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学考研 招生人数 参考书 报录比 复试分数线 考研真题 考研经验 招生简章 大纲 考研笔记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学考研 招生人数 参考书 报录比 复试分数线 考研真题 考研经验 招生简章 大纲 考研笔记

爱考机构考研-保研-考博高端辅导第一品牌环境学院生态学专业招生目录专业方向科目一科目二科目三科目四复试笔试科目备注020106-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00-无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3-数学三802-经济学综合环境政策与环境管理,外语经济学综合含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00-无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614-地理信息系统830-遥感概论地理空间信息技术综合,外语0713Z1- 生态学00-无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615-生态学831-普通生物学基础生态学,外语083001- 环境科学00-无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302-数学二832-环境科学与工程综合环境科学综合(无机化学或环境管理),外语科目四含三部分内容:环境微生物学,有机化学,环境规划与管理。

适合于环境、化学、化工、生物等相关学科的考生报考。

083002- 环境工程00-无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302-数学二832-环境科学与工程综合环境工程学综合(含水处理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环境学),外语科目四含三部分内容:环境微生物学,有机化学,环境规划与管理。

适合于环境、化学、化工、生物等相关学科的考生报考。

0830J1-环境政策与管理00-无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2-数学二832-环境科学与工程综合公共管理与环境政策(含公共管理学、环境政策理论与方法),外语科目四含三部分内容:环境微生物学,有机化学,环境规划与管理。

适合于环境、化学、化工、生物等相关学科的考生报考。

1203Z1-自然资源管理00-无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3-数学三834-经济学(宏观、微观)资源环境管理综合,外语资源环境管理综合含资源环境法规政策分析、产业资源环境政策。

环境学院生态学专业简介本专业属于生态学一级学科硕士点。

主要的研究方向包括生态科学、生态经济与管理、生态工程与技术等。

学科专业与我国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态文明社会的形势紧密结合,以生态学基本理论为基础,着重开展生态学、经济学、管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等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多学科综合研究。

本学科同政府主管部门、国际组织和学术机构建立了紧密合作联系,建立了可供教学与实践的实验室和多个实习基地,具备完整的人才培养条件。

毕业的研究生主要到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部门从事科研、教学和行政管理等工作,或赴国内外知名大学与科研机构继续深造。

本专业现有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4人,都具有博士学位,多人有出国留学或进修的经历。

1.专业概况生态学专业系理学——生物学(一级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学制3年。

生态学硕士点于2003年批准建立,2004年开始招生。

是中国人民大学新建的理工科学科,也是中国人民大学目前唯一一个生物学学科。

特聘我国著名生态学专家、中国科学院工程院士李文华研究员为本学科的学术带头人。

专业主要针对区域生态学、植被生态学、生态系统管理等领域,应用现代生态学原理和方法,结合国际及国内生态学研究的前沿与热点问题,在区域生态和生态系统管理等领域,开展广泛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多学科综合交叉研究。

不断充实、完善生态学基本理论和实践内容,研究我国重大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理论,解决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本专业共承担各类研究项目30余项,其中973二级课题1项,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子专题1项,财政部林业行业重大专项子专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教育部重点项目2项,国家林业局项目1项、中国环科院项目1项。

出版教材1部,专著5部,发表论文100余篇。

2.主要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1)森林生态系统生态学研究建立野外生态学实验站,对我国主要森林生态系统进行长期观测与定位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青藏高原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西藏高山林线森林群落结构功能动态与气候变化、森林生物多样性与保育研究、酸沉降对森林植被和农作物的影响评价等。

(2)生态规划与评价通过野外实验观测、系统模拟和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相结合,应用生态评价与生态规划的理论与方法,进行区域生态规划、生态设计和生态价值评估等方面研究,促进生态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3)综合生态系统管理主要开展生态系统的生态过程及其进化历程的研究,促进生态系统健康,改善和保护各类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区域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综合研究与管理;城市与人居生态环境;森林、湿地、草原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与可持续管理;生物多样性研究与保护实践等。

3.研究生培养目标掌握扎实的生态学基础理论和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具有独立从事生态学基本理论、生态规划、生态评价与生态系统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和实践能力。

为我国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领域培养高水平的教学、研究和管理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

