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单片机技术应用与实践 习题-选择

单片机技术应用与实践 习题-选择

单片机技术应用与实践习题1. 单片机基础知识1.1 单片机学习的意义与方法1.2 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结构(1)一台微型计算机基本包含了(ABCD)等部件。

(多选)(A)主机(B)显示器(C)键盘鼠标(D)软件(2)主机内的主板通常由(ABCD )等部件组成。

(多选)(A)微处理器(B)内存(C)I/O接口(D)总线(3)软件不属于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结构。

(×)1.3 单片机的概念与特点(1)单片机的基本组成包括(B )。

(A)CPU、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B)CPU、存储器、I/O接口(C)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I/O接口(D)CPU、输入输出设备、I/O接口(2)同一型号的单片机,若采用不同封装,则引脚数必须保持一致。

(×)(3)国际上对单片机通用的称呼为(C)。

(A)CPU (B)SCMC (C)MCU (D)IC(4)下列属于单片机通用的特点有(ABCD)。

(A)小巧灵活,成本低,易产品化;(B)集成度高,可靠性高,适应温度范围宽;(C)易扩展,控制能力强;(D)可方便的实现多机和分布式控制系统;1.4 单片机的发展(1)MCS-51是( B )位的单片机。

(A)4 (B)8 (C)16 (D)32(2)下列单片机中,不属于51内核的是(D)。

(A)AT89S52 (B)P89C51 (C)STC12C5A60S2 (D)PIC16F1527(3)Microchip的PIC系列单片机特点是(抗干扰能力强),TI的MSP430系列单片机特点是(低功耗)。

(4)51单片机按指令集分属于(A),按存储结构分属于(C)。

(A)CISC (B)RISC (C)哈佛结构(D)冯诺依曼结构1.5 单片机的应用(1)单片机的CPU能处理什么信号?(A )(A)数字信号(B)模拟信号(C)数字和模拟信号(D)非数字、非模拟信号(2)模拟信号须经(B)后才能送入单片机。

(A)模拟信号处理电路(B)模数转换器(C)数字信号处理电路(D)数模转换器(3)下列输入输出设备中,属于数字输入的有(A),属于数字输出的有(BC),属于模拟输入的有(DE),属于模拟输出的有(F)。

(不定项选择)(A)按键(B)Led (C)LCD (D)麦克风(E)温度传感器(F)直流电机1.6 数制转换(1)十进制数123转换为二进制( D )。

(A)1011101 (B)1011101B (C)1111011 (D)1111011B(2)二进制数0110 1101B转换为十进制(C )。

(A)69 (B)73 (C)109 (D)137(3)下列二进制与十六进制的等式错误的是(D )。

(A)1011 0110B = 0xB6 (B)0110 1101B = 0x6D(C)1101 1111B = 0xDF (D)0111 1011B = 0x7A1.7 数的运算(1)下列二进制的运算错误的是(A ),结果仅保留8位二进制。

(A)1010 1110B + 1001 1010B = 1010 0100B(B)1011 0001B – 0111 1110B = 0011 0011B(C)1101 1011B & 1110 0011B = 1100 0011B(D)1100 1010B | 1101 1100B = 1101 1110B(2)已知下列二进制数X、Y,试求X + Y、X – Y(8位字长,结果保留8位二进制)。

(A)X = 1101 1010B,Y = 1001 0101B;X + Y = (0110 1111B);X – Y = (0100 0101B);(B)X = 1110 0110B,Y = 0101 1001B;X + Y = (0011 1111B);X – Y = (1000 1101B);(3)已知下列十六进制数X、Y,试求X + Y、X – Y、X & Y、X | Y、X⊕Y。

(8位字长,结果保留2位十六进制)。

(A)X = 29H,Y = 54H;X + Y = (7DH);X – Y = (D5H);X & Y = (00H)、X | Y = (7DH)、X= (D6H)、X⊕Y = (7DH);(B)X = ABH,Y = 78H;X + Y = (23H);X – Y = (33H);X & Y = (28H)、X | Y = (FBH)、X= (54H)、X⊕Y = (D3H);1.8 数的表示(1)补码为0010 0100B的数,其真值为(B )。

(A)34 (B)36 (C)38 (D)40(2)-6的原码为(E),反码为(F),补码为(G)。

(A)10110B (B)11001B (C)11010B (D)0111 1001B(E)1000 0110B (F)1111 1001B (H)1111 0110B (G)1111 1010B(3)求下列各数的原码、反码和补码(8位字长)。

(A)[+36]原= (0010 0100B);[+36]反= (0010 0100B);[+36]补= (0010 0100B);(B)[-25]原= (1001 1001B);[-25]反= (1110 0110B);[-25]补= (1110 0111B);(C)[+99]原= (0110 0011B);[+99]反= (0110 0011B);[+99]补= (0110 0011B);(D)[-88]原= (1101 1000B);[-88]反= (1010 0111B);[-88]补= (1010 1000B);(4)78的压缩BCD码为(0111 1000)B,该BCD码转换成十六进制为(78H)。

