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小学教学工作会议典型发言材料篇一:小学教学工作经验交流材料落实管理,关注课堂,奉献为魂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多年来我校在中心学校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建设石镇教育强镇这一目标为宗旨,以提升教学质量为目标,全面优化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进一步提升我校整体办学水平。
今天能够在这里和大家共同交流心得,我感到万分荣幸,下面就我校在教学工作中的几点做法向各位作一个汇报:一、抓教学常规管理,促进教学质量提高加强常规管理是落实教育计划的根本保证。
每学年初我们都认真落实各项规定,组织教学。
我们从备课、上课、作业入手,做好教学六认真检查工作,使“六认真”真正认真起来。
1、备课要实用,这是备课的首要要求,其次提倡二次备课。
2、上课要实效,学校一抓课前准备是否细致充分,二抓课堂讲授是否精炼得当,三抓课堂调控是否关注学生,四抓课堂常规是否训练到位,五抓课堂练习是否及时反馈,六抓课堂效果是否有效高效。
3、作业要扎实,按照“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纠”的总要求抓实以下作业管理,一是各科“纠错”。
二是低年级语文写话,三是中高年级大小作文本,四是数学课堂练习本。
任何作业均要由教师批阅,作业批改必须做到:及时认真,正确无误,格式规范(有等次、有批阅日期),符号适中,字迹工整。
通过这些实实在在的要求加强过程管理,以保证学校的教育教学扎实高效。
二、抓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实效近年来,我们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把精力集中放在抓课堂教学效果上,提出了符合校情的起点教学策略:“低起点,快反馈,细分析,必落实”,即:教学知识起点必须照顾到中差等生,每节课重点、难点必须当堂反馈,对存在的问题,学生没有弄懂的地方必须仔细分析,保证每节课教学内容必须落实。
这一做法的实施,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抓基础、促平衡,稳步提升教育质量1、在抓好课堂教学的同时,我们始终持之以恒抓牢学困生的转差工作,我们借鉴许多先进学校、优秀教师的转差经验,每位教师结合本班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出本科学困生辅导计划,学困生辅导记录,做到学科补救及时,辅导耐心细致。
在全体老师的努力下转差工作得到有效落实,学校学生的及格率也有了稳步提升。
2、我校是一所初小,仅有一至四年级,因此我们将自己定位为“地基”,不仅抓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同时紧抓科任教师的教学基础。
我校教师多为青年教师,为帮助他们扎实掌握教学技能,我们采取“专课专人”的做法,即语、数主科科任教师必须做好两年教学专研的准备,本年级本学科要潜心进行两年的教学,这样能够让教师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提升自己。
这种模式在我校抓质量提升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四、兢兢业业,无私奉献,为教育事业尽心尽责通过老师们的不懈努力,我校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这主要是我们的老师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自我发展意识明显增强了,教师间的竞争意识在不断加强,都在相互比成绩比干劲,这无疑将是推动我校以及各学校不断发展前进的动力。
