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优质】2019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重、难点知识点汇编

【优质】2019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重、难点知识点汇编

【优质】2019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重、难点知识点汇编一、对比中外的近代化历程,概括中国探索近代化的特点与欧美国家有什么不同?中国近代化历程经历了学技术(经济)——学制度(政治)——学思想三个时期。

学技术是洋务运动,“自强”“求富”创办了近代军事企业和近代民用企业;学制度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学思想是新文化运动。

中国的近代化历程和欧美恰恰相反,欧美先是文艺复兴(思想),然后是资产阶级革命(政治),再是工业革命(经济)。

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途径有哪些?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通过革命斗争和议会斗争的手段,逐渐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法国:资产阶级和广大群众结成反封建统一战线,通过疾风暴雨式的革命战争,比较彻底地摧毁了封建制度,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美国:资产阶级革命分两步走:第一步,北美十三州人民通过独立战争,打碎了英国的殖民枷锁,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第二步,北方工商业资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摧毁了黑人奴隶制度,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障碍。

日本:以中下级武士为核心的倒幕派通过武装倒幕,推翻了幕府统治,并进行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清除了封建割据,实现了国家独立,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俄国:资产阶级改革即俄国1861 年改革或废除农奴制改革,废除农奴制,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总结: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方式——走资本主义道路,是近代历史的进步潮流,但因各国实际情况和环境的不同,各国确立资产阶级统治地位的道路也就明显不同。

主要有四种途径:第一种途径: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封建制度而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例如1640—1688 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789 年开始的法国大革命。

第二种途径:通过民族解放战争,推翻殖民统治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例如1775—1783 年的美国独立战争。

第三种途径:通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逐步废除旧制度而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

例如俄国1861 年的废除农奴制改革和日本1868 年的明治维新。

第四种途径:通过王朝统一战争,逐步清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例如德意志、意大利的统一。

三、英国为什么能成为世界资本主义工业强国?1、思想上:14—16 世纪,西欧各国正在形成中资产阶级提倡人文主义思想,发起了一场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资产阶级文化运动——文艺复兴运动,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2、政治上:1640—1688 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1689 年的《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政体,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

3、经济上:15—16 世纪新航路的开辟,(作用:)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使世界开始连成为一个整体,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繁荣起,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18 世纪后半期,成为最强大的殖民国家,为英国工业生产积累了资本,也提供了广阔的海外市场。

18 世纪60 年代—19 世纪上半期,英国最早开始并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业强国(世界工厂)。

4、军事上:注重发展海军,先后击败海上霸主西班牙和荷兰,成为了海上霸主,为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的产品对外输出提供有力的军事保障。

四、什么是原始资本积累?它的主要途径是什么?通过暴力使直接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由此使货币财富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

这个过程发生在资本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方式形成前的历史阶段,所以称为“原始积累”。

它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前提和起点,对农民土地的剥夺,形成整个原始积累的基础。

1、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用暴力的手段迫使小生产者同生产资料分离并积累资本。

它一方面使社会生产资料集中到少数人手里,另一方面又使大批生产者转化为雇佣工人,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了前提条件。

英国的圈地运动就是例证。

2、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进行残酷的海外殖民掠夺,抢劫金银财物、贩卖奴隶等手段来聚敛财富。

例如16 世纪的奴隶贸易.。

五、第一、二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1)欧美列强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利用工业革命的成果,创办了近代企业,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3)引起中国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产生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4)改变了人们的思想和观念,开始面向世界,探索强国御辱之道。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1)帝国主义列强加紧侵略中国,中华民族的危机日益加深;(2)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瓜分豆破迫在眉睫;(3)向中国输出资本,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更加艰难;(4)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5)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的发展;(6)中国救亡图存运动出现了新高潮。

六、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影响:1、军事:最大的影响莫过于五四运动:1917 年中国加入了以英法为主的协约国,对同盟国宣战。

1918 年11 月,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协约国的胜利而宣告结束,1919 年1 月,协约国与盟国在巴黎的凡尔赛宫召开和平会议,中国作为战胜国派代表参加了巴黎和会。

巴黎和会成为五四运动的导火索,中国拒绝在和会上签字,引发五四运动。

2、政治:日,美两国均加紧控制中国,支持不同军阀,中国陷入混战;3、经济: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4、思想文化: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社会思潮主流,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逐渐觉爆发。

