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将KMnO溶液调节到酸性时,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A)紫红色褪去(B)绿色加深(C)有棕色沉淀生成(D)溶液变成紫红色且有棕色沉淀生成2. 下列实验仪器中,常用来取用块状固体药品的仪器是()。
(A)药匙(B)试管夹(C)镊子(D)坩埚钳3. 用pH试纸测定某酸溶液的pH值时,正确操作是()。
(A)将pH试纸伸入待测酸溶液的试剂瓶中蘸取酸液。
(B)将待测酸溶液倒入试管中,将pH试纸伸入试管中蘸取酸液。
(C)先将待测液倒在试管中,再用玻璃棒从试管中蘸取酸液沾到pH试纸上。
(D)用玻璃棒从试剂瓶中直接蘸取酸液,然后蘸到pH试纸上。
4. 下列关于减压过滤的说法错误的是()。
(A)胶体沉淀可通过减压过滤进行分离。
(B)滤纸的大小应略小于漏斗内径。
(C)必须用倾析法转移溶液,先转移溶液后转移沉淀。
(D)抽滤结束时,应先拔掉橡皮管,再关减压泵。
5. 实验室常用浓硝酸的摩尔浓度是()mol L S(A)12 (B)14 (C)16 (D)18b6. 下列常用仪器中不能直接用火加热的是()。
(A)蒸发皿(B)表面皿(C)坩埚(D)烧杯7. 某酒精厂不慎将酒精滴漏到某种化学品上而酿成火灾,该化学品可能是()(A)KMnO (B)NaCl (C)(NH02SQ (D)CH a COOH8. 实验室常用浓氨水的摩尔浓度约为()mol L S(A)12 (B)13 (C)15 (D)169. 某实验报告中有如下记录,其中实验数据合理的是()。
(A)温度计上显示的室温读数为Co(B)用100mL量筒量取稀HSQ溶液。
(C)用广泛pH试纸测得溶液的pH值为。
(D)用托盘天平称取粗盐。
10. 若实验室电器着火,正确的灭火方法是()。
(A)立即用沙子扑灭。
(B)切断电源后用泡沫灭火器扑灭。
(C)立即用水扑灭。
(D)切断电源后立即用CQ灭火器扑灭。
(A)电石(B)铝粉(C)三氯化磷(D)碳12. 下列硫化物中,可溶于NaS溶液的是()。
(A)HgS (B)CuS (C)SnS (D AgS13.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离子在酸性介质中,氧化性最强的是( )(A) SQ2(B) ClO (C) CIO4 (D)I4IO14. 以CwQ为原料制备铬酸盐,应选的试剂是( )。
(A) CI2 (B) H2Q (C) KOH ffi KCIO (D)浓HNO15. 下列同浓度含氧酸中,氧化性最强的是( )。
(A) HBrQ (B) HCIQ (C) HBrO (D) HdO e16. 往磷酸二氢钠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主要产物是( )。
(A) AgO (B) AgHPQ (C) AgPQ (D) AgHPO17. 下列有关台秤的使用,说法错误的是( )。
(A)台秤精确度不高,最大载荷为200g的台秤的精密度为±。
(B)称量时,台秤的停点与零点之间允许有偏差,在1小格之内。
(C)台秤不能称量热的物品。
(D)称量氯化钠固体,可以用称量纸称量,也可以用烧杯称量。
18. 某同学要用滴定管移取mL10%高锰酸钾溶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选用mL碱式滴定管,检测滴定管密合性。
(B)移取溶液前应用细小的的刷子洗净滴定管,并用高锰酸钾溶液润洗2〜3次,确保移取的溶液的浓度不变(C)移取液体时,由储液瓶直接灌入,快到0刻度线时,用滴管加入直至0刻度线。
(D)读数时,视线应与液面两侧的最高点相切。
19. 某同学在某制备实验中,需要取用mL双氧水。
下列移取mL双氧水的操作正确的是( )。
(A)选用10 mL量筒,量取双氧水前,应该洗涤量筒并烘干。
(B)选用100 mL量筒,洗涤干净,不必烘干。
(C)选用mL吸量管,移取液体前需用双氧水润洗2〜3遍。
(D)以上操作均不正确。
