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目录第一单元第1课《从问题开始》 (2)第一单元第2课《创造的快乐》 (6)第二单元第1课《让田野告诉你》 (10)第二单元第2课《走进车间》 (14)第二单元第3课《百变之身》 (17)第三单元第1课《坐在家里看世界》 (20)第三单元第2课《沟通无极限》 (23)第三单元第3课《我的信息生活》 (26)第四单元第1课《灿烂的古代文明》 (28)第四单元第2课《伟大的科学成就》 (32)第四单元第3课《绚丽的文学艺术》 (35)第四单元第4课《文明遗产知多少》 (41)第五单元第1课《地球有多大》 (45)第五单元第2课《飞越太平洋》 (50)第五单元第3课《和非洲朋友共舞》 (53)第五单元第4课《迷人的欧洲风情》 (56)第五单元第5课《世界真奇妙》 (60)第一单元第1课《从问题开始》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感受好奇心是创造的动力,提出问题是向创造迈出的第一步。
能力目标:激发好奇心,培养学生对身边的现象和生活中的问题产生探究的兴趣。
情感目标:鼓励他们做一个将来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
2学情分析本班本班共有学生22人,多数农村孩子对于动手操作能力都比较完备,但缺乏相对灵活地思维和充足的理论指导。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记住爱迪生等伟大发明家的发现。
2、感受好奇心是创造的动力,提出问题是向创造迈出的第一步。
教学难点对身边的普通事物产生好奇心,然后提出问题。
4教学过程4.1你有好奇心吗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图片导入图片导入,提出质疑1、课件出示《蚂蚁搬家》图片,引导学生质疑。
2、孩子们,知道吗?当你在对这幅图片提出疑问的时候,你就向创造迈出了第一步。
活动2【讲授】细心观察,说说稀奇事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礼物,请看黑板。
板书:宝贵的好奇心。
2、我们每个人都有一颗宝贵的好奇心,那么我们身边有那些现象会让我们好奇呢?(1)师课件出示课前收集的奇怪事:①蜗牛遇到盐巴会变成水;②鳄鱼吃饭的时候会掉眼泪;③把蚯蚓切成两段,它不会死,反而两端还会重新长出来;……(2)说说自己身边奇怪的事:生一:鱼儿睁着眼睛睡觉,马儿站着睡觉;生二:储存玉米、小麦时,里面的黑色硬甲小虫,一碰就不会动了;生三:海参“夏眠”;……3、小结:法国作家法朗士曾说过:好奇心造就科学家和诗人。
许多的科学家、发明家因为拥有了它,所以有了杰出的创造发明,为人类做出了贡献。
活动3【活动】讲故事,感受名人的好奇心1、师给孩子们讲爱迪生的故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讲下面名人故事,感受名人的好奇心。
(1)摩尔根——在抽屉里养一窝小老鼠会怎样?(2)李四光——这里为什么会有一块几丈见方的大石头呢?(3)鲁班——茅草为什么会割破手指呢?(4)达尔文——甲虫能吃吗?2、打开课本第4页,找一位同学为大家讲讲幕布里奇提出奔驰着的骏马四蹄是否同时着地的故事,其他同学谈体会。
板书1:好奇心是创造的动力;板书2:提出问题是迈向创造的第一步。
4、齐读以上名人及其他们提出的问题,并能记住。
5、小结:希望你们通过这些有趣的故事能记住这些名人以及他们提出的问题。
因为他们就是对这些寻常事物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才会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活动4【活动】问题手册1、好奇心是创造的动力,你有好奇心吗?(补充完整课题)现实生活中,你对什么产生过好奇心呢?赶快和伙伴们交流交流,并记录在各自的卡片上。
生一:含羞草为什么一碰就会闭合?生二:鱼儿为什么总是睁着眼睛?生三:蚯蚓的脑袋在那里呢?生四:变色龙为什么会变色?2、小结:老师知道你们一定会有很多很多好奇的问题,你们想知道它们的答案吗?先将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及时写在问题卡片上,并带着它去探索。
