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2章 审计准则与审计质量控制准则..
第2章 审计准则与审计质量控制准则..
人力资源管理的要素
人员需求预测——保证人员数量足够 招聘——正直、必要素质和职业素质能力 人员素质 专业胜任能力 职业发展 业绩评价 薪酬 晋升 职业教育 ; 职业发展包括培训; 工作经验;提供辅导 公开、合理、奖惩分明 强调“质量”与“道德”
(四)人力资源管理
项目组的委派
保证整体胜任能力;
委派项目负责人——每项业务要派至少1名项目负责人; 将项目负责人的身份、作用、职责告知客户治理层和管 理层; 委派项目组其他成员——素质、专业胜任能力和时间。
(五)业务执行
指导、监督与复核
基本要求: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制定政策和程序,以合理
Hale Waihona Puke 保证实现质量控制的2大目标。
指导的具体要求:
使项目组了解工作目标和责任;
树立质量至上的意识; 委派具有足够、适当的经验、能力以及必要权限
的人员,承担质量控制制度运作的责任。
(二)职业道德规范
基本要求:制定和实施政策和程序。合理
保证会计师事务所及其人员遵守职业道德 规范。(包括要求执行各类业务都必须遵 守客观、公正、专业胜任能力和应有的关 注、保密、职业行为等道德原则)。
2012年1月1日废止其中34个
1.鉴证业务准则
鉴证业务准则由基本准则统领,按照鉴证业务 提供的保证程度和鉴证对象的不同,分为中国
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中国注册会计师审阅准
则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其他鉴证业务准则(分别 简称审计准则、审阅准则和其他鉴证业务准 则)。其中审计准则是整个专业准则体系的核
(1)审计准则
(2)审阅准则
审阅准则用来规范注册会计师执行历史财务信 息(主要是财务报表)审阅业务,要求注册 会计师在提供审阅服务时,通过不断修正的、 系统的执业过程,采用询问和分析程序(在 证据收集程序的性质、时间、范围等方面受 到有意识的限制),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 证据,对财务报表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提供 有限保证。有限保证低于合理保证,它是一 种适度水平的保证,如上市公司中期财务报 表审阅。
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1个) 2012年1月1日废止
注册会计师业务准则
鉴证业务准则
相关服务准则(2个)
鉴证业务基本则(45个)
审 计 准 则 ( 41 个 )
审 阅 准 则 ( 1 个 )
其 他 鉴 证 业 务 准 则 ( 2 个 )
对 财 务 信 息 执 行 商 定 程 序
代 编 财 务 信 息
按 适 用 主 体 和 规 范 对 象
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 审 计 准 则
注册会计师法 审 计 立 法 体 系
政府审计准则
审计法
内部审计准则
《审计法》 中若干条文
2.1.1审计准则的性质和作用
2.审计准则的作用。 审计准则是审计执业准则的核心内容,具有如下作用: (1)有利于实现审计工作规范化; (2)有利于保证和提高审计工作质量; (3)有利于维护审计报告提供者和使用者双方的合法 权益; (4)可以促进审计经验交流,提高审计工作水平。
2.2质量控制准则
质量控制的含义和作用 中国注册会计师质量控制基本准则 审计准则与质量控制基本准则的关系
2.2.1质量控制的含义和作用
所谓审计质量控制,是指会计师事务所为了确保 审计质量符合审计准则的要求而建立和实施的控制政 策和程序的总称。 质量控制关系到会计师事务所的生存与发展,有着十 分重要的作用: 1.质量控制是事务所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 2.质量控制是事务所内部控制体系的核心 3.质量控制是保证审计准则得到遵循的重要手段
(二)职业道德规范
具体措施
会计师事务所领导层的示范 教育和培训
监控
对违反职业道德规范行为的处理
(二)职业道德规范
鉴证业务还必须满足独立性要求
要求事务所内部沟通信息
获知违反独立性要求的情况并做出适当处理
获知书面确认——每年至少一次
防范关系密切的威胁
防范措施:
A.轮换高级人员或要求进行项目质量控制复核
(3)其他鉴证业务准则
其他鉴证业务准则用来规范注册会计 师执行除历史财务信息审计和审阅以外 的其他鉴证业务。根据鉴证业务的性质 和业务约定的要求,提供有限保证或合 理保证。如预测性财务信息的审核等。
从麦克逊· 罗宾斯事件看审计准则的作用 【案例】麦克逊· 罗宾斯药材公司事件 麦克逊· 罗宾斯药材公司在1937年的资产负债表中虚构 1907.5万美元的资产,其中包括存货虚构1000万美元, 销售收入虚构900万美元,银行存款虚构7.5万美元。 罗宾斯药材公司的债权人朱利安· 汤普森公司,在审核 罗宾斯药材公司财务报表时发现了疑点,请求官方协 调控制证券市场的权威机构--纽约证券交易委员会调 查此事。调查发现该公司在经营的十余年中,每年都 聘请了美国著名的普赖斯· 沃特豪斯会计师事务所对该 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审定。在查看这些审计人员出具 的审计报告中,审计人员每年都对该公司的财务状况 及经营成果发表了“正确、适当”等无保留的审计意 见。
对其他的各类、各项业务(依照职则自行确定是否实施;对符合
标准的所有业务必须实施)。
在重大标准时,事务所应当考虑下列事项: A.业务的性质,包括涉及公众利益的范围; B.在某项或某类业务中已识别的异常情况或风险; C.法律规定是否要求实施项目质量控制。
(五)业务执行
