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糖代谢1.糖酵解(Glycolysis)概念、过程。
(P80)2.糖酵解的调节。
(P83)3.计算糖酵解生成ATP的数目。
(P80)4.丙酮酸的去路。
(P80)5.三羧酸循环过程,能量计算。
(P107)6.为什么说TCA是物质代谢的枢纽?(P110)7.磷酸戊糖途径有何意义?(P153)8.糖异生概念。
(P154)9.糖异生与糖酵解不同的三个反应(包括催化的酶)。
(P156)1.下列途径中哪个主要发生在线粒体中()?(A)糖酵解途径(B)三羧酸循环(C)戊糖磷酸途径(D)C3循环2.丙酮酸激酶是何途径的关键酶()?(A)磷酸戊糖途径(B)糖酵解(C)糖的有氧氧化(D)糖异生3.糖酵解的限速酶是()?(A)磷酸果糖激酶(B)醛缩酶(C)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D)丙酮酸激酶第八章生物能学与生物氧化1.生物氧化有何特点?以葡萄糖为例,比较体内氧化和体外氧化异同。
2.何谓高能化合物?体内ATP 有哪些生理功能?3.氰化物和一氧化碳为什么能引起窒息死亡?原理何在?4. 计算1分子葡萄糖彻底氧化生成ATP的分子数。
写出具体的计算步骤。
5.呼吸链的各细胞色素在电子传递中的排列顺序是()(A)c1→b→c→aa3→O2(B)c→c1→b→aa3→O2(C)c1→c→b→aa3→O2(D)b→c1→c→aa3→O26. 名词解释:氧化磷酸化、生物氧化、底物水平磷酸化、呼吸链、磷氧比(P\0)、能荷第九章脂类代谢1. 从以下几方面比较饱和脂肪酸的β-氧化与生物合成的异同:反应的亚细胞定位,酰基载体,C2单位,氧化还原反应的受氢体和供氢体,中间产物的构型,合成或降解的方向,酶系统情况(P264 )。
2. 简述油料作物种子萌发脂肪转化成糖的机理。
3.乙酰CoA的代谢结局(P243)。
名词解释ACP β-氧化酮体第十章蛋白质的降解和氨基酸的代谢一、解释下列名词(1)氧化脱氨基作用(2)转氨基作用(3)联合脱氨基作用二、填空题1.转氨作用是沟通和的桥梁。
2.尿素循环中涉及的天然蛋白质氨基酸是。
3.氨的去路有、和;酰胺生成的生理作用是和。
4.氨基酸通过和降解,脱羧后产生和,此过程需作辅基。
5.Trp脱NH3,然后脱羧后生成。
6.Tyr羟化后生成后者经脱羧生成。
7.氨基酸脱氨基后,变成了酮酸。
根据酮酸代谢的可能途径,可把氨基酸分为两大类,即和。
三、单项选择1.转氨酶的辅酶是():(A)TPP (B)磷酸吡哆醛(C)生物素(D)核黄素2.生物体内氨基酸脱氨的主要方式是()(A)氧化脱羧(B)直接脱羧(C)转氨作用(D)联合脱氨3.能直接转变为α-酮戊二酸的氨基酸是()(A)Asp (B)Ala (C)Glu(D)Gln4.下列哪个氨基酸不能直接通过TCA中间产物经转氨作用生成():(A)Ala (B)Asn (C)Glu (D)Asp5.嘌呤核苷酸循环的实质是()(A)生成尿素(B)转氨基和脱氨基联合进行的方式(C)合成嘌呤核苷酸(D)分解嘌呤核苷酸6. 以下对L-谷氨酸脱氢酶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它催化的是氧化脱氨反应(B)它的辅酶是NAD+ 或NADP +(C)它和相应的转氨酶共同催化联合脱氨基反(D)它在生物体内活力很弱. 氨基转移不是氨基酸脱氨基的主要方式,因为()(A)转氨酶在体内分布不广泛(B)氨酶的辅酶容易缺乏(C)转氨酶作用的特异性不强(D)转氨酶催化的反应只是转氨基,没有游离氨产生8. 白化病患者体内缺乏什么酶?()(A)苯丙氨酸羟化酶(B)酪氨酸酶(C)尿黑酸氧化酶(D)酪酸酶转氨酶9.通过鸟氨酸循环合成尿素时,线粒体提供的氨来自()(A)游离NH3 (B)谷氨酰胺(C)谷氨酸(D)天冬氨酸10.下述氨基酸除哪种外,都是生糖氨基酸或生糖兼生酮氨基酸?()(A)Asp (B)Arg (C)Phe (D)Asn四、问答题1.氨基酸脱氨基以后生成的α-酮酸有哪些代谢途径?2.蛋白质和氨基酸分解代谢所产生的氨有哪些出路?在动物体内和植物、微生物体内有何不同?3.试述细胞内蛋白质降解的方式和意义。
第十一章核酸的降解和核苷酸的代谢1. 氨甲酰磷酸可以用来合成( )(A) 尿酸(B)嘧啶核苷酸(C)嘌呤核苷酸(D)胆固醇2.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途径中产生的第一个核苷酸是( )(A)XMP (B) IMP(C) GMP (D) AMP3.人体嘌呤分解代谢的终产物是( )(A )尿素(B )尿酸(C )氨(D)β—丙氨酸(E)β—氨基异丁酸4. 脱氧核糖核苷酸生成的方式是( )(A)在一磷酸核苷水平上还原(B)在二磷酸核苷水平上还原(C)在三磷酸核苷水平上还原(D)在核苷水平上还原(E)直接由核糖还原嘌呤核苷酸与嘧啶核苷酸合成的比较。
第十二章核酸的生物合成2.何谓DNA的半保留复制(semiconservative replication)?4.比较DNA聚合酶I、II和III性质的异同。
6.何谓DNA的半不连续复制(semidiscontinuous replication) ?何谓冈崎片段?9.何谓复制体?试述其主要成分的功能。
