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研究性学习教学计划

研究性学习教学计划

研究性学习教学计划一、学生情况分析:小学中年级段的学生处于一个转型时期,他们爱表现,好活动,对外部世界充满强烈的好奇心。

另外,他们学习的劲头足,互助精神强。

绝大部分学生都已经顺应了学校的学习生活,形成了接受式学习的惯性。

二、教学内容设计原则:研究性学习致力于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着力于培养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依据研究对象和内容的不同,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可以分为两类,即课题研究类和项目(活动)设计类。

课题研究类是以认识客观世界和人自身为主要目的。

项目(活动)设计类是以研究操作问题,提出实际解决办法为目的。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研究性学习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主动探究。

研究性学习的课程目标更强调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而不仅是一般的理解和掌握;它更强调学生亲身的实践和体验,而不仅是通过课本和老师获取间接的知识;在知识技能的运用中,在亲身实践中,使同学们的思想意识、情感意志、精神境界等各方面得到升华。

具体说,应关注如下几个方面:1、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

亲身参与是研究性学习的第一要义。

只有参与进去,才能体验出解决任何一个实际问题的不易,才能感受到书本上每一项知识的来之不易,才能体会克服困难,顽强进取的酸甜基苦辣,才能品尝获得成功的无比喜悦。

2、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开放的环境中发现并提出问题是研究性学习的关键。

提不出问题,就无从谈及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也无从知道围绕什么主题收集分析资料信息,更无从着手总结提练研究的成果。

研究性学习要求同学们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激活各科学习中的知识储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综合实践能力。

3、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是贯穿于整个研究性学习全过程的活动主线。

4、分享与合作。

学会与人交往合作,学会与人共同承担素任、共同分享快乐和成果是完成研究性学习任务的基本保证。

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

研究性学习为同学们的人际沟通创设了广阔的空间,在开展研究活动过程中同学们要发扬团队精神,学会合作与分享。

5、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

科学的态度和科学道德是研究性学习追求的高尚人文精神。

真理的追求,需要脚踏实地,来不得半点虚假。

在通向成功的崎岖道路上,只有不畏艰难才能到达终点。

研究性学习虽不能与先辈们的上下求索和科学家们的创造历程相比,但同样需要同学们认真踏实地探究,实事求是地获得结论,尊重他人的想法和成果,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追求进取的精神,磨炼不怕吃苦、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6、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增长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才干是我们参与研究性学习的价值取向。

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只有与时代前进方向一致才能创造出价值的成果。

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同学们通过社会实践,要深入了解科学对于自然、社会和人类的意义价值,学会关心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学会关注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人生态度。

四、实施措施:1、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2、创设情景,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3、适时评讲,强调学生们通过交流实现对研究经历、感受、成果的分享。

4、加强对学生搜集资料的指导。

五、教学内容安排:研究性学习活动,对于我们农村小学来说,尚属于一门全新的课程,目前也缺乏相关资料。

因此,至于具体的教学内容安排,将视平时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及灵感而设计。

暂不作具体规划。

研究活动1:广告零距离(研究时间:第2—第4周)一、活动目标1.通过收集、整理广告,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

2.通过广告学习语文,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习得语文学习的新方法,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语文学习和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

二、活动准备1.学生准备:收集、整理广告信息。

2.教师准备:对学生收集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给予方法的指导。

三、活动步骤1.第一阶段:收集广告信息。

(大约二个星期时间)2.第二阶段:整理广告信息,确定研究主题及成果展示方式。

(大约一个星期时间)3.第三阶段:以课堂教学的形式展示、汇报收集与研究的成果,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习得语文学习的新方法。

4.第四阶段:编辑成册,在学校“个性展示厅”展览,撰写活动小结。

四、课堂展示(一)导入1.课间开始播放电视广告集锦,创设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2.导入:在我们的生活中,广告几乎无时不在、无处不有。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广告”这个话题。

3.电脑课件出示课题:广告零距离(二)汇报1.从几周前我们确定了这节课的内容以来,大家就开始收集广告了。

你能不能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你收集广告的情况呢?(引导学生从收集的时间、途径、数量等方面来介绍收集广告的情况。

)2.小结:这次广告收集活动历时近15天,据初步统计,全班46人共收集了1778条广告,广告收集的途径主要有报纸、电视、互连网、户外广告牌、公共汽车车身、广告宣传单、广告袋、广告伞等。

3.下面我们进行一个小游戏,叫“广告语接龙”,按照座位的前后顺序每人说一句广告语,看看哪些同学记得的广告语多。

在说广告语的时候,你还可以加上自己的表情或动作,说得越生动、越有趣越好。

(鼓励学生表演广告,能够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更有利于激活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4.通过刚才的这个游戏,我发现大家收集的广告语还真不少。

那么,对于收集到的这么多广告语,你是怎么给它们分类的呢?5.小结:对收集来的信息,我们按照一定的标准给它们分类,这样对我们进一步地处理、利用这些信息会带来很大的方便。

