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正能量励志公式

正能量励志公式


只有一個貧窮小孩, 為了那筆巨額獎金,仍 不死心地尋找。當天色 漸黑,眾人離去,雜遝 人聲靜下來之後,他突 然聽到一個奇怪的聲音。 那聲音“滴答、滴答” 不停響著,
小孩立刻停下所有 的動作,穀倉內更安靜 了,滴答聲也響得更為 清晰。小孩循著聲音, 終於在諾大漆黑的穀倉 中找到了那只名貴手錶。
靜坐無所為 春來草自青
第五個好習慣
隨時記錄
隨時記錄下自已的工作想法,對事的觀念,把它貼在 自已最易看到的地方,時常提醒自已。
第六個好習慣
克制抱怨
克制抱怨是把造成自己處境的責任推到別人身上從而減輕自己心理壓力的一種傾 向。 為什麼我們那麼頑固地堅持這樣一種習慣,總是尋找別人的缺點而看不到 別人優點呢?看一件事情為什麼只看到負面的東西呢?兒童時代我們還不太會想 到抱怨和批評別人,因為我們覺得自己做的不好,認為父母大人不可能有錯; 可 是到了成人階段,我們知識進步的結果就學會了發現別人有錯,而自己不可能有 錯了。人們之所以喜歡抱怨,因為這樣做可以潛在給我們帶來道德上的優越感, 我們通過抱怨別人可以比通過做好我們自己的工作能夠更快更直接地帶來心理上 優越感的滿足。如果我們想更積極更有效地實現自己的價值,就應該訓練自己克 制從抱怨別人行為中尋找滿足的衝動。從這樣的行為中得到的滿足只能是虛幻的 滿足,而且由於容易得罪人,對我們個人的發展會帶來更大的障礙。訓練自己做 到停止抱怨並不容易,需要克服人性弱點。人們喜歡快樂積極的人並願意花時間 與之相處。如果你讓人害怕,別人不願意見到你,你也會很鬱悶。所以我們要學 會擇積極狀態,從所遇到的人和事上尋找好的一面,發現優點,發現機會。為 什麼要這樣做?因為你尋找什麼,你就會得到什麼。你關注什麼,你就會吸引它 們到你自己身上。雖然思想上知道抱怨的行為不健康,但根深蒂固的行為習慣是 需要下決心花時間克服的。當我們一旦覺察到抱怨別人的行為就要並立即停止。 當我們養成了自我警惕的習慣,就可以有效地克制這種人性弱點。
願去洗碗筷一樣。渴望成果卻不願意忍受痛苦的過程。提高對辛苦的
承受能力,如舉重鍛煉一樣,開始是舉起自已能承受的重量,之後每天加 一點,每月增至幾公斤,久而久之, 被舉的重量就上來了.大事化小,把複
雜的事情簡單化,大的事情最小化,找到事情的突破口,(意志是克服惰
性的一種力量)
第八個好習慣
勇於承認錯誤不找藉口
天壤之別
從表面上看,1+1%與1-1%的差距並不大,不過是
2%而已。但是,隨著天長日久的積累,這兩個數字 帶來的結果卻有天壤之別。
浪費時間的五大元兇
一、考慮太多,優柔寡斷 二、完美主義 三、害怕失敗 四、挑簡單、喜歡的先做 五、懶惰懶散

