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印刷流程与工艺

印刷流程与工艺

从1845年起,大约经历了一个世纪,各工业发达国家都 相继完成了印刷工业的机械化进程。 三、现代印刷技术 进入21世纪,印刷技术发展的整体趋势是逐渐走向数字化, 印刷的概念和含义更加宽泛,从原来对原稿的复制工艺演变 成为一种“视觉再现”的过程。
印刷流程与工艺
Printing processes and technology
印刷流程与工艺
Printing processes and technology
第一章 印刷综述
第六节 印刷的工艺流程
一、印刷前的设计与制作
1. 印刷设计与制作
2. 标准付印样的要求
标准付印样是符合印刷标准的印刷文件, 对于印刷出高品质的印刷品很重要,在印刷 设计之前要注意以下几点: (1)检查页面是否正确。 (2)正确确定扫描精密度及放大倍数。 (3)必须定义“出血”位置和尺寸。 (4)网点设置最小3%,最大97%。 (5)彩色印刷中如果有大面积的纯黑色底,
印刷流程与工艺
Printing processes and technology
第二章 印前工艺
第一节 原稿的数字化处理
一、图像原稿的输入原理和操作方法
1. 图像扫描仪的分类 (1)按结构划分可将扫描仪分为滚筒扫描仪和平台扫描仪。 (2)按功能划分可将扫描仪分为彩色和黑白扫描仪、反射和透射扫描仪、网点拷 贝扫描仪等。
印刷流程与工艺
Printing processes and technology
第一章 印刷综述
第四节 印刷工程与相关学科 一、印刷工程
印刷工程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比较强的专业工程,它主要研究印刷科学 的基础理论和相关的技术。 二、印刷工程与相关学科的联系 1. 印刷工程与颜色科学的联系 2. 印刷工程与计算机科学技术的联系 3. 印刷工程与化学的联系 4. 印刷工程与机械和电子学的联系 5. 印刷工程与美学的联系
建议使用K100、C30。 (6)在杂色图案上印刷反白字或反白色细线,
尽量使用线条明显的字体。 (7)字体输出前要转为位图。 (8)不要使用Hair Line的线。
(9)文件色彩模式必须是CMYK模式或灰度 模式。
(10)删除没有用的元素。
3. 制版
二、印刷过程的实施
三、印刷后的加工工艺
印刷机印刷出的半成品通过印后加工工 艺加工成印刷成品。其中的工艺方法多种多 样,主要有上光、烫印、压痕、起凸、模切、 覆膜、压光、吸塑、粘裱、折页、配帖、打 捆、分本、装订等。
印刷流程与工艺
Printing processes and technology
第二章 印前工艺
第三节 印前图形处理
一、彩色图形印刷处理的原则 在图形色彩复制的过程中,色彩信息也必须经历“分解”和“合成”的过程。
由于图形原稿中色彩的区分与对象的区分是对应的,不同色彩之间往往有明显的 界限,所以在传统的图形分色中,不同于连续调原稿的照相分色,色彩信息往往 不是利用滤色镜分色原理将其分解为原色,而是通过人工手涂分色。
2. 图像扫描仪的基本性能 (1)分辨率 (2)光学密度识别动态范围
3. 图像扫描仪的工作原理 (1)滚筒扫描仪的工作原理 (2)平台扫描仪的工作原理
4. 滚筒扫描仪和平台扫描仪的比较 (1)扫描方式不同 (2)最高密度范围不同 (3)图像清晰度不同 (4)图像细腻程度不同 (5)性价比不同 (6)扫描对象不同
第二章 印前工艺
第二节 印前文字信息处理
一、文字排版的基础知识 1. 文字字体 (1)汉字字体 (2)外文字体 2. 印刷文字的大小 (1)号数制 (2)点数制 3. 印刷文字的字形、行距和字距 (1)文字的字形 (2)文字的行距 (3)文字的字距
二、版面设计与排版规格 1. 开本的大小 2. 正文 3. 标题 4. 书眉 5. 文字排版中的禁排规定
三、数字打样
数字打样是以数字出版印刷系统为基础,在出版印刷生产过程中 按照出版印刷生产标准与规范处理好的页面图文信息,使用数据信息 直接输出模拟印刷的样张。
印刷流程与工艺
Printing processes and technology
第二章 印前工艺
第六节 光栅图像处理器
光栅图像处理器RIP是英文Raster Image Processor 的缩写,它是从印前
4. 扫描仪模式的设置
(1)设置扫描模式
(2)设置黑白场
(3)设定反差系数。反差系数
(4)校正扫描图像的色彩和层次
(5)清晰度调节
5. 印刷品原稿的扫描 扫描印刷品原稿时应选择去网处
理,由于印刷品是由网点所组成的, 再复制是在原有的网点基础上进行的, 此时就会产生干涉图形。
印刷流程与工艺
Printing processes and technology
二、传统打样
