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缆敷设施工方案43017

电缆敷设施工方案43017

110kV变电站工程电缆及管道光缆敷设安装施工方案编写:审核:批准:*********2013年2月25日目录一、编制依据 (2)二、工程概况 (3)三、组织技术措施 (4)四、施工方案 (7)五、质量保证体系及技术组织措施 (16)六、安全保证体系及技术组织措施 (23)七、环境保护的措施 (33)一、编制依据1.1设计总说明、技术要求及施工图纸。

1.2施工组织设计1.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DL/T5161.1-5161.17-20021.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力变压器、油浸电抗器、互感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48-20101.5《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49-20101.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47-20101.7《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71-921.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9-20061.9《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蓄电池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72-922.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20062.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6-20072.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2.3《电缆外护层》GB29522.4《电线电缆识别标志方法》GB69952.5《电力电缆铜芯铝导线芯》GB39572.6《电工圆铜线》GB3953-832.7《电工圆铝线》GB3955-832.8《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GB30482.9《电缆附件试验方法》GB55893.0《电线电缆交货盘》GB40053.1《交流110kV电缆及附件订货技术规范》DL509-933.2《高压电缆选用导则》DL401-91二、工程概况及特点:1.1工程简述:工程名称:***110kV变电站工程建设单位:***有限公司设计单位:***有限公司监理单位:***有限公司施工单位:***有限责任公司建设地点:***1.2工程规模:1、新建LNG 110KV专用变电站2回110KV进线,其中1回电缆进线由220KV**变电站始,至LNG 110KV专用变电站止,电缆长度为:11.35km;另1回架空-电缆混合线路由110KV临南线T接(临南线9号塔乙线)始,至LNG 110KV专用变电站止,线路长度为1.76km,其中架空部分(T接点-LNG 电缆终端塔)长度为1.51km,电缆部分(电缆终端塔-GIS电缆终端头)长度为:0.25km。

2、从220KV**变电站的通信机房始,至LNG 110KV专用变电站通信房止,敷设1根12芯全非金属管道光缆,光缆长度11.5km。

从LNG 110KV专用变电站通信机房始,至110KV南径变电站通信机房止,敷设1根12芯全非金属管道光缆,光缆长度约为:2.0km。

光缆与110KV电缆同通道敷设。

1.3施工包范围:1、电缆部分:110kV电力电缆放线、电缆头在制作、事故回流线敷设安装、电缆绝缘测试、电缆试验及电缆沟填沙。

2、光缆部分:GYFTZY-12B1管道光缆包括光缆展放、光缆接头、光缆测通、及光缆调试等所有工作。

三、组织技术措施:1.人员组织图1-1 项目管理组织机构框图2、技术措施2.1组织相关人员认真学习,熟悉、掌握全部电气设备安装、试验、调试、验收所遵照的现行技术规范、规程及标准,2.2组织相关人员认真学习,熟悉关键工序的技术要求,掌握其相应的技术处理知识。

2.3 进入现场前,组织相关管理及作业人员认真学习,要求作到“四熟悉”及“四明白”:其中“四熟悉”即是熟悉图纸,熟悉设备,熟悉有关工器具的使用及维护,熟悉各机电设备安装的技术规程、规范及标准;“四明白”即是在工作中作到明白干什么,明白怎么干,明白干对没有,明白各工序的工艺要求。

2.4 对生产现场的管理人员要求作到实事求是,通晓工程关键路线,灵活调动各工种作业人员按工程进度准时或提前完成各项工作。

2.5 在进入安装现场之前,对参加施工的相关人员进行安全规程和技术规程、规范及标准的考试,不及格者不得进入生产现场。

2.6施工所需的材料、施工机具、调试检测设备应按照第四章计划,做出合理的安排,确保整个准备工作充分、有序。

3.人员需求计划3.1根据本工程工期要求以及工程总体施工方案、基本工程量和国家综合劳动定额,计划投入2个电缆专业队1个高压试验队、1个调试队共4个施工队,共计60余人,以确保工程按期竣工。

3.2依据施工不同阶段对安装质量及精度的要求,及时投入相关专业技术力量;考虑到本站工期相对紧张,布局结构紧凑,各道工序需衔接紧密,必要时增加投入专业施工力量,同时保持各个专业之间的高效协同。

3.3根据工程量的大小配备足够人员;施工现场明确施工负责人和安全、质量专责人。

施工负责人要求具备变电一次安装专业高级工及以上资格。

4.设备需求计划工器具及材料准备,见表2-1,主要检测设备见表2-2。

表2-1主要工器具准备表四、施工方案1、施工范围本施工方案适用于***项目110kV施工电缆线路承包范围内电气设备安装。

2、电缆敷设安装方案施工作业流程施工准备电缆盘、牵引机、导轮等就位牵引绳施放牵引电缆校正电缆位置、检查电缆附件安装电气交接试验质量验评图4-8 电缆安装工程施工流程图施工方法及要点在电缆施放前对缆沟进行全面的清理,以防沟内的石头、硬块等坚硬突出物对电缆造成损伤,清理检查工作完成后方可按图纸要求垫入细河砂。

在电缆敷设前应按规范要求做好电缆外观情况的检查工作,并做好相关记录。

电缆敷设设备就位、检查对于顶管管道,在施放电缆前,应用图4-9所示工具作穿通检查。

图4-9 预埋管道穿顺工具组装图导轮就位:直线上的导轮应摆成一条直线,两导轮间的距离约为2m,弯曲线上的导轮距离约为0.5m,每个导轮应可靠固定,保持转动圆滑,操作有效。