(三)展示1.除了收集广告语之外,还有不少同学收集了大量的广告图片、广告宣传单、广告实物等,下面大家可以把自己收集并整理的材料拿出来展示一下。

2.同学之间相互交流、自愿上讲台利用实物投影向全班展示。

(四)赏析1.在你收集的广告中,你最喜欢哪一则(类)广告呢?说说你为什么喜欢。

2.讨论、交流。

(引导学生从广告词的特点、写法等方面来讨论。

)3.小结:广告词一般都比较短小、精练,突出产品的特点或优点,在撰写广告词的时候可以引用成语、俗语、古诗或历史典故,可以运用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还可以运用压韵的方法使广告词易读、易记。

(五)创作1.通过这次活动,我相信大家对广告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你们想不想试着写一写广告呢?2.讨论、构思,为某一事物创作一则广告。

(广告形式不限,可以说说广告的创意,不一定完整的表现出来。

)(六)总结1.通过这次活动,你还有哪些收获呢?(除了课堂交流之外,还可以写成活动小结,在班上与同学交流。

)2.总结:通过今天的这节课,我们发现,平日里司空见惯的广告当中也有很多有趣的知识,值得我们去学习、研究。

其实,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只要我们留心生活,我们就会把语文学得更好。

课后,希望同学们把刚才展示出来的材料进一步整理、加工,编辑成册,送到学校的“个性展示厅”去展览,让更多的同学了解广告,了解这片语文学习的新天地。

研究活动2:我们的地球(研究时间:第5—第8周)一、活动背景地球是生命的摇篮,从遥远的太空看,蔚蓝色的地球是那么美丽,那么神秘……古往今来,她沥尽沧桑,孕育了万物,养育了无数的儿女。

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

她的表面布满了广袤的平原、巍峨的群山,茂密的森林,蔚蓝的海洋,奔腾的河流;她的内部蕴藏着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各种矿藏。

但是由于人口增长速度过快,人类只是一味地向自然索取,使得环境逐渐恶化,资源越来越少,地球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

地球母亲的现状已经不容乐观,甚至成为影响人类生存的大问题。

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关心地球爱护环境,做地球村合格的公民。

二、设计思路本次活动,以《我们的地球》为活动课题,联系人类生产、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活动,指导学生对地球母亲及其现状的认识和了解。

采用查资料、小探究、小调查等活动形式,掌握一些有关地球的知识,了解地球的现状,做到怎样保护好地球母亲。

1、到学校图书室或微机室查阅有关地球的知识,找出自己感兴趣的方面,确定出活动主题。

2、分组探索研究“为什么只有地球上有人类生存”?把探究过程和成果展示出来。

3、通过调查访问、观察和实地考察等方式,了解地球的现状,怎样保护好地球母亲。

4、展示“我们的地球”活动成果。

总结与评价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

三、活动目标1、知识与能力:让学生关注并了解有关地球的知识,访问时要掌握交谈技巧,有礼貌地倾听被访者谈话并注意做好记录。

2、过程与方法:在班级主要以小组活动为主,在家庭或社会访问以本人、小组为单位。

通过查阅法、研究法、调查访问法、实践法等开展各项活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有关地球知识的了解和地球现状的认识,让学生懂得地球是生命的摇篮,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关心、保护地球,爱护环境。

做地球村合格的小公民。

四、活动重点和难点重点:1、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有关地球知识。

2、进行调查、访问和实地考察,了解地球的现状,增强关心地球、爱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

难点:1、查阅、摘抄有关地球的资料后,进行归类汇集整理。

2、调查访问和实地考察并写出调查报告。

五、活动安排第一阶段:确定活动主题,制定活动计划。

第二阶段:根据活动主题,实施开展活动。

第三阶段:成果展示,总结评价。

六、活动过程第一阶段:确定活动主题,制定活动计划活动内容一、引导激趣教师指导对地球母亲你了解多少?1、指导学生观看“神六”拍摄的地球照片。

2、出示地球仪,提出有关地球的问题。

学生活动1、让学生站在太空的角度,体会地球外表。

2、围绕“地球”的话题,提出有关地球的问题。

二、确定主题,制定计划。

教师指导1、与同学交流有关地球的知识依据感兴趣的问题定出自己的活动主题。

2、根据主题,作一个活动计划。

3、与同一活动主题的同学结成一组,选出组长。

学生活动1、根据有关地球的问题,找出感兴趣的方面,确定活动主题。

2、主题选定后,指导学生制定活动计划。

3、指导学生组成活动小组。

第二阶段:根据活动主题,实施开展活动一、查资料,探寻地球的秘密。

根据本组制定的活动主题查阅资料,小组可分一下工,分别查阅摘抄,最后汇集在一起,在小组内或小组间相互交流。

1、在小组开展查阅资料的活动,在本组内或小组间交流。

解决提出的问题。

2、把查到的资料进行记录和整理。

二、分组探究“地球为什么适合人类生存?”指导学生分组做实验:1、假如没有太阳,地球会怎样?2、假如地球离太阳太近或太远,又会怎样?地球与太阳之间是什么关系?3、得出实验结果,解释“地球为什么适合人类生存”的问题。

三、调查、考察地球的现状。

1、学生自己或分组进行调查访问爷爷奶奶等前辈,对家乡环境的变化有哪些看法。

2、在老师的带领和指导下,实地考察所在社区和环境污染情况。

注意:1、指导学生作调查访问的方法和技巧。

做好记录。

2、组织学生考察前,向学生提出纪律、安全等方面的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