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铁路机车车辆运营计划

铁路机车车辆运营计划

第一部分 机车机车运用计划的基本任务:1、充分有效的组织机车运用,努力挖掘运输潜力,确定先进合理的基础运用质量指标,经济合理地使用机车和通过能力。

2、规定为完成客、货运输任务所必须的机车工作量和机车需要量。

3、规定机车单位的工作量和质量要求,组织运输过程中各部门、各环节相互协调配合地完成运输任务。

4、检查分析计划执行情况,及时总结经验,找出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促进计划全面地完成。

机车需要系数及机车使用台数机车使用系数:在一个牵引 区段上,每担当一对列车的牵引任务,平均所需要的运用机车台数,即使用台数(需要双机牵引的列车增加一倍)。

计算方法如下:(台)机车全周转时间机车需要系数24= 机车每周转一次就完成一个牵引区段上一对列车的牵引任务,所以以“天”为单位的机车周转时间,实际上也就是平均完成一对列车牵引任务所需要的机车台日数,它同样以“天”为单位的货车周转时间实际上就是平均完成一个工作量所需要的货车日数十完全相似的。

机车使用台数=机车需要系数×(列车对数+双牵引的列车对数)机车使用台(日)数还可以通过机车日车公里来计算:(台或台日)机车日车公里力附挂)里(不包括补机及有动全天的机车沿线走行公机车使用台(日)数=运用机车台数货车机车运用台数编制机车运用计划的目的是为了合理地配备、利用机车能力,提高机车的运用效率,多快好省地完成运输任务。

编制货运机车运用计划,一是要根据货物运量;二是要根据货运列车对数和按铁道部规定的机车交路(牵引区段)、机车运用效率、预备率和检修率等计算确定机车需要台数。

通过能力需要量铁路运输能力,通常指的是直接为完成运输任务的生产性固定资产的能力,包括铁路通过能力和铁路运输能力。

铁路通过能力,也称为铁路线路(区段)通过能力,根据现有技术设备及现有技术设备及采用的行车组织方法(运行图种类及车站技术作业过程的组织等),于一昼夜内所能通过区段的规定重量的最大列车对数。

按区间、车站(到发线、咽喉道岔及编组场)、机务整备设备和检修设备、给水设备和电气化铁路的供电设备等五个部分分别检查计算。

铁路线路通过能力的大小和铁路区段内各主要组成部分技术设备的通过能力有关,以其中最薄弱部分的通过能力就是整个铁路线路(区段)的通过能力。

铁路输送能力,是指在现有技术设备和行车组织方法下,铁路以活动设备(主要是机车、车辆)及人员配备,于一昼夜内所能运送的货物吨数和旅客人数。

影响铁路运输能力主要因素:铁路固定设备(如线路、车站及其设备等)的数量、质量及现代化程度;铁路移动装备的数量(如机车、车辆)的数量、性能及现代化水平;对技术设备的运用和行车组织方法,职工数量、政治觉悟、科学文化水平和技术熟练程度等。

铁路通过能力可分为:需要能力、现有能力和计划能力。

需要通过能力是区段为满足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所需要的,既定数量的货流、客流所应具有的能力(包括必要的预备能力);现有通过能力时区段在现有技术设备和行车组织方法,不作任何投资改造(新建、改建和扩建)时所具有的能力,由运输部门查定;计划通过能力是根据长远规划客货运量增长的需要,对区段进行有计划的新建、改建或扩建,改善和加强技术设备后所能具备的能力。

铁路通过能力,在单线,按区段(两个方向)计算;在双线,按上、下行方向分别计算。

区段通过能力需要量还包括旅客列车对数。

快运货物列车、摘挂列车和沿零摘挂列车等列车,由于在途中会让、越行,除占用区间时间外,还在相邻列车间造成区间的空费时间;有的则停站次数较多,统一使区间的时间不能充分运用,所以,上述列车占用区间的时间大于货物列车占用时间,增加了对通过能力的需要量。

