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聊斋文集》佚文六篇

《聊斋文集》佚文六篇

《聊斋文集》佚文六篇
作者:周新凤
来源:《浦松龄研究》2006年第04期
中图分类号: I207.22 文献标识码: E
河南省图书馆庋藏的清抄本《聊斋文集》, 系道光二十六年钱塘人邢祖恪抄本, 笔者曾撰文对其独特的版本价值进行过介绍( 见本刊2005 年第3 期刊登的《河南省图书馆藏清抄本〈聊斋文集〉版本价值谈》一文) , 其中提及该抄本中有一些作品不为路大荒先生编辑的《蒲松龄集》和盛伟先生辑校的《蒲松龄全集》所收录, 它们分别是: 《信侯瑞贺安子入泮》、《代人通用启》、《通用启》、《谢亲启》、《复启》、《为毕信老与友澄启》。

现将这六篇“ 佚文”进行整理后公之于世。

文章编号: 1002-3712( 2006) 04-0077-04
收稿日期: 2006-09-09
作者简介: 周新凤(1963-) , 女, 河南新乡人, 河南省图书馆副研究馆员。

一、信侯瑞贺安子入泮①
窃以至德发其长祥, 余庆流于积善。

忠厚之裔, 堂植三槐; 孝友之家, 门生五桂。

积厚流长, 可以意卜, 亦何俟袍笏满床, 始信流泽之远; 扶摇万里, 乃知抟翼之高哉。

安子某②祖为明侍御, 袖里弹章, 神慑阉寺; 橐中余禄, 河润乡邻。

生无惭德, 去有遗思。

至龙图公则肫肫而信, 恳恳而诚, 呐呐然如不出诸口, 虽则和光之度, 似属混同; 实乃经纬之胸, 更绕蕴藉。

因其世德, 卜其苗裔, 或请高大其门以俟之矣。

安子生而颖异, 头玉峣峣, 猎凤庭前, 则人知其异;乘羊市上, 则莫不言
其超。

今岁科试, 果入邑庠, 看终身之振翼发硎始于此日; 知异时之腾霄昂壑定非他人。

虽然, 头角之露, 允足骧首乎云霄; 而毛羽之丰, 尚须泽文于露雨。

不然者, 红线之光阴似驰, 金城之杨柳催人; 冯唐忽已苍苍, 邓禹笑其寂寂, 不令人辄唤奈何哉? 余与安子昔忝葭莩, 近卜芳邻, 望之也深, 故责之也力,亦安敢泛泛然颂而忘规也。

