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检修规程目录前言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2. 引用标准3. 检修周期及检修项目3.1 检修周期3.2 检修项目4. 变压器大修前的准备工作5. 变压器的检修工艺5.1 拆装附件及吊罩5.2 线圈及引线的检修及质量标准5.3 铁芯及夹件的检修及质量标准5.4 无载分接开关的检修及质量标准5.5 有载分接开关的检修及质量标准5.6 铁芯接地装置检修及质量标准5.7 套管的检修及质量标准5.8 油枕的检修及质量标准5.9 呼吸器的检修及质量标准5.10 净油器的检修及质量标准5.11 冷却装置及管阀的检修及质量标准6. 变压器投运前的检查及试验6.1 投运前的检查6.2 投运前的试验7. 变压器常见故障分析7.1 铁芯层间绝缘损坏7.2 铁芯片局部短路与铁芯局部烧熔7.3 线圈击穿8. 变压器油的管理前言本标准规定神化阳光发电公司变压器的小修、大修的检修项目、工艺的一般原则和方法.下列人员应熟悉或掌握本规程全部或部分内容:1. 厂长、副厂长、总工程师。
2. 检修分厂电气主任、副主任、电气专责3. 电气检修班长、技术员及电气检修人员。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规程规定了神化阳光发电公司油浸式电力变压器大、小修项目及质量验收标准。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DL/T573-95电力变压器检修导则3. 检修周期及检修项目3.1 检修周期3.1.1 大修周期3.1.1.1 一般在投入运行后的5年内和以后每隔10年大修一次。
3.1.1.2 运行在电力系统中的主变压器当承受出口短路后,经综合诊断分析,可考虑提前大修。
3.1.1.3 运行中的变压器,当发现异常状况或经试验判明有内部故障时,应提前进行大修。
运行正常的变压器,经综合诊断分析良好,总工程师批准,可适当延长大修周期。
3.1.2 小修周期3.1.2.1 一般应每年一次或随机组每半年一次。
3.2 检修项目3.2.1 大修项目3.2.1.1 大修前的准备工作3.2.1.2 拆装附件与吊罩<芯)3.2.1.3 芯体检查a)线圈与引线的检查b)分接开关的检查c)铁芯与夹件的检查3.2.1.4 油箱内部的检查3.2.1.5 套管的检修3.2.1.6 油枕的检修3.2.1.7 呼吸器、净油器的检修3.2.1.8 释压器及管路的检修3.2.1.9 冷却器、油泵、风扇、阀门及管道等附属设备的检修3.2.1.10 瓦斯继电器、信号温度计、电阻测温计的拆卸安装及校验3.2.1.11 必要时对器身绝缘进行干燥处理3.2.1.12 变压器油的过滤与处理3.2.1.13 清扫油箱并进行喷漆3.2.1.14 大修的试验3.2.2 小修项目3.2.2.1 消除已发现的缺陷。
3.2.2.2 外壳及阀门的清扫、处理渗漏油,必要时补漆或重喷漆。
3.2.2.3 清扫检查套管、配合预防性试验、紧固接头螺丝。
3.2.2.4 取油样及补充油。
3.2.2.5 检查或更换瓦斯继电器。
3.2.2.6 油枕的检查、油位计检修、调整油位。
3.2.2.7 呼吸器更换变色硅胶。
3.2.2.8 压力释放器的检查。
3.2.2.9 净油器更换硅胶。
3.2.2.10 冷却器、油泵、冷却风扇电机的检修及消除渗漏油。
3.2.2.11 分接开关的检查。
3.2.2.12 各附件连接处法兰的检查、校紧螺丝。
