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地学思考题与个案分析1.什么是环境?试简述不同自然带聚落环境的差异性及其原因。
2.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试说明环境地学与环境地理学的主要差异。
3.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试说明近百年来人地关系的发展。
4.结合你的学习和观察,试列举实例说明进行区域环境地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5.在21世纪初期,中国仍将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阶段,资源消耗强度将进一步增大,面对着人口不断增长。
环境压力加大的挑战,必须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请你结合所学内容,谈谈环境地学在这方面的重要作用。
6.结合相关资料试分析太阳系的组成及其基本特征、太阳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7.查阅相关地球科学概论和地质学教科书,试简述地球各圈层组成、特征及其演化。
8.结合天文馆、日食和月食的实际观察,试分析地试述水资源的涵义及特性?为什么说地球上水资源是极其丰富的?9.结合大气圈的知识和你的实践观察,试述中国小资源的时空变化和主要特征。
10.什么是水体的正常生物循环?向水体中排放的污染物质过多为什么能破坏水体的正常生物循环?11.什么是水体污染过程与自净过程?为什么说溶解氧是河流自净中主要的生态因素之一?其变化规律如何?研究水体自净在水污染控制工程中有何重要意义?12.球与月球的运动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13.结合其他相关课程学习和自己的观察,试从化学元素和不同能量形态等方面分析在人类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狩猎社会、农牧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人类活动与地球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14.大气污染源有哪几种?比较分析乡村与城市主要大气污染物异同?15.在大气污染治理中,不同气候类型区对颗粒物的治理方式有哪些?16.治理气态污染物的主要方式有那些?17.汽车尾气污染与其他气态污染的异同?常用的治理方式有哪几种?18.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其主要的危害是什么?如何能够有效地解决全球气候变暖问题?19.酸雨的主要类型是哪些?它的产生原因与主要危害?20.如何认识臭氧在大气层中的作用?臭氧层破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臭氧层空洞的存在会带来什么后果?21.你认为最有效地防治大气污染的方法有哪些?22.试简述岩石圈板块构造理论的要点、板块构造体系,地球的内部圈层及特点: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岩石圈、软流圈。
23.了解岩石圈的化学元素组成及特点;地壳的矿物等概念及常见矿物的识别、三大岩石的基本概念、沉积作用与沉积岩石、岩浆活动与岩浆岩;变质作用与变质岩,及常见三大岩石类型的识别。
24.结合你的野外观察试简述外力地质作用如风化作用、地面流水作用、地下水的地质作用、冰川的地质作用、风(包括沙漠、黄土)的地质作用、海洋地质作用、湖泊地质作用的过程及作用特点。
25.结合你的生存环境,试观察并分析建筑行业、冶金工业、交通运输行业所需要的物质资料与岩石圈、生存环境质量的相互联系。
26.试运用地表生物小循环、地质大循环理论,分析人类生存环境中物质生产、产品使用、物品报废即产品生命周期与岩石圈的相互关系。
27.土壤的基本组成是什么?如何看待它们之间的关系?28.说明土壤容重(体积密度)、比重(或颗粒密度)和孔隙度的概念和意义。
29.通过实地土壤调查与分析,简述土壤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的主要功能。
30.土壤水分类型及重要水分常数的意义。
31.讨论土壤退化的性质和范围,请列举四个能引起土壤退化的主要人为过程。
32.据有关资料:【中国政府实施的“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累计造林已经超过2 300多万ha,2000多万ha农田实现林网化,500万ha 的“不毛之地”变成了绿色林地,30%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初步治理,森林覆被率已由20世纪七十年代末的5.05%提高到近10%】。
试讨论分析“三北”防护林体系在防治土壤退化中的作用。
33.据有关资料:【中国青藏高原以东、长江干流以南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酸雨区,61.8%的南方城市出现酸雨(硫酸型酸雨),酸雨面积占国土面积的30%,区域性酸雨污染严重】。
试结合专业学习与相关资料,分析SO2和酸沉降对区域土壤-植物-水系统的影响。
34.试运用概念图或思维图的方式,表述大气圈中CO2和O2浓度变化与生物圈的关系及其相互间的作用。
35.什么是垂直地带性?举例说明山地植被垂直带的分布与气候之间的相互关系?36.在我们的生活中,与我们关系最为密切的生物加起来也不过百十种而地球上绝大部分生物你甚至见也没见过,为什么我们要尽全力地保护现存的各种生物?37.概括生态系统次级生产过程的一般模式?38.通过查阅资料和综合分析,试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生物圈或者生态系统的影响。
39.试比较分析智慧圈与生物圈的异同及其相互联系。
40.通过实地调查与观察,试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生态环境功能,农业生产方式不当又会造成那些环境污染。
41.什么是清洁化生产?试结合一个你相对熟悉其生产流程的工业生产部门,分析实现清洁化生产对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持续社会的主要作用。
42.使用清单法列举你一周生活所消耗资源及排放废弃物的种类和数量。
