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房装修招标工程招标要求

机房装修招标工程招标要求

技术文件环境科学楼机房建设1.工程建设总体说明1.1 项目概况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科学楼机房属于高性能计算机房,机房建设工程位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科学楼地上一层。

本次招标建筑总面积约93m2(按照实际勘测数据为准),建成后主要划分为设备间和工作间两个区域,其中设备间长约8米,宽约8米,高度近3米,面积约64 m2(按照实际勘测数据为准),工作间长8米,宽3.6米,高度近3米,面积约29 m2(按照实际勘测数据为准),机房平面示意图如图1所示。

机房建设原则必须符合人机分离的原则,亦需保证工艺路线最短和检修方便。

本工程招标范围为:设备间和工作间,包含及不限于以下工程:机房装饰装修工程、机房电气系统工程、机房防雷接地工程、机房精密空调与通风系统工程、机房消防与环境监控系统工程所包含的全部深化设计、系统集成、设备采购、供应、安装、调试、验收、质保及售后服务。

1.2 设计依据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科学楼机房总体目标是“建设安全优质的网络环境,确保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在已有设备基础上,考虑扩展性和可实现性,既要满足计算机机房目前使用的要求,又适应于远期发展的需要,在降低工程造价的前提下优化工程设计。

1.2.1 机房环境要求依据《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2887-2000),设备间主要按照B与C 综合级标准进行设计及施工,总体采用六类综合布线及光纤标准,主要技术指标具体如下:1)温度:开机时:21℃~25℃(夏季)、18℃~22℃(冬季),温度变化率<5℃/h,并不得凝露;停机时:5℃~35℃;温度变化率<10℃/h,并不得凝露。

2)湿度:开机时:相对湿度达到45%~65%;停机时:相对湿度达到20%~80%。

3)洁净度:要求主机房内在静态条件下,每升空气中≥0.5μm的尘埃粒数≤18000粒(注:相当于50万粒/ft3)或根据招标方要求。

4)噪音强度:主机房噪音在计算系统停机下,在主控制台测量应<68dB。

5)电磁场干扰:机房内无线电干扰场强在频率范围0.15MHz~1000MHz时<126db;机房内磁场干扰场强≤800A/m。

6)静电电位:接地电阻小于1Ω,零地电压≤1V,主机房内绝缘体的静电电位≤1KV。

7)机房照明:计算机机房在距地面0.8m处,照度≥500Lx;基本工作间和第一类辅助房间≤300Lx。

8)供配电环境:一级供电负荷。

环境参数是:工作频率49.5Hz~50.5Hz;电压380V/220V,变化在5-7%内;相数为三相五线/单相三线制,三相负荷不平衡度小于20%,波形失真率<5-10%。

9)地板载荷:按照机房承重B级标准,能满足机柜的承重压力,弯曲度应小于2毫米,并无永久变形。

10)振动:在计算系统停机时主机房地板表面垂直及水平向的振动加速度值不应大于500mm/s2。

11)机房正压:主机房必须维持一定的正压。

主机房与其它房间、走廊间的压差不应小于4.9Pa(或根据招标方要求),与室外静压差不应小于9.8Pa (或根据招标方要求)。

12)机房总体安全类别:B类1.2.2 设计依据标准机房设计与建设应满足以下国家有关设计规范及标准。

1.2.2.1机房标准和规范1)《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2)《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T 2887-2000)3)《计算站场地技术要求》(GB2887-2000)4)《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GB9361-2011)5)《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462-08)6)《电子计算机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SJ/T30003-93)7)《防静电活动地板通用规范》(SJ/T 10796-2001)1.2.2.2电气系统、弱电、空调等其他标准和规范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CT/T16-2008)2)《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2-95)3)《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4)《工业与民用供电系统设计规范》(GBJ 52-82)5)《低压配电装置及线路设计规范》(GBJ54-83)6)《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7)《通用用电设备设计规范》(GB50055-93)8)《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9)《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1992)10)《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1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08)1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4~50259-96)1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14)《不间断电源技术性能标定方法和试验要求》(现行国标电工标准)15)《建筑物电气装置》(国际电工标准)16)《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17)《通用接地设计规范》(GBJ 79-85)18)《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 50343-2004)19)《防静电工程技术规程》(DGJ08-83-2000,J10011-2000)20)《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0)21)《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22)《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2006)23)《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规范》(DGJ 32/D01-2003)24)《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系统设计规范》(GBT/T 50311-2000)25)《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 50312-2000)26)《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YD/T926.1)27)《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28)《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29)《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43-2002)30)《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 50319-2000)1.3 设计原则环境科学楼机房是高性能计算机房,其主要特点是设备密集,由此导致设备用电量高且发热量大,机房对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较高。

另外,由于用途特殊,机房一经竣工,不宜再进行阶段性翻新,因此现有设计需要满足添加设备和设备更新的要求,应考虑到今后增加设备所需的空间、空调制冷性能及电力和布线等,至少满足今后10年发展的需要。