10.DNA的复制过程可分为哪几个阶段?其主要特点是什么?12.端粒酶(telomerase)1.比较原核和真核细胞DNA复制特点。
2.DNA聚合酶的反应特点。
3.比较前导链和滞后链复制特点。
1. 比较DNA复制与RNA转录的异同。
2. 比较DNA聚合酶与RNA聚合酶催化作用的异同。
3. DNA复制的高度准确性是通过什么来实现的?半保留复制 半不连续复制转录反转录 翻译 有意义链 反意义链 内含子 外显子 冈崎片段突变第十三章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一、填空题1.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是以______作为模板,______作为运输氨基酸的工具,_____作为合成的场所。
2.细胞内多肽链合成的方向是从_____端到______端,而阅读mRNA的方向是从____端到____端。
3.核糖体上能够结合tRNA的部位有_____部位,______部位。
4.蛋白质的生物合成通常以_______作为起始密码子,有时也以_____作为起始密码子,以______,______,和______作为终止密码子。
5.SD序列是指原核细胞mRNA的5ˊ端富含_____碱基的序列,它可以和16SrRNA的3ˊ端的_____ 序列互补配对,而帮助起始密码子的识别。
6.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的起始因子(IF)有_____种,延伸因子(EF)有_____种,终止释放(RF)有_____种;而真核生物细胞质蛋白质合成的延伸因子通常有_____种,真菌有_____种,终止释放因子有_____种。
7.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中第一个被掺入的氨基酸是_____。
8.无细胞翻译系统翻译出来的多肽链通常比在完整的细胞中翻译的产物要长,这是因为_____。
9.已发现体内大多数蛋白质正确的构象的形成需要_____的帮助。
10.分子伴侣通常具_____酶的活性。
11.蛋白质内含子通常具有_____酶的活性。
12.某一tRNA的反密码子是GGC,它可识别的密码子为_____和_____。
14.在真核细胞中,mRNA是由_____经_____合成的,它携带着_____。
它是由_____降解成的,大多数真核细胞的mRNA只编码_____。
15.生物界总共有_____个密码子。
其中_____个为氨基酸编码;起始密码子为_____;终止密码子为_____,_____,_____。
16.氨酰- tRNA合成酶对_____和_____均有专一性,它至少有两个识别位点。
17.原核细胞内起始氨酰- tRNA为__ ___;真核细胞内起始氨酰- tRNA为_____。
18.原核生物核糖体50S亚基含有蛋白质合成的_____部位和_____部位,而mRNA结合部位_____。
19.许多生物核糖体连接于一个mRNA形成的复合物称为_____。
20.肽基转移酶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的作用是催化_____和_____。
21.核糖体___亚基上的___协助识别起始密码子。
22.延长因子G又称___,它的功能是___,但需要___。
23.ORF是指___,已发现最小的ORF只编码___个氨基酸。
24.基因表达包括_____和_____。
25.遗传密码的特点有方向性、连续性_____和_____。
26.氨酰- tRNA合成酶利用_____供能,在氨基酸_____基上进行活化,形成氨基酸AMP中间复合物。
27.原核生物肽链合成启始复合体由mRNA _____和_____组成。
28.真核生物肽链合成启始复合体由mRNA _____和_____组成。
29.肽链延伸包括进位、_____和_____三个步骤周而复始的进行。
30.原核生物肽链合成后的加工包括_____和_____。
31.链霉素和卡那霉素能与核蛋白体_____亚基结合,改变其构象,引起_____导致合成的多肽链一级结构改变。
32.氯霉素能与核蛋白体_____亚基结合,抑制_____酶活性,从而抑制蛋白质合成。
33.乳糖操纵子的控制区启动子上游有_____结合位点,当此位点与_____结合时,转录可增强一千倍左右。
34.真核生物蛋白质因子与DNA相互作用的基元较常见的有_____和_____。
35.分泌性蛋白质多肽链合成后的加工包括_____、剪裁和天然构象的形成。
二、简答题1.简述蛋白质合成的过程。
2.肽链合成后的加工处理主要有哪些方式?3.比较真核细胞蛋白质生物合成与原核细胞的不同。
第十四章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和代谢调节1. 为什么说三羧酸循环是糖、脂、蛋白质三大物质代谢的共同通路?2. 举例说明核苷酸类化合物在代谢中起的作用。
3.哪些化合物可以认为是联系糖、脂类、蛋白质和核酸代谢的重要环节?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