4.毕业生去向大约半数以上的研究生选择继续深造,攻读博士学位。

其余分配到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部门从事科研、教学和行政管理等工作。

5.专业师资队伍生态学专业目前有硕士生导师4人。

6.对外学术交流本学科同政府主管部门、国际组织和学术机构建立了紧密合作联系,包括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财政部、国家环境保护部、国家林业局、国家质检总局、北京市政府等;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地理与自然资源研究所、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签订了长期联合办学协议;与UNEP、GEF、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德国汉堡大学也建立了国际合作研究和人才培养的渠道。

7.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主要课程包括:生态学原理、生态学方法与实践、环境生态学、城市生态学与人居环境、生态工程学、生态系统管理、生态规划与评价、3S技术在生态学中的应用、生物多样性保护等,以及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自然资源管理学等相关课程。

环境学院成立于2001年11月,是一所经济、管理、科学、工程并重的多学科综合型环境教育与研究机构。

至2012年,学院已拥有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自然资源管理2个博士点,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自然资源管理、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生态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人文地理、环境政策与管理等8个硕士点,公共事业管理(环境经济与管理方向)和环境科学2个本科专业,设有博士后流动站。

其中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国家级重点学科。

至2011年底,环境学院有在职教师38人,其中教授10人(博士生导师8人),副教授16人。

在校本科生266人,硕士生145人,博士生39人。

聘请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纽约州立大学、日本京都大学、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和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的教授担任讲座教授。

自建院以来,学院承担各类科研课题220余项,包括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社科重大项目、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国家部委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

环境学院将一如既往地通过培养高质量的专业人才和提供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成果,为中国和人类的环境保护事业做出自己义不容辞的努力和贡献!环境学院生态学专业2012年报录比中国人民大学2012年招收内地学术型硕士生按学院报名、录取情况统计录取人数学院报名总人数统考推免单考援藏合计哲学院299 47 24 20 91国学院38 37 37经济学院1206 80 89 12 3 184财政金融学院1120 19 75 19 113劳动人事学院834 52 64 116统计学院295 32 28 60法学院1542 88 79 167国际关系学院417 44 58 102文学院302 36 54 90外国语学院371 54 35 89新闻学院684 43 62 105历史学院277 31 24 55艺术学院143 15 15 30信息学院266 36 34 70环境学院187 35 34 69化学系67 31 5 36物理系25 20 2 22心理学系141 11 6 17商学院963 46 68 114农业与农村发展学250 35 36 71院信息资源管理学院192 30 30 60汉青研究院58 58 58马克思主义学院224 38 28 66社会与人口学院292 34 41 15 90公共管理学院881 56 68 11 135教育学院153 21 18 39合计11227 934 1072 66 14 2086注:1、报名数据以上报教育部的准考数据库为准,录取数据以上报教育部的录取数据库为准;2、统考、推免人数含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生态学2012年复试分数线(PS:生态学属于理学)学术型:学科门类复试分数线政治、外语、专一(数学)、专二、总分01 哲学50 50 90 90 34002 经济学55 55 90 90 37003 法学60 60 90 90 35004 教育学50 50 180 33005 文学60 60 90 90 35006 历史学50 50 180 32007 理学45 45 90 90 30008 工学45 45 90 90 30009 医学50 50 170 30012 管理学60 60 90 90 36013 艺术学45 45 90 90 330 专业学位:专业学位复试分数线政治(管理)、外语、专一、专二、总分0251 金融50 50 90 90 340 0252 应用统计50 50 90 90 340 0253 税务50 50 90 90 340 0254 国际商务50 50 90 90 340 0255 保险50 50 90 90 340 0256 资产评估50 50 90 90 340 035101 法律(非法学)50 50 90 90 350 035102 法律(法学)50 50 90 90 330 0352 社会工作50 50 90 90 330 0453 汉语国际教育50 50 90 90 350 0552 新闻与传播50 50 90 90 350 0651 文物与博物馆50 50 180 320 0852 工程45 45 80 80 300 0951 农业推广50 50 90 90 3301251 工商管理100 50 160 (注:参加提前批面试并获得C 线资格的考生复试分数线不低于国家A类线)1252 公共管理105 50 1701253 会计120 60 2201255 图书情报120 50 1701351 艺术45 45 90 90 330注:1、各学院可根据生源情况上调复试分数线。

差额复试比例120%以上。

2、不符合教育部复试基本要求者不予录取。

3、向外校调剂工作待教育部公布全国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线后进行。

4、“援藏计划”、“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单考班”复试基本分数线根据教育部相关政策另行确定,考生可向相关院系或研招办查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