1.9 字符的表示(1)字符‘0’的ASCII码值为(C )。

(A)0 (B)30 (C)0x30 (D)0x48(2)字符‘a’的ASCII码值为(0x61),字符‘@’的ASCII码值为(0x40)。

2. 单片机的基本原理2.1 Intel 51系列单片机简介(1)下列部件中,( E )不是MCS-51中固有的。

(A)振荡器(B)CPU (C)ROM (D)RAM (E)模/数转换器(F)定时/计数器(G)中断系统(H)I/O接口(I)串行口(2)51单片机的51子系列内部RAM有(A),52子系列内部RAM有(B)。

(A)128B (B)256B (C)4kB (D)8kB (E)64kB(3)在单片机内部是由(内部总线)连接各个部件的。

2.2 中央处理器CPU(1)CPU由(B )和(C )两大部分组成。

(A)算术逻辑单元(B)运算部件(C)控制部件(D)指令寄存器(2)CPU中使用最频繁的寄存器是(A),管理指令执行次序的寄存器是(D)。

(A)A (B)B (C)PSW (D)PC(3)指令的执行步骤是(取指)、(译码)、(执行)。

2.2.1 程序状态字PSW(1)标志寄存器PSW用于保存指令执行结果,其中C为(进位位),AC为(辅助进位位),OV为(溢出位),P为(奇偶校验位)。

(2)满足条件(BC),则OV置1。

(多选)(A)ACC.7向更高位进位,ACC.6向ACC.7进位;(B)ACC.7向更高位进位,ACC.6未向ACC.7进位;(C)ACC.7未向更高位进位,ACC.6向ACC.7进位;(D)ACC.7未向更高位进位,ACC.6未向ACC.7进位;(3)0x6A + 0x7B执行后,C为(A),AC为(B),OV为(B),P为(B)。

(A)0 (B)1(4)0x99 + 0x48执行后,C为(A ),AC为( B ),OV为(A ),P为( A )。

(A)0 (B)12.2.2 程序执行过程(1)下列功能中(C )不是程序计数器PC的功能。

(A)复位功能(B)自动加1 (C)自动减1 (D)直接置位功能(2)MCS-51单片机存放当前正在执行的指令地址的寄存器是(B)。

(A)指令寄存器(B)地址寄存器(C)程序计数器(D)状态寄存器2.3 存储器(1)下列特点中,属于ROM的有(ACDG ),属于RAM的有(BEF )。

(多选)(A)存放程序(B)存放数据(C)存放常数表格(D)运行时只读(E)可读可写(F)掉电后数据丢失(G)掉电数据不丢失(2)常见的ROM类型有(ABCDE)。

(多选)(A)掩模ROM (B)PROM (C)EPROM (D)EEPROM (E)FLASH(3)RAM通常分为(静态RAM)和(动态RAM)两种。

2.3.1 程序存储器编址(1)8051 ROM的寻址能力可达( D )。

(A)4kB (B)8kB (C)16kB (D)64kB(2)程序计数器PC用来存放(D)。

(A)指令(B)上一条的指令地址(C)正在执行的指令地址(D)下一条的指令地址(3)对于8031单片机,EA引脚必须(B)。

(A)接地(B)接电源(C)悬空(D)接上拉电阻(4)对于8051单片机,EA引脚接了高电平,程序从(A)地址为0000H的单元开始执行,当执行到地址为1000H的单元时,从(B)地址为(D)开始执行。

(A)片内ROM (B)片外ROM (C)0000H (D)1000H(5)MCS-51的ROM中存在7个特殊地址,是用于(复位)和(中断)的。

2.3.2 数据存储器编址(1)8051 片内RAM的寻址能力可达(F )B,其地址为(A )位;片外RAM的寻址能力可达(D )kB,其地址为(B )位。

(A)8 (B)16 (C)32 (D)64 (E)128 (F)256 (2)堆栈中,数据存取的原则是(B)。

(A)先进先出,后进后出(B)先进后出,后进先出(C)依次进出(D)根据数据地址进出(3)堆栈指针SP的内容是(B)。

(A)堆栈顶部数据(B)堆栈顶部地址(C)堆栈底部数据(D)堆栈底部地址(E)堆栈地址(F)堆栈数据(4)单片机扩展片外器件时,可以占用(D )空间。

(A)片内ROM (B)片外ROM (C)片内RAM (D)片外RAM(5)关于数据指针DPTR的说法,错误的是(B)。

(A)主要用于存放一个16位的地址;(B)主要用于存放一个16位的数据;(C)由两个8位的寄存器组成(D)主要用于访问外部存储器2.4 输入/输出接口(1)51单片机引脚中,用于输入/输出的引脚有(C)个。

(A)4 (B)8 (C)32 (D)256(2)P0 – P3是51单片机的并行I/O口,它们共有的功能是(A ),其中P0口的第二功能是(E ),P2口的第二功能是(B )。

(A)通用I/O口(B)高8位地址总线(C)低8位地址总线(D)数据总线(E)低8位地址总线与数据总线分时复用(3)在并行扩展外部存储器时,I/O口中传送低8位地址的(A),传送高8位地址的是(C),传送8位数据的是(A);常用于第二功能的是(D),用户真正能使用的I/O通常只有(B)。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