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庆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中梁山隧道施工组织设计

重庆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中梁山隧道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编制依据及原则1.1 编制依据
1.2 编制原则
1.3 指导思想
1.4 编制范围
第二章工程概况2.1 工程简介
2.2 自然条件
2.2.1 地形地貌
2.2.2 水文地质条件
2.2.3 可能的不良地质条件
2.2.4 气候条件
2.3 主要工程数量
第三章施工总体布置3.1 施工准备
3.1.1 图纸核对与地质复勘
3.1.2 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3.1.3 技术交底、交接桩和复测
3.1.4 组建工地试验室
3.1.5 机械设备准备
3.1.6 物资准备
3.1.7 生活、卫生医疗保障
3.2 临时设施
3.2.1 临时工程数量表
3.2.2 施工便道
3.2.3 施工用电
3.2.4 施工用水
3.2.5 砼拌和站
3.2.6 临时通讯
3.2.7 储料场与加工棚
3.2.8 生产、生活用房
3.2.9 急救设施
3.2.10 防火设施
3.2.11 弃碴场
3.3 施工平面布置图
第四章项目管理组织机构4.1 组织机构
4.2 管理职责
第五章工期计划5.1工期目标
5.2工程进度计划安排
5.3任务划分
5.4施工计划进度横道图
5.5施工计划进度网络图
第六章资源配置
6.1劳动力组织及进场计划
6.1.1劳动力组织的原则
6.1.2劳动力安排计划
6.1.3保证劳动力供应的措施
6.2物资设备
6.2.1主要材料的供应
6.2.2主要材料供应保证措施
6.3 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机械设备及试验、测量、检测仪器设备
第七章总体施工方案及施工总目标
7.1 总体施工安排
7.1.1 总体施工安排原则
7.1.2 总体施工安排
7.2 总体施工方案
7.2.1 控制测量方案
7.2.2 超前地质预测预报方案
7.2.3洞口防护棚施工方案
7.2.4 进洞施工方案
7.2.5 掘进施工方案
7.2.6 超前支护方案
7.2.7 临时支护方案
7.2.8 监控量测方案
7.2.9 出碴方案
7.2.10 衬砌方案
7.2.11 施工排水方案
7.2.12 通风方案
7.2.13 竖井、风道施工方案
7.2.14 机械设备配套方案
7.3 施工要点
7.3.1 施工准备和施工测量
7.3.2 洞身开挖
7.3.3 初期支护
7.3.4 洞身衬砌
7.3.5 施工配合
7.4 施工总目标
7.4.1 工期目标
7.4.2 质量目标
7.4.3 安全生产目标
7.4.4 成本控制目标
7.4.5 文明施工目标
7.4.6 环境保护目标
第八章主要项目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8.1 隧道施工控制测量
8.1.1 地表平面控制
8.1.2 洞口联系测量
8.1.3 测量方法及措施
8.1.4 隧道贯通误差的调整
8.2 洞口段施工
8.2.1 施工工序
8.2.2 施工技术要求
8.3 明洞施工
8.3.1 施工方法
8.3.2 施工技术要求
8.4 洞身施工
8.5光面爆破
8.5.1 IV、V级围岩施工
8.5.2 III级围岩施工
8.5.3 光面爆破施工程序及作业标准
8.5.3 光明爆破的质量标准
8.5.4 光爆质保措施
8.6 超前大管棚施工
8.6.1 施工方法
8.6.2 施工过程技术措施
8.7 初期支护
8.7.1 砂浆锚杆施工
8.7.2 挂钢筋网
8.7.3 喷射混凝土
8.8 监控量测
8.9 隧道结构防排水施工技术
8.9.1 防水板施工
8.9.2 止水带及止水条施工
8.9.3 劳动组织
8.10 洞身衬砌
8.10.1 二衬施作时机的确定
8.10.2 砼衬砌施工工艺流程
8.10.3 二衬机械化施工设备配套技术
8.10.4 二衬施工组织
8.10.5 铺底及矮边墙施工
8.10.6 预留洞室和预埋件的安置
8.10.7 防水砼质量控制
8.10.8 减少二衬反弧段砼表面气泡,提高外观质量
8.10.9 消灭砼接缝错台的措施
8.10.10 混凝土衬砌质量控制其他注意事项
8.10.11 模板台车衬砌作业循环时间表
8.11 隧道掘进通风防尘技术
8.11.1 通风总体方案
8.11.2 通风设计
8.11.3 通风方案的确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