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大气环流的概念全球性大规模.ppt
大气环流的概念全球性大规模.ppt
2009年(全国卷I)
图2示意某区域某月一条海平面等压线,图中N 地气压高于P地.读图2,完成3—5题。
3. N地风向为
A. 东北风
B. 东南风
C. 西北风
D. 西南风
【解析】从图中提供的信息可以看出,N处 在高压脊上 ,气压梯度力垂直等压线只 向低压,在北半球右偏----东北风
4. M、N、P、Q四地中,阴雨天气最有可能 出现在
构建地理知识的联系线索,掌握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的内在联系, 并熟悉表述的技巧 复习过程中随时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不断构建知识联系的线 索,多联系、多迁移、多思考、多应用,胜单纯地机械重复多少 遍。在构建知识联系线索的同时,一定要把基本概念讲清楚,否 则就会主次不清、概念混淆,联系线索就失去意义。
融会贯通要联系,触类旁通要迁移。知识联系的方向: 纵向联系——延伸、演变、发展、传递; 横向联系——影响、制约、渗透、交流; 多向联系——多层次、多角度。
大气环流的概念——全球性大规模、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大气环流的作用——全球热量交换、水气输送的重要方式;
大气环流的形成因素——太阳辐射(形成单一热力环流)、地球自转(形成三圈环流及气压带风带)、 地球公转(气压带风带有规律地季节位移)、海陆分布(气压带风带被切割,形成高压低压中心)。
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以北半球为例):
A. M地
B. N地
C. P地
D. Q地
【解析】从图中提供的信息可以看出,P处低 压槽部,最有可能出现阴雨天气,应选 c
注意知识的迁移
高考题多以教材外的知识点为切入点,新材料,新情境,要求学生 有较强的知识迁移能力。所以在复习过程中,要移到学生根据知识 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由此及伾的能力,不断拓深广度和深度。
气压带风带 运动方向 性质 移动影响范围 对气候的影响
副极地低气压带 上升
湿润
40°~60° 温凉湿润降水均匀
西风带
西南风 湿润
30°~40° 夏干冬雨
副热带高气压带 下沉
干燥
20°~30° 终年炎热干燥
信风带
东北风 干燥
10°~20° 高温分干湿两季
赤道低气压带 上升
湿润
南北纬10°间 终年高温多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