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知识分享
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知识分享
❖ 8、 独立型消防应急灯具 ❖ 独立完成由主电状态转入应急状态的消防应急灯具。
❖ 9、 集中控制型消防应急灯具 ❖ 工作状态由控制器控制的消防应急灯具。
❖ 10、 子母控制型消防应急灯具
❖ 由母消防应急灯具控制子消防应急灯具应急状态的一组消防 应急灯具。
❖ 11、 终止电压
❖ 过放电保护部分启动,消防应急灯具不再起应急作用时电池 的端电压。
3000个的体育馆、会堂或礼堂。
二、应急灯的设置原则
❖ 1.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系统的施工应按已批准的设 计图纸进行,不得随意更改。当确需更改设计时,需经 原设计单位同意更改。
❖ 2.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系统必须由具有相应资质的 专业施工队伍施工。
❖ 3.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系统施工前,应具备系统图、 设备布置平面图、接线图、安装图以及消防设备联动说 明等必要的技术文件。
判定规则
6.5和6.8两项试验中任一项不合格则该批 次检验结论为不合格。其他项目允许有三次 补做,单项补做次数不超过两次。
注:(6.5)重复转换试验 (6.8)充、放电 耐久试验
五、消防应急灯具的检测
1.产品一致性检查 :
进行产品一致性检查时,应对照国家消防电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出具 的产品检验报告。
(5)有无过放电保护电路判断试验 ❖ 将一具满充后刚放完电的灯具再充电1min左右,然
后拔掉插头停止充电,此时灯具转入应急,同时用 直流电压表测量电池两端电压,这时电压值在缓慢 下降,当灯具突然熄灭的瞬间,电压表指示的电压 就是终止电压。终止电压应不低于电池额定电压80 %,否则证明灯具没有设计过放电保护电路或是设 计了但已失效。
第十章 安全疏散 与防火分隔设施
南京消防士官学校 张珑
主要内容
❖ 1、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标志 ❖ 2、消防广播 ❖ 3、消防电梯 ❖ 4、避难层 ❖ 5、疏散楼梯 ❖ 6、防火门及防火卷帘
第一节 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标志
应急照明
疏散指示标志
七个部分
❖ 1、简介及概念 ❖ 2、设置部位 ❖ 3、设置原则 ❖ 4、设置要求 ❖ 5、质量判别方法 ❖ 6、检测 ❖ 7、验收
复到主电工作状态。
主电工作状态。
不应设影响应急功能的开关。
设置了影响应急功能的开关。
2.现场性能检测项目和不合格情况描述
消防应急灯具现场性能检测项目、技术要求和不合格情况描述如表所列。
检查项目
技术要求
不合格情况描述
充、放电 试验
未投入使用和投入使用3个月内的消防 应急灯具的应急工作时间应不小于 90min ; 投 入 使 用 3 个 月 后 应 不 小 于 30min。
地下汽车库与多层汽车库内应设应急照明。
(二)疏散指示标志的设置部位
❖ 1、公共建筑、高层厂房(仓库)及甲、乙、丙类 厂房的疏散走道和安全出口、疏散门的正上方;
❖ 2、除二类居住建筑外,高层建筑的疏散走道和安 全出口处;
❖ 3、地下室、层间错位的楼梯间(如避难层的楼梯间) 应设置灯光疏散指示标志。
❖ 远离出口的地方,应将“出口”标志与“疏散通 道方向”指示标志联合设置,箭头须指向通往出口 的方向。
❖ 4、应急电源 ❖ 火灾发生时,为消防应急灯具供电的非主电电源。
❖ 5、自带电源型消防应急灯具 ❖ 电池和检验器件装在灯具内部或其附近(1m距离以内)的消防应急灯具。 ❖ 6、集中电源型消防应急灯具 ❖ 灯具内无独立的电池而由集中供电装置供电的消防应急灯具。
❖ 7、 子母电源型消防应急灯具
❖ 子消防应急灯具内无独立的电池而由与之相关的母消防应急 灯具供电的一组消防应急灯具。
❖ 3、当采用阻燃或耐火电缆时,敷设在电缆井、电 缆沟内可不采取防火保护措施;
❖ 4、当采用矿物绝缘类不燃性电缆时,可直接敷设。
7、 隧道
❖ 隧道两侧应设置消防应急照明灯具和 疏散指示标志,其高度不宜大于1.5m。
❖ 一、二类隧道内消防应急照明灯具和 疏散指示标志的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小 于3.0h;
4、备用电源
❖ 应急照明和灯光疏散指示标志,采用蓄电池作 备用电源,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少于30min;发 生火灾时,正常照明电源切断的情况下,应在 5s内自动切换应急电源。
5、应急照明灯的照度
❖ 疏散走道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不应低于 0.5lx
❖ 地下人防工程地面平均照度不低于1.0lx
❖ 人员密集场所内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不应低 于1.0lx
应急工作时间小于90min;
投入使用3个月后的应急工作 时间小于30min。
消防应急灯具应有过放电保护,电池 无过放电保护; 放电终止电压应不小于额定电压的80 电池放电终止电压小于额定 %,集中电源型消防应急灯具电池放 电压的80%,集中电源型消 电终止电压应不小于额定电压的 90%。防 应 急 灯 具 电 池 放 电 终 止 电