3.2.2.13 清扫外绝缘和检查导电接头。
3.2.2.14 按有关规程规定进行测量和试验。
4.大修前的准备工作4.1 熟悉和掌握变压器运行情况及大修原因,查阅其缺陷记录、上次大修记录运行档案及历次试验记录。
4.2 除大修常规项目外,制定大修特殊项目(如消除重大缺陷或对某元件、附件进行改造或改进)及其措施。
4.3 根据大修项目及工作内容,制定材料、备品备件计划。
4.4 准备足量试验合格的变压器油。
4.5 按大修项目要求准备充足的工具,准备适当的防尘、防雨、消防工器具。
4.6 专供起吊变压器罩用的架构及工字钢梁,使用前应认真检查,使用的起吊工具应能承受重物重量的2—4倍,特别是主变压器吊罩时,主钢丝绳扣要能承受罩重量的5倍。
钢丝绳所压的坚硬的棱角处要加垫木板等物品。
4.7 在放油前查明渗漏点,制定其消除方法。
5. 变压器的检修工艺及质量标准5.1 拆装附件及吊罩5.1.1 变压器吊罩应在无雷雨的干燥气候条件下进行,周围空气湿度不大于75%,周围空气温度不小于0℃。
5.1.2 变压器芯体在空气中裸露时间不超过如下规定——空气相对湿度不大于65%时,允许16小时——空气相对湿度不大于75%时,允许12小时——器身裸露时间是从变压器放油时起至开始抽真空或注油时止。
5.1.3 变压器吊罩前应做好以下措施。
5.1.3.1 现场安全措施(起重、消防、防雨等)。
5.1.3.2 附件的保管(螺丝、胶垫等)。
5.1.3.3 工具的保管及使用(由专人保管并有领用、归还登记手续)。
5.1.3.4 质量检验验收。
5.1.4 拆除各侧套管与母线的连接、二次回路及风扇电机的电源电缆、以及妨碍吊罩(芯)的母线、支架等。
5.1.5 电气试验完毕后,进行放油;放油前应取样做耐压试验及化学分析;放油时应打开油枕上部的排气塞。
5.1.6 油位降至变压器铁芯以下时,即可开始拆卸信号温度计、瓦斯继电器、呼吸器、分接开关传动杆、套管、油枕等附件;变压器油全部放尽后即可开始拆卸净油器、散热器及连接阀门等。
5.1.7 变压器吊罩时,13.8kV以下套管如无工作项目可以不拆,但必须采取可靠措施加以保护。
5.1.8 变压器吊罩时其净油器、散热器如无工作项目可以不拆,但必须保证吊罩时平衡,不得偏斜。
5.1.9 放油后可拆卸箱沿螺丝、进行变压器吊罩,拆卸箱沿螺丝时,不要全部松脱,应相对间隔地松脱,以免最后几个螺丝由于别劲无法取下。
5.1.10 在变压器吊罩时再次检查起吊工具的安全情况,主吊绳的悬挂应牢固可靠,吊绳所构成的夹角不应大于600,绳扣要系紧挂牢。
起吊时要一人指挥;掌握起吊的平衡快慢,周围要有4--6人扶正罩体不摇晃,以免撞伤线圈及引线绝缘。
5.1.11 变压器罩(芯)吊起后不能长时间悬挂。
5.1.12 罩(芯)落下时箱沿周围螺栓全部穿上后,方可带紧螺栓;紧螺栓时要沿箱周围对应紧固,以免箱沿变形引起密封不严渗油。
5.1.13 装配附件时,其顺序与拆卸时相反,为不损伤附件及工作方便,对易损附件,如套管、呼吸器、瓦斯继电器、电阻测温计等应后装。
5.1.14 检修人员进入箱内或检查变压器芯体时,应穿专用无袋无扣工作服,不得穿带钉(或其他金属物品)的鞋子,上下要使用专用梯子。
5.1.15 所使用工具要登记,在落罩(芯)前一定要清点工具,确定没有遗漏异物方可进行扣罩。
5.2 线圈及引线的检修及质量标准5.2.1 线圈表面应清洁无油污,各油道畅通无油垢、无金属屑等杂质堵塞物。
5.2.2 线圈无位移变形,各绝缘垫块排列整齐,端部压紧螺丝松紧适宜、背帽紧固、压紧螺钉下部铁碗位置正确,绝缘良好。
5.2.3 线圈各部绝缘应良好、无破损露铜、各引线的根部绑扎应牢固无松动。
