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整理云计算与大数据基础知识一、云计算是什么?云计算就是统一部署的程序、统一存储并由相关程序统一管理着的数据!云计算cloudcomputing是一种基于因特网的超级计算模式,在远程的数据中心里,成千上万台电脑和服务器连接成一片电脑云。
因此,云计算甚至可以让你体验每秒超过10万亿次的运算能力,拥有这么强大的计算能力可以模拟核爆炸、预测气候变化和市场发展趋势。
用户通过电脑、笔记本、手机等方式接入数据中心,按自己的需求进行运算。
二、三、1);软件2任一资源节点异常宕机,都不会导致云环境中的各类业务的中断,也不会导致用户数据的丢失。
这里的资源节点可以是计算节点、存储节点和网络节点。
而资源动态流转,则意味着在云计算平台下实现资源调度机制,资源可以流转到需要的地方。
如在系统业务整体升高情况下,可以启动闲置资源,纳入系统中,提高整个云平台的承载能力。
而在整个系统业务负载低的情况下,则可以将业务集中起来,而将其他闲置的资源转入节能模式,从而在提高部分资源利用率的情况下,达到其他资源绿色、低碳的应用效果。
3、支持异构多业务体系在云计算平台上,可以同时运行多个不同类型的业务。
异构,表示该业务不是同一的,不是已有的或事先定义好的,而应该是用户可以自己创建并定义的服务。
这也是云计算与网格计算的一个重要差异。
4、支持海量信息处理云计算,在底层,需要面对各类众多的基础软硬件资源;在上层,需要能够同时支持各类众多的异构的业务;而具体到某一业务,往往也需要面对大量的用户。
由此,云计算必然需要面对海量信息交互,需要有高效、稳定的海量数据通信/存储系统作支撑。
5、按需分配,按量计费按需分配,是云计算平台支持资源动态流转的外部特征表现。
云计算平台通过虚拟分拆技术,可以实现计算资源的同构化和可度量化,可以提供小到一台计算机,多到千台计算机的计算能力。
按量计费起源于效用计算,在云计算平台实现按需分配后,按量计费也成为云计算平台向外提供服务时的有效收费形式。
四、云计算按运营模式分类1、公有云公有云通常指第三方提供商为用户提供的能够使用的云,公有云一般可通过Internet使用,可能是免费或成本低廉的。
烦。
B23五、六、1、传统的IT部署架构是“烟囱式”的,或者叫做“专机专用”系统。
图2传统IT基础架构这种部署模式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以下两点:硬件高配低用。
考虑到应用系统未来3~5年的业务发展,以及业务突发的需求,为满足应用系统的性能、容量承载需求,往往在选择计算、存储和网络等硬件设备的配置时会留有一定比例的余量。
但硬件资源上线后,应用系统在一定时间内的负载并不会太高,使得较高配置的硬件设备利用率不高。
整合困难。
用户在实际使用中也注意到了资源利用率不高的情形,当需要上线新的应用系统时,会优先考虑部署在既有的基础架构上。
但因为不同的应用系统所需的运行环境、对资源的抢占会有很大的差异,更重要的是考虑到可靠性、稳定性、运维管理问题,将新、旧应用系统整合在一套基础架构上的难度非常大,更多的用户往往选择新增与应用系统配套的计算、存储和网络等硬件设备。
这种部署模式,造成了每套硬件与所承载应用系统的“专机专用”,多套硬件和应用系统构成了“烟囱式”部署架构,使得整体资源利用率不高,占用过多的机房空间和能源,随着应用系统的增多,IT资源的效率、扩展性、可管理性都面临很大的挑战。
2、云计算基础架构图3云计算基础架构云基础架构在传统基础架构计算、存储、网络硬件层的基础上,增加了虚拟化层、云层:虚拟化层:大多数云基础架构都广泛采用虚拟化技术,包括计算虚拟化、存储虚拟化、网络虚拟化等。
通过虚拟化层,屏蔽了硬件层自身的差异和复杂度,向上呈现为标准化、可灵活扩展和收缩、弹性的虚拟化资源池;云层:对资源池进行调配、组合,根据应用系统的需要自动生成、扩展所需的硬件资源,将更多的应用系统通过流程化、自动化部署和管理,提升IT效率。
相对于传统基础架构,云基础架构通过虚拟化整合与自动化,应用系统共享基础架构资源池,实现高利用率、构建七、12如:3(1(2(3(4(5八、具有海量的数据规模、快速的数据流转、多样的数据类型和价值密度低四大特征。
大数据技术的战略意义不在于掌握庞大的数据信息,而在于对这些含有意义的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
从技术上看,大数据与云计算的关系就像一枚硬币的正反面一样密不可分。
大数据必然无法用单台的计算机进行处理,必须采用分布式架构。
它的特色在于对海量数据进行分布式数据挖掘。
但它必须依托云计算的分布式处理、分布式数据库和云存储、虚拟化技术。
大数据需要特殊的技术,以有效地处理大量的数据。
适用于大数据的技术,包括大规模并行处理数据库、数据挖掘、分布式文件系统、分布式数据库、云计算平台、互联网和可扩展的存储系统。
九、大数据的特征大数据特征定义为4V,即规模性(Volume)、高速性(Velocity)、多样性(Variety)和价值性(Value)。
1.规模性(Volume)数据巨大的数据量以及其规模的完整性,非结构化数据规模比结构化数据增长快,数据的存储量和产生量巨大,数据具有完整性。
2.高速性(Velocity)实时分析产生的数据流以及大数据。
现实中对数据的实时性要求较高,能够在第一时间抓到事件发生的信息。
当有大量数据输入或必须做出反应时能够迅速对数据进行分析。
3.多样性(Variety)多样性指有多种途径来源的关系型和非关系型数据。
有很多不同的形式,除了简单的文本分析外,还可以对机器数据、图像、视频、点击流以及其他任何可用的信息进行分析。
利用大数据多样性的原理就是:保留一切对你有用的你需要的信息,丢弃那些你不需要的信息。