运用机车台数按货运(分货物、小转运)、补运、专用调车机车分别计算确定。

货运机车运用台根据不包括补机公里而包括小运转机车走行公里在内的机车沿线走行公里和货运机车日车公里计算的。

计算公式:计划期日数货运机车日车公里(不包补、包小)货运机车沿线走行公里⨯=货运运用机车台数 计划期日数货物机车日车公里(不包补、包小)货物机车沿线走行公里物⨯=运用机车台数货 对货物、小运转机车应考虑由于运输不平衡性及可能发生的绕道运输,适当增加预备机车台数。

预备机车台数可根据确定的预备率,及预备机车台数占运用机车台数的百分率和可能提供的备用机车数量,计算平衡确定。

一般预备率为20%左右。

补机运用机车台数按使用补机区段,根据使用补机的次数和每次补机所需要的时间分别确定。

专用调车机车运用台数的查定,可在上期各编组站、区段站和配有专调机车的大量货物装卸站实际配属台数的基础上,考虑各站因运量的变动对调车工作量的增减变化确定。

客车机车运用台数客运机车运用计划是在研究理念客运量实际完成及其发展规律,并在分析当前客流增减变化的基础上,确定开行旅客列车对数和编制列车运行图,组织旅客运输工作。

根据开行旅客列车对数和铁道部规定的机车交路(牵引区段)计算、确定机车运用台数,并配合各铁路局、机务段,组织机车运用工作和负责对配属机车的保养和定期检修工作。

客运机车运用计划的编制,以旅客列车运行图和旅客列车时刻表为主要依据。

因为它规定着旅客列车的运行区段,各个区段列车运行对数及种类,运行速度,始发站及运行途中各个停车站、终点站的到发时间和停留时分,列车编组辆数、列车总重和运行日等资料,根据以计算客运机车工作量和客运机车的需要量。

客运机车工作量指标,是按每一对旅客列车分别计算。

同时要按直通、管内、市郊、旅混四种列车分别编制。

其中对直通旅客仅计算铁路管内工作量。

由于旅客列车严格按照运行图运行,车次固定,客车机车运用台数可根据机车需要系数和区段列车对数计算。

计算公式如下:区段列车对数机车需要系数区段列车对数机车全周转时间客运机车运用台数⨯=⨯=24对客车机车应考虑为了满足节假日和临时旅客运输的需要,适当增加预备机车台数。

