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1-2022年高三3月统一练习(一模)理科综合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21-2022年高三3月统一练习(一模)理科综合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21年高三3月统一练习(一模)理科综合试题 Word版含答案1.下列真核细胞内的反应可在生物膜上发生的是A. DNA的转录B. 激素与受体的结合C.氨基酸脱水缩合D. 葡萄糖水解成丙酮酸2.鸡蛋孵化成小鸡的过程中,不.会发生的是A.有丝分裂B.细胞分化形成组织和器官C.质量减少D.效应T细胞产生抗体3.为探究大叶木姜子多糖的抑菌效果,研究人员将下列4种菌分别用无菌水稀释成菌悬液,于固体培养基上制成含菌平皿,在平皿上放置经不同浓度大叶木姜子多糖溶液浸泡2-3小时的滤纸片,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各供试菌的抑菌圈直径,结果如下表。

相关叙述,错误..的是大叶木姜子多糖的抑菌效果(mm)A.金黄色葡萄球菌与另外三种菌的主要区别是没有核膜B.制备含菌平皿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或平板划线法C.每个浓度每种菌重复多次实验,所得数据取平均值D.大叶木姜子多糖对黑曲霉抑制效果最差4.很多植物在进化过程中会产生某些化学物质,用以抵御植食性动物的取食,如芥子油苷就是十字花科植物产生的,芥子油苷及其代谢产物对多数昆虫都是有毒的,但却能吸引菜粉蝶前来产卵,其幼虫(菜青虫)也以十字花科植物的茎叶为食。

由此无法..推断出A.用芥子油苷诱杀雌性菜粉蝶,可降低种群出生率B.菜青虫能消除芥子油苷及其代谢产物的毒性C.芥子油苷可以吸引菜青虫的天敌前来捕食D.十字花科植物和菜粉蝶发生了共同进化5.下列生物实验技术能实现的是A.通过调整植物激素的比例影响愈伤组织的分化方向B.通过密封给醋酸杆菌创造无氧环境制作果醋C.用蒸馏水处理鸡血红细胞并离心获得纯净细胞膜D.用DNA分子杂交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成功转录6.下列用品的主要成分及用途对应不正确...的是A B C D用品主要成分Na2SiO3NaClO NaHCO3Al(OH)3用途木材防腐剂消毒、漂白食品加工抗酸药7...A.向NaHCO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HCO3-+ OH-CO2↑ + H2OB.盛放烧碱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SiO2 + 2NaOHNa2SiO3 + H2OC.为减少煤燃烧产生SO2,用CaCO3脱硫:2CaCO3 + O2 + 2SO2 2CaSO4 + 2CO2D.向AgCl悬浊液中加入Na2S溶液:2AgCl + S2-Ag2S + 2Cl-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二醇和丙三醇互为同系物B.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乙醇>苯酚>乙酸乙酯C.分子式为C7H8O且属于酚类物质的同分异构体有4种D.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甲基使苯环变活泼9.X、Y、Z为短周期非金属元素,其相关性质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元素X Y Zn (Mn 2+)时间单质与H 2反应条件 暗处爆炸 光照 高温、高压、催化剂常温下氢化物水溶液的pH小于7小于7大于7A .Z 的氢化物分子间存在氢键B .最外层电子数Z>YC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Y>XD .Y 的含氧酸均为强酸 10.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不能..得出相应实验结论的是11.NO 2、O 2和熔融KNO 3可制作燃料电池,其原理如图,该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石墨I 电极上生成氧化物Y ,Y 可循环使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O 2在石墨Ⅱ附近发生氧化反应 B .该电池放电时NO 3-向石墨Ⅱ电极迁移C .石墨Ⅰ附近发生的反应:3NO 2 +2e -NO+ 2NO 3-D .相同条件下,放电过程中消耗的NO 2和O 2的体积比为4∶1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①表示化学反应2NO 2(g) + O 3(g) N 2O 5(g) + O 2(g)△H > 0B .②表示25℃时,用0.1 mol/LCH 3COOH 溶液滴定pH 随加入酸体积的变化C .③表示10 mL 0.01 mol/L KMnO 4酸性溶液与过量的0.1 mol/LH 2C 2O 4(Mn 2+)随时间的变化选项 ① ② ③ 实验结论A 稀硫酸 Na 2CO 3 Na 2SiO 3溶液 非金属性:S>C>SiB 浓硫酸 蔗糖 溴水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氧化性 C浓硝酸 Fe NaOH 溶液 说明铁和浓硝酸反应可生成NO 2D浓氨水生石灰酚酞氨气的水溶液呈碱性① ② ③ V (H 2pH7 13 20 V (酸)/mL2NO 2(g)+O 3(g)N 2O 5(g)+O 2(g)D .④表示体积和pH 均相同的HCl 和CH 3COOH 两种溶液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锌,产生H 2的体积随时间的变化,则a 表示CH 3COOH 溶液13. 关于布朗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 液体温度越高,布朗运动会越激烈C. 布朗运动是由于液体各部分温度不同而引起的D. 悬浮在液体中的颗粒作布朗运动具有的能是内能14. 如图所示,一个玻璃三棱镜的截面为等腰直角△ABC ,∠A 为直角,玻璃三棱镜的折射率为 。