1. 分清工作的輕重緩急; 2. 制定行事計畫; 3. 手頭只做重要而不緊迫的工作; 4. 讓工作任務的實際完成期在昨天就已經完成; 5. 經常運用統籌方法; 6. 掌握工作的變化,及時調整計畫; 7. 多想一步,多做一點; 8. 多與工作來源方溝通; 9. 不斷學習新的方法與技能,苦練基本功; 10. 記錄多一點,詳細一點; 11. 工作完成了,不要留下後遺症; 12. 給自己的時間留有餘地。 和盲忙茫說再見:“
正能量勵志公式
積極能量勵志公式
一道勵志公式(1+1%)的365次方 =37.7834。 在學生看來,這道公式有著獨特的含義:現有的學習水準為“1”,如果 每天在這個基礎上多努力1%,獲得的就是“1+1%”。一年365天,如果每 天堅持這麼做,也就是“1+1%”的365次方,一年下來的收穫就會從原來 的1增長到37.7834。 從量上來說,1%是個微不足道的數字,每天多做1%,對誰來說都不是 難事。但若是堅持下去,每天如此,那麼一年之後,這個毫不起眼的1%將 會使一個人的成績從1增長到驚人的37.7834。 當然,在勵志公式的反面,同樣也有一條“消志公式”:(1-1%)的 365次方 =0.0255。也就是說,如果每天懈怠一點點、少做一點點,那麼一 年下來,成績就會從原來的1縮水到可憐的0.0255。 37.7834/0.0255=1482倍 可見正能量積極心態足以改變一切
當同事或領導指出你某件事做的不理想、不正確時你總會 說:“我認為….”“我以為……”“我想應該是這樣…..”其實回 想起來,錯就是錯了。“認為、以為、我想應該是這樣”, 這些都是在找理由找辯解! 錯就是錯了,勇於承認錯誤,負起自已責任。凡事第一反應: 找方法,而不是找藉口,藉口與成功永遠不會同住一屋簷下。
既然到最後我 們什麼都帶不走, 又何必
因“有”而不割捨 因“無”而痛不欲生
從前有位地主巡 視穀倉時,不慎將一 隻名表遺失,因遍尋 不獲,便定下賞金, 要農場上的小孩幫忙 尋找,誰能找到手錶, 獎金500美元。
眾小孩在重賞之 下,無不賣力搜尋, 奈何穀倉內到處都是 成堆的穀粒和稻草, 大家忙到太陽下山仍 無所獲,結果一個接 著一個都放棄了。
(詩49:14)

主耶穌呼召忙(盲/茫)人來得安息。
人子來,為要尋找、拯救失喪的人。(路19:10)
主耶穌說:“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
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太11:28)
德國音樂家 貝多芬