5.2.4 鉴定绝缘良好与老化程度1) 一级绝缘:色泽鲜艳、绝缘良好、有弹性、手按后无残留变形。
2) 二级绝缘:绝缘合格、手按后无裂纹。
3) 三级绝缘:勉强可用,手按后有微小的裂纹及变形。
4) 四级绝缘:不合格,已有显著的老化现象,手按发生大量裂纹及脱落,此种绝缘不能继续使用。
5.2.5 对局部有微小的机械损伤的绝缘应进行修补,其修补绝缘的厚度不小于原绝缘要求,修补后应涂绝缘漆;如机械损伤严重且无法修补的应重新绕制线圈或请制造厂修理。
5.2.6 各引线绝缘良好、排列整齐、支架完整无损、固定牢固;木质螺栓、螺帽背紧并用线绳绑扎,两木板夹紧引线后两板之间应有不小于1.5一2mm的间隙,引线经木板夹紧后应加强2mm的绝缘。
5.2.7 裸露引线上应光滑无毛刺及尖角,在线圈水平排列的裸露引线如果在强迫油循环进油口之下,应加强绝缘。
5.2.8 检查线圈引线上能看到的所有接头的焊接处是否有过热及开焊、断股现象,并应配合分接开关检查转动各部位置,测量每相的直流电阻并应符合预试规程的要求。
5.2.9 端部引出线、多股软铜线不得有破股、断裂扭劲现象并包扎1—2层白布带。
5.2.10 线圈的分接头引线若需拆卸检修,应做记号且装配后应做变比试验,以检验有无差错。
5.3 铁芯及夹件的检修及质量标准5.3.1 应清洁无油污及锈蚀,否则需用干净的棉布擦干净,并用合格的变压器油冲洗,严禁使用棉纱头擦铁芯。
5.3.2 铁芯表面不得有局部短路过热现象,否则应消除,对表面有毛刺、机械损伤和烧伤的要处理并涂绝缘漆。
5.3.3 铁芯各部油路畅通,如有堵塞应清除,并注意不得损坏铁芯及线圈绝缘。
5.3.4 铁芯及夹件间的绝缘应良好,绝缘垫块应完整无位移,铁芯无叠片鼓起、碰夹件等现象。
5.3.5 夹件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不应有变形,夹紧螺栓及两侧方铁拉紧螺栓要校紧,并帽紧固、锁片锁牢,对于机械强度不够,有明显变形的夹件要处理。
5.3.6 校紧所有能校紧的穿芯螺丝、有背帽者背紧,并使用样冲冲眼锁牢。
5.4 无载分接开关的检修及质量标准5.4.1 分接开关转动手柄应有护罩,手柄处法兰密封良好、不得渗漏油;手柄及转动部分各销子顶丝应牢固,转动灵活无卡滞现象,手柄指示清楚正确并与线圈调压一致,两极要有极位止钉。
5.4.2 分接开关的绝缘筒应完整无损,绝缘良好,其支架固定良好;分接开关的露空时间与芯体露空时间相同,如因检查不能及时回装应浸在合格的变压器油中。
5.4.3 各分接头绝缘良好,绑扎牢固、排列整齐、接头焊接良好、压紧螺丝紧固、接触良好。
5.4.4 各定触柱、动触柱表面应光滑无油垢、无氧化膜及灼伤痕迹,定触柱如镀银,不得有离层脱落现象。
5.4.5 将分接开关转动至各个位置(转动前记清原运行位置),检查各转动触环与动触柱的接触及弹簧状况,接触压力在2.2—5Kg\cm2,内接触面用0.02mm的塞尺塞不进为宜;两定触柱之间接触电阻不大于500微欧,检查完分接开关应转回原运行位置并再次测量接触电阻不应有大的变化。
5.4.6 检修拆下分接头时应做好记号,回装时应进行核对。
5.4.7 结合预防性试验,每年进行一次分接开关转动检查,使分接开关在运行位置左右转动10—15次,以便磨掉附在接触点上的油垢、氧化膜,然后再转回运行位置并再次测量直流电阻,合格为止。
5.5 有载分接开关的检修及质量标准:有载分接开关的检修及质量标准参照《有载分接开关运行维修导则DL/T574—95》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