复核的具体要求。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制定政策和程序, 以规定下列事项:
(五)业务执行
意见分岐
解决意见分岐。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制定政策和程序,以处理和解决3
种意见分歧: 项目组内部;
项目组与被咨询者之间;
项目负责人与项目质量控制复核人员之间。 记录和执行形成的结论; 分歧解决前,项目负责人不得出具报告。
(五)业务执行
项目质量控制复核。
复核的基本要求: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制定政策和程序,要
求:对特定业务实施项目质量控制复核,完成项目质量控 制复核前,不得出具报告。 项目质量控制复核,是指会计师事务所挑选不参与该 业务的人员,在出具报告前,对项目组做出的重大判断和 在准备报告时形成的结论作出客观评价的过程。 注:项目质量控制复核并不减轻项目负责人的责任。
(五)业务执行
复核的对象
对所有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审计(必须实施项目质量控制复核);
(三)客户关系和具体业务的接受与保持
考虑其他重要事项
本期或以前审计发现的重大事项 接受业务后获知重要信息 解除业务约定或客户关系
(四)人力资源管理
基本要求:
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制定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和 程序,合理保证拥有足够的、具有必要素质和 专业胜任能力,并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的人员。
(四)人力资源管理
质量控制制度的要素(7要素)
(一)对业务质量承担的领导责任
业务质量的最终责任人—会计师事务所主任会计师 对质量控制制度承担最终责任;
行动示范和信息传达。事务所高级管理层要发挥带
头作用,通过其清晰、一致及经常的行动示范和信 息传递,强调质量控制政策和程序的重要性;
(一)对业务质量承担的领导责任
质量控制的含义和作用
2.质量控制的作用: 首先,质量控制是事务所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是 使整个审计职业赢得社会信任的重要措施,它直接关 系到会计师事务所和整个注册会计师职业的存亡。 其次,质量控制是事务所内部控制体系的核心。没有 内部控制体系,事务所内部将一片混乱,甚至土崩瓦 解;事务所要想保持活力,提高竞争力,建立以质量 控制为中心的内部控制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最后,质量控制是保证独立审计准则得到遵循的重要 手段,是保证审计质量合格,防范法律诉讼威胁的基 本对策。
审计准则用来规范注册会计师执行历史财务 信息(主要是财务报表)审计业务,要求注册会 计师在提供审计服务时,通过不断修正的、系统 的执业过程,采用综合的审计方法,获取充分、 适当的审计证据,对财务报表是否不存在重大错 报提供合理保证。合理保证是一种高水平但非百 分之百的保证。由于选择性测试方法的运用、內 部控制的局限性、大多数证据是说服性而非结论 性的、在获取和评价证据以及由此得出审计结论 时涉及大量判断等因素,因此,注册会计师不可 能对鉴证对象提供绝对保证。
2.2.2
质量控制准则的内容
根据《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第5101号—— 业务质量控制》的规定,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制定质量 控制制度,以保证:会计师事务所及其人员遵守法律 法规、职业道德规范以及审计准则、审阅准则、其他 鉴证业务准则和相关服务准则的规定;会计师事务所 和项目负责人根据具体情况出具恰当的报告。 (项目负责人是指会计师事务所中负责某项业务及其 执行,并代表会计师事务所在业务报告上签字的主任 会计师或经授权签字的注册会计师。)
第2章
审计准则与 审计质量控制准则
2.1审计准则
本节主要介绍三个方面的内容: 1.审计准则的性质和作用; 2.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 3.中国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基本准则。
2.1.1审计准则的性质和作用
1.审计准则的性质 审计准则是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业务过程中应当遵守 行为规范,是衡量审计质量的重要标准,是发表审计 意见的重要依据。具体说: (1)审计准则是规范审计人员执行审计业务的行为 规范; (2)审计准则是衡量审计质量的重要标准; (3)审计准则是审计人员发表审计意见的重要依据。
2.1.2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体系
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受注册会计师职 业道德守则统御,包括注册会计师业务准 则和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其中审 计准则是执业准则体系的核心内容。注册 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的基本框架如图所示。
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
注 册 会 计 师 执 业 准 则
注册会计师业务准则(47个)
从麦克逊· 罗宾斯事件看审计准则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