发现那些有关联的数据,加以收集、分析、加工,使其变成可以利用的信息。
4.十、1234十一、工业大数据是指在工业领域信息化应用中所产生的大数据。
随着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信息技术渗透到了工业企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条形码、二维码、RFID、工业传感器、工业自动控制系统、工业物联网、ERP、CAD/CAM/CAE/CAI等技术在工业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工业企业也进入了互联网工业的新的发展阶段,工业企业所拥有的数据也日益丰富。
工业企业中生产线处于高速运转,由工业设备所产生、采集和处理的数据量远大于企业中计算机和人工产生的数据,从数据类型看也多是非结构化数据,生产线的高速运转则对数据的实时性要求也更高。
因此,工业大数据应用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不比互联网行业的大数据应用少,某些情况下甚至更为复杂。
工业大数据应用将带来工业企业创新和变革的新时代。
通过互联网、移动物联网等带来的低成本感知、高速移动连接、分布式计算和高级分析,信息技术和全球工业系统正在深入融合,给全球工业带来深刻的变革,创新企业的研发、生产、运营、营销和管理方式。
这些创新不同行业的工业企业带来了更快的速度、更高的效率和更高的洞察力。
工业大数据的典型应用包括产品创新、设备故障诊断与预测、工业生产线物联网分析、工业企业供应链优化和产品精准营销等各个方面。
工业生产线物联网分析大数据应用:现代化工业制造生产线安装有数以千计的小型传感器,来探测温度、压力、热能、振动和噪声。
因为每隔几秒就收集一次数据,利用这些数据可以实现很多形式的分析,包括设备诊断、用电量分析、能耗分析、质量事故分析(包括违反生产规定、零部件故障)等。
例如,在能耗分析方面,在设备生产过程中利用传感器集中监控所有的生产流程,能够发现能耗的异常或峰值情形,由此便可在生产过程中优化能源的消耗,对所有流程进行分析将会大大降低能耗。
十二、大数据对企业管理的影响1、大数据对企业管理思想的影响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改变了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引起了企业的变革与发展。
企业越来越智能化,管理实现了信息化。
2策水平。
3.4.决断。
其次,财务数据的处理更加及时高效。
财务数据在企业日常运营当中举足轻重,企业的各项交易都依赖于财务数据的分析,企业基于大数据,通过对财务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能够改进财务管理工作的运行模式,并且是有效率的,企业资金资本运作成本降低和压缩了,利润相应提高了。
企业资源最丰富的积累,最基础的财务数据,通过大数据技术进行对财务数据整理和分析,实现了企业价值增值。
十三、服务器分类1、台式服务器(塔式服务器)台式服务器也称为“塔式服务器”。
有的台式服务器采用大小与普通立式计算机大致相当的机箱,有的采用大容量的机箱,像个硕大的柜子。
低档服务器由于功能较弱,整个服务器的内部结构比较简单,所以机箱不大,都采用台式机箱结构。
这里所介绍的台式不是平时普通计算机中的台式,立式机箱也属于台式机范围,这类服务器在整个服务器市场中占有相当大的份额。
图5台式服务器优点:塔式服务器它的外形以及结构都跟我们平时使用的立式PC差不多,由于服务器的主板扩展性较强、插槽也多出一堆,所以个头比普通主板大一些,因此塔式服务器的主机机箱也比标准的ATX机箱要大,一般都会预留足够的内部空间以便日后进行硬盘和电源的冗余扩展。
由于塔式服务器的机箱比较大,服务器的配置也可以很高,冗余扩展更可以很齐备,所以它的应用范围非常广,应该说目前使用率最高的一种服务器就是塔式服务器。
缺点:目前常见的入门级和工作组级服务器基本上都采用这一服务器结构类型,不过由于只有一台主机,即使进行升级扩张也有个限度,所以在一些应用需求较高的企业中,单机服务器就无法满足要求了,需要多机协同工作,而塔式服务器个头太大,独立性太强,协同工作在空间占用和系统管理上都不方便,这也是塔式服务器的局限性。
不过,总的来说,这类服务器的功能、性能基本上能满足大部分企业用户的要求,其成本通常也比较低,24U,5U,7U3(1)大大降低运行管理费用(2)高处理能力密度,节省宝贵空间和占地费用(3)耗电低,降低电费(4)可靠性设计更加完善,减少停机时间(5)电缆连接点大大减少(6)冗余交换模块和电缆连接缺点:(1)刀片服务器比机架式服务器更节省空间,同时,散热问题也更突出,往往要在机箱内装上大型强力风扇来散热。
(2)工具成本高昂:刀片机箱成本昂贵,可以插入14块或16块服务器,适合10台服务器以上的应用环境。
十四、云存储云存储系统是指通过集群技术、网格计算或分布式文件系统等技术,将网络中大量各种不同类型的存储设备通过应用软件集合起来协同工作,共同对外提供数据存储和业务访问功能的一个系统,云存储就是将存储资源放到云上供人存储的技术,使用者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透过任何可联网的装置连接到云上方便存取数据。
云存储系统的所有设备对用户来说都是透明的,任何地方的任何一个经过授权的使用者都可以通过任何接入线缆与云存储连接,对云存储进行数据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