此外,机房装修重视计算机机房内设备和供配电物料的可靠性,宜采用符合国际标准的进口产品或国内优质标准的产品,技术性能和安装工艺均符合甚至超过国家标准,以确保系统运行稳定,使故障率达到最低。

此外,本机房与过道相邻,拟以玻璃墙隔断,因此隔音处理是本工程重点之一。

1.3.1 防静电设计静电是计算机系统发生最频繁、最难消除的危害之一。

针对不同的静电产生原因,可有针对性地采取静电防护措施,如接地与屏蔽,在装修材料上选用导电性能好的材料等,尽量减少静电的产生。

1.3.2 防尘设计灰尘落在电子插件上,会产生尘膜,即影响散热又影响绝缘效果甚至发生短路。

同时灰尘也增加元件表面的热阻,导致元件过热而烧毁。

因此装修时应采用不起尘的装修材料,地板下空气循环区域进行防尘处理,刷防尘涂料和防静电漆等,以此保证机房洁净度。

1.3.3 防鼠虫害设计机房在大楼一层,容易发生蚂蚁、老鼠等小动物侵入室内咬坏电线电缆,或者串入室内造成电源或信号电路短路,引起相应保护装置动作,使计算机出现意外事故的问题。

同时由于这些小动物出入在一些隐蔽环境中,对检修也带来一定的困难。

因此,机房装修时应注意放鼠虫害设计。

1.3.4 防火设计根据《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本工程机房区域所用材料均应注意防火,主机房不同部分的隔墙与主机房与大楼过道等之间隔墙宜采用防火玻璃隔断。

对于本工程中不可避免使用的木质材料刷防火涂料。

2.1平面布局环境科学楼机房总面积约93m2(按照实际勘测数据为准),建成后主要划分为设备间和工作间两个区域,其中设备间长约8米,宽约8米,高度近3米,面积约64 m2(按照实际勘测数据为准),工作间长8米,宽3.6米,高度近3米,面积约,29 m2(按照实际勘测数据为准),机房平面布局示意图如图1所示。

设备间设置三个功能分区:主机室(约34 m2)、配电室(约18 m2)和缓冲室(约12 m2),而工作间设置状态监控、数据交换和分析等不同功能分区。

主机室是服务器、机柜等重要计算设备安装的场地,机房内现有机柜7个,新建后主机房将扩增到10台机柜。

配电室摆放UPS、电池柜、配电柜和精密空调等辅助设备,缓冲室则摆放工具柜、机房消防无管网灭火器材等设备,同时亦为人员进入机房前的准备空间。

工作间为工作人员科研场所,为监控机房设备运行情况以及日常工作所用。

图1. 环境科学楼机房平面示意图本工程装修材料按照《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机房标准进行设计和施工,采用国内高品质的产品。

室内装修设计选用材料的防火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耐火等级为A 级或B1级,环保要求E0级,气密性好、不起尘、易清洁、在温度和湿度变化作用下变形小,整体效果达到简明、淡雅、柔和,有利于工作人员的自身健康。

以下是对本次工程机房装修材料的具体说明。

2.2.1天花安装工程机房顶棚装修采用吊顶方式,在吊顶以上到顶棚的空间做为机房的静压回风风库,同时,该空间中还需布置通风管道,安装固定照明灯具及走线和安装固定各类风口。

机房顶棚材料必须防尘、防火、防潮、吸音、降低电磁干扰。

设备间和工作间可采用不同吊顶模式和材料,施工后要求设备间与工作间吊顶以上到顶棚的空间完全隔断,且能随时实现设备间不同区域顶棚的有效隔断,以提高回风效率并增加机房的延展性等。

2.2.2 抗静电地板机房工程的技术施工中,机房地面工程是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本机房设备间机房地板应采用具有可拆卸性的抗静电活动地板,防火性能为国家A级,风口地板要求通风率达22%。

工作间宜同样铺设抗静电地板,施工后要求设备间防静电地板比工作间平面略高,并完全隔断设备间与工作间地板以下空间,仅余各种线路管道。

为方便大型设备进出,缓冲室进门处设置为斜坡,坡度小于12o,至门口与外地面齐平。

活动地板下的地表面应进行防潮、防尘处理并铺设静电泄漏地网。

2.2.3隔墙及墙面工程本工程范围内结构墙及柱面均应具有保温、防尘、防热辐射、防污、防静电、易清理等性能,彩钢板饰面等为可行手段。

设备间内分区隔断均采用单片铯钾防火玻璃隔断以满足耐火极限的要求。

所有隔断上采用的门均为铯钾防火玻璃带框密闭门,由正规厂家加工制作,并具有正规的检测报告。

门体规格应保证弱电机房内最大设备的进出,同时考虑操作的可靠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