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的降水

中国的降水

教师: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属非季风区,降水自然就少了。古诗中曾说: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如果把这里的春风理解为夏季风,那可是再恰当也不过了。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51页读一读中给出的材料:我国降水量最多和最少的地方。然后对照50页我国降水量分布图,找出它们的位置,试着分析其多和少的原因。
学生阅读、读图、思考、回答:托克逊在西北内陆,因此降水最少;图;(教材第55页)
9.我国干湿地区比较表;(教材第56页)
上一节我们分析了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这一节我们再来分析我国降水的特点。
板书:第三节降水和干湿地区
[学习新知]
教师:首先我们来看一看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
板书:一、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
投影: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教师:这是根据我国各地多年平均降水量而绘制的等降水量线图。请同学们读图分析我国降水量的分布特点。
课题
中国的降水
教学目标
1.学生了解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降水的季节分配规律和年际变化特点,了解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
2.学生学会用等降水量线图、降水量各月柱状图、年降水量变化折线图、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图及各种示意图来理解、分析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和其内在原因。
3.学生通过分析我国降水量的时空分布特点,进一步理解我国各地的气候差异;通过联系实际,认识到自然规律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产生探索自然规律,使人类生活得更美好的想法。
投影:四城市降水量年变化柱状图及四城市降水对比表。
教师:请同学们分析四城市的降水状况,然后填表。
学生读图填表。
教师:通过分析四城市降水柱状图,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各地降水量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大部分地区降水集中于5—9月。从雨季来看,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
板书:季节分析不均匀,多集中于5—9月
教师:我们在前一节分析中国的气温分布时,根据各地气温的状况,划分了温度带。这里,我们也可以划分出干湿地区,只不过不能只根据降水量,还要看蒸发量。因为,干湿状况是相对而言的,若降水量大于蒸发量,一般较湿润;而若蒸发量大于降水量,一般就较干燥。这样,根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定量关系,我们就可以划分干湿地区了。
动画:
教师:请同学们根据雨带推移的特点,结合我国南方和北方雨季的时间和长短,讨论当夏季风强和弱的时候,我国南方和北方的降水量比正常年份多还是少?
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夏季风强时,向北推进速度就快,雨带在南方停留时间就短,江淮梅雨期短,伏旱期长,降水量可能要比正常年份少,而北方雨季加长,降水量就可能较正常年份多,这时南方易旱,北方易涝;夏季风弱时,情况正相反,南方可能降水量加大,而北方降水量加能减少,这时,南方易涝,北方易旱。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本第54页的阅读材料。
学生读图分析
教师;干湿状况与地表植被类型有着密切的关系,请看投影:
投影:干湿地区对比表
教师:请说出各干湿地区的地表植被类型。
学生读表回答。
[小结全课]