d20. 配制250 mL mol L 1氯化钠溶液,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 )。
(A)选用250mL容量瓶,瓶塞用橡皮筋固定在瓶颈上,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洗净,待用。
(B)用电子天平准确称量氯化钠,用少量水溶于100mL小烧杯中,搅拌使其溶解。
(C)沿玻棒转移至250mL容量瓶中,烧杯中溶液倒尽后在烧杯扶正的同时使杯嘴沿玻棒上提1cm左右,再离开玻棒,用少量的水涮洗杯壁4次,涮洗液按同样的操作均转移至容量瓶中。
(D)当溶液达到容量瓶的2/3容量时,应将容量瓶中溶液初步混匀,一手食指压紧瓶塞,另一手托出容量瓶底部,倒转容量瓶,边倒转边摇动,使瓶内溶液混合均匀。
(巳加水至接近标线,用滴管滴至与标线相切,再一次混合均匀,一手食指压紧瓶塞,另一手托出容量瓶底部,倒转容量瓶,边倒转边摇动,如此反复多次,使充分混合均匀。
21. 下列实验室事故的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13.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离子在酸性介质中,氧化性最强的是( )(A)烫伤,立刻用冷水冲洗再处理,若皮肤未破,涂饱和碳酸氢钠于伤处,若皮肤已破,涂 1 %的高锰酸钾溶液。
(B)受酸腐蚀,立刻用大量水冲洗再用肥皂水冲洗,最后用水冲洗。
(D)吸入氯气中毒,可吸入少量的酒精和乙醚的混合蒸汽解毒,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
22. 下列有关仪器的干燥操作,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烘箱烘干烧杯时,烧杯口应朝上,温度控制在105C左右。
(B)量筒既不能用烘箱烘干也不能使用气流烘干的方法,只能自然晾干或用有机溶剂法烘干。
(C)试管可以使用烤干的方法干燥,擦干试管外壁,用小火烤干,同时不断摇动使受热均匀。
(D)有机溶剂法烘干仪器,是使用少量的丙酮或酒精使内壁均匀润湿一遍倒出,再用少量乙醚使内壁均匀润湿一遍后晾干,使用过的丙酮,酒精,乙醚应回收。
2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金属钾保存在煤油中,白磷保存在水中。
(B)做完银镜反应的试管,不能留存,应立刻洗涤,因为久置会变成叠氮化银,易爆炸(C)高锰酸钾不能在硏钵中硏磨,否则引起爆炸。
(D)酸性溶液不能倒入水槽,碱性废液可倒入水槽,并要用水冲洗。
24. 下列有关过滤的操作,说法正确的是( )。
(A)BaSO是细晶形沉淀,应选用“快速”滤纸,F Q Q• n H2O为胶状沉淀,应选用“慢速”滤纸(B)漏斗分长颈漏斗和短颈漏斗,在热过滤和重量分析时必须使用短颈漏斗。
(C)过滤强酸性溶液,应用玻璃砂芯漏斗。
(D)减压过滤时,若沉淀颗粒太小,应用两张滤纸。
25. 加工玻璃管时,若加工后弯管里外不均匀,中间细,原因可能是( )(A)弯时加热温度不够(B)弯时吹气不够(C)烧时两手外拉(D)弯时温度过高26. 下列是实验课中经常使用的基本操作,操作错误的是( )。
(A)加热后的试管应用试管夹夹住悬放在试管架上。
(B)大块物体只能压碎不能舂碎。
(C)石棉网上部分石棉脱落可正以使用,石棉网不能与水接触,与水接触后不能使用。
(D)灼烧坩埚应放在泥三角上,位置要正确,坩埚底应横放在泥三角的三个瓷管中的一个瓷管上。
27. 实验室测定CuSO・ nH2O晶体里的结晶水n值时,出现了三种情况:(1)晶体中含有受热不分解的物质;2)晶体尚带蓝色,即停止加热;3)晶体脱水后放在台上冷却再称量使实验结果n 值偏低的原因是 ( )A)( 1)和( 2) B)( 1)和( 3)(C ) CHCOON 晶体里含有结晶水。
(D )碱石灰的量太少30. 某学生做完实验以后,采用以下方法分别清洗所用仪器: (1) 用HNO 青洗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
(2) 用酒精清洗做过碘升华的烧杯。
