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植物学复习思考题 .11知识讲解

植物学复习思考题 .11知识讲解

植物学复习思考题
2017.11
《植物学》复习思考题一、单项选择题
二、判断题
三、名词解释
四、填空题
五、简答题
进化的性状(不少于三方面),比被子植物原始的性状(不少于三方面)(1)产生种子;
(2)出现花粉管;
(3)孢子体发达,占绝对优势,配子体则十分简化,不能独立生活;
(4)颈卵器结构简化。

原始性状主要表现在:
(1)种子裸露;
(2)一些种类精子具有鞭毛;
(3)尚有结构简化的颈卵器;
(4)单受精;
(5)多数植物的木质部中,只有管胞,而无导管和纤维,韧皮部中,只有筛胞,而无筛管和伴胞;
(6)无真正的花。

比较蕨类植物与裸子植物特征,哪一类群植物更为适应陆生生活?(1)蕨类植物特征:其生活史为孢子体占优势,配子体也能独立生活的异形世代交替;植物体(孢子体)有了真正的根茎叶分化,根为不定根,植物体内有真正输导组织;有性生殖必须借助水;不形成种子。

(2)裸子植物特征:其生活史为孢子体占优势,配子体寄生在孢子体上的异形世代交替;植物体(孢子体)有了真正的根茎叶分化,有发达的主根,植物体内有真正输导组织;受精过程摆脱了水;形成种子。

由此可见,裸子植物的孢子体发达,并且有了真正的根茎叶分化和发达的主根,有了发达的输导组织,受精过程摆脱了水,种子的产生使新一代植物体受到更好的保护,更能适应环境,因此更为适应陆生生活。

试述双受精后子房及胚珠各部分的变化和结果。

双子叶植物根内皮层有何特点?有何重要生理功能?双子叶植物根的内皮层位于皮层最内侧,包被在维管柱外,细胞排列紧密,没有细胞间隙,其径向壁和上下横壁上有木质素和木栓质沉积,呈带状加厚,即凯氏带,凯氏带区域的质膜厚而平直,紧贴细胞壁,当发生质壁分离时,凯氏带区与质膜能紧紧地融合在一起。

凯氏带阻断了皮层与维管柱之间的质外体运输途径,犹如生理栅栏和阀门一样,控制着营养物质和水分吸收,防止有害物质进入,并维持从土壤到维管组织的渗透梯度,使水和溶质源源不断地进入导管,同时也可阻止维管柱内的溶质倒流。

对根执行吸收生理功能意义重大。

以三细胞花粉粒为例,说明被子植物雄配子体的发育过程(从孢原细胞开始),在花粉粒发育过程中花药壁各层经历了哪些变化并具有哪些重要作用?(1)孢原细胞(有丝分裂)→造孢细胞→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四分体→(胼胝质壁解体)→小孢子(单核花粉粒)(2次有丝分裂)→三细胞花粉粒,包括一个营养细胞和沉浸在其细胞质中的两个精子
(2)发育过程中花药壁的变化和功能:
1)表皮—残留,保护
2)药室内壁-----纤维层,提供营养,花药发育成熟时与花药开裂有关
3)中层------解体消失,提供营养
4)绒毡层----解体消失,提供营养,为花粉粒正常发育提供物质并与之正常发育5)有关的物质如胼胝质酶,构成花粉粒壁的物质孢粉素、蛋白质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