陈钰老师和余婵老师,都是刚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她们把全副精力都放在班级管理和教学上,把一腔热情倾注在学生身上,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给学生进行课后辅导;万钢老师,一位刚参加工作才两年的老师,不仅要承担起四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还要负责学校的教学工作管理和后勤工作。
在接过这些担子时,他没有一句怨言,有的只是默默奉献。
正是有了像他们一样无私奉献精神,我们才能取得像今天这样的成绩。
“众人划桨开大船”。
正是我校全体教师的团结一心,互相支持,主动自觉,不懈努力,才使我校取得这样的点滴成绩。
我相信,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将会取得又一个新的突破。
XX年8月18日篇二:XX年教师典型发言材料洒向学生都是爱“十佳是的模范”、大垸小学教师贺丹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我叫贺丹,1997年师范毕业后分配到大垸中心小学任教至今。
参加工作之初,“做一名受学生尊重的教师”便成为了我的梦想和追求。
十六年来,我怀着当初的那份梦想与追求,痴心不改,孜孜以求:为了不耽误工作,不得不舍弃陪同6岁的残疾女儿去武汉读书;为了给学生们呈现一节节精彩的课堂,不得不常常牺牲休息时间修改教学设计至凌晨;为了不放弃每一位后进生,不得不经常深入学生家庭家访而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
春去秋来,无论是严寒,还是酷暑,无论是拼搏在教学第一线上,还是担任班主任工作,我都勤勤恳恳、无怨无悔。
我爱我的家人,但我想把爱给更需要我的学生和事业。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为此,我努力把全部的爱洒向我的学生,引导他们健康、茁壮成长。
我曾教过一个叫田金泉的孩子,由于家庭条件差,母亲又患有精神病,父亲为了一家5口人的生活,每天在外打工至深夜。
没人管的孩子胆小、自卑,身上还经常有些难闻的气味,还经常有调皮的同学欺负他。
了解这些情况后,我知道这个孩子最需要的是什么,他渴望得到老师的关爱、同学们的帮助。
于是,在课堂上我尽量给他创造机会,让他发言或上台表演,同时还给他降低作业难度,并利用课余时间给他无偿辅导。
在生活中,我经常对他嘘寒问暖,还会像好朋友一样,牵着他的手跟他一起聊天、游戏。
我这些细微的举动,无形中改变了他,他开始主动地跟我打招呼,开始举手发言,开始注意个人卫生了,成绩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同学们也愿意跟他交朋友了。
只要他有一丁点的进步我都会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时常会给他一个大大的拥抱,他也总会露出那灿烂的微笑。
每每这一刻,我觉得我是幸福的,我的付出获得了无价的回馈。
多年的工作经验告诉我,教育学生仅仅依靠教师单方面努力是不够的,还必须依靠学生家长的大力配合和支持。
就在去年我带的一帮孩子里,有一位娇小玲珑的小女孩,名字也好听——齐雪茗,她对班级的各项活动兴味索然,小小年纪,心事重重,总是一个人静静的趴在课桌上不声不响,更让我头疼的是经常性的不完成作业。
不管其他老师用什么办法鼓动激励她,对她来说都是无济于事。
我也不知如何是好,通过一段时间深入细致地了解,我从她和另一个孩子的聊天中得知,原来在她心里认为:爸爸妈妈自从有了弟弟后就不再喜欢自己了,再也没有从父母身上感受到过温暖,所以她的性格开始变得孤僻,并有了逆反的心里。
得知这一情况后,我一次次走进了齐雪茗的家,跟她的家长进行了长时间的交谈与沟通。
一段时间后,孩子有了明显的转变,脸上又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家长也别提多高兴了。
爱学生的最根本是努力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提高任教学科教育教学质量。
走上三尺讲台以来,我始终坚持多学习,多接受,多思考,多总结,刻苦专研业务,不断磨练自己,以精巧唯美的课堂设计、轻松明快的教学语言、优雅大方的教姿教态、巧妙灵活的教学方法赢得了学校、家长和学生的一致好评。