1. 传统打样的优点 (1)能够降低一部分成本。 (2)通过打样可以发现潜在的问题,如龟纹、版式和字体等问题。 (3)在对专色和金属色打样时,效果与生产结果一样。 2. 传统打样的缺点 (1)技术含量高,劳动强度大。 (2)需要较高的投资。 (3)设计的工序多,成本高,打样时间长。 (4)如果有较多的修改,就要重新输出胶片,并重新打样,手续繁 琐,耗费时间长。
第一章 印刷综述
第二节 印刷的定义和特点
一、印刷的定义 《现代印刷术语》中将印刷定义为:印刷是使用印版或其他方式将原稿上的图
文信息转移到承印物上的工艺技术。 二、印刷的特点
具体来讲,印刷的特点主要有: (1)大众性 (2)政治性 (3)严肃性 (4)机密性 (5)工业性 (6)科学性 (7)技术性 (8)艺术性
版面处理到输出胶片或印版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它关系到输出的质量
和速度,甚至整个系统的运行环境,是整个系统的核心。
一、光栅图像处理器RIP的分类
RIP通常分为硬件RIP和软件RIP两种,也有软硬结合的RIP。
二、光栅图像处理器RIP的工作方式
硬件RIP的工作方式一般比较简单,通常采用网络打印方式,没有预视功能;
而软件RIP接收页面数据的方式比较灵活,有网络打印方式,也可以直接解释由
组版软件形成的PS文件,还可以采用批处理的方式解释PS文件。
三、光栅图像处理器RIP的主要技术指标
(1)PostScript的兼容性
(2)解释速度
(3)加网质量
(4)支持汉字
(5)操作界面和功能
(6)支持网络打印
(7)预视功能
(8)拼版输出功能
印刷流程与工艺
Printing processes and technology
第二章 印前工艺
第七节 输出
一、数字化印刷文件的输出方式
1. 打印机输出 (1)激光打印机 (2)彩色喷墨打印机
(2)计算机在传统印版上成像 4. 计算机直接在印刷机上输出印刷品
(3)热转换打印机
(4)数码打印机
2. 激光照排机的胶片输出
二、数字图形处理的工艺流程 数字印前的图形可以是由专门的设计人员利用图形处理软件(如Illustrator、
FreeHand等)设计绘制而成;也可以由其他的绘图软件绘制之后存储成印刷软件 可以接受的格式文件备用;还可以将手工绘制的图形原稿利用扫描仪输入数字图 像文件,在图形处理软件中打开,矢量化之后形成图形文件。经印前图形软件处 理之后的图形通常存储成下一步组版软件可以接受的AL(Illustrator图形处理软件 的专用格式)或EPS格式的文件,准备参加组版;也可以利用输出设备(如数字 打样机激光照排机
(2)外滚筒式激光照排机
(3)内滚筒式激光照排机
3. 计算机直接制版机输出印版
(1)CTP的特点。
1)节省印刷时间
2)提高印刷质量
3)降低印刷成本
4)有利于环保
5)能输出各种幅面的印版,满足印刷机要求
印刷流程与工艺
Printing processes and technology
第五章 印刷质量控制 第一节 印刷质量概述 第二节 影响印刷质量的主要参数 第三节 印刷质量的控制方法 第四节 密度和色度的测量 第五节 印刷标准及应用
印刷流程与工艺
Printing processes and technology
第一章 印刷综述
第一节 印刷的发展简史
一、古代印刷技术 1.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第二章 印前工艺
第一节 原稿的数字化处理
三、图像原稿的扫描输入
1. 扫描分辨率设置的原则 (1)“输出决定输入”的原则 (2)扫描时对图像放大 (3)用光学分辨率扫描 (4)整数扫描 2. 图像的放大和缩小处理 3. 扫描仪的操作方法与步骤
扫描仪的种类和品牌繁多,但扫 描仪操作方法和步骤基本相同,一般 都是“开启扫描仪电源→放置原稿→ 启动扫描软件→扫描”的过程。
印刷流程与工艺
Printing processes and technology
第二章 印前工艺
第一节 原稿的数字化处理 二、数码相机的图像输入 1. 数码相机的工作原理 2. 数码相机的性能 (1)分辨率 (2)色位深度 (3)焦距长度 (4)高宽比
印刷流程与工艺
Printing processes and technology
印刷流程与工艺
Printing processes and technology
印刷流程与工艺
Printing processes and technology
目录
第一章 印刷综述 第一节 印刷的发展简史 第二节 印刷的定义和特点 第三节 印刷的分类 第四节 印刷工程与相关学科 第五节 印刷的要素 第六节 印刷的工艺流程
第二章 印前工艺 第一节 原稿的数字化处理 第二节 印前文字信息处理 第三节 印前图形处理 第四节 组版工艺 第五节 打样 第六节 光栅图像处理器 第七节 输出 第八节 印前处理技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