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今后语文、数学教学工作的几点建议

对今后语文、数学教学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对今后数学教学工作的几点建议
1、夯实语文基础,打牢基本功。

让学生把字写正确、写工整、写美观,这是关系学生一辈子的事,也是语文老师应尽的责任。

但有些教师平时指导不够,纠正、强化又不太及时,致使学生书写潦草。

如果学生在小学阶段基础不牢,错字连篇,写出的字东扭西歪,学生到了初中高中成绩怎么样可想而知。

为此,语文老师要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加强指导,多多示范,提高写字的质量。

2、加强训练,提高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针对学生语句不通顺,表达不规范的现象,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去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表达方法的精妙,不断培养学生热爱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把语言文字训练与课文内容的感悟融为一体,让语文课散发出浓浓的“语文味”。

同时,搭建语文实践的平台,抓住学生说话、作文中的典型语句,说和写并重,让学生在写、读、交流、修改的过程中提高正确用字的能力。

3、立足能力培养,打造高效的阅读教学。

“课文仅仅是个例子”。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千万不要“扳倒树捉老鸹”,一讲课就把教参中的“标准答案”告诉学生,进而让学生把这些东西抄下来、背下来,使学生逐步丧失了思考能力。

事实上,今后的命题会更加灵活、开放,重视考察学生的能力。

因此,教师要着眼能力培养,紧紧抓住单元训练重点,抓住重点词句段落,引导学生感受、理解、欣赏、评价,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在深入阅读的基础上,有自己独特的看法,不唯书,不人云亦云,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4、攻克课外阅读难关。

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来巩固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开阔学生视野,为学生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提供载体。

积极引导学生阅读经典作品,积累好词好句,提高学生的阅读量,养成喜欢读书和勤于记读书笔记的习惯。

5、作文教学要“返璞归真”。

对于小学生的作文,首先要写真实的事,不瞎编乱造;其次才是指导写法,如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等。

为此,教师要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对自己所教年级学生应达到的作文水平准确定位;要引导学生不要只背范文,而
要抓住生活中的人和事,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这次作文,尽管是看图想象作文,但只要学生的作文能联系现实生活,充满童真童趣的,分数都不会低。

6、关注学困生。

从检测的成绩看,学困生人数不少。

因此,我们要抓好全体学生的进步,要把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在他们身上倾注爱心,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做好补差工作,防止两极分化,进而大面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对今后数学教学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要加强薄弱内容的教学力度。

每个老师要根据课堂作业和每次考试的答题情况做好总结,确实发现自己教学中的不足,查找问题症结,仔细研读教材,做好查漏补缺。

(二)教学要注意举一反三,做好适当的拓展延伸训练。

每次考试出题,都有适当的平时训练中不可能直接遇到的变型题,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这种题往往在原有知识基础上稍有综合和提高。

如本次题中的“小林向北偏东30°方向走100米,然后又向南偏东30°走100米,这时小林距出发点的距离:①大于100米②小于100米③等于100米。

此题综合了“位置和方向”及“三角形内角和”、“三角形的判定”和作图能力与空间想象能力等多方面的知识,是平时训练不可能遇到的。

再如,本次试题中“大于3.6而小于3.8的小数有多少个?”像这种题都是平时训练中不可能遇到的,如果教师不注意拓展延伸训练,失分率就比较高。

(三)要注意数学方法与规律的总结与强调。

方法与规律是从个例中获得,但反过来又可以用规律去解决问题。

如“栽树”问题,无非三种情况:1、两端都栽。

此种情况的规律是:总长度÷间隔+1,若两边都栽再乘以2;2、两端都不栽。

此种情况下:总长度÷间隔-1,若栽两边,再乘以2;3、一段栽一段不栽。

此种情况下:总长度÷间隔,若栽两边再乘以2。

再如“摆花盆”问题。

规律就是:(每边上的盆数-1)×边数。

以上这些规律都是通过个例(例题)推出来的,但有些教师在讲例题时,只顾讲题,不注意提炼方法与规律的总结,甚者简单提示,不做突出鲜明的重点强调。

学生印象不深,故做题时不能根据“方法与规律”去解答,仍然是个“个例”,没有思路,这样难度就大了。

(四)要注意一些基础性的重要数据、公式的识记教学。

如一些单位间的进制,单位间的推算,一些基本公式等。

这些东西容易忘记,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反复强调,多次呈现,这样才能让学生记得牢。

本次试题中的加法分配率和乘法分配律,许多学生都不能用公式表示出来,实在是失分不当。

(五)要加强学生行为习惯的指导与训练。

行为习惯与人的性格、气质有关。

这实际上很难改变但又是可以改变的。

如果平时不严格要求,这就很难改变,但如果严格要求,又可以改变。

行为习惯对学习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每次考试,非智力性失误几乎每个学生都有所存在。

如本次考试中的口算、脱式计算等,都有很多同学出错,这些绝不是学生不会,而是马虎潦草、性情急躁或心里紧张所致。

所以平时教学中要注意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与训练。

如强调认真审题、作业要规范,对非智力性失误要“重敲”、“常敲”等等,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应考心理素质,减少非智力性失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