在我校“打造生本教育,成就幸福课堂”的课改教研活动中,主动承担教研任务,努力探索教学新方法,成为了我校课改实验的急先锋,同时也得到了县教研室领导和同仁们的认可,成为县小学数学教育学会会员,荣获县小学数学教育科研优秀教师,并多次代表学校承担各级优质课展示活动,先后参加省录像课比赛、县说课竞赛、县课堂教学竞赛、县“课内比教学”优质课展示等,并均获一等奖;在荆州市“课内比教学”教学比武中荣获二等奖;撰写的多篇论文、案例、课件荣获省、市、县奖项。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今天有机会站在这里发言,我既要感谢大垸小学的各位领导的培养和同事的帮助,更要感谢大垸教育分局和县教育局的关心与支持!同时,我又深感不安和惭愧,因为我只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珍惜已获得的荣誉,从新的起点出发,向新的目标前行,更加兢兢业业地工作,一如既往地关爱学生,走好教育人生的每一步。
谢谢!沿着教科研的道路前进“十佳教科研能手”、玉沙小学教师姚勤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老师们:大家好!我叫姚勤,是来自玉沙小学的一名语文教师。
今天,站在这里代表“十佳教科研能手”发言,我感慨万千!如果没有玉沙小学这个大家庭的熏陶和语文教研组这个团队的帮助,就没有今天的我。
因此,我首先要感谢我的学校和我的同事!我是XX年才加入玉沙小学这个大家庭和语文教研组这个团队的。
虽然此时的我已有8年教龄,但玉小老师孜孜不倦的教学态度,还有整所学校浓厚的教研氛围,都让我倍感压力。
记得加入后上班的第一周,我就被学校教研组“推门听课”。
在一片紧张与慌乱中,我不知道我在玉小的第一节公开课是怎么结束的。
回家后,我久久的沉默了。
过去8年所取得的些许成绩及那无知的小小骄傲都烟消云散。
我知道,要想在玉沙小学这强手如林的语文教学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我还得学习学习再学习!接下来的日子,我开始如饥似渴地阅读那些尘封已久的《小学语文教学》《小学语文教师》等刊物资料,从中吸取养分;同时,我也开始虚心向学校优秀教师请教,拿着自己的教学设计请他们修改,主动邀请他们走进我的课堂听课评课,对于公开课更是请教研组的老师们指出我的不足,从讲台上的站姿到书本的拿捏,再到粉笔字的横撇竖捺……我还开始不断上网,观看特级教师的视频,学他们的语调,记录他们精巧的课堂设计。
一次偶然的机会,“诗意语文”的倡导者王崧舟老师走进了我的视野。
他的古诗教学《枫桥夜泊》,触动了我思绪最深处的那根弦。
XX年4月,适逢我校第二十届课题研讨活动。
此次研讨活动正是以“古诗词教学”为主题。
因为对《枫桥夜泊》无法自拔的爱,我毅然模仿王崧舟老师执教《枫桥夜泊》。
课例展示那天,天空灰蒙蒙的,飘着细雨,恰似诗人张继那惆怅满怀的心绪。
课堂上,我紧紧抓住“钟声”,围绕“愁眠”这个词,从现代歌曲《涛声依旧》追溯到一千多年前诗人张继耳畔的寒山寺的钟声。
这穿越千年的钟声,敲响的是多少文人墨客心中孤寂的愁、落寞的愁啊!在邓伟标的《空》的序曲中,孩子们絮絮地说着,缓缓地读着,整个课堂都被“愁绪”笼罩着。
这堂课在那届的课题研讨活动中获学校语文学科一等奖。
获得结束后,我陷入了沉思:要想做一名优秀的教师,仅仅靠借鉴与模仿名师的课堂是不够的,还需要不断的创新与超越。
于是,我开始了从“学”到“研”的蜕变。
XX年5月,我成为了我校“古诗词教学课题组”的成员。
在共同探讨后我们认为,当今传统的古诗文教学模式往往将一篇篇三:小学教学经验交流材料小学教学经验交流材料小学教学经验交流材料xxxx中心小学地处xxxx县西部,是一所袖珍型的农村中心小学。
和大多数农村小学一样,学校学生数少,师资短缺,教师老龄化,我校55周岁以上教师占55%。
教师的教学能力参差不齐,给教学工作到来了一定的困难和压力,是制约我校教学质量提升的瓶颈。
但是,近几年来,在县教育局领导的关心和正确指导下,我们立足学校实际,认真分析和研究校情、班情、教情和学情,在教师任课安排、课堂教学指导、常规工作管理和校本教研等方面,摸索了一点适合本校教学实际的做法。
一、实行单班教学,教师任课能者多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