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师的专业素质与非专业素养模板

教师的专业素质与非专业素养模板

我国古代大文学家、哲学家韩愈在其代表作《师说》中把“传道
、授业、解惑”视为班主任的基本职责,这一观念在我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 的影响。直到今天,它仍然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作用于许多班主任的日常教 育教学工作。
但从现代教育观念的视角来看,韩愈对班主任职能的认识,体现的是一 种班主任中心论的立场。如果把学生当做学习、成长、发展的主体,从尊重 学生的动机和兴趣出发,班主任只“传道、授业、解惑”就远远不够了。一 个真正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的班主任,应该把激趣、启思、导疑,即激 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认真思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作为自己在教育 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任务。
1、行业调查与职业的调查——生涯教育 2、乡村女娃的蜕变 3、站着上北大 4、我也要上北大
7
智慧型教师的基本特征

具有处于开放的,活跃的思维态势。
搜集浏览各种网站、博文的习惯;
教育博客的应用,博客的教学;
零分高考作文,网络最牛小学生作文
一高中学生的诗 男女生信息交流1 男女生信息交流2

智慧型教师的基本特征
什么是知识



世界经合组织在题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研究报 告中,把知识分为四大类: 知道是什么的知识(Know-what); 知道为什么的知识(Know-why); 知道怎样做的知识(Know-how); 知道是谁的知识(Know-who)。 有学者把它解释为:事实知识(是什么),原理知识 (为什么),技能知识(怎么做),交往知识(怎么合 作)。 前两类知识属于显性知识,是可以通过读书、讲授而 间接获得;而后两类知识属于隐性知识,只能通过实践 、体验才可能掌握,所以也称之为“经验性知识”。

具有不断反思的能力
做科研型班主任
教师的学科教学主要通过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你的学生能够有多 少学生听明白你的课程?我们在考试之后看待成绩时又是如何想的 ?面对学生的成绩如何看待成绩的差距? 反思我们教授知识,什么是知识?
琐事太多,没时间想;事情紧急,顾不上想;心烦气躁,没心情想 ……
思想指导行为,行为反哺思想!
我们分析一下教师控制下的专制教学问题:
学生在教师课堂上的问题追问下回答出了教师想要的答 案。这类教学教师的问题属于“教师的问题”问题源自于教 师,是为了让学生说出课标中的正确答案。这些问题不是原 自于学生,不是学生自己产生出的思维困惑,而是教师为了 自己“教”的顺利提出的问题。教师的问题不是针对学生的 学习思维状况提出来的,而是依据预先设计好的教案提出来 的。 教师是一系列问题的设计者和操纵者,教学中的讨论就 是一种形式。教师如同猎人一样,通过问题陷阱,一步步将 学生引入到自己预先设计和的答案里,学生成为教师成功教 学必不可少的配角。 问题是教师设计好的为教学服务的,学生很少有自己提 出问题的机会,学生也就成不了问题的主人。
智慧型教师的基本特征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鱼是指固有的现成知识,定位于行为主义教学观基础之上的; 渔是指探究各种知识的方法,建立在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教学观基础之 上。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是指教给学生固有的知识不如教给学生 学习的方法。
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

欲是指学习的内驱力、兴趣、动机,建立在人本主义的教学观 基础之上。 “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欲”是指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不如激 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兴趣、动机。
教师的专业素质 与非专业素养
汪克良
北京市大兴区教师进修学校
一、智慧
智慧,对事物能迅速、灵活、正确地理解和
解决的能力。
(《新华字典》,第10 版,商务印书馆,2004年1月。)
智慧的分类

发现智慧:可以发现虽然本来就存在但还没有被认 知的东西。
规整智慧:可以运用现有的规则如法律、法规、制 度、政策、方针、方法等来调整、梳理、矫正、改 变已经存在的东西。


创新智慧:可以从无到有地创造或发明新的东西。
什么是教育智慧

教育智慧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一种系统的 整合性的智慧。它是教育主体的教育境界, 包含了教育理智,教育意识,教育能力,教 育机智,教育艺术等,具有解决各种结构性 冲突并善于将内外各种因素实现优化组合的 能力。
智慧型教师的基本特征

具有与时代相通的教育理念。



研究知识理论的意义何在呢?首先是有助于打开视 野,从新的高度认识人应该学习什么,如何学习。 知识理论是学习理论的基础。如果违背了科学的 知识理论,误认为书本是唯一的知识载体,把学习 误解为就是读书、背书,轻视实践、轻视劳动,这 种学习只能是低效的、残缺不全的。我国历史上曾 经培养了众多有知无能的文弱书生,会说会写不会 做的书呆子。这样的教训已经很多了。 现在推进教育改革,很有必要正本清源,搞清楚 知识是什么,从而更新学习观念,从书本至上转向 育人为本。当然应该学习文本知识,但是学习不应 仅限于文本知识,学习文本知识也必须是理论与实 践相结合。只有这样,才可能学有实效,才可能促 进人的全面发展。现在倡导探究性学习的根据也在 与此。来自二、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意识
每个人的发展与成长,都是在不断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过程中进步的、成长的。 1、考试作弊、抄作业——诚信班 2、报考志愿——生涯教育 3、游戏——读名著 4、街舞——艺术教育 5、矿泉水——诚信教育 6、曹冲称象——阿基米德定律 免监考班级
问题
提出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善于提出问题。要做 什么?为什么这么做?应该怎样做?还可以怎么 样? 发现问题:在工作实践中善于发现失败于成功 背后的问题,特别是成功后的还能够发现新问题 分析问题:善于分析问题的成因,问题的本质, 问题的后果等等 解决问题:针对问题找到准确的、正确的解决 方法、策略。
(曹冲称象;麻雀;灰姑娘;)
13
教师的问题意识与学生创新力与思维力的培养
在现实的教育实践中,我们的许多教学实践活动存在着 强制性的教师权利,形成了教师的专制教学,这就阻碍了学 生的创新与思维力的发展。 创新与思维力是一种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 离不开“问题解决”的活动。在日常教学中,学生是否需要 解决问题;是否有解决问题的机会是学生创新与思维力培养 与发展的必要条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