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聚苯板外墙外保温系统验收及检验细则

聚苯板外墙外保温系统验收及检验细则

1、适用范围本细则适用于新建居住建筑混凝土和砌体结构外墙外保温工程。

2、检测、评定依据:2.1《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 JGJ144-20042.2《膨胀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 JGJ149-20032.3《泡沫塑料和橡胶表观(体积)密度的测定》 GB/T6343-19952.4《绝热材料稳态热阻及有关特性》 GB10294-19882.5《硬质泡沫塑料压缩试验方法》 GB8813-882.6《硬质泡沫塑料尺寸稳定性试验方法》 GB8811-19882.7《建筑工程饰面砖粘结强度检验标准》 JGJ110-20082.8 墙体保温用膨胀聚苯乙烯板胶粘剂 JC/T992-20062.9外墙外保温用膨胀聚苯乙烯板抹面胶浆 JC/T993-20063、仪器设备:402型电热鼓风干燥箱;WDW-20E微机控制电子式万能试验机;DJM-5铆钉、隔热材料粘结强度拉拔仪(含位移计);恒温恒湿养护箱;CD-DR-3030导热系数测定仪;CD-QGQ苯板切割机。

4、检验方法4.1系统类别:2.1 EPS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2.2 胶粉EPS颗粒保温浆料外墙外保温系统;2.3 EPS板现浇混凝土外墙外保温系统;2.4 EPS钢丝网架板现浇混凝土外墙外保温系统;2.5 机械固定EPS钢丝网架板外墙外保温系统;5.检测项目、性能要求及试样数量5.1系统性能要求:针对不同类别的系统还应进行以下项目的检测:(1)EPS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基层与胶粘剂的(现场)拉伸粘结强度:试样数量5处,尺寸现场制做3~4dm2(约20*20cm),胶粘剂厚度为5~8m,干燥后切割成100*100mm的尺寸。

粘结强度≥0.3MPa,并且粘结界面脱开面积不应大于50%。

(2)胶粉EPS颗粒保温浆料外墙外保温系统:a.(现场)抗拉强度:试样数量5处,(试样由基层+界面砂浆层+保温层+抹面层组成)切割成尺寸为100*100mm的试件,抗拉强度≥0.1MPa,并且破坏部位不得位于各层界面。

b.(现场取样)干密度:胶粉EPS颗粒保温浆料干密度不应大于250kg/m3,并且不应小于180 kg/m3。

c. (现场)保温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有负偏差。

(3)EPS板现浇混凝土外墙外保温系统:(无网现浇系统)(现场)拉伸粘结强度:试样数量9点,试样尺寸100*100mm,现场粘结强度≥0.1MPa,并且破坏部位应位于EPS板内。

