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声学课程设计PPT课件
QRD木制扩散体
也叫数论扩散体。
11. 观众厅噪声的防止
(1)噪声对语言和音乐的听闻有很大的掩蔽 作用,特别是低频噪声。对于听音要求较高的 厅堂,必须做好噪声控制。
(2)厅堂的噪声源主要有内部(观众及空调 机械噪声)和外部环境噪声(交通噪声、社会 噪声),此外还有雨噪声。
(3)观众厅内的本底噪声也是音质指标的一 个重要部分。本设计噪声指标为:在开空调时 大厅的背景噪声小于NR-25~30或35dBA。
声线分析
8. 地面升起
为保证直达声不受掠射吸收的影响,达到整个 观众席,观众厅地面应升起。 本设计池座前区升起较低,池座前三排每排升 起10公分(C值),中间8排每排升起20公分, 后部6排每排升起30公分,楼座6排每排升起45 公分,达到听闻要求。
9. 楼座的设计
音乐厅内设置了楼座及包厢,可利用楼座侧面和下表 面向池座观众席提供早期侧向反射声。为了使挑台下 面观众得到良好的听觉条件,对挑台开口与楼座深度 的比例控制在D/H=1,张开角度大于450。
♦演奏台侧墙——5cm厚木板。
♦观众厅地面——实贴木地面。
10. 室内装修材料的选择
w演奏台地面——双层木地面下设空腔,演奏台地面常常 使用厚木板下设空腔,这样可以扩大固定于地板上的低 音提琴和大提琴的声音辐射,并可适当减弱打击乐过响 的声音。 w座椅——半硬质木边椅,椅背为成型木板,实木扶手, 半硬椅垫及靠背。减少声吸收,尤其是低频音。 w演奏台后墙——3.5m以下是QRD木制扩散体,3.5m以上 是5cm厚木板。 w观众厅后墙——池座为QRD木制扩散体,楼座为1.5cm厚 石膏板外贴榉木。
音乐厅楼座悬挑D与开口高度H
音乐厅横剖面声线分析(半场)
10. 室内装修材料的选择
(1)该厅堂以自然声为主,混响时间定为满场1.8 秒(500Hz) 需要通过适当装修处理,并进行计算。
(2)音质良好的音乐厅选择材料应选择质地密实 厚重、刚度大的材料,以使声音得到充分的反射。 设计选材要平衡多方面因素,如材料频率特性、耐 火性、装饰性、材料的供应情况,建筑造价以及施 工条件等等。
声线分析
6. 体型设计(剖面)
(1)厅堂建筑的横、纵剖面设计首先要考虑让声音得 到充分扩散,使观众厅声场均匀,提高音质效果。
(2)设计中重点照顾楼下前中部缺少前次反射声或接 受长时差反射声的区域,避免产生声影、回声、聚焦、 颤动回声等声学缺陷,以提高该区域音质。
7. 体型设计(天花)
提供早期反射最有效的表面是顶棚,顶棚的形 状和不规则面层,起到反射声与扩散双重作用, 令声音柔美动听。如果演奏台突出,顶棚很高, 常需要在演奏台上悬吊一些反射板,反射板的 平均高度距演奏台不超过6~8m为宜。调查表 明,小尺寸的构件比大尺寸的构件更有利于扩 散更大频率范围的声波。
建筑声学课程设计
——以小型厅堂声学设计为例
1.建筑概况
该厅堂为中小型音乐厅,769座,以演奏交响乐为主, 兼顾室内乐、民族乐。
观众厅吊顶最高处为13.26米,大厅平均高度为10.5米, 宽为20米,后部布置有一层挑台,两侧设置逐次跌落 的浅挑台。
演奏台面积170.82m2,平面开口16.97米,深11.82米, 演奏台高为7.72~11.05米。
11. 观众厅噪声的防止
为了减小空调噪声对大厅的影响,对空调管道系统 进行消声处理; 设计中除了选用低噪声设备,对空调冷冻、给排水 机组应采取隔振设计,设置减振器、减振垫;进出 风管、水管配接帆布及橡胶软接管; 机房内平顶、墙面均做吸声降噪处理。
11. 观众厅噪声的防止
为减弱城市环境噪声对观众厅的影响,设置周围廊, 观众厅无直接暴露外墙,并采用双层围护墙; ♦观众厅外墙:采用陶粒砼砖砌块墙,厚度为 190mm,每座容积为9.28m3。
厅堂平面
厅堂剖面
2. 音质设计要求
观众厅的音质要求 (1)合适的混响时间和频率特性曲线。 (2)厅堂内各个部位都应有足够的响度。 (3)厅堂内声能应分布均匀,声音扩散充分。 (4)前次反射声,使音乐厅具有亲切感。 (5)厅堂内无回声、颤动回声、声聚焦、声失真、
声程差检查
声程差检查
5. 体型设计(平面)
本厅堂属中小型音乐厅,采用矩形比较合适: (1)侧墙不是很宽,大厅宽为20米,环绕大厅后部
布置一层挑台,两侧设置一层逐次跌落的浅挑 台,其栏板为前倾式反射板,最窄处为15.4米, 以上处理,可为观众提供大量侧向短延时反 射,增加音色的丰满度、有利于提高听音的亲 切感和环绕感,使音乐音质优美; (2)矩形平面简单,各工种配合容易,比较经济; (3)内装修限制少,便于装修,将声学和美学很好 的结合。
综合以上要素,本中小型音乐厅,容积不大,选择混响时间 不宜过长,最佳混响时间定为1.8秒(满场、中频500Hz)。
频率特性曲线:低频有20%的增加,高频部分比较平直,也可 下降10%~15%。
4. 前次反射声设计
(1)采用窄的侧墙,浅挑台及舞台反射板提供早期侧向反 射声,可以保证声能较均匀地进行反射,演奏台天花逐步升 起,保证直达声与一次反射声的时差较短。 (2)充分利用了这些短时差的前次反射声对保证观众厅声 场的均匀和提高前中部观众席的音质有重要的作用
10. 室内装修材料的选择
本观众厅的装修材料为:
♦ 天花——铝合金板条板吊顶,后粘贴20厚木板。 在一般观众厅内,天花对声音的吸收是较多,尤其 对低频的共振吸收更为强烈,致使观众厅的低频混 响时间变短。为避免这种情况,选择此天花,其吸 声系数低,反射性好,且装饰效果也较好。
♦观众厅侧墙—15mm厚石膏板外贴榉木板,2m以 下为花岗岩护墙上设浅浮雕,以减少低频吸收,有 利于声扩散。
声影等缺陷; (6)允许噪声指标为NR25~30。
3. 混响时间的确定
对于古典音乐,混响时间建议为1.7~1.8秒; 对于一般的交响乐剧目,中频混响时间为1.8~2.0秒; 对于激情或者伤感的现代音乐,中频混响时间为1.7~1.8秒; 对于巴洛克时期的音乐,混响时间约1.6~1.8秒; 对室内乐、民族乐,混响时间范围是1.8~2.0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