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中间一定也会产生许多的科学家、发明家。
温馨提醒:孩子们,好奇是好事,但我们不能盲目的好奇,比如说:我们不能因为对围墙外面感到好奇,而攀爬围墙;我们不能因为对毒品产生好奇,便靠近他。
盲目的好奇会使我们误入歧途,甚至走向犯罪。
第一单元第2课《创造的快乐》1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什么是创造,明白生活中创造无处不在,人人都是创造之人。
2、发展学生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3、初步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乐于动手的好习惯,在生活中不断提高创造能力。
2学情分析进入六年级的学生,正是对生活中的一切感兴趣的年龄,好奇心决定他们会做生活的有心人3重点难点感受好奇心是创造的驱动力感受创造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益处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切苹果”游戏,认识好奇心1.老师请学生上台来切一个苹果。
2.我们都习惯于竖着切苹果,下面老师横着切,将苹果一分为二,说说你的发现。
3.“苹果里的五角星”是一个美国小孩的发现,他为什么能发现这个看似简单却从不被人所知的秘密?4.小结:他有着宝贵的好奇心。
(板书:好奇心)法国作家法朗士曾说过:好奇心造就科学家和诗人。
许多的科学家、发明家因为拥有了它,所以有了杰出的创造发明,为人类作出了贡献。
下面,我们举行一个小小的抢答赛,一起来了解了解。
活动2【活动】小小抢答赛,感受好奇心1. 以组为单位开展抢答赛。
下面的问题是哪位科学家或发明家提出来的:⑴人类可以飞上天吗?(莱特兄弟)⑵母鸡是怎样孵出小鸡的?(爱迪生)⑶奔驰着的马,它的四蹄是否同时着地呢?(麦布里奇)⑷在抽屉里养一窝小老鼠会怎么样?(摩尔根)⑸茅草为什么会割破手指呢?(鲁班)⑹这里为什么会有一块几丈见方的大石头呢?(李四光)……2.评出优胜组。
小结:科学家、发明家们就是对这些寻常事物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于是,迈开了发明创造的第一步。
活动3【活动】问题手册1.好奇心是创造的动力,你有好奇心吗?(补充完整课题)现实生活中,你对什么产生过好奇心呢?赶快和伙伴们交流交流吧!2.小组交流各自好奇的问题,并记录在各自的卡片上。
如:毛毛虫有眼睛吗?草原上为什么没有树?我们为什么会闻到花香?蘑菇是怎样繁殖的?小猫为什么从搞处摔下来会安然无恙?……3.全班交流。
4.小结:今后,请大家经常将你感兴趣的问题及时写在小卡片上,制作成问题手册,挂在你学习的地方,它会提醒我们不断地去探索。
在不久的将来。
我们中间一定也会产生许多的科学家、发明家。
活动4【活动】故事会1.在抢答赛中我们提到了英国摄影师麦布里奇,谁能讲讲他的故事?2.学生讲麦布里奇的故事。
3.老师讲教科书第四页“算术能不能从高位算起的”故事。
4.听了这两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学生自由讨论,然后进行交流汇报。
5.小结:有了好奇心,还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去解决问题,才能有所发明创造。
活动5【活动】好奇总动员1.老师每天用黑板刷,发现了许多问题:⑴黑板刷能不能制作成各种有趣的形状呢?⑵刷黑板时,黑板刷能否将粉尘吸进去呢?⑶黑板刷经常掉到地上,能不能设计出粘在黑板上的黑板刷呢?⑷黑板刷里的刷片是不是可以替换呢?……2.请大家像老师一样,选取身边的某一生活用品或学习用品,就它的外观设计、运用性等方面,提出你们的问题。
3.学生先各自写下来,再集体交流。
4.小结:希望大家带着我们思考的问题去实践、探索,我们中间肯定会有不少的“小小发明家”。
活动6【练习】课后延伸1.看一看:阅读《十万个为什么》2.做一做:将自己好奇的问题坚持写在问题卡上。
