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九章 主族非金属元素-第一节 卤素
第九章 主族非金属元素-第一节 卤素
卤素通性
卤素,希腊文原意为成盐元素
ⅢA ⅣA ⅤA ⅥA 0
ⅦA He 氦
2 B 硼 C 碳 N 氮 O 氧 F 氟 Ne 氖
3 Al 铝 Si 硅 P 磷 S 硫 Cl 氯 Ar 氩 4 Ga 镓 Ge 锗 As 砷 Se 硒 Br 溴 Kr 氪 5 In 铟 Sn 锡 Sb 锑 Te 碲 I 碘 Xe 氙 6 Tl 铊 Pb 铅 Bi 铋 Po 钋 At 砹 Rn 氡
可呈现最高氧化数 如:AsF5、SF6 、 IF7 。
3.F-F键能小,易打开,化学性质活泼。
一、卤素的单质 1-1.物理性质
氟(F2) 氯(Cl2) 溴(Br2) 碘(I2) 沸点/℃ -188 -34.6 58.76 184.3 熔点/℃ -219.6 -101 –7.2 113.5
熔、沸点升高
(4)与水的反应 大部分非金属单质不与水反应,卤素仅部分与水反应 ,碳、硼仅在赤热的条件下才与水蒸气反应。 2F2+2H2O Cl2+H2O C+H2O(g) 4HF+O2(剧烈,置换反应) HCl+HClO(缓慢、歧化反应)
高温
CO+H2(置换反应) B2O3+3H2(置换反应)
2B+3H2O(g)
铝 硅 磷 硫 氯 氩
I
54 Xe
P
16
S
17
Cl
18 Ar
31 Ga 32 Ge 33 As 34 Se 35 Br 36 Kr
5 铷 锶 钇 锆 铌 钼 锝 钌 铑 钯 银 镉 铟 锡 锑 碲 碘 氙 55 Cs 56 Ba 57-71 72 Hf 73 Ta 74 W 75Re 76 Os 77 Ir 78 Pt 79 Au 80 Hg 81 Tl 82 Pb 83 Bi 84 Po 85 At 86 Rn 6 铯 钡 LaLu - 铪 钽 钨 铼 锇 铱 铂 金 汞 铊 铅 铋 钋 砹 氡 7 钫 镭
(二)非金属单质的化学性质
(1)与金属的反应:非金属性越强的元素,其单质越 易与金属反应。典型金属与典型非金属反应生成离子 化合物。如: X2+2Na
点燃
2NaX(X为卤素) N2+3Mg
点燃
Mg3N2
(2)与氧的反应 多数非金属可以直接与氧化合形成多种氧化物。有 的虽不能直接与氧化合,但也有多种不同价态的氧化 物存在。如 Cl2O、Cl2O3、Cl2O5、Cl2O7。
Δ
F2 的非金属性最强,只有氧化性而无还原性,在 与碱反应时,只能作氧化剂。 2F2+2NaOH 2NaF+OF2 +H2O
(三)非金属单质的制法
(1)氧化法 此法适用于常于负价态存在的卤素和氧族等非金属元 素的制备。如: Δ 4HCl+MnO2 MnCl2+2H2O+2Cl2
(2) 还原法 此法适用于常与正价态存在的氮族、碳族及硼等非 金属元素。
Pr 60 Nd
114
Er
116
69Tm 70 Yb 71 Lu
118
镧系 镧 铈 镨 钕 钷 钐 铕 钆 铽 镝 钬 铒 铥 镱 镥 89 Ac 90 Th 91 Pa 92 U 93 Np 94 Pu 95Am 96Cm 97 Bk 98 Cf 99 Es 100Fm 101 Md 102No 103 Lr 锕系 锕 钍 镤 铀 镎 钚 镅 锔 锫 锎 锿 镄 钔 锘 铹
非金属性强的非金属单质,能够氧化某些含氧酸 或含氧酸盐,如: Br2+H2SO3+H2O Br2+K2SO3+H2O 2HBr+H2SO4 2HBr+K2SO4
(6)与碱的反应 许多非金属单质可与碱反应,许多非金属单质在碱性 水溶液中发生的是歧化反应。如:
(二)非金属单质的化学性质
3S+6KOH 2K2S+K2SO3+3H2O 4P+3NaOH+3H2O 3NaH2PO2+PH3 有些还原性较强的非金属在与强碱反应时,非金属 作还原剂。如: Si+2NaOH+H2O 2B+2NaOH+2H2O Na2SiO3+2H2 2NaBO2+3H2
(四) 非金属氢化物
(2)热稳定性 非金属性越强,其氢化物越稳定,因此,共价型 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在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逐渐 增加;在同一族中,自上而下逐渐减小。 (3)还原性 其他共价型氢化物都具有不同程度的还原性。同 周期从左至右,氢化物的还原性减弱;同主族自上 而下,氢化物的还原性增强。解释:在周期表中, 从右向左,自上而下,元素的原子半径增大,电负 性减小,阴离子失电子的能力依次递增,所以氢化 物的还原性也依次增强。
