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中考化学试卷A卷一、单项选择题 (共8题;共16分)1. (2分)下列做法中,不符合“尊重自然、自觉践行绿色生活”倡议的是()A . 人走关灯、少开空调B . 使用一次性餐具C . 自带水杯出行D . 对垃圾进行分类2. (2分)下列常见现象,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 纸张燃烧B . 干冰升华C . 钢管生锈D . 剩饭变馊3. (2分)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A . 水和冰混合、稀有气体B . 洁净的空气、五氧化二磷C . 过氧化氢溶液、海水D . 二氧化碳、液态氧气4. (2分)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 . 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B . 用点燃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气体C . 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D . 用燃烧的木条区分氧气和氮气5. (2分)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 收集氢气B . 稀释浓硫酸C . 检查气密性D . 验证质量守恒定6. (2分)妈妈给儿子做的午餐包括:米饭、清炖排骨、麻辣豆腐.明明用生物课上的知识跟妈妈解释说营养不够全面,于是提议再加一个菜()A . 凉拌黄瓜B . 牛奶C . 焖羊肉D . 炒鸡蛋7. (2分)今有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它们表示四种元素,①④表示的是阳离子B . ②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2价C . ④表示的元素是非金属元素D . ②结构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2周期第ⅢA族8. (2分)绿茶中的单宁酸(C76H52O46),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单宁酸由碳、氢、氧元素组成B . 一个单宁酸分子中含有23个氧分子C . 单宁酸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76:52:46D . 单宁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28:13:184二、双项选择题 (共2题;共6分)9. (3分)下列对化学用语的表述正确的是()A . 2N﹣﹣表示两个氮元素B . nP2O5﹣﹣表示n个五氧化二磷分子C . Ca2+﹣﹣表示钙元素显+2价D . ﹣﹣表示硫酸根离子10. (3分)下图为四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0℃时,在100g水中加入40g(NH4)2HPO4 ,搅拌,完全溶解,再增加1g该物质不能溶解。
结论:溶质增加后溶解度降低B . 30℃时,物质溶解度关系为①>②>③>④C . 若NH4H2PO4中混有少量NaCl杂质,可在较高温度配成饱和溶液,再降温结晶D . 要将接近饱和的Ce2(SO4)3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操作措施有:加溶质或降温三、填空题 (共2题;共16分)11. (10分)(2016•虞城县二模)下列因素会对燃烧产生影响,请分别说明会发生什么影响,并举例说明.(1)氧气浓度的大小.(2)可燃物的干燥程度.12. (6分)A,B为黑色粉末,C为紫红色金属,D,E是两种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在一定条件下,他们的转化关系如图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①属于________(写基本反应类型).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2)反应④________(填“放出”或“吸收”)热量.(3)反应②的实验中,开始时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结束时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4)反应③中,B物质中元素的化合由几价变为几价________.四、简答题 (共2题;共11分)13. (4分)化学与能源、环境关系密切。
请你用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化石燃料包括煤、________、天然气。
(2)化石燃料燃烧时会产生CO2气体,CO2气体的大量排放引起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
(3)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的能源,可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有________(写一种即可)。
(4)“绿色化学”的特点之一是在化工生产中尽可能实现“零排放”。
CO2和H2可以按不同比例反应,生成下列物质。
若用CO2和H2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并且能实现“零排放”,这种产物是下列物质中的________(填数字序号)。