(3) 用浓HCI 清洗做过KMnO 分解实验的试管。
(4) 用HCI 清洗长期存放过FeCb 溶液的试剂瓶。
(5) 用NaOH 溶液清洗盛过苯酚的试管。
你认为他的操作( )(A )( 2)不对 (B )( 3)( 4)不对 (C )( 4)( 5)不对 (D )全部正确 31.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称量固体氢氧化钠时,应在天平的两托盘上各放一张质量相等的纸,再在纸上放氢氧化钠固体。
(B ) 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应把试管底部置于外焰中固定不动持续加热。
(C ) 制作过滤器时,修剪滤纸大小,使滤纸边缘和漏斗边缘相齐。
(D ) 两端有大小两匙的药匙,取用很少量的氧化铜粉末时应用小匙。
32. 为了除去粗盐中的 CT Mg +、SO 2、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①过滤;②加适量 盐酸;③加过量N Q CO 溶液;④加过量BaCl 2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 )①④②③(B )④①③②(C )④③①②(D )②④①③33. 用胆矶(CuS (4?5HO )配制mol L 1的硫酸铜溶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 ) 取25 g 胆矶溶于1 L 水中。
(B ) 取16 g 胆矶溶于水配成1 L 溶液。
(C ) 取25 g 胆矶溶于水配成1 L 溶液。
(D ) 将胆矶加热除去结晶水,再取无水硫酸铜 16 g 溶于1 L 水中。
34.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S 液时,造成实验结果偏低的是( )(A )定容时观察液面仰视(B )定容时观察液面俯视 (C )用少量NaOH 溶液润洗容量瓶 (D )容量瓶中残留有少量蒸馏水35. 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2)和( 3)D )( 1)(2)和( 3)28. 某实验室只有烧碱、浓 HCl 、Cu 片、大理石和纯水,从欠缺试剂的角度来看,在这种情况下,无法进行的实验项目是( a )。
(A )测定HCl 的浓度 (C 制取NaCO(B )制取“ (D )制取 CuCl 229.某同学把CHCOON 晶体与干燥的碱石灰按一定比例混和后,加热制取甲烷,但几乎得不到甲烷,原因是 ( c )。
(A )没有使用催化剂。
(B ) CHCOON 晶体用量太少(A)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B)不慎将酸溅在皮肤上,应用氢氧化钠溶液去中和。
(C)实验时万一碰倒了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用水浇灭(D)稀释硫酸时,先在烧杯里倒入浓硫酸,再小心倒入水并不断搅拌。
36. 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A)固体颗粒太大不易溶解时,应先在研钵中将其研细,研钵中盛放固体的量不能超过其容量的2/3(B)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小时,应蒸发浓缩至溶液快干时,停止加热得到晶体。
(C)液-液萃取是用分液漏斗来进行的,加入漏斗中液体的总体积2/3,漏斗越细长,分离得越彻底。
(D)锆和铪可用离子交换法分离。
37. 下列溶液中,在空气里既不易被氧化、也不易分解、且可以用无色玻璃试剂瓶存放的是()(A)碳酸(B)醋酸(C)氢氟酸(D)氢硫酸38. 在实验室不宜长期存放,而应在使用时才配制的溶液是()。
① 酸碱指示剂;② 银氨溶液;③NaNO溶液;④Cu(OH)2悬浊液;⑤ 酸化的FeCI 3溶液;⑥H2SO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