(4)机械固定EPS钢丝网架板外墙外保温系统:单个锚栓拔出力:试样数量10件,应符合设计要求。

(5).系统抗冲结性能(现场):选取冲击点10个,根据抹面层和饰面层性能的不同而选取冲击点,且不要选在局部增强区域和玻纤网搭接部位。

建筑物首层墙面能以及门窗口等易受碰撞部位:10J级;建筑物二层以上墙面等不易受碰撞部位:3J级。

(6)胶粘剂a.胶粘剂与水泥砂浆的拉伸粘结强度:试样数量5个,试样尺寸70 mm×70 mm ×25 mm,40 mm×40 mm ×20 mm。

在干燥状态下不得小于0.6MPa,浸水状态48h不得小于0.4MPa。

b. 胶粘剂与EPS板的拉伸粘结强度:试样数量5个,试样尺寸100*100*50mm。

在干燥状态和浸水48h后均不得小于0.1 MPa,并且破坏部位应位于EPS板内。

(7)玻纤网a.玻纤网耐碱拉伸断裂强力:试样数量经向和纬向各20片,试样尺寸300*50mm。

玻纤网经向和纬向耐碱拉伸断裂强力均不得小于750N/50㎜。

b.玻纤网耐碱断裂强力保留率:试样数量经向和纬向各20片,试样尺300*50mm。

玻纤网耐碱断裂强力保留率均不得小于50%。

5.2保温系统组成材料的性能要求6.试样制备、养护和状态:6.1 试样应按照生产厂家说明书规定的系统构造和施工方法进行制备。

材料试样应按产品说明书规定进行配制。

6.2 试样养护和状态调节环境条件应为:温度10-25℃,相对湿度不应低于50%。

6.3 试样养护时间应为28d。

7.试验方法:7.1 抗冲击性JGJ144-2004附录A.57.1.1试样由保温层和保护层构成。

试样尺寸不应小于1200㎜×600㎜,保温层厚度不应小于50㎜,玻纤网不得有搭接缝。

试样分为单层网试样和双层网试样。

单层网试样抹面层应铺一层玻纤网,双层网试样抹面层中应铺一层玻纤网和一层加强网。

试样数量:(1)单层网试样:2件,每件分别用于3J级和10J级冲击试验。

(2)双层网试样:2件,每件分别用于3J级和10J级冲击试验。

7.1.2 试验可采用摆动冲击或竖直自由落体冲击方法.摆动冲击方法可直接经过耐候性试验的试验墙体.竖直自由落体冲击方法可直接冲击经过耐候性试验的试验墙体。

竖直自由落体冲击方法按下列步骤进行试验:(1)将试样保护层向上平放于光滑的刚性底板上,使试样紧贴底板。

(2)试样分为3J和10J两级,每级试验冲击10个点。

3J级冲击试验使用质量500g的钢球,在距离试样上表面0.61高度自由降落冲击试样。

10J级冲击试验使用质量为1000g的钢球,在距离试样上表面1.02高度自由降落冲击试样。

冲击点应离开试样边缘至少100㎜,冲击点间距不得少于100㎜。

以冲击点及其周围开裂作为破坏判定标准。

7.1.3 结果判定时,10J级试验10个冲击点中破坏点不超过4个时,判定为10J级。

10J级试验10个冲击点中破坏点超过4个,3J级试验10个冲击点中破坏点不超过4个时,判定为3J 级。

7.2 系统吸水量JGJ144-2004附录A.67.2.1 试样制备应符合下列规定:一种由保温层和抹面层构成,另一种由保温层和保护层构成。

7.2.2 试样尺寸为200㎜×200㎜,保温层厚度为50㎜,抹面层和饰面层厚度应符合受检外保温系统构造规定。

每种试样数量各为3件。

试样周边涂密封材料密封。

7.2.3 试验步骤应符合下列规定:(1)测量试样面积A;(2)称量试样初始重量m0;(3)使试样抹面层或保护层朝下浸入水中并使表面完全湿润。

分别浸泡1h和24h后取出,在1min内擦去表面水分,称量吸水后的重量m 。

7.2.4 系统吸水量应按下式进行计算;)/AM = (m-m式中:M —系统吸水量,㎏/㎡;m —试样吸水后的重量,㎏;m0—试样初始重量,㎏;A —试样面积,㎡;7.2.5 试验结果以3个试验数据的算术平均值表示。

7.3 系统耐冻融性能JGJ144-2004附录A.47.3.1 当采用以纯聚合物为粘结基料的材料做饰面涂层时,应对以下两种试样进行试验:(1)由保温层和抹面层构成(不包含饰面层)的试样;(2)由保温层和保护层构成(包含饰面层)的试样;当饰面层材料不是以纯聚合物为粘结基料的材料时,试样应包含饰面层。

如果不只使用一种饰面材料,应按不同种类的饰面材料分别制样。

如果仅颗粒大小不同,可视为同种类材料。

试样尺寸为500㎜×500㎜。

试样数量为3件。

7.3.2.试验步骤应符合下列规定:(1)冻融循环30次,每次24h。

在(20±2)℃试样浸泡8h。

试样浸入水中时,应使抹面层或保护层朝下,使抹面层浸入水中,并排除试样表面气泡;在(-20±2)℃冰箱中冷冻16h。

试验期间如需中断试验,试样应置入冰箱内在(-20±2)℃下存放。

(2)结果与判定:每3次循环后观察试样是否出现裂缝、空鼓、脱落等情况,并做记录。

(3)试验结束后,状态调节7d,按6.9.2规定检验拉伸粘结强度。

7.4 EPS板密度 GB/T6343-1995胶粉EPS颗粒保温浆料干密度:(70℃恒重)7.4.1试样尺寸(100±1)㎜×(100±1)㎜×原厚或(50±1)㎜,试样数量为硬质5个,半硬质或软质材料3个。

7.4.2状态调节:材料制成后,应至少放置72h,才能进行测试。

试样应在下列任一种环境中至少进行16h的状态调节。

a.温度23±2℃,相对湿度50±5%;b.温度27±2℃,相对湿度65±5%;c.干燥器中,23±2℃或27±2℃。

6.4.3试验步骤:a.按GB6342的规定测量试样的尺寸:测量的位置取决于试样的形状和尺寸,但测量至少5点,为了得到一个可靠的平均值,测量点尽可能分散些。

取每一点上三个读数的中值,并用5个或5个以上的中值计算平均值。

用游标卡尺测量时,应逐步地将游标卡尺预先调节至较小的尺寸,并将其测量面对准试样,当游标卡尺的测量面恰好接触试样表面而不压缩或损伤试样时,调节完成,读数修约至0.2mm;用金属直尺或金属卷尺测量时,不应使材料变形或损伤,读数修约至1mm;b.称重试样,精确到0.5%;c.计算:表观(体积)密度,取其平均值,并精确到0.1㎏/m3;=m/v×106(1)ρa式中:ρa —表观(体积)密度,㎏/m3;M —试样的质量,g;V —试样的体积,㎜3密度低于30kg/m3的闭孔泡沫材料的表观密度应用式(2)计算:ρ=(m+m a)/v×106(2)a式中:ρa —表观(体积)密度, kg/m3M —试样的质量g;m a —排出空气的质量,g;v —试样的体积mm3注:m a指在常压和一定温度时的空气密度(g/mm3)乘以试样体积(mm3)。

空气密度:压力101 325Pa(760mmHg)温度23℃ 1.220×10-6g/mm3温度27℃ 1.1955×10-6g/mm3标准偏差估计值S由(3)计算,并取二位有效数字。

S= ∑X2-n X 2n-1式中:S —标准偏差估计值X —单个测试值X —一组试样的算术平均值N —测定个数7.4.4 结果判定:以3个(5个)试件表观密度的平均值表示,并计算标准偏差估计值,对密度低于30kg/m3的闭孔泡沫材料,测其表观密度要考虑修正值,并详述试验时的环境温度、压力和相对湿度。

7.5导热系数:GB10294-19887.5.1按GB/T10294规定进行。

试样数量2个。

传热过程根试件的温差有关,应按照测定目的选择温差:a.按照材料产品标准中要求;b.按被测量试件或样品的使用条件(委托要求);c.确定温度与热性质之间的关系时,温差尽可能小(5~10K);d.当要求试件内的传质减到最小时,按测定温差所需的准确度选择最低的温差。

7.5.2设备温度要求:测量仪表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应不低于温差的±0.2%,加热功率测量的误差应小于±0.1%。

7.5.3厚度的测量:准确度应优于±0.5%。

由于热膨胀和板的压力,试件的厚度可能变化,建议在装置里、在实际的测定温度和压力下测量试件厚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