电缆盘的起吊应如图4-10所示进行,以防起吊过程中损伤电缆。

图4-10 电缆盘起吊方法示意图电缆盘应按图4-11所示安装就位,可靠固定,盘与轴间转动圆滑,并设有简单而可靠的制动装置(如图4-12所示)图4-11 电缆盘就位图图4-12 电缆盘制作装置图对于顶管路段的电缆敷设,其电缆盘的布置如图4-13所示。

图4-13 排管电缆敷设的电缆盘布置图牵引电缆用的钢丝绳,安全系数取5~6。

牵引绳应通过能消扭的活节电缆头的连接,严防电缆扭曲,如图4-14所示。

图4-14 牵引绳与电缆连接图电缆敷设在电缆敷设过程中,在电缆牵引头、电缆盘、牵引机、过路管口、转弯处及可能造成电缆损伤的地方应设有专人负责检查,检查人员相互之间应配备通信设备,保证敷设过程中信息通畅。

电缆在敷设安装过程中,将受到多次弯曲,若电缆的弯曲半径过小,会使PE 外护套或使波纹铝护套损伤。

电缆敷设安装时要注意对电缆弯曲半径的控制,本电缆工程的最小弯曲半径按R≥2.5m考虑。

当电缆连续二次转弯时,其弯曲半径应满足下式要求。

XL式中:R - 电缆允许弯曲半径(不小于2.5m) X - 电缆连续2次转弯宽度该工式也可以求得电缆在平面和立面弯曲时的所需长度2X 4RX L -= 电缆敷设时,必须注意对电缆牵引力的控制,以防止在牵引时损坏电缆,电缆铜线芯允许的最大牵引强度为55kN 。

电缆线路在拐弯时,要注意其弯曲部分内侧的侧向压力,按4900N/m 考虑。

施放时电缆均应在导轮上通过,电缆的外护套不能与混凝土摩擦及与导轮的支架等相碰,也不能将电缆从高处往下乱丢,以防造成施工隐患。

电缆敷设完成后,应对电缆位置进行校正,采用品字型专用固定金具对电缆进行固定,金具与地面采用M12×180的膨胀螺栓进行固定。

然后以细河砂进行覆盖。

电缆施放结束后,安装户外终端接头、线路避雷器、过电压保护器等电缆配套附件。

电缆线路在正式接入电网运行前,应按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要求,对电缆进行现场试验。

只有待所有检测项目都检测合格后方可投入试运行。

电缆中间接头的制作安装电缆中间接头制作安装流程图图4-15电缆中间接头制作安装流程图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施工准备施工前应仔细阅读附件厂商提供的图纸与安装手册。

做好工器具的准备工作、接头材料验收检查核对工作。

定出电缆长度,锯除多余电缆。

施工现场的环境应符合厂商工艺要求。

电缆加热校直处理对电缆表面进行加热(加热时间一般为4小时80度),去掉加热装置采用校直装置进行校直,直至电缆冷却,消除电缆内应力。

电缆的笔直度应满足工艺要求。

小于2~4mm电缆笔直度测量示意图剥离电缆外护套和金属护套根据工艺和安装图纸要求,剥除电缆外护套。

用玻璃片将电缆外护套表面的石墨层去掉一定长度,将外护套下的化合物清除干净。

按图纸与工艺要求,确定金属护套剥切点,沿剥切点环切去除金属护套。

剥除半导电屏蔽层和绝缘层根据工艺和图纸要求,确定半导电屏蔽层的剥切点,用半导电屏蔽层剥离器或玻璃片尽可能的剥去半导电屏蔽层。

用玻璃片在半导电屏蔽层与绝缘层之间形成一定长度的光滑平缓的锥形过渡。

半导电屏蔽层与绝缘层的过渡段使用合适的剥离工具,剥离电缆绝缘层以露出导体,露出长度参考安装图。

在剥离过程中,导体屏蔽保留在导体外表,以防止线芯碰伤或发生氧化。

使用240号砂纸打磨绝缘表面直至剥离工具造成的刮痕,再用400号砂纸对绝缘表面进行抛光。

在每隔50mm至少7点处用游标卡尺测量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的尺寸。

预制件扩张用专用工具将预制件扩张,将扩张后的预制件套入电缆本体上,扩张时不得损伤预制件,控制预制件扩张时间一般不宜超过4h。

导体连接及金属屏蔽罩的安装去除导体屏蔽后对导体进行连接。

导体的压接应符合工艺要求,接管压接部分不得存在尖锐和毛刺,压接完毕后电缆之间应仍保持足够的笔直度。

屏蔽罩外径不得超过电缆绝缘层外径,电缆两边绝缘笔直度满足工艺要求。

用无水溶剂从绝缘部分向半导电屏蔽层方向擦清,要求清洁纸不能来回擦,擦过半导电屏蔽层的清洁纸绝对不能再擦绝缘层,擦过的清洁纸不能重复使用。

预制件安装定位以屏蔽罩中心为基准确定预制件最终安装位置,做好标记。

清洁电缆绝缘表面后,用电吹风将绝缘表面吹干后在电缆绝缘表面均匀涂抹硅油,并次预制件拉到接头中间位置。

使用专用工具抽出已扩径的预制件,将预制件安装在正确位置。

定位完毕后擦去多余的硅油,等待20min后进入一下工序。

接地与密封接地线截面应满足设计要求,接地连接牢靠。

接头密封可靠无渗漏。

电缆GIS终端接头的制作安装电缆GIS终端接头的制作安装工艺与中间接头的制作工艺相同,本节只能终端头的施工步骤进行简要阐述:施工准备工作。

将电缆头绝缘套管擦干净,插入GIS出线筒,装上固定法兰。

将电缆尾管、固定环、O型垫圈、密封橡胶片及弹簧环,依顺序套入电缆。

相关主题