第二单元第1课《让田野告诉你》1教学目标1、了解农业生产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知道我们所用的粮食、工业原料、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农业。
2、深刻认识事物是来之不易的,联系实际知道农业及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3、珍惜劳动成果,尊重劳动者的付出与智慧,体会劳动的快乐与幸福。
4、了解日常生活中的主要农产品。
2学情分析我们的生活中,美味的食物、漂亮的服装、舒适的住房…。
..这些都与农业息息相关。
本课以“让田野告诉你”为活动主题,旨在让学生从日常的现实生活出发,引导学生感受日常生活中普通劳动者给我们带来的方便,并懂的珍惜其劳动成果。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孩子们深刻的认识到劳动人民的艰辛, 珍惜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3重点难点1.深刻认识事物是来之不易的,联系实际知道农业及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2.珍惜劳动成果,尊重劳动者的付出与智慧,体会劳动的快乐与幸福。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让田野告诉你一、课前体验初步感悟1、导入师:一日三餐,我们离不开食物。
每天,当我们吃着香甜的面包,喝着鲜美的牛奶;当我们端起饭碗吃饭,拿起筷子夹菜,你会想到什么?生:。
2、师:对,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与农业息息相关。
教师出示小麦。
玉米。
苹果等代表性的农产品,让学生通过看一看。
摸一摸。
闻一闻等方法来认识这些农作物。
3、学生结合自己课外查阅的资料,让学生以农产品推销员的身份向大家介绍自己所知道的家乡特色农产品。
二、课中体验深化感悟1、了解农业①认识农业。
多媒体出示资料:讲述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等,并举例引证。
②小小论坛。
组织一次小小讨论会,主题是:“我们的衣食住行都与农业有关吗?”可以就衣食住行分四个小组展开讨论交流。
③小组汇报2、感受快乐师:通过同学们的交流讨论,我们知道农业与我们的生活真的是息息相关,它为我们提供粮食,工业原料,我们的生活真的离不开农业。
那同学们,你们说谁与农业关系最密切?生:师:对,是我们的农民伯伯,现在我们看下面这则录像。
播放录像:观看农民辛勤劳作的各种感人片断及机械化种田的场面师:谁来谈一下观看录像后的感受?生:师:对啊,“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农民伯伯为了粮食付出了太多的心血和智慧了,真的很辛苦。
可除了辛苦,还会有什么呢?生:师:对,还有快乐。
为什么那么辛苦还会觉得快乐呢?①将P23《种瓜得瓜》编成课本剧即兴表演。
②《种瓜得“乐”》以小组为单位自编自演,体验分享快乐③教师扮演大地“母亲”,给孩子们讲述、解难、启发思考“种瓜乐从何来”?拓展升华“种瓜得乐,幸福快乐。
④寻找快乐:多媒体播放《赤脚走在田埂上》(资源4),体验为何而乐,乐在何处。
通过活动,体会劳动者对土地的挚爱,对农作物的热爱3、交流体验师:有汗水但也有收获,所以仍然快乐。
就这样一年又一年,农民与土地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在播下种子的同时,也播种了希望;在收获果实的同时,也收获着快乐。
那同学肯定也有和家人一起参加农业生产劳动的经历。
将自己和家人一起参加农业劳动生产、种植、养殖、加工等,在学农基地及自家阳台上养花、种蒜、葱等的体会,写下心情日记,将劳动收获进行交流。
汇报:通过不同形式介绍自己的劳动体会三、课后践行内化感悟1、指导制作“农家乐园”的绘画或赞美诗、贺卡,表达对劳动者的敬爱。
2、课下到农产品市场去看一看,问一问,与劳动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回家将感受写下来,做成小书签夹在书本里,时刻提醒自己要做一个尊重劳动者,爱惜粮食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