因此而痊愈,而我的亭子也恰好造成了。
于是开酒宴于亭上,向客人劝酒而告诉了这件事,问他们道:“‘五天不下雨可以吗?’你们会回答说:‘五天不下雨,就长不成麦子了。
’又问‘十天不下雨可以吗?’你们会回答说:‘十天不下雨就养不活稻子了。
’没有麦没有稻,年成自然荒歉了,诉讼案件多了,而盗贼也猖獗起来。
那么我与你们即使想在这亭子上游玩享乐,难道可能做得到吗?现在上天不遗弃这里的百姓,刚有旱象便降下雨来,使我与你们能够一起在这亭子上游玩赏乐的,都靠这雨的恩赐啊!这难道又能忘记的吗?”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3分)(1)太守归而宾客从也(跟从,随从) (2)余至扶风之明年 (第二年)(3)既而弥月不雨( 下雨(各1分) )1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啊。
(2分)(2)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译文:忧愁的人因此欢乐,生病的人因此痊愈,我的亭子正好建成。
19.《喜雨亭记》突出表现出苏轼关心人民疾苦(2分,意思对即可。
答“喜雨”给1分)的思想感情,这与欧阳修《醉翁亭记》的主旨与民同乐(2分,意思对即可)有共通之处。
(4分)20.甲、乙两文中画线句子句式有什么共同特点?它们的表达效果是怎样的?(4分)答:(4分)骈散结合,句式整齐而有变化,并在句末多用“也”字,富有节奏感和回环美。
21.甲、乙两文中画线句子句式有什么共同特点?它们的表达效果是怎样的?(4分)答:骈散结合,句式整齐而有变化,并在句末多用“也”字,富有节奏感和回环美。
二.(甲)环滁皆山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乙)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云为神采。
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得烟云而秀媚。
水以山为面,以亭榭为眉目,以渔钓为精神。
故水得山而媚,得亭榭而明快,得渔钓而旷落,此山水之布置也。
《林泉高致》山把水当成自己的血脉,把草木当成自己的毛发,把烟云当成自己的神采。
所以,山有了水,就鲜活起来,有了草木,就有显得繁盛,有了烟云,就更为秀媚。
水把山当成自己的脸面,把山亭水榭当成自己的眉目,用打渔垂钓来彰显自己的精神。
所以水有了山而更显妩媚,有了亭榭更显明快,有了渔钓之人才更空旷落寞。
这是山水画应有的布局构思。
6.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2分)(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像鸟的翅膀(2)名之者谁:命名评分:每小题1分,共2分。
7. 选出下列句子中古汉语句式不同的一项(C 评分:选对得2分)(2分)A.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B.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C.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云为神采。
D. 故水得山而媚,得亭榭而明快,得渔钓而旷落,此山水之布置也。
8.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2)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得烟云而秀媚。
译:所以山有水就有活力,有草木就有生机,有烟云就秀丽妩媚。
评分:每小题2分,共4分。
9. 上面两段文字都写了山水之美,请你写出两个同时含有“山”和“水”的成语。
(2分)答案示例:山清水秀山穷水尽千山万水山重水复评分:写出1个得1分,共2分。
10.(乙)文的作者郭熙是宋代著名画家。
假如他去游览琅琊山,他会喜欢这座山吗?为什么?6.答案:(1)答案示例一:会,因为琅琊山上有山峰,有酿泉,有醉翁亭,有林木,这符合画家郭熙对山水的审美标准。
示例二:会,画家郭熙认为,有山水、草木、云烟、亭榭等景物的相互衬托,画面才美,而琅琊山正符合他的审美要求。
评分:判断正确得1分,理由充分得2分,共3分。
三.(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节选自《五柳先生传》)(乙)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大守自谓也。
大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这位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人,也弄不清他的姓名。
他的住宅旁边植有五棵柳树,因此就用“五柳”作为他的别号了。
五柳先生安闲沉静,不好言谈,也不羡慕荣华利禄。
喜欢读书,但不执着于对一字一句的琐细解释;每当读书有所领悟的时候,就会高兴得忘了吃饭。
生性嗜好喝酒,但因为家贫就不能经常得到。
亲朋好友知道他这种境况,有时备酒招待他。
他前去饮酒时总是开怀畅饮,直到大醉方休;醉后就向主人告辞,从不以去留为意。
他的住室四壁空空荡荡,破旧得连风和太阳都无法遮挡,穿的粗布短衣打满了补钉,饮食简陋而且经常短缺,而他却能安然自得。
常常以写诗作文章当娱乐,抒发自己的志趣。
他能够忘掉世俗的得失,只愿这样度过自己的一生。
1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句中的意思。
(4分)(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处所、地方)(2)性嗜酒(爱好,喜欢)(3)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像鸟张开翅膀一样)(4)饮少辄醉(就)20.翻译下列句子。
(4分)(1)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忘却(荣辱)得失,凭这些过完自己的一生。
(2)环滁皆山也。
环绕着滁州城的全都是山。
(或:滁州城四周都是山)21.(1) (2)21.用选段中的语句回答以下问题。
(4分)(1)《五柳先生传》中直接表现五柳先生性格、思想的两句话是_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2)《醉翁亭记》中描述醉翁亭形态及位置的句子是_有亭翼然临于泉上。
_22.五柳先生和醉翁同是饮酒,其用意有什么不同?(4分)(1)“五柳先生”饮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醉翁”饮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上述两个选段中都有一个成语一直沿用到今天。
出自《五柳先生传》中的成语是________,该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出自《醉翁亭记》中的成语是__________,该文的作者是________。
(4分)四.(甲)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富者有惭色。
(乙)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1.解释加点的词。
(2分)蜀之鄙有二僧边境贫者语于富者曰告诉(对……说)树林阴翳遮蔽(遮盖)游人去而禽鸟乐离开(离去)12.下列句中的“而”与“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D)(2分)A.舍身而取义 B.面山而居 C.登轼而望之 D.人不知而不愠13.把“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14.回答问题。
①(甲)段中画线的“子何恃而往”这句话,表现出富者对贫者将去南海一事持怎样的态度?对这种态度,你有何看法?①持嘲讽、讥笑态度。
富和尚强调客观条件。
害怕困难,还嘲笑贫和尚的态度,是不可取的(学生能联系实际,谈“我们要敢于实践,勇于克服困难,这样才能有所作为”也可。
(第二问的答案,言之成理既可。
②你怎样评价(乙)段中“太守”的“醉”与“乐”?(2分)②表现了作者不因被贬而苦闷,寄情于山水的旷达胸襟(或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境界)。
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或在今天仍有积极意义)。
(若只回答出对“醉”、“乐”的理解,而无评价,给1分)五.(甲)至于负者歌于途,…….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乙)世之人有喜作肥字者,正如厚皮馒头,食之未必不佳,而视其为状,已可知其俗物。
字法中绝将五十年,近日稍稍知以字书为贵,而追踪前贤者未有三四人。
古之人岂皆能书,独其人之贤乾传遂远。
然后世不推此,但务于书,不知前日工书者随纸与墨泯弃者不可胜数也。
使颜公书虽不佳,后世见者未必不宝也。
杨凝式以直言谏其父,其节见于艰危。
李建中清慎温雅,爱其书者兼取其为人也。
岂有其实,然后存之久耶?非自古贤哲必能书也,惟贤者能存尔,其馀泯泯不复见尔。
(选自《书学集成?汉宋卷》,有删节)世上有喜欢把字的笔划写得很肥腴的人,这种(笔划肥腴的)字就像皮很厚的馒头,吃起来不能说它的味道不好,但是它的形状太不受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