①甲酸(CH2O2)②乙酸(C2H4O2)③乙醇(C2H6O)④丙酮(C3H6O)14. (7分)(2014•河池)两个化学兴趣小组分别进行以下3个实验:①MgSO4溶液和NaOH溶液反应②稀H2SO4和BaCl2溶液反应③稀HCl和NaOH溶液反应(用酚酞试液作指示剂)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发现本组废液缸里废液颜色与另一小组不一样,在征得老师同意后,两组同学各自对本小组的废液进行探究:【提出问题】废液缸里的废液成分有什么?【查阅资料】微溶物质在反应物中视作可溶物,在生成物中视为不溶物.【实验探究】(1)第1小组的探究:小东首先把呈浑浊状态的废液进行分离,得红色澄清滤液和滤渣.小刚认为无需进行实验,就能判断出滤渣中含有BaSO4、Mg(OH)2两种沉淀,他的理由是________,请你写出生成其中一种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2)小西对滤液成分(除酚酞、水外,下同)进行分析,认为滤液中一定含NaOH和NaCl,并对可能有的成分提出如下猜想:猜想1:滤液中含有BaCl2猜想2:滤液中含有Na2SO4猜想3:滤液中含有BaCl2、Na2SO4小强认为猜想3是不成立的,因为________;小雨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________溶液,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证明猜想2成立.(3)第2小组的探究:第2小组首先对废液进行了分离,得无色滤液和少量滤渣,然后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逐滴滴加Na2CO3溶液,并根据实验结果绘制成图如图所示.请据此判断,滤液一定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填离子符号),实验过程中滤液颜色的变化为________.【交流反思】实验结束后,同学们一致认为实验后的废液要进行处理才能排放,否则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五、实验与探究题 (共2题;共20分)15. (9分)某同学在实验室中使用暗紫色固体A进行探究实验,他实验的过程和现象如图:(1)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A:________ B:________ F:________(2)加热操作中用作热源的仪器是________.(3)反应②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其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4)反应③的现象是________.(5)反应①和反应②都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无色气体B,较好的方法是(填编号):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16. (11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在一个充满O2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碳粉,在高温条件下使其充分反应,待反应结束后,容器中的碳粉已全部消失.该小组成员对容器中反应后的气体进行如下探究:【提示】①CO2+2NaOH=Na2CO3+H2O;②浓硫酸能吸水.(1)【知识回顾】碳充分燃烧和不充分燃烧的产物是不同的,写出碳不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2)【提出猜想】小红对容器中气体的组成提出如下四种猜想:A.C和CO B.只有CO C.CO和O2的混合气体 D.只有CO2①你认为上述猜想中明显不合理的有________(填字母).②小明认为容器中的气体还可能是CO和CO2的混合气体;小强认为容器中的气体还可能是________.(3)【实验探究1】小明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①装置B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②若小明的猜想成立,则装置A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装置D玻璃管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实验探究2】小强把小明实验中的氧化铁换成了铜丝网,并去掉E装置验证其猜想.若小强的猜想成立,则装置D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4)【反思交流】有同学认为,小强应先通入容器中气体一段时间后方可加热,你认为这样修改的原因是________.(5)【拓展延伸】若反应前容器中碳粉的质量为6g且小明的猜想成立,则容器中氧气质量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六、计算题 (共1题;共4分)17. (4分)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请根据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1)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与________(填“甲”或“乙”)相似.(2)小明同学用甲物质进行以下实验(如图2):①实验过程中,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②若甲在溶于水时会有热量放出,在向B中溶液再加入30g甲固体的过程中,除了感受到温度的变化,还会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③现利用溶液E配制100g10%的甲溶液,需用到的仪器有:烧杯、________A.托盘天平(带砝码盒)B.药匙 C.玻璃棒 D.漏斗 E.铁架台 F.量筒G.胶头滴管.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共8题;共16分)1-1、2-1、3-1、4-1、5-1、6-1、7-1、8-1、二、双项选择题 (共2题;共6分)9-1、10-1、三、填空题 (共2题;共16分)11-1、11-2、12-1、12-2、12-3、12-4、四、简答题 (共2题;共11分)13-1、13-2、13-3、13-4、14-1、14-2、14-3、五、实验与探究题 (共2题;共20分)15-1、15-2、15-3、15-4、15-5、16-1、16-2、16-3、16-4、16-5、六、计算题 (共1题;共4分) 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