【板书设计】
第三节降水和干湿地区
二、我国降水的时间变化
2.年际变化大
三、我国的干湿地区
1.划分依据:降水量蒸发量
2.四个干湿地区
【教学目标】
1.学生掌握我国气候的基本特征。
板书:降水的年际变化大
教师:正是如此。不过一般来说,我国南方地区降水的年际变化比北方稍小一些。再问问大家,既然夏季风的强弱变化造成了我国各地降水的年际变化较大,那么,是夏季风强的时候降水量大呢,还是弱的时候降水量大呢?
学生:夏季风强的时候降水量大,因为,夏季风越强,一般带来的水汽也就越多。
教师:分析得不错。不过,对全国总降水量而言,这种分析是有道理的。但对于某一确定地区,却还要具体分析。
2.我国降水的季节分配有何特点?
3.我国南北方的雨季有何异同?
4.我国东部雨季是如何推移的?
5.什么是梅雨?什么是伏旱?
学生回答。
[导入]
教师:上节我们主要分析了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和时间变化中的季节分配规律。季节分配是指一年之内的情况,那么,不同年份之间又怎样呢?下面,我们就来分析我国降水的年际变化。
2.我国与世界同纬度相近地区气温比较表(教材第57页)
【教学过程】
[复习]
教师:请同学们看课本第56页“做一做”,我们一起来完成这两个问题。
学生练习;解说答案。
[导入]
在学习了我国气温和降水两在气候要素的特点之后,现在我们来分析我国总的气候特征。
板书:第四节气候特征
[学习新知]
投影:北京、广州两地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
教学重点
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
影响因素
教学方法
小组学习、讨论、讲授法
教具
多媒体投影
【教学过程】
知识结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
投影图片:抗洪抢险
提问:根据你的了解,在我国哪些地区,什么时间容易发生洪水?
为什么?
生思考回答
揭示课题
中国的降水
教师:分析我国的降水特点,要从空间和时间两方面来分析。即一是要分析不同地区降水量的分布有何规律,二是要看看各地区在不同时间降水有何变化。
1、读6-10幅图,找出位于中国南方的城市和位于中国北方的城市。
2、指出各城市月降水量超过100毫米的月份,分析中国南方和北方降水季节变化的相同点和明显不同。
3、读6-11幅图,说明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城市不同年份的降水量有无变化,变化大小。
4、归纳中国降水的时间变化特点。
学生分组学习讨论
出示投影:分组汇报学习成果
学生:带来降水的夏季风总的来说,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的。在此过程中形成降雨,显然,开始时水汽最丰沛,降水量也就最多,越向西北内陆,水汽含量越少,降水也就越少了。
教师:分析得很好。实际上,由于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夏季风在向西北运动过程中受到地形阻挡,势力越来越弱,以至于西北内陆地区夏季风很少能影响得到,降水也就很少了。我们一般将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称为季风区,而将夏季风影响不明显的地区称为非季风区。
教师:我国是世界上著名的季风气候区。请看我国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对比。
投影:我国与世界纬度相近地区气温的比较表
学生读表分析,得出结论:我国与世界同纬度地区相比,冬季气温偏低,夏季气温偏高,气温年较差偏大。
教师:是的,陆地上的降水主要来自海洋上产生的水汽。海洋上的水汽随大气的水平运动,也就是风传送到陆地上形成降水。对于我国来说,能从海洋上带来水汽的风是夏季风。
投影:影响我国的夏季风
教师: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主要是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另外还有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请同学们根据夏季风的情况,再来分析我国降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原因。
教师:另外,托克逊所在的吐鲁番盆地是我国陆地上地势最低的地方,夏季气温高,十分干燥,故降水极少;火烧寮位于台湾岛迎向海风的山坡上,易形成地形雨,故降水极多。
过渡:我们分析了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现在我们再来分析我国降水的时间变化规律。首先我们来分析一年中不同季节降水的分配情况。
板书:二、降水的季节分配
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
教师:为什么南北雨季会出现这样的差异呢?(停顿)这得从我国降水的主要机制说起。
板图:
教师边画边讲清锋面的形成、锋面雨和雨带。
(或使用动画:)
教师:随着夏季风的前进和后退,雨带也随之推移。
动画:
教师控制动画进速并解说。(讲清雨带推移进程和东南沿海、长江中下游、华北、东北地区的雨季起始和终止时间,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和伏旱天气)
学生指图回答
学生看30页6-13图和第一自然段讨论简要回答
(教材第50页)
2.影响我国的夏季风;(教材第50页)
3.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示意图;(教材第51页)
4.四城市降水量柱状图(教材第52页)及对比表;
5.锋面雨示意图;(教材第52页)
6.我国东部雨带推移示意图;(教材第52-53页)
7.北京降水年际变化折线图;(教材第54页)
投影:我国东部雨季表
学生填表。
[小结全课]
板书设计
第三节降水和干湿地区
一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
夏季风→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二我国降水的时间变化
1.季节分配不均匀:
(1)降水多集中于5—9月;
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
(2)锋面雨→雨带推移
第二课时
[复习]
问题
1.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是什么?
板书:四、我国的干湿地区
1.划分依据:降水量蒸发量
投影:我国干湿地区划分图
教师:请同学们读图回答问题:
1.我国共分划了哪几个干湿地区?
2.对照课本第50页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分析各干湿地区间的界线各与哪些等降水量线最为接近?
3.找出干湿地区中与降水量出入最大的地方,并分析其原因。(我国东北端的湿润区和海南岛的西部半湿润区,分别与蒸发量的少与多有关)
问题:请同学们说一说北京的气候特点。
学生:北京的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问题:那么广州如何呢?
学生:广州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教师:对于我国大多数地方来说,冬季气温低,降水也少;夏季气温高,降水也多。
问题:请同学们分析我国气候的主要影响因素
学生;气温主要受纬度(冬季)和季风影响,降水主要受季风影响。
板书:三、降水的年际变化
投影:北京市年降水量变化折线图
教师:这是北京市1951—1980年30年的降水量折线图,请同学们根据这幅统计图,回答问题:
1.降水量最多的是哪一年,降水量约多少毫米?
2.降水量最少的是哪一年,降水量约多少毫米?
3.估算一年北京市这30年的平均降水量大约是多少毫米?
4.数一数降水量在平均降水量附近的有几年?高于平均降水量的有几年?低于平均降水量的有几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