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年级经典诵读活动方案

一年级经典诵读活动方案

一年级经典诵读活动方案
上刘小学一年级王海鸿
国学经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内容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

在小学生中开展诵读活动,有利于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培育民族自豪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有利于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活动目标:
1、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提升语文能力。

在指认式诵读中使低幼学生扩大了识字量。

学生从中感受知识的丰富,激发学习、读书的兴趣,逐步使学生能出口成章、引经据典,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2、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

充分利用记忆力的黄金时期,让孩子记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经典,在其记忆力正在发展的时候加以训练,“不求甚解、但求熟背”,使学生的记忆力达到较高的顶峰,注意力更加集中,使学生终生受益。

3、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人文精神熏陶。

中华国学经典即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

通过诵读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

长远地默默地变化其气质。

4.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通过“国学经典诵读”教育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在学生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
化的作用,渐渐地陶冶其性情,开启其智慧,让经典诵读为孩子的一生提供营养。

活动主题:
读国学经典传华夏文明
活动时间:
2012年9月---12月
活动时间及方式:
(1)利用上午学生早到校的时间,于上课前至少10分钟,采用教师带读、学生齐读、优生领读、学生自由诵背等多种形式,可表演,可吟诵,可配经典音乐读,学生自主选择。

让学生坚持天天吟诵,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恰当的背诵量目标。

每周安排一节语文活动课,用于对本班诵读进行辅导。

(2)在每天的学生练字时,将当天所吟诵的经典、古诗词,再通过书写加强记忆。

(3)充分发挥语文、音乐、美术、品德、社会课,以及其他学科的课堂渗透作用。

(4)开展学习型家庭建设
引导、鼓励学生家长积极参与,开设“家庭经典时刻”,要求孩子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每天在孩子放学后、睡觉前,抽出一定时间,与孩子一起学习,家校合作,共同引导孩子进入国学的殿堂。

诵读内容:
以下为一年级第一学期经典诵读内容。

1、古诗:
《咏鹅》、《草》、《静夜思》、《春晓》、《望庐山瀑布》、《登鹳雀楼》、《清明》、《锄禾》、《一去二三里》、《画鸡》。

2、《三字经》从开始至“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

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

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3、自主背诵5篇。

(《唐诗三百首》,书橱里必不可少的一本经典,可以让孩子自主选择其中五篇在妈妈地方背出。


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春晓
(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锄禾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一去二三里
(宋邵康节)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画鸡
(明唐寅)
头上红冠不用裁,
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
一叫千门万户开。

《三字经》
rén zhī chū xìng běn shàn
人之初 , 性本善。

xìng xiāng jìn xí xiāng yuǎn 性相近 , 习相远。

gǒu bú jiào xìng nǎi qiān 苟不教 , 性乃迁。

jiào zhī dào guì yǐ zhuān 教之道 , 贵以专。

xī mèng mǔ zé lín chǔ
昔孟母,择邻处。

zǐ bù xué duàn jī zhù
子不学,断机杼。

dòu yān shān yǒu yì fāng 窦燕山,有义方。

jiāo wǔ zǐ míng jù yáng 教五子,名俱扬。

yǎng bú jiào fù zhī guò
养不教,父之过。

jiào bù yán shī zhī duò
教不严,师之惰。

zǐ bù xué fēi suǒ yí
子不学,非所宜。

yòu bù xué lǎo hé wéi
幼不学,老何为。

yù bù zhuó bù chéng qì
玉不琢,不成器。

rén bù xué bù zhī yì
人不学,不知义。

wèi rén zǐ fāng shào shí为人子,方少时。

qīn shī yǒu xí lǐ yí
亲师友,习礼仪。

xiāng jiǔ líng néng wēn xí香九龄,能温席。

xiào yú qīn suǒ dāng zhí孝于亲,所当执。

róng sì suì néng ràng lí融四岁,能让梨。

dì yú zhǎng yí xiān zhī
弟于长,宜先知。

shǒu xiào t ì cì jiàn wén 首孝悌,次见闻。

zhī mǒu shù shí mǒu wén 知某数,识某文。

yīér shí shíér bǎi
一而十,十而百。

bǎi ér qiān qiān ér wàn 百而千,千而万。

sān cái zhě tiān dì rén 三才者,天地人。

sān guāng zhě rì yuè xīng 三光者,日月星。

sān gāng zhě jūn chén yì
三纲者,君臣义。

fù zǐ qīn fū fù shùn
父子亲,夫妇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