(资产阶级文化广泛传入,但一战后,暴露出资产阶级的缺点,使中国部分知识分子寻求资产阶级以外的救国道路,十月革命送来马克思主义。

)七、18 世纪法国兴起的思想启蒙运动对欧美亚的影响是什么?欧: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力的支援,促进了欧洲社会的进步和思想的进步,如法国大革命;美:促进了自由、平等思想的传播,激起了美洲人民反抗殖民者的斗争,如美国独立战争,拉美民族解放运动;亚:对亚洲国家的思想解放起了催化剂作用,如戊戌变法,明治维新。

八、比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拿破仑的对外战争项目第一次世界大战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战争帝国主义掠夺战争既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又侵略了他国性质作战世界范围,战火遍及欧亚非和太平欧洲范围洋地区战争给交战各国人民带来巨大灾难虽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影响的进步思想,但它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

九、日本两次改革(大化改新、明治维新)的异同点相同点:1、背景都是因为社会矛盾尖锐;2、方式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3、作用上都改变了社会性质;4、主要内容上都主张向外国学习;5、改革结果都是成功。

.不同点:1、性质不同:(封建主义性质的改革、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2、内容不同:(古代日本学中国唐朝,近代日本学欧美);3、作用不同:(从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从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4、斗争的激烈程度不同:大化改新在实行过程中与奴隶主贵族的反抗进行了斗争,明治维新则比较顺利地消除了藩主特权。

(启示:要善于学习、吸收世界先进文化,实行改革开放,国家才能强盛。

)十、列举反抗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历史人物及典型事件在1775—1783 年的美国独立战争中,华盛顿领导美国人民获得了民族独立;19 世纪初,在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中,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的玻利瓦尔最为著名,他解放了西班牙在南美洲的殖民地;章西女王是1857—1859 年印度反英大起义中涌现出的杰出女英雄,她领导起义军英勇抗击英国军队,表现出了殖民地人民不畏强暴,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在中国近代史上涌出出了大批抗击外来侵略的民族英雄如林则徐的虎门销烟、左宗棠收复新疆、邓世昌黄海大战等等。

十一、古代文明交流的主要形式文明交流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暴力冲突,二是和平交往。

暴力冲突主要表现为战争,特别是侵略战争。

如亚历山大大帝东中外文明的交流和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中外文明的交流指中国和中国之外国家的文明交往,如丝绸之路、玄奘西行、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马可波罗来华、四大发明西传等,它不包括其它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的交流。

东西方文明交流则重在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之间的交流,它包括了中国与西方文明之间的交流。

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如丝绸之路既属于中外文明交流又属于东西方文明交流。

十二、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欧洲影响——①火药传入欧洲,使欧洲的武器制造方面逐渐居于时间领先地位,使阶层日益衰落,同时促进了采矿业和金属知道业的迅速发展。

②指南针的传入,为欧洲的造船和航海事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动力和保证,为欧洲人开辟新航路,打开世界市场,进行殖民扩张,提供了条件。

③造纸术经过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廉价的纸张很快取代了欧洲的书写材料羊皮和小牛皮,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④印刷术传入欧洲,便利了文化知识的传播,成为新教传播的工具,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对欧洲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总之,四大发明传入欧洲后,有力地推动了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

十三、比较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的异同:相同点——原因相同:都是由于资本主义发展受到阻碍;性质相同:都具有资产阶级革命性质;过程中:都颁布了推动革命进程的法律文献;作用相同:都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并促进美国经济的发展。

不同点——原因不同:北方资本主义经济与南方种植园经济围绕着奴隶制废存问题矛盾不可调和。

性质不同:独立战争具有双重性质,即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战争;南北战争具有资产阶级革命。

作用不同:政治上赢得独立,经济上扫清英国殖民统治的障碍;政治上维护统一,经济上扫清黑人奴隶制的阻碍。

十四、比较明治维新与俄国1861 年改革的异同:相同点:1、所处时代相同,都发生在19 世纪60 年代。

2、形式性质相同: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3、都是本国历史的转折;4、都有利于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5、结果相同:都成功了两国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6、都不彻底:都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不同点:原因不同:日本是在内外交困,尤其是在严重的民族危机的情况下倒幕运动取得胜利后进行改革的,俄国1861 年改革是由国内农奴制危机引起的。

内容不同:1861 年改革主要是在国内废除农奴制,日本明治维新是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学习西方,在国内进行改革。

历史意义不同:日本明治维新有使日本摆脱民族危机这一特征,而1861 年改革则没有这一特征。

十五、比较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的异同:相同点:1、背景相同,改革前中日都面临着严重的社会危机。

2、性质相同:都是由最高统治者自上而下进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