集中电源型消防应急灯具应设主电和应急电源状 态指示灯,主电状态用绿色,应急状态用红色。 主电和应急电源共用供电线路的消防应急灯具可 只用红色指示灯。
检查项目
技术要求不合格情况描述源自基本功能消防应急灯具在主电源切断时应能在5s内 主电源切断5s内未转入应急状态;
转入应急状态,主电源恢复后,应自动恢 主电源恢复后,不能自动恢复到
❖ 三类隧道,不应小于1.5h。
四、消防应急灯具质量辨别方法:
(1)氧指数简单判断。 标准要求:消防应急灯具的外壳应选用不燃材料或难燃材料
(氧指数≥32)制造。 对于采用金属.玻璃外壳的灯具来讲,灯具自身防火基本
没问题,而对于那些采用树脂、塑料、有机玻璃等材料作外 壳的灯具来讲,其外壳是否具备防火性能就值得考究了。 方法:对于灯具外壳采用树脂等材料,我们可以在空气中进行 燃烧,如果在空气中能燃烧,则说明该外壳材料氧指数小于 21;如果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则说明该外壳材料氧指数>21, 是否大于32,则需要借助氧指数仪来测定。
❖ 楼梯间内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不应低于 5.0lx;
❖ 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自备发电机房、 配电室、防烟与排烟机房以及发生火灾时仍 需正常工作的其他房间的消防应急照明,仍 应保证正常照明的照度。
6、配电线路
❖ 1、暗敷设时,应穿管并应敷设在不燃烧体结构内 且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 30mm;
❖ 2、明敷设时,应穿有防火保护的金属管或有防火 保护的封闭式金属线槽;
应急灯的设置原则
❖ 7.带有疏散方向指示箭头的消防应急疏散指示标志灯在安装 时应保证箭头指向与疏散方向相同。
❖ 8.自带电源型和子母电源型消防应急灯具应设主电、充电、 故障状态指示灯,主电状态用绿色,充电状态用红色,故障 状态用黄色。在安装时应保证将灯具上的各种状态指示灯处 于易被看到的位置,试验按钮(开关)能被人工操作。
19
四、消防应急灯具质量辨别方法
(2)重复转换试验(取2台应急灯具) 方法:将灯具插上电源充电1min,然后按下试
验按钮,并保持20s,灯具转入应急,此时主 电和充电状态的指示灯熄灭,20s时间到,让 试验按钮复位。主电和充电状态批示灯应该 重新点亮。1min后,再按下试验按钮。这样 循环50次。灯具状态显示正确,则灯具功能 正常。否则,灯具功能不正常。(6.5)
(三)辅助疏散指示标志
❖ 下列建筑或场所应在其内疏散走道和主要疏散路线 的地面上增设能保持视觉连续的灯光疏散指示标志 或蓄光疏散指示标志:
❖ 1.总建筑面积超过8000㎡的展览建筑; ❖ 2.总建筑面积超过5000㎡的地上商店; ❖ 3.总建筑面积超过500㎡的地下、半地下商店; ❖ 4.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 ❖ 5.座位数超过1500个的电影院、剧院,座位数超过
行。
2.现场性能检测项目和不合格情况描述
消防应急灯具现场性能检测项目、技术要求和不合格情况描述如表所列。
检查项目 基本功能
技术要求
不合格情况描述
自带电源型和子母电源型消防应急灯具应设主电 、未 设 置 相 应 功 能 和 颜 色 充电、故障状态指示灯,主电状态用绿色,充电 的状态指示灯。 状态用红色,故障状态用黄色。
❖ 4.系统布线和接地应符合国家标准GB50303《建筑电气 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
❖ 5.消防应急灯具与供电线路之间的连接不得使用插头连 接,必须在预埋盒或接线盒内连接。
❖ 6.消防应急灯具安装后不应对人员正常通行产生影响。 消防应急疏散指示标志灯周围应保证无其他遮挡物或其 他标志灯(或标志牌)。
一、应急灯的设置部位
❖ (一)应急照明灯的设置部位: ❖ 1、公共建筑、人防工程、乙、丙类高层厂房和高层民用建筑中的封闭
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及其前室、合用前室、避难 层(间); ❖ 2、公共建筑内的疏散走道和高层居住建筑内走道长度超过20m的内走道; ❖ 3、配电室、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防烟排烟机房、供消防用电的 蓄电池室、自备发电机房、电话总机房以及发生火灾时仍需坚持工作的 其他房间; ❖ 4、观众厅、展览厅、多功能厅、餐厅、商场营业厅、演播室等人员密 集的场所; ❖ 5、建筑面积超过300m2的地下、半地下建筑(室)中的公共活动房间;
四、消防应急灯具质量辨别方法
(4)目测消防应急标志灯表面亮度试验。 ❖ 将充电24h后的消防应急标志灯放置于黑暗环
境中,让其处于应急状态,同时在距离灯具 发光面正面20m处观察灯具的标志、文字的 清晰程度,正常亮度情况下应该能正确辨别 标志灯标志箭头方向和看清主体文字,并无 眩目感觉。
四、消防应急灯具质量辨别方法
20
四、消防应急灯具质量辨别方法
(3)充、放电耐久试验(1台) 方法:将灯具充电,此时充电指示灯亮,充电24h后,
充电状态指示灯熄灭,然后拔掉电源让其放电,并 开始计时,直到灯具熄灭,应急时间应不小于 90min或其所标称的应急时间。这样连续10次,记 录每次应急时间,其中,末次放电时间应不低于首 次放电时间的85%,并满足≥90min或其所标称的应 急时间。(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