美國第二十八任 總統威爾遜
心念要轉念
心像右腦 無邊大海也可無際天空 腦如左腦斤斤計較如數錢
後來他遇到一條 大魚,就問道:“請告 訴我,怎樣才能游到大 海呢?大魚納悶地說: “這裡就是大海呀!” 小魚說:“可是我覺得 這只是水呀!”
葬禮上有人問死者 的朋友:“他留下多少 遺產?” 對方答:“他什 麼也沒有帶走。”
幸福往往是當 你失去後,才體會 到原來你曾經擁有 的一種境地;
最美好甜蜜的 日子裡,沒有什麼 了不得的大事,只 有像一串珍珠輕緩 滑落的小小喜悅;
第七個好習慣
克服人類的天敵——惰性
“這件事我一定要做了,真的要做了,現在太累了,休息下,再等 一會兒再做”“先聽下音樂放鬆下,聊下QQ”“唉!這件事還是明天 再做吧”(人的一生只有今天,明天不會來)我們每個人都會有這樣 的經驗,一些事情需要我們完成,而惰性往往占了上風。如何能克服 惰性去完成任務: 肯定辛苦的過程,更看重的是愉快的結果,如同我們喜歡吃到美食而不
惟有讓流水 平靜下來,太陽 和月亮才能在它 的表面上顯現倒 影。
當人沉靜下來,才 能看出所有幹擾清晰 思考,蒙蔽真實感情, 影響智慧判斷,以及 阻礙自己找到答案的 問題所在。
在自己的內心 保留一處夢想 可以停駐的 寧靜地方
要養成的31個好習慣
前言
清醒的工作思路要從習慣養起
從日常小事做起,一個一個養成
第九個好習慣
不要出口傷人(打擊別人)
打擊他人其實也是個人心裡不平衡的一種釋放:在某種程度上, 對方的想法(做法)超過或者是突破了你個人的思維方式,但為了體 現自已的實力或重要性,人有一種“否認對方的同時,來肯定自我的 價值的表現”。說話之前,先考慮一下對方的感受,即使你平常與同事 相處很好,但一句打擊的話,通常可產生兩種效果: 一、他會對你產生反感,因為你不尊重他個人的思路或成果,無條件 地否定了他。 二、如果你一直是他工作中的偶像,那你可能會使他尚失信心。 我們換種方式:你的方案確實不錯,尤其第5條非常切合實際。。。。。 (讓他接受你的同時)如果把第2條改成***樣,這樣即人性化,又能很 好地體現我們工作熱情度。你覺得這樣效果怎麼樣呢?學會肯定的同 時再指出不足。
經常去感受周遭的 平凡事物,去傾聽自然, 能讓我們找回生命的原 點,回歸真實的自我, 就像麻木已久的手臂或 腿,再度恢復知覺一樣, 讓敏感易覺的心 再度蘇醒過來
星星在白天也是 亮著的,只是粗心 的眼睛忽略了而已。
有一輛高級轎車緩緩 駛入加拿大著名的風景區 路易士湖,一對滿面倦容 的夫婦下車,太太手裡正 拿著地圖對照著。“我們 已遊覽過起士坡和班芙,” 她對丈夫說:“接下來該 到路易士湖了。”
第 三個好習慣
讓自已的辦工桌面變清爽 檔歸類,常用的東西放一定的位置等;公司桌面上最難找到 的是什麼?(筆+記事本)如:一客戶打電話來,希望你記
錄些東西,但你一時半刻找不到筆或記事本。還讓他“你稍
等下,等下噢…”接下來就是四處尋找……是不是你也遇到 這樣的問題呢?如果讓客戶知道你對自已辦公工具都遺失, 那他又能指望你能幫到他什麼呢?
第一個好習慣
每天提前10分鐘上班,推遲10分鐘下班提前10分鐘上班, 把今天的工作做個列表式的計畫推遲10分鐘下班,總結一下 今天的不足,計畫明天的工作.
第二個好習慣
選擇好自已辦工的工具,瞭解好其性能
——電腦、辦公軟體、電話等結合工作重心,發揮自已辦公工具的最大作用。 溫州雪歌服飾的小鄭,負責湖南片區30多個專賣店,他說整天忙的要死。他的 領導張經理就問“那你每天最忙的事情是什麼呢?”他想了想說“具體忙什麼 也說不上來,就是那些雞毛蒜皮的事。。。。。”張經理為他泡了杯茶,在休 息區坐了下來。“讓我們一起來分析下你為什麼覺得忙?首先分清你大多時間 做些什麼工作”。他說“每家要上的訂單、首期款與補貨的出貨,再次就是接 客戶打來的電話,而後就是了解各家店貨品現狀,及一些鎖碎之事。張經理注 意到他說的第一個“忙點” (往往人說的第一個觀點也是最值得我們去關注的 觀點)發現他在貨品分配上占了很多時間。張又問“可其他的同事每天花在分 配貨品上的時間也不只過十幾分鐘?怎麼你花了這麼多時間呢?………”後來才 發現,他不瞭解軟體功能同時,也不與同事或其他人請教好的對應方法。只是 用自已傳統的方法,一款一款查尋資料,每家要花費10分鐘,每天下來要花4個 多小時,當做好配貨單後,人都是暈的了,哪有心情做別事呢?頓挫的工具會 使你事倍功半,鋒利的工具會使你事半功倍。

經文:

世人行動實系幻影。他們忙亂真是 枉然。積蓄財寶,不知將來有誰收取。
(詩39:6)

主耶穌說:“凡勞苦擔重擔的人, 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