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关于动力定位国际组织和标准综述
关于动力定位国际组织和标准综述
3)在受到来自任何方向、风速为50kn (25.8m/s)的风倾力矩作用下,在经受规定的破损 后,复原力矩曲线从与风倾力矩曲线的第1交点至 非保护性进水点或第2交点下的面积与风倾力矩曲 线在该范围内的面积之比不小于2,即图6中
hl>2h2。 4)破损后的平台倾角应小于170; 5)最终水线以上4m范围内的开口应为风雨
目前,国内对 IMCA 的文件不甚了解,设计院 设计、船级社审图、船厂制造、船东应用,都存在 很多问题,隐患很大。而目前动力定位设备供应商
关于动力定位国际组织和标准简介
71
仅仅基于控制和基准这2个领域,即使在这2个方 面某些船型的特殊要求也不一定明了,如上述起重 铺管船就未配置警戒状态信号系统,而按M103文 件是需要的。此外,动力领域的设备供应商基本对 DP系统不了解,特别是DP.2和DP.3如何满足冗
70
上海造船 2010 年第 2 期
动力定位系统的新船,但按 IMCA 文件建造的新船 与 1994 年以前建造的船舶之间却没有区别。
IMCA 指南的最新版反映出: 1) IMO 接受 IMCA M117——关键 DP 人员的 培训和经历; 2) 自 1998 年以来建造的 DP3 级设备船舶所增 加数目; 3) 包括增加使用 DGPS 后已经发生的变化和 发展; 4) 在深海中工作以及关于站位保持所制定的 ISO 标准; 5) 2001 年 IMCA 单独出版了关于双船操作的 增订本(IMCA M161),但现在已作为本出版物 的一部分了。 附录中已包括了关于 DP 事故报告,尚有其他 已出版的材料作为参考文献以及新增的风险分析 实例。 2.1 第 1 章的主要内容 第 1 节“基本思想”规定了许多定义及对 DP 系 统的基本操作要求,例如:最大偏移,位置控制系 统精度,临界偏移,安全工作极限,安全状态,站 位保持等以及设备等级分类。并且对 IMO 所规定 的在位置丧失后果风险分析作了重要的阐述。 第 2 节“动力定位范围”规定了 DP 系统的 3 个 领域:动力、控制和基准的设备以及对冗余的规定。 提出了在 FMEA 故障模式影响分析中应考虑的 3 种 模式,要求对 FMEA 进行定期保持和审查。 第 3 节“动力定位 FMEA 验证试验范围”要求由 第 3 方成文试验结果,操作员、船东、承租人、验 船师和需承担责任的主管机关应可获取试验结果, 作为输入写进操作手册和船舶习惯程序中。 第 4 节“系统能力定义”规定了 DP 能力计算的 工况条件,并用极坐标曲线图表形式显示,以便于 在验证试验和 DP 操作第 1 年中查对核实。 第 5 节“操作、培训和文件编制”规定每艘 DP 船舶必须有 1 本操作手册,它覆盖船舶按此设计和 可能使用的所有工作。对所有 DP 船舶,至少有 3 个级别的 DP 警戒状态(绿色、黄色、红色)。 第 6 节“DP 设备特性”规定了推力装置、发电、 功率管理、配电、位置控制、位置基准、环境传感 器、船舶传感器等设备的基本特性。 第 7 节“气象预防措施”规定了一些具体的要 求。 第 8 节“国际、政府和管理机构的要求”规定了 本指南不得取代船东/操作员的代表以及船长/海上 设施经理的职权和责任。遵照国际避碰规则规定使
0 前言
我国近年来已建成或在设计、建造不少具有动 力定位的船舶,包括:科考船、海监船、起重铺管 船、钻井平台、起重打捞船、半潜船、救生船、平 台供应船、布缆船、航标船、水合物调查船、多功 能海工船等,从 DP1 到 DP3 各种等级都有,计有 近 20 艘。
尽管船东、设计院、船厂及管理部门越来越多 地在讨论动力定位的各种问题,但对动力定位方面 的国际标准等知之甚少。直到 2008 年通过对出口 伊朗的起重铺管船 DP-2 的 FMEA 分析,才知晓动 力 定 位 国 际 组 织 — — 国 际 海 事 承 包 商 协 会 ( The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ractors Association , IMCA)。对 IMCA 出版的一系列有关动力定位方面 的文件的研究分析,特在此作一推荐和介绍。
用号灯和号型以及导航仪器和系统。 第 9 节“培训”规定了可行的形式和需要培训的
人员。 2.2 第 2~10 章的主要内容
这几章针对每种具体船型提出了有个性的设 计思想,冗余要求(与第 1 章第 6 节相同针对各个 设备),通信(分别对语音通信及 3 种 DP 警戒状态 作出具体规定),操作及人员的责任和能力的具体 规定。
上海造船 SHANGHAI SHIPBUILDING 2010,""(2) 0次
相似文献(1条)
1.期刊论文 缪燕华.吴斐文.Miao Yanhua.Wu Feiwen 海洋工程船综合电力系统应用综述 -船舶2009,20(1)
针对近期正在开发的多型海洋工程船,在概括介绍了其船型特点的同时,对其综合电力系统的各个方面作了描述,引荐了与其密切相关的国际性指导文件的主要内容,对了解当前综 合电力系统的发展动态有参考价值,且对处于创新自强的我国海洋工程船的发展有所促进.