熔融电解
FeS2
Δ
FeS+S
2KF+H2 +F2
(四) 非金属氢化物
(1)熔沸点变化规律 结构相似时,熔沸点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 而升高,在同一主族中,沸点由上至下,逐渐升高。 但由于 N 、 O 、 F 的原子半径小,电负性大,氢化 物分子间存在着氢键,使得它们的沸点,与同主族 其余氢化物比较显得特别高。 H2O>HF>NH3>CH4 H2Se>H3As>HBr>GeH4 H2S>HCl>PH3>SiH4 H2Te>SbH3>HI>SnH4
ⅢA
B2H 6
ⅣA
CH 4
ⅤA
NH3
ⅥA
H2O
ⅦA
HF
SiH4
(GeH4) (SnH4)
中性
PH3
AsH3 SbH3
碱性
H2O
H2Se H2Te
酸性
HCl
HBr HI
热 稳 定 性 递 减
还 原 性 递 增
水 溶 液 酸 性 递 增
稳定性递增,还原性递减,水溶性、酸性递增
(二)非金属单质的化学性质
57 La 58 Ce 59
61Pm 62 Sm 63 Eu 64 Gd 65 Tb 66 Dy 67 Ho 68
通性
(一)非金属元素的物理性质
非金属单质和金属相比,几乎没有共同的物理性 质,其性质彼此之间相差很悬殊。从状态来看,常 温常压下,既有固体、液体,又有气体;从熔、沸 点来讲:有高达 48270C (金刚石的沸点)的,也有 低到 4.2K ( He 的沸点);硬度、密度、水溶性相差 也很悬殊;从导电性来讲,大部分非金属都是非导 电体,但也有的导电性不逊色于金属,有的非金属 是良好的半导体,如硅。 造成非金属单质物理性质相差悬殊的是由于其晶体 类型比较多,同素异形体多。
HNO2 的酸性比HNO3弱,H2SO3的酸性比H2SO4弱。
HClO
HClO2
HClO3
HClO4
酸性增强
(六)非金属含氧酸盐
1、含氧酸盐溶解性一般规律 ①钠盐、钾盐、硝酸盐、氯酸盐大多数易溶于水。 ②硫酸盐大部分溶于水,但 SrSO4 、 BaSO4 、 PbSO4 难溶,CaSO4、Ag2SO4微溶于水。 ③碳酸盐大多数都不溶于水,以 CaCO3 、 BaCO3 、 PbCO3、SrCO3最难溶。 ④磷酸盐、磷酸一氢盐、大都不溶于水而磷酸二氢 盐可溶于水。
卤素通性
氟(F) 氯(Cl) 溴(Br) 碘(I)
9 17 原子序数 价层电子构型 2s22p5 3s23p5 99 原子半径/pm 64 4.0 3.0 电负性(p) I1/(kJ· mol-1) 1681 1251 -1、0 主要氧化数 -1、0 +1、+3 +5、+7 35 4s24p5 114 2.8 1140 -1、0 +1、+3 +5、+7 53 5s25p5 133 2.5 1008 -1、0 +1、+3 +5、+7
集聚状态 气体 颜色 浅黄 毒性
气体 黄绿
液体 红棕
固体 紫黑
颜色加深
具有刺激性气味,并有毒。
毒性减小
一、卤素的单质 1-1.物理性质
水中颜色 溴 黄→棕红 碘 棕或红棕 有机溶剂(CCl4、CS2)颜色 黄→棕红 紫
溶解度:F2分解水、Cl2在水中溶解度不 大、Br2 、 I2易溶于有机溶剂。
I2易溶于碘化物(如KI)中:I2 + I → I3
87 Fr 88 Ra 89-103 104Rf 105Db 106Sg 107Bh 108 Hs 109Mt 110 111 112
45 Rh 46 Pd 47 Ag 48 Cd 49 In 50 Sn 51 Sb 52 Te 53
Ac-Lr
杜 钅 喜钅 钅 卢钅 麦 Uun Uuu Uub 波 钅 黑 钅
(5)与酸的反应 非金属一般不与稀酸反应,但强氧化性酸如浓 HNO 3 、 浓 H 2 SO 4 可以使许多非金属被氧化。如:
(二)非金属单质的化学性质
S+6HNO3( 浓) S+2H2SO4(浓 ) I2+10HNO3(浓) H2SO4+6NO2 +2H2O 3SO2 +2H2O 2HIO3+10NO2 +4H2O
卤素通性
Cl、Br、I的价电子构型
ns np 拆开1对电子
ns np x 拆开2对电子 ns np 拆开3对电子 ns np
nd nd
nd
氧化数为+1 氧化数为+3
氧化数为+5
氧化数为+7
nd
卤素通性
氟的特殊性
1.氟电负性大,非金属性强。
2.氟原子半径小,空间位阻不大,氧化能力强,
与具有多种氧化数的元素化合时,该元素往往
2Ca3(PO4)2+6SiO2+10C As2O3+3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