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半年生产经营活动分析报告
DYYS公司XX年上半年生产运行情况汇报
一、上半年生产经营情况
年初,根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DY公司及时召开了
职代会和工作会议,提出了力争实现阴极铜突破20万吨、
销售收入突破50亿元,在岗职工人均年收入突破2万元的
“三突破”目标。
上半年,在省市的正确领导下,公司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广大职工,深化内部改革,强化内部管理,生产运行情况保持了良好增长态势,生产经营实现“双过半”。
其中主要产品产量、现价工业总产值和主要产品销售价格再创历史新高。
1、产值、利税、主要产品产量完成情况
上半年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亿元,为全年计划的
96.53%,同比增长111.5%;实现销售收入亿元,同比增长100.9%;实现利润亿元,同比增长241.1%。
产值、利税的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主产品价格的上升和主要产品产量的
增加。
上半年,公司主要产品产量全部达到计划要求,其中 阴极铜、硫
酸、白银产量再创历史最好水平。
矿产粗铜完 成 万吨,为年计划的 48.02 %,同比持平(因新系统检修影 响,上半年矿产粗铜、硫酸产量未能实现任务过半,但超
2、重点工程完成情况 上半年公司技改重点工程进展顺利。
共完成
技改投资
万元。
确保冶炼20万吨能力达标的3#转炉改造和制氧站扩 能工程正在抓 紧设备安装, 万吨阴极铜生产系统建设已经
完成厂房屋面 吊装。
促进矿山持续发展的铜绿山矿井下深 部开采工程全 面开工建设。
为扩大铜储量和可控铜资源的 矿山边深部探 矿及省内外找矿工作付诸实施。
与民营公司 合资建设的10万吨废杂铜再生 利用项目正在抓紧落实前期
工作。
30万吨铜冶炼改造扩 能工程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已 编制,并进行 了多次技术交流。
合资建设的
5万吨铜线杆
项目正在商洽中。
、下半年生产经营安排
尽管上半 年公司生产经营形势良好,企业整体运行质 量提高。
但
同 样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困难,一是铜金银等产 品价格高位且波动
频繁的价格风险。
满负荷、高强度的生 产,原料进厂、库存占用过进度计划要求)。
阴极铜完成
51.14%,同比增长19.61% ;黄金完成
49.06%,同比增长35.64%;白银完成
51.78%,同比增长49.57%;硫酸完成
43.09%,同比增长 5.93%。
万吨,为年计划的 公斤,为年计划的 公斤,为年计划的 万吨,为年计划的
势必增加,一旦市场价格变化,将给生产经营带来极大的影响。
二是产销平衡及生产组织难度大。
进厂原料品质、均衡性无法保证,确保原料供应将是下半年的工作重点,另一方面为适应市
场,原料结构需要调整,冶炼粗、精炼能力的平衡衔接难度大。
三是进入汛期,企业安全生产压力大,任务繁重。
下半年,我们将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继续抓住难得的市场机遇,团结带领广大职工乘势而上,加快发展,维护稳定,确保实
现全年“三突破”目标。
具体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
加强生产组织协调,努力实现超产增效。
千方百计克服冶化满负荷生产中出现的各种困难和矿山露天、井下生产能力及
原矿综合品位下降等困难,进一步优化生产组织协调,努力
提高日产水平,确保全年生产阴极铜万吨,矿山铜万吨,
黄金斤,白银吨;硫酸万吨,铁精矿万吨。
精心组织好产品销售,不断改进销售方式,拓宽销售领域,完善销售
网络,力争全年实现利润、产品产量、产值、利税再创历史
新咼。
2、抓紧技术改造,增强发展实力。
着重抓好冶炼改造、铜深加工、矿山基础建设、增储找矿、安全环保等方面的重点项目建设。
一是今年7月底完成冶炼3#转炉改造和制氧站扩能工程,年内基本建成5万吨阴极铜生产系统,为明年阴极铜生产能力达到万吨打下基础。
二是年内完成铜绿山矿露天剥离工程,井下深部开采工程达到进度要
求。
三是年内完成万吨铜冶炼改造扩能工程方案论证和报批报
备等工作,力争年内开工建设。
四是力争年内开工建设5万
吨铜线杆项目。
3、加强节能降耗,实现管理增效。
坚持把“严、细、
实、新、恒、齐”的管理观念落实到各项管理中,向严格管理、创新管理、科学管理方向努力,促进公司管理水平和整体效益提高。
一是不断完善和规范各项管理制度,进一步夯实管理基础。
下半年,通过落实整改措施,进行持续改进,切实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进一步理顺管理职能,防止管理出现漏洞。
二是不断加强专业管理和定额管理,努力降低成本费用。
继续严格成本分析控制,并逐月逐季对比分析和考核兑现,确保冶化生产和矿山采选成本同比降低。
三是加快综合利用的新产品开发,重点抓好贫化炉渣回收有价元素可行性研究,回收铜、金、银、钛等金属,并在阳极泥中提炼稀贵金属。
4、切实做好安全环保工作。
认真抓好安全生产及环保
责任制的实施,重点加强冶化生产现场、矿山井下、露天深部、尾矿库等重点部位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强化安全保护及责任意识,杜绝各类安全事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