2 IMCA M103 Rev.1 2007 介绍
1991 年 IMCA 的前身 DPVOA 首次出版了“动 力定位船舶设计和操作指南”,并由环球海事 (Global Maritime)编制成 103 DPVOA。
该指南使现行规则、操作程序和良好的实践融 为一体。并被定期审查和更新,现在的版本是 IMCA M103。
DGPS 使用指南 IMCA M142 位置基准可靠性研究 IMCA M145 深水钻井 3 种双水声位置基准系
统评论 IMCA M166 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指南 IMCA M174 月女神主动声纳系统 Mark V 定
位系统评论 IMCA M178 FMEA 管理指导 IMCA C001 文件和能力表格导则(所有部
3 IMCA 其他重要文件名称及编号 简介
IMCA M117 关键 DP 人员的培训和经历 IMCA M125 靠近海上平台工作的 DP 船舶安
全界面文件 IMCA M132 1995 年伦敦 IMCA 站位保持研讨
会汇刊摘要 IMCA M140 Rev.1 DP 能力图表的技术说明
书 IMCA M141 DP 控制系统中作为位置基准的
【1】ABS.Rules for Building and Classing—Mobile Offshore Drilling Units(2008)[S].2009.
【2】冯学梅.2x2000t多功能半潜工程船(两方案)CFD计 算分析报告[R】.上海:708研究所,2007.
【3】李欣,吕海宁.2x2000t多功能半潜工程船模型试验 报告[R】.上海: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 室,2008.
4结语
近年来对海洋资源开发的不断深入,使具有海
上平台和结构物拆除、运输、铺管作业、支持与维
氍
修等多功能的起重半潜船越来越受到海洋工程界
采
的广泛关注。本文就这一新船型的研究开发作了分
析和探讨。
【参考文献】
图6柱稳式平台破舱稳性要求
主要破损范围指: 1)假定破损仅限于立柱的四周部分; 2)垂向破损假定发生在水线以下3m和以上 5111之间的任何高度为3m的区域。如果在此区域 内设有水密平台,则应假定在该水密平台以上及以 下两个舱室均发生破损; 3)垂向舱壁一般假定不破损,但如沿立柱外缘 量得的舱壁间距小于该吃水处立柱外缘周长的1/8 时,其中的1个或几个舱壁都应假定不存在;
IMCA 有 2 个核心机构与所有会员相关: 1) 安全、环保和法规; 2) 培训、持证和人员的胜任能力。 协会通过 4 个不同类别的部门组织起来,每个 部门各覆盖着会员们利益的一个特殊领域:潜水、 船舶、海上检验以及遥控操作水下作业的潜水器。 4 个地域性部门使各会员在影响到其当地的地区领 域的争论方面便于工作——美洲深海、亚洲-太平 洋、欧洲和非洲以及中东和印度。
门) IMCA C002 文件和能力表格导则(船舶部)
IMCA C003 文件和能力表格导则(潜水部)
4 建议
动力定位船舶开始于 1960 年代,第 1 艘用于 “尤勒卡”号的钻探船上,即使从 IMCA 及其前身 DPVOA 发展的历史来看,也有 20 多年了,IMCA 的许多文件也在陆续出版,但直至近期,动力定位 也还是一个新兴的产业。而且我国动力定位船舶已 有的发展势头十分可喜。相关的一些工作如能及时 跟进,就能缩短本来不算长的差距。
IMCA M103 修订第 1 版是在 IMCA 船舶部 管理委员会的指导下,由 IMCA 秘书处编制。
1994 年国际海事组织(IMO)的海事安全委员 会批准了“动力定位系统船舶指南”(参见 113IMO/IMO MSC Circ.645),并结合实施 1989 MODU 规则 4.12 作为修订。DPVOA/IMCA 这些指 南的后续版本已反映到 IMO 的文件中。IMO 的指 南适用于 1994 年 7 月 1 日建造或以后建造的具有
1 IMCA 介绍
IMCA 国际组织的前身是动力定位船舶船东协 会(DPVOA),在 1995 年 DPVOA 和近海潜水承包 商协会(Association of Offshore Diving Contractors, AODC)合并组织成了 IMCA。
IMCA 是一个代表海上、船舶和水下工程公司 的国际贸易协会。
[4】毛建辉.2x2000t多功能半潜工程船完整稳性计算【R】. 上海:708研究所,2008.
[5】毛建辉.2x2000t多功能半潜工程船破舱稳性计算【R】. 上海:708研究所,2008.
关于动力定位国际组织和标准综述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被引用次数:
吴斐文 708研究所,上海,200011
IMCA 通过情报札记、实施规则和其他适当的 方法来促进质量、健康、安全、环境和技术标准的 改善。
作者简介:吴斐文,男,研究员。1939 年生。主要从事船 舶电气设计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