预备机车台数可根据确定的预备率和可能提供的备用机车数量,进行平衡确定。

车辆运用计划车辆运用计划的基本任务:1、确定先进合理的车辆运用质量指标,经济有效地组织、使用车辆,提高运输能力。

2、规定为完成客、货运输任务所必须的车辆工作量和对车辆的需求量。

3、规定各运用基层代为的工作量和质量要求,在组织协调运输的过程中,各部门、各环节共同完成运输任务。

客车需要量包括运用、备用和检修客车需要量。

客车运用客车需要量的计算:与货车相比,客车在运用上有不同的特点。

由于旅客列车是按列车运行图在固定的区段往返运行,所以客车固定配属与各铁路局、车辆段,由铁路局、车辆段组织运用和日常养护、维修及各种定期检修工作。

客车运用计划的编制方法:首先它是以铁路局上年实际旅客列车运行图为基础,根据计划期客流增减变化,预计增开、停运或扩大列车编组,确定计划各区段旅客列车对数。

然后按旅客列车运行图,编组计划规定的起止车站、运行区段、编组辆数、列车总重,开行次数、运行速度、停车时分等有关资料,技术客车工作量及客车需要量。

客车运用工作的数量指标,是按直通、管内、市郊、旅混列车,逐对计算其工作量和车辆需要量。

对直通旅客列车只计算在管内运行的工作量;对本局配属的旅客列车,还要计算运行全程的工作量。

客车是固定编组,在固定的始发站和终点站往返运行。

因此,计算计划期运用客车需要数可以用列车的编成数和车辆的周转时间计算。

客车列车的周转时间:客车车辆从第一次由车辆段所在站出发时算起,到下一次再由车辆段所在站出发时止所用的全部时间。

车辆的周转时间可以按每对列车分别计算,以“天”为单位表示。

车辆周转时间=上行运行时间+下行运行时间+配属段、站停留时间+折返段、站停留时间未来充分有效的利用客车,提高客车运用效率,在编制列车运行图时,对运行区段距离比较短的两对或两对以上的列车,乐意合用一组或几组车体,以减少客车车辆的停留时间。

同时也要避免客车车辆在配属段、站和折返段、站停留时间过短,不足以对客车进行技术作业时间的需要,以致影响客车质量和行车安全。

客车需要量包括运用、备用和检修客车需要量。

备用客车数量:为了满足节假日和临时旅客运输的需求,铁路应增加一定数量的备用客车。

备用客车是技术状态良好,处于备用状态的客车。

备用客车数量可根据客车运用车辆数和一定的预备率计算。

检修客车数量:指技术状态不良,或者技术状态虽然完好,但已到顶尖周期,需要进行检修,处于等待检修或正在检修状态的客车。

检修客车数量可以根据历年实际情况(或检修率)确定。

客车开行原则:按流开车。

根据客流数量、性质和行程合理开行旅客列车,是客车开行的基本原则。

区段列车数量计算公式:平密客G K N客N 区段客车总数量(列)密K 区段客流密度(日均人数)平G 该区段旅客列车平均定员(以实载能力计算)旅客列车车底需要数和运用客车需要数旅客列车车底需要数是指为开行某一对旅客列车所需要的运用车底数。

旅客列车车底需要计算公式:运用车底计算公式=车底周转时间×平均每天开行对数车底周转时间必须是以天位单位计算;平均每天开行对数指该对列车或该种列车平均每天所开行的对数。

从以上公式可知:车底需要数和车底周转时间及平均每天开行次数成正比。

其中平均每天开行次数一般决定于客流的大小和旅客的需求,对铁路来说属于客观因素。

铁路的主观因素而言,为防止车底不必要的浪费,减少车底需要数,就必须力求缩短车底周转时间,只有缩短了车底周转时间,才能保证在完成相同的旅客运输需要的条件下,减少运输客车需要数。

因为:运用客车需要数=运用车底需要数×车底编成数货车货车运用车需要量货车运用工作量及车辆的需要量,主要由货物运输任务的大小、车辆的载重及周转时间所决定。

其工作量和需要量的确定是根据货车运用的特点进行的。

由于货车随货流的需要在全路各站间流动运用,所以不能固定配属各铁路局,而是统属铁道部,在全路流动使用。

货车运用车的需要数量,主要是根据货物运输任务和货车运用效率计算确定。

各个铁路局运用货车需要数量只是指在铁路局管内经常要保有的数量,而不是具体的哪些数量。

货车在各局间流动所发生的差额,则通过对空货车进行调整,以保证各局运用货车的数量。

货车运用计划编制特点:根据货物运输任务和货车运用的质量指标,计算货车工作量及需要量。

货车运用车需要量可以根据计划期货车周转时间和工作量进行计算。

计算公式为:货车运用车需要量=工作量×货车周转时间从上述公式可以看出:运用车保有量和工作量、货车周转时间大小成正比。

货车周转时间越大,所需要的运用车保有量也就越多。

因此缩短货车周转时间的一切措施,也就是压缩需要的运用车保有量的措施。

虽然铁路局的工作量和货车周转时间不是各铁路局分局工作量和货车周转时间之和,而铁路局的运用车保有量确实所属各分局运用车保有量之和。

铁道部的运用车保有量是各铁路局运用车保有量之和。

正确掌握铁路分局和铁路局的运用车保有量是保证完成规定工作量任务的重要环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