二、代人通用启③
伏以赤绳系定, 丝萝联两姓之欢; 玉斧操来, 松柏订千年之好。

花成并蒂, 缕结同心。

台下人如杞梓, 品列圭璋。

陈太邱之居乡, 德传里社; 张公艺之制行, 名重朝廷。

忠厚贻谋, 存家声于孝友; 俭勤立业, 发和气于农桑。

等醇醪之醉心, 拟春风之拂座。

再惟某翁亲家, 王家宝树, 谢氏芳兰。

蔼蔼吉人, 继作求之世德; 谦谦君子, 垂裕后之清风。

何止门埒崔庐, 坐看谷量牛马。

三、通用启④
弟, 才自鱼鱼, 质本鹿鹿。

衡荆少客, 但欲科头; 莉藿充肠, 惟知曝背。

沟中断梗, 无劳大匠之斧斤; 爨下朽株, 宁辱达人之鉴赏。

小儿似鼯鼠之技, 五出皆穷; 如袜线之材,一条亦短。

每望洋而自愧,更倚玉以为羞。

四、谢亲启
令嫒兰蕙芳质, 无惭画雀之人; 小儿樗栎庸才, 敢作乘龙之客。

乃借友朋燕好, 遂谐儿女姻盟。

惟愿百岁鸳鸯, 投深情于鱼水;万年瓜瓞, 绵后福于熊罴。

五、复启
琳琅之器, 雅可乘龙; 荆布之人, 敢云画雀。

六、为毕信老与友澄启⑤
贤坦门下, 田生白璧, 屋贮黄金, 作玉京之游, 仙人应许秦晋;展瑶宫之步, 桂花已近姮娥。

笏床尚属遥占, 绂章宜可立致。

伫见爻室之凤凰, 表威鹭序; 请看厩中之骐骥, 骧首花封。

纵使鸣弦上国, 仙凫尚须双飞; 是必咏雪奇才, 屏雀乃堪一射。

弟尘情细碎, 镜影婆娑。

刻鹄未成, 负先太保之遗教; 攀龙无技, 托副刺史之虚名。

田舍小家, 多男为累; 桑榆斜景, 少女增怜。

向梦维蛇之祥, 或占其奇于骨相; 今得如龙之婿, 真符其兆于门楣。

缘凤鸟之求凰, 托蒹葭而倚玉。

上述六篇佚文, 《信侯瑞贺安子入泮》和《为毕信老与友澄启》分别是代替某个具体人撰写的祝贺信和谢亲启, 而《代人通用启》、《通用启》、《谢亲启》、《复启》四篇则均属于可以供许多人使用的“ 通用”婚启, 或为求亲, 或为谢亲。

综观四篇“ 通用启”, 篇幅都较为短小, 其中以《复启》尤为突出, 仅有两句话十六个字, 称其为一篇佚文实在有些勉强; 细细品读, 这些通用启中的语句辞藻在已经公布于世的婚启文章中多能见到相近或相同者, 如: 《谢亲启》之“ 惟愿百岁鸳鸯, 投深情于鱼水; 万年瓜瓞, 绵后福于熊罴”,与《六月为沈德甫与王圣俞启》中“百岁鸾凰, 投深情于鱼水; 万年瓜瓞, 绵后福于熊罴”词句的近似与相同; 《通用启》之“弟, 才自鱼鱼, 质本鹿鹿”、“沟中断梗, 无劳大匠之斧斤; 爨下朽株, 宁辱达人之鉴赏。

小儿似鼯鼠之技, 五出皆穷; 如袜线之材,一条亦短”等词句, 也分别在《十二月代郑氏与许某启》(“弟, 才自鱼鱼, 质本鹿鹿。

……自分沟中断梗, 无劳大匠之斧斤; 何意爨下朽株, 竟辱达人之鉴赏! ”) 、《代毕刺史覆颜山孙启》(“小儿类鼯鼠之技, 多而辄穷; 舍孙似袜线之材, 拆而弥短。

”) 与《代毕刺史与赵膏如启》( 小儿……似袜线之才, 拆一条而俱短; 类鼯鼠之智, 出五枝而皆穷。

)等篇章中看到类似的语句。

有鉴于此, 笔者认为, 抄本中的这几篇通用“ 婚启”, 是作者蒲松龄事先拟出的几个范本、备下的一些辞藻, 以便在周围人求写各种婚启而自己“ 不得已挑灯构之”时, 可以套用部分或从中选取某些词句。

蒲松龄曾在一篇代人之作的标题中这样解释道: “ 野人曹芳者, 其侄女议婚于李氏, 覆启已倩人写成矣, 但其上只‘ 允亲’二字, 意甚其无文, 托余再写数行, 以壮观瞻。

余因就两字凑成数句, 笑而付之。

”我们是否也可以由此这样认为, 这些通用婚启也有为“ 以壮观瞻”而备之的成分呢?
注释:
①此文及以下五篇佚文均出自抄本之卷三, 依前后顺序排列, 标题依目录所题写。

此文原位于《唐太史命作生志》后、《与王禹臣启文》前, 正文标题中“ 瑞”前多一小字“ 讳”。

②抄本原文即为小字。

下同。

③此文及后三篇文连续排列, 位于《六月复王怀万亲家启》后, 《四月代人遣侄女再醮启》前。

④此文正文标题作《又》。

⑤此文原位于《为觉斯与苏贞下允启》后、《代王次公与颜神赵宅启》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