此截面所在平面内的光线沿平行于BC 边的方向射到AB 边的中点,对这条光线进入棱镜之后的光路分析正确的是 A. 直接射到AC 边上,发生全反射现象 B. 直接射到BC 边上,发生全反射现象 C. 直接射到AC 边上,部分光线从AC 边射出 D. 直接射到BC 边上,部分光线从BC 边射出15.假设地球可视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

已知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在两极的大小为g 0、在赤道的大小为g ,地球自转的周期为T 。

则地球的半径为 A . B . C. D .16. 一列简谐横波沿直线由A 向B 传播,相距10.5m 的A 、B 两处的质点振动图象如图a 、b所示,则( )A .该波的振幅一定是20cmB .该波的波长可能是14mC .该波的波速可能是10.5m/sD .该波由a 传播到b 可能历时7s17. 如图所示,单匝矩形闭合导线框abcd 一半处于磁感应强度为B 的水平有界匀强磁场中,线框面积为S ,电阻为R 。

线框绕与其中心线重合的竖直固定转轴OO /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固定转轴恰好位于匀强磁场的右边界。

则线框中感应电流的有效值为 A. B.C. D.18. 如图所示,带等量异号电荷的两平行金属板在真空中竖直放置,M 、N上的两点。

一带电粒子(不计重力)以速度v M 经过M 点沿电场线向右运动,且未与右侧金属Cy /cmbc d板接触,一段时间后,粒子以速度v N 向左经过N 点。

则A. 电场中M 点的电势一定高于N 点的电势B. 粒子受到电场力一定由M 指向N 点C. 粒子在M 点速度一定比在N 点的速度大D. 粒子在M 点电势能一定比在N 点的电势能大19. 如图是洛伦兹力演示仪的实物图和结构示意图。

用洛伦兹力演示仪可以观察运动电子在磁场中的运动径迹。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和分析正确的是A. 励磁线圈通以逆时针方向的电流,则能形成结构示意图中的电子运动径迹B. 励磁线圈通以顺时针方向的电流,则能形成结构示意图中的电子运动径迹C. 保持励磁电压不变,增加加速电压,电子束形成圆周的半径减小D. 保持加速电压不变,增加励磁电压,电子束形成圆周的半径增大20. 每种原子都有自己的特征谱线,所以运用光谱分析可以鉴别物质和进行深入研究。

氢原子光谱中巴耳末系的谱线波长公式为:,n = 3、4、5…,E 1为氢原子基态能量,h 为普朗克常量,c 为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锂离子 的光谱中某个线系的波长可归纳成一个公式:,m = 9、12、15…,为锂离子基态能量,经研究发现这个线系光谱与氢原子巴耳末系光谱完全相同。

由此可以推算出锂离子基态能量与氢原子基态能量的比值为 A. 3 B. 6 C. 9 D. 1221.(18分)(1)在“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实验中,某同学经正确的操作,插好了4枚大头针P 1、P 2和P 3、P 4,如图所示。

①在坐标纸上画出完整的光路图,并标出入射角θ1和折射角θ2;②对画出的光路图进行测量,求出该玻璃的折射率n =_________(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初速度励磁线圈(前后各一个)玻璃泡电子运动径迹U电子枪结构示意图(2)如图所示,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用重物带动纸带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利用此装置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①已准备的器材有打点计时器(带导线)、纸带、复写纸、带铁夹的铁架台和带夹子的重物,此外还需要的器材是 (填字母代号)。

A .直流电源、天平及砝码 B .直流电源、毫米刻度尺 C .交流电源、天平及砝码 D .交流电源、毫米刻度尺②实验中需要测量物体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到某点时的瞬时速度v 和下落高度h 。

某同学对实验得到的纸带,设计了以下四种测量方案,这些方案中合理的是: 。

A .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高度h ,由打点间隔数算出下落时间t ,通过v =gt 计算出瞬时速度vB .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h ,并通过 计算出瞬时速度vC .根据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这点前后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测算出瞬时速度v ,并通过 计算得出高度hD .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h ,根据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这点前后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测算出瞬时速度v③安装好实验装置,正确进行实验操作,从打出的纸带中选出符合要求的纸带,如下图所示。

图中O 点为打点起始点,且速度为零。

选取纸带上打出的连续点A 、B 、C 、…作为计数点,测出其中E 、F 、G 点距起始点O 的距离分别为h 1、h 2、h 3。

已知重锤质量为m ,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 ,计时器打点周期为T 。

为了验证此实验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需要计算出从O 点到F 点的过程中,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少量ΔE p = ,动能的增加量ΔE k = ( 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 )。

④实验结果往往是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略大于动能的增加量,关于这个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 .该误差属于偶然误差B .该误差属于系统误差C .可以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该误差D .可以通过减小空气阻力和摩擦阻力的影响来减小该误差⑤某同学在实验中发现重锤增加的动能略小于重锤减少的重力势能,于是深入研究阻力对本实验的影响。

他测出各计数点到起始点的距离h,并计算出各计数点的速度v,用实验测得的数据绘制出v2--h图线,如图所示。

图象是一条直线,此直线斜率的物理含义是。

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m/s2,由图线求得重锤下落时受到阻力与重锤所受重力的百分比为%(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2. (16分)如图所示,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固定一宽度为L=0.25m的足够长平行金属光滑导轨,在导轨上端接入电源和滑动变阻器。

电源电动势为E=3.0V,内阻为r=1.0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