43.莱斯特﹒布朗说:“由于中国有如此庞大的人口,人类迄今为止走过的所有发展道路对中国都不能适用。
要不了多久,中国非得开拓一条全新的航道不可。
这个发明了造纸术和火药的民族,现在面临跨越西方发展模式的机会,向世界展示,怎样创造一个环境上可持续的经济。
中国若成功了,就能为全世界树立一个光辉的楷模,为人仰慕效法;中国若失败了,所有的人都将为此付出代价”。
试谈谈你的读后感想。
44.通过查阅莱斯特﹒布朗的《B模式》,了解困扰人类发展的诸多全球性资源环境问题。
45.请查阅环境科学和资源科学方面的论著,以小组为单位分别讨论环境与资源的概念、内涵和外延的异同。
46.在环境地学课程学习的基础上查阅相关资料,分析中国气候资源的特征,并分析气候、水、土地、生物等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
47.在回顾岩石圈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查阅相关资料,分析中国地质构造、地形特点与矿产资源的相互关系。
48.以周为时间单元,观察并记录你在学习及生活过程中所消耗的资源清单,以及可能排放的污染物清单,说明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对防治环境污染的重要性。
49.请同学们结合自身的旅游活动,在实际中观察、记录、分析并总结人们旅游活动对你熟悉的旅游资源的具体影响,并提出切实可行防范措施。
50.在中国数千年传统文化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始终倡导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节约资源、人地合一的生态观念,即“草木零落,再入山林”、“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往来井井,涣其群吉”、“得地则生,失地则死”,结合环境地学相关资料的学习,试分别说明这些古老哲理中所包含的资源与环境意义。
51.什么是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具有哪些特征。
52.试举例说明自然灾害的自然属性与社会经济属性。
53.自然灾害包括哪些类型?试查阅相关资料,分析各种自然灾害与生存环境在空间上的相关性。
54.有专家认为:“沙尘暴给人类带来的不都是危害。
由于大气沙尘粒子的存在,部分抵消了因大气温室效应增强所造成的全球变暖。
沙尘中还有大量钙等碱性颗粒,它可中和酸雨。
另外,沙尘可大量吸收工业烟囱和汽车尾气中的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加上沙尘能减弱阳光,降低气温,因而城市中出现沙尘天气时是不会出现光化学烟雾的”。
试运用环境地学的原理和时空差异性,分析该专家观点的科学性。
55.据有关资料1998年长江洪水的显著特点:第一、洪水流量和洪水量均不算最大,但在沿江许多河段的水位却明显偏高。
第二、长江洪水高水位维持的时间特别长,大范围高出警戒水位以上的时间长达60多天。
第三、长江洪峰过后,水位又迟迟不降即水位回落十分缓慢。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试从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因素两方面说明其原因。
56.什么是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具有那些特征。
57.试举例说明自然灾害的自然属性与社会经济属性。
58.自然灾害包括哪些类型?试查阅相关资料,分析各种自然灾害与生存环境在空间上的相关性。
59.有位专家认为:“沙尘暴给人类带来的不都是危害。
由于大气沙尘粒子存在,部分抵消了因大气温室效应增强所造成的全球变暖。
沙尘中还有大量钙等碱性颗粒,它可中和酸雨。
另外,沙尘可大量吸收工业烟囱和汽车尾气中的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加上沙尘减弱阳光,降低气温,因而城市中出现沙尘天气时是不会出现光化学烟雾的”。
试运用环境地学的原理和时空差异性,分析该专家观点的科学性。
60.据有关资料,1998年长江洪水的显著特点有:第一、洪水流量和洪水量均不算最大,但在沿江许多河段的水位却明显偏高。
第二、长江洪水高水位维持的时间特别长,大范围内高出警戒水位以上的时间长达60多天。
第三、长江洪峰过后,水位又迟迟不降,即水位回落十分缓慢。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试从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因素两方面说明其原因。
61.通过学习与观察,试举例说明你日常生活活动与碳循环的相互关系。
62.使比较分析生态系统中一般营养物质循环与有毒有害物循环的异同。
63.生态系统有哪些物质循环?特点如何?64.结合课堂教学内容,通过查阅资料试构建地球环境系统中化学农药的循环模式。
65.在人类—地球环境系统中,工业生产过程作为中间环节,联系着自然环境与人类消费过程,形成一个人工与自然相结合的人类生态系统,其中人类的工农业生产活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请选择一个你熟悉的工业生产部门,试构建将工业生产过程中物质转化与地球环境系统中该物质循环过程相互融合的新型生产模式。
66.20世纪60年代末爱尔兰海域有成千上万只海鸟死去,据监测其体内含有高浓度的多氯联苯(BCPs);近年来在南极外围海域生活的企鹅体内也检出了DDT;在北极附近格陵兰冰盖层中铅和汞的含量也不断增加。
试运用所学知识勾画出海鸟、企鹅和格陵兰冰芯中污染物的来源及传输途径。
67.借阅一幅你较为熟悉地区的地形图(1:5万或1:10万),通过阅读用铅笔标出河流及其流向、山脊、山谷、鞍部、平原、丘陵等的位置。
68.试比较分析环境监测中的物理化学监测与生物监测的特点。
69.查阅相关资料试说明如何制备土壤环境样品,以及制备样品过程中应该注意那些问题?70.环境地学调查方法通常有资料收集与分析、环境现场调查观测与采样分析、环境遥感调查分析等三种方法,结合你的学习与观察,试举例说明这三种方法的特点。
71.在本章学习的基础上,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试绘制你所在校园的综合环境图(比例尺1:5000,包含教学楼与区、生活楼与生活区、公共服务区、文体活